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71)
- 2023(11949)
- 2022(9998)
- 2021(9136)
- 2020(7639)
- 2019(17431)
- 2018(16907)
- 2017(32212)
- 2016(17987)
- 2015(19866)
- 2014(19816)
- 2013(19707)
- 2012(18367)
- 2011(16755)
- 2010(16850)
- 2009(15739)
- 2008(15731)
- 2007(14598)
- 2006(12790)
- 2005(11080)
- 学科
- 济(77415)
- 经济(77334)
- 业(54772)
- 农(50325)
- 管理(43956)
- 农业(33203)
- 企(32847)
- 企业(32847)
- 方法(32799)
- 数学(29558)
- 数学方法(29314)
- 业经(22157)
- 中国(18661)
- 财(17601)
- 学(16161)
- 地方(16056)
- 贸(15464)
- 贸易(15463)
- 易(15066)
- 制(14734)
- 发(12576)
- 农业经济(12452)
- 技术(11082)
- 银(11071)
- 银行(11009)
- 环境(10914)
- 策(10531)
- 行(10452)
- 体(10295)
- 融(10205)
- 机构
- 学院(265722)
- 大学(261636)
- 济(108263)
- 经济(106134)
- 管理(98596)
- 研究(91449)
- 理学(86261)
- 理学院(85260)
- 管理学(83741)
- 管理学院(83267)
- 农(76017)
- 中国(69030)
- 科学(60638)
- 农业(59358)
- 京(53978)
- 业大(52996)
- 所(48722)
- 财(45366)
- 研究所(44788)
- 中心(43754)
- 江(40570)
- 农业大学(37496)
- 财经(36681)
- 范(34104)
- 师范(33635)
- 经(33403)
- 北京(32840)
- 经济学(32578)
- 省(32166)
- 州(31752)
- 基金
- 项目(183074)
- 科学(141852)
- 基金(131689)
- 研究(128032)
- 家(117945)
- 国家(116827)
- 科学基金(97656)
- 社会(81671)
- 社会科(76993)
- 社会科学(76964)
- 省(74385)
- 基金项目(70979)
- 自然(63996)
- 自然科(62489)
- 自然科学(62463)
- 划(61852)
- 自然科学基金(61384)
- 教育(57249)
- 编号(51885)
- 资助(51880)
- 重点(41424)
- 农(40934)
- 发(40917)
- 成果(40634)
- 部(39947)
- 创(38163)
- 计划(35998)
- 科研(35934)
- 创新(35704)
- 业(35372)
- 期刊
- 济(120893)
- 经济(120893)
- 农(78844)
- 研究(69015)
- 学报(53322)
- 农业(53298)
- 中国(50531)
- 科学(45665)
- 大学(39245)
- 学学(37843)
- 财(33559)
- 管理(28436)
- 业经(27429)
- 业(25507)
- 融(25110)
- 金融(25110)
- 教育(21897)
- 技术(19811)
- 问题(17878)
- 版(17687)
- 财经(17371)
- 经济研究(17350)
- 业大(16167)
- 农业经济(14964)
- 农村(14895)
- 村(14895)
- 经(14864)
- 农业大学(14327)
- 世界(13757)
- 技术经济(13293)
共检索到3813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卢海阳 钱文荣
本文基于2013年15省市978个农村留守老人的实地调查数据,从劳动参与、子女经济支持、亲子关系等方面对其生活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并建立计量经济模型探讨农村留守老人生活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子女外出务工加重了留守老人的农业劳动负担,且一定程度上使得老人与子女间的关系疏远,但也为改善留守老人生活提供了物质基础;子女的就地就近转移对提高老人生活满意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文化程度、农业技能状况和社会身份对留守老人的收入水平有显著正向影响;隔代监护促进了老人与子女间的关系并提高了老人的生活满意度。
关键词:
留守老人 就近迁移 计量分析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王彦方 王旭涛
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结构的不断变化,传统的大家庭养老观念与制度日渐衰退,而新型的有效养老制度又未建立起来,农村老人的养老状况令人担忧:经济支持缺乏、生活无人照料、精神世界日益孤独。那么,影响农村老人生活满意度的因素有哪些?对于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农村老人又是基于什么原因做出其选择的?本文采用2013年4月在四川省泸州市开展的调查数据,运用logit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在所选取的影响老人生活满意度的显著解释变量中,生活照料满意度、年收入、日常花费主要来源、享受过新农村合作医疗、儿女孝顺程度、政府和社会关心程度等6个因素对其影响是正向的;年龄、文化程度对其影响是负向的。在所选取影响老人养老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卢海阳 钱文荣
本文基于2013年15省份978个农村留守老人有效样本,应用描述性统计方法从经济状况、生活照料、精神生活等方面对留守老人的生活现状进行分析。核心结论包括,第一,子女外出务工提高了留守老人的物质生活,但留守老人的医疗、生活照料和精神生活存在严重问题;第二,随着子女务工时间的延长、迁移距离的扩大,留守老人的农业劳动参与率明显上升,子女外出务工前后留守老人家务负担的变化大于农业劳动负担的变化;第三,多数留守老人支持子女外出务工,子女就地就近迁移有利于亲子关系的和谐以及留守老人生活满意度的提高。基于此,本文提出加大对农村留守老人的社会支持、完善农村各类土地流转和退出机制、促进农民就近就地市民化等政策建...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海涛 宋嘉豪
采用2011年中国老龄人口健康状况调查(CLHLS)数据,在描述农村留守老人群体特征和养老现状的基础上,运用Logistic模型探讨了个体特征、家庭特征和社会福利对农村留守老人养老模式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农村留守老人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从个体特征层面上看,年龄较大的、身体健康状况较差的、男性、受教育程度高的和自己(或配偶)有房屋的这几类农村留守老人群体,更容易选择正规化养老模式;从家庭特征上看,留守老人家庭收入越高、地位越高、子女数量越少越倾向于正规化养老模式,家庭出现过迁徙比没有出现过迁徙的农村留守老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贺聪志 叶敬忠
本文在对五个劳动力输出大省的实地调查基础上展示了我国农村留守老人的生活照料现状,并分析了城市化过程中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老人生活照料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外出导致留守老人的居住方式发生改变,减少了老人能够获得的照料资源,并导致原本由外出女性子女承担的照料老人责任向留守老人尤其是女性留守老人和其他未外出子女转移,加重了当前照料提供者的劳动负担。当前留守老人的生活照料存在很大风险,普遍缺少日常生活照料和扶助,疾病照料缺失问题尤其严重,同时安全上也存在很大隐患。
