- 年份
- 2024(8719)
- 2023(12532)
- 2022(10018)
- 2021(9604)
- 2020(7728)
- 2019(17419)
- 2018(17182)
- 2017(32410)
- 2016(17811)
- 2015(19835)
- 2014(19844)
- 2013(19467)
- 2012(18262)
- 2011(16782)
- 2010(16640)
- 2009(15411)
- 2008(15115)
- 2007(13567)
- 2006(12151)
- 2005(10873)
- 学科
- 济(76639)
- 经济(76461)
- 农(49961)
- 业(49952)
- 管理(40005)
- 农业(33177)
- 企(28526)
- 企业(28526)
- 方法(28405)
- 中国(24901)
- 数学(23799)
- 数学方法(23610)
- 业经(22849)
- 制(17485)
- 财(16429)
- 学(15459)
- 贸(14506)
- 贸易(14500)
- 易(14263)
- 地方(14249)
- 体(13584)
- 发(13340)
- 银(13018)
- 银行(12987)
- 行(12617)
- 农业经济(12503)
- 融(11863)
- 金融(11856)
- 策(11514)
- 理论(11444)
- 机构
- 学院(251794)
- 大学(249536)
- 济(110557)
- 经济(108500)
- 研究(96046)
- 管理(90686)
- 理学(78016)
- 理学院(77091)
- 管理学(75801)
- 管理学院(75341)
- 中国(74513)
- 农(64654)
- 科学(57215)
- 京(53349)
- 农业(49747)
- 所(49170)
- 财(48306)
- 研究所(44856)
- 业大(43730)
- 中心(43540)
- 财经(38045)
- 江(37662)
- 经(34947)
- 经济学(34308)
- 范(34057)
- 师范(33706)
- 北京(33529)
- 院(33518)
- 经济学院(30866)
- 农业大学(30683)
- 基金
- 项目(169454)
- 科学(133693)
- 研究(125686)
- 基金(124359)
- 家(110333)
- 国家(109306)
- 科学基金(91661)
- 社会(83388)
- 社会科(77833)
- 社会科学(77813)
- 基金项目(64780)
- 省(64730)
- 教育(56265)
- 自然(56111)
- 自然科(54845)
- 自然科学(54826)
- 划(54818)
- 自然科学基金(53911)
- 编号(50330)
- 资助(50000)
- 成果(41738)
- 部(39297)
- 重点(38405)
- 发(38033)
- 农(36028)
- 国家社会(35790)
- 课题(35304)
- 创(34906)
- 性(34038)
- 教育部(33047)
- 期刊
- 济(128270)
- 经济(128270)
- 研究(76722)
- 农(69287)
- 中国(58959)
- 农业(47086)
- 学报(45231)
- 科学(41018)
- 财(35518)
- 大学(34816)
- 学学(33087)
- 管理(29823)
- 教育(28219)
- 融(27377)
- 金融(27377)
- 业经(25562)
- 业(22851)
- 经济研究(19754)
- 财经(19416)
- 技术(18934)
- 问题(18145)
- 经(16846)
- 世界(16222)
- 版(15379)
- 农业经济(14944)
- 农村(14858)
- 村(14858)
- 贸(13264)
- 业大(12896)
- 经济问题(12472)
共检索到3886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卢华东
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并不意味着在短期内城乡居民拥有统一标准的社会保障。因此,相对于城市社会保障体系,现阶段出现另一个概念: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这一概念的形成有其客观社会历史背景,有其特殊内涵和特征。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具体历史的,是中国社会转型期的过渡性概念。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二元经济结构逐步打破,城乡社保体系将接轨与融合,形成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届时将只有唯一概念:中国社会保障体系。
关键词:
农村社会保障 社会转型 过渡概念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朱玲
中国现有社会保障体系的板块分割状况,使整个体系既有失公平,又损失效率。公共部门的就业者特别是公务员"保护过度",非公共部门的就业者特别是农民和农村迁移劳动者"保护不足"。尤其是"碎片化"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不但妨碍劳动力流动,而且加大管理成本。新农合、新农保和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社会保险的政策,有助于促进社保公平。但地区之间的福利竞赛,使地方财政不堪重负,有损社保项目的可持续性。因此,作者建议采取以下措施:(1)避免将社会保险覆盖率的数值作为考核官员政绩的指标。(2)加大中央政府的社会支出责任,增加对欠发达地区的转移支付,以强化当地社会救助和社会增益产品的供给。(3)采用衔接或组合同一保险项目下不同板块的办法,减轻并逐渐消除社保体系的"碎片化"。
关键词:
社会保护 公平 可持续性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胡晓义
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结合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我从自身体验角度,回顾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社保体系的发展历程,谈谈对其中基本经验的认知,以及继续完善我国社保体系的任务。一、改革开放40年我国社保体系发展历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近70年,我们通常把我国社会保障的发展过程分成三大阶段。第一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四炯 贲成龙
中国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家庭保障和土地保障已经难以适应农村社会的发展,新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是必然趋势。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要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因地制宜,同时政府需要对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作好长远规划,新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框架分为农村社会救济、农村社会保险、农村社会福利、农村社会优抚四大子系统,政府还要做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施行的相关配套工作。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美霞 郭亮
社会保障是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支柱。随着我国农村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农村社会经济风险压力增大 ,广大农民对农村社会保障需求日趋迫切。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势在必行。我们应从巩固农村政策、制定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的法律制度、提高农民的经济利益、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等多角度出发 ,全面、合理地构建符合我国农村具体情况的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内容主要包括农村社会救济、社会优扶、社会福利、社会教育等六个方面。
关键词:
完善 农村 社会保障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晨
建立完善的农村居民社会保障体系,有助于解决“三农”问题,降低社会风险,维护社会稳定。文章从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体系、医疗保险制度体系及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体系三方面出发,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农村居民 社会保障体系 医疗保险制度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单大圣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党的十七大强调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更是将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作为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文圣
本文认为,我国农村长期社会保障滞后已成为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瓶颈性障碍。因此,应尽快构建科学、合理、可行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即包含基本项目体系、基金筹措体系、管理监督体系等在内的完整而有机的系统。
关键词:
农村 社会保障 制度设计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余永和
学界关于农地保障的论争日趋激烈,主要体现在对农地保障性质的不同理解、对农地保障绩效的不同评估、对农地保障前景的不同规划。双方在貌似观点对立的背后,都混淆了"社会保障"与"现代社会保障"的区别,导致关于农村社会保障的建议都存在误区。实际上,以存在农地保障为由反对建立农村现代社会保障的主张有悖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弱化乃至废止农地保障以建立农村现代社会保障的方案也潜藏着风险,增强农地保障功能与建立农村现代社会保障制度都是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
农村 农地保障 社会保障 现代社会保障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谢元态
从理论上说社会保障本应惠及社会每个成员,不应当有城乡之别,但旧体制下,实践与理论严重背离,从经济状况看,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使农村严重落后于城市,因此,在一、二十年内要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实际上不可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只能相对独立发展。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高度看,加速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有利于缓解人地矛盾,有效抑制人口增长。从经营体制看,家庭承包责任制为农民提供了特殊的社会保障条件。从农村金融体制和日、法经验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已开始融入农村金融体制之中。从文化传统看,家庭养老、邻居互济是中国农民的传统美德,应当发扬光大。因此,我国已初步具备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相对独立发展的基本条件。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陈文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社会保障体系框架不完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社会保障体系公平性不足,难以承担起服务民生的重任;基本养老保险可持续性不强,形成财政的潜在包袱;社会保障体系运行效率不高,难以充分调动政府和市场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当前,和谐社会的建设对社会保障体系提出新要求,人口发展使社会保障体系面临新的环境,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对养老保障体系建设提出新挑战。必须明确多层次、多支柱模式,调动全社会力量共建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基本养老制度,优化运行效率;发展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使社会保障体系各支柱的发展趋于合理;采取有力...
关键词:
社会保障 商业保险 养老保险 和谐社会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邦驰 赵万水
一、农村社会保障建设是深化农村改革的必然要求目前农村改革正逐步深化,已触及农村深层次的土地制度、政治制度、经济管理制度等制度安排。在农村土地制度安排上,农民将被赋予具有产权性质的土地使用权,对农民的土地利益通过合法的产权交易予以保护。在农村政治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