关键词:
留守老人 生活照料 家庭养老 劳动力外出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吴海盛
本文以抽样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Ordinal Logit模型对江苏省农村老人生活质量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老人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子女个数、家庭决策参与、健康状况以及社会支持对其评价生活质量有着显著的影响,且存在着地区差异性。
关键词:
老龄化 农村老人 生活质量 生活满意度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郑莉 李鹏辉
本文从社会资本和社会性别的视角研究四川农村留守老人精神健康的影响因素,并检验资源强化和资源替代两个理论。研究发现:"留守"这一状态对农村老人精神健康有不利影响;亲属和朋友社会资本对改善留守老人精神健康有重要作用;女性留守老人的精神健康比男性老人更差;不同类型社会资本对留守老人精神健康的促进作用有性别差异。并提出建议在农村社区倡导邻里互助,引入社会工作,帮助老人建立良好的社会资本网络,进而促进留守老人精神健康。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伍海霞
本文再界定农村留守老人概念,利用调查数据比较分析非留守、准留守和留守老人的生存现状,探析农村老年人生存状况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发现,子女的供养水平低、生活水平低是农村留守、准留守与非留守老人共同存在的问题,留守和准留守老人更有可能生活在贫困之中。来自子女的非正式支持、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为主的正式社会支持对农村老年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农村留守老人 生存现状 社会支持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刘菊芬,白铭文
文章利用2000年全国高龄老人健康状况调查的部分数据,分别从物质生活水平、健康水平、文化水平及生活满意度等方面对中国4个直辖市1199名高龄老人的生活质量进行比较,并利用Logistic回归对影响生活质量的因素进行探讨。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杨春江 侯红旭 娄文龙
在探索农村老人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中,社会支持对生活满意的效应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基于以往研究,本文构建了一个调节—中介模型以探讨社会支持影响农村老人生活满意的中介机制及边界条件。根据社会网络和社会资本理论,提出两个中介变量——"健康感知"和"心理福利"来解释社会支持与生活满意的关系,并进一步假设社会经济地位会正向调节以上关系。以河北省4个地级市的19个农村中的518位老人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发现,健康感知在社会交往对农村老人生活满意的影响中起到完全中介作用,心理福利在情感支持对生活满意的影响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老人的社会经济地位调节了社会交往与健康感知的关系。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杨春江 侯红旭 娄文龙
在探索农村老人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中,社会支持对生活满意的效应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基于以往研究,本文构建了一个调节—中介模型以探讨社会支持影响农村老人生活满意的中介机制及边界条件。根据社会网络和社会资本理论,提出两个中介变量——"健康感知"和"心理福利"来解释社会支持与生活满意的关系,并进一步假设社会经济地位会正向调节以上关系。以河北省4个地级市的19个农村中的518位老人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发现,健康感知在社会交往对农村老人生活满意的影响中起到完全中介作用,心理福利在情感支持对生活满意的影响中起到部分中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高歌 高启杰
本文以2010年对河南省叶县农村的养老调查数据为基础,对农村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过半数的老年人对目前生活状况不满意;在生活照料和情感慰藉方面,女儿比儿子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来自子女的日常照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村老年人对晚年生活的评价;生病时的照顾情况对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影响重大。
关键词:
生活满意度 影响因素 农村老年人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郑冰 赵忻怡 杜子芳
本文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基于类数据的广义线性混合模型研究中国农村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经济水平、性别、健康水平和是否参加社会活动对农村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有显著影响。其中,经济水平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较高的经济水平意味着较高的生活满意度。此外,本文采用广义线性混合模型可以很好地解决CHARLS数据中同一家庭样本不独立的问题,可以为其他基于CHARLS数据的研究提供科学的统计方法借鉴。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陶丽丽 王超群 于琳娜
目的:研究失能老人生活照料需求未满足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我国建立健全长期护理保障制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拓展的安德森健康行为模型作为理论框架,利用2005—2018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数据构建Logit模型。结果:失能老人生活照料需求未满足率呈缓慢下降趋势,但仍有一半以上的失能老人生活照料需求未得到满足。家庭相对经济资源越不足、老人身体状况越差、失能程度越高,非子女和配偶照料、照料者不情愿时,失能老人生活照料需求越难得到满足。结论:建议加强对农村、低龄、低收入和重度失能老人生活照料的关注,强化家庭成员照料,并为家庭成员照料创造有利条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俏 郭凯凯 蔡永民
基于实地调查数据,通过建立Logistic模型,本文重点分析了农村老人参与农业生产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农村老人是否参与农业生产主要受到了来自个人和家庭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具体表现为:男性、年龄相对较轻、有老伴、身体健康状况较好的农村老人参与农业生产的概率更;子女的经济支持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农村老人参与农业生产的概率,但农村老人参与农业生产并非经济驱动,而是惯性驱动。此外,拥有土地面积较多的农村老人越有可能从事农业生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