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60)
2023(13289)
2022(11153)
2021(10556)
2020(9001)
2019(20755)
2018(20617)
2017(39708)
2016(21575)
2015(24154)
2014(24114)
2013(23981)
2012(21991)
2011(19817)
2010(19783)
2009(18332)
2008(18172)
2007(16317)
2006(14100)
2005(12159)
作者
(62141)
(52580)
(52153)
(49663)
(32760)
(25334)
(23733)
(20666)
(19777)
(18647)
(17656)
(17583)
(16325)
(16187)
(16130)
(16101)
(16100)
(15250)
(15006)
(14957)
(13152)
(12721)
(12666)
(12042)
(11923)
(11818)
(11590)
(11475)
(10721)
(10694)
学科
(92166)
经济(92066)
(66304)
管理(58636)
(51184)
(44945)
企业(44945)
方法(42474)
数学(37996)
数学方法(37497)
农业(33930)
业经(24184)
(23304)
中国(21112)
(18776)
地方(18472)
(17176)
(15736)
贸易(15732)
环境(15717)
(15333)
(14783)
财务(14730)
财务管理(14691)
企业财务(14004)
(13977)
技术(12736)
(12734)
(12581)
银行(12545)
机构
学院(308283)
大学(303096)
(125150)
经济(122632)
管理(120347)
理学(104786)
理学院(103696)
管理学(101753)
管理学院(101212)
研究(99332)
中国(76624)
(71493)
科学(63473)
(62311)
(55366)
农业(54947)
业大(53720)
(50243)
中心(48852)
(46938)
研究所(45722)
财经(44488)
(40495)
(39130)
师范(38700)
北京(38085)
经济学(37226)
(36356)
经济管理(34878)
(34845)
基金
项目(212049)
科学(166989)
基金(154608)
研究(153114)
(135119)
国家(133936)
科学基金(115098)
社会(97352)
社会科(91953)
社会科学(91925)
(85204)
基金项目(82818)
自然(75355)
自然科(73504)
自然科学(73482)
自然科学基金(72149)
(70328)
教育(69345)
编号(62765)
资助(62155)
成果(49055)
重点(47537)
(46645)
(46189)
(44083)
课题(41755)
科研(41249)
创新(41194)
国家社会(40261)
教育部(39456)
期刊
(138549)
经济(138549)
研究(80018)
(73445)
中国(57296)
学报(51793)
农业(49839)
科学(47279)
(43995)
大学(39806)
管理(38421)
学学(38228)
业经(29911)
(28292)
金融(28292)
技术(26538)
教育(25860)
(24306)
财经(21317)
问题(19891)
经济研究(19066)
(18482)
(18185)
资源(15491)
技术经济(15385)
农村(15289)
(15289)
农业经济(15245)
统计(14991)
世界(14556)
共检索到4420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全喜  王云航  
为了解农村留守妇女对生态权益的认知与维权实践,对豫西5个行政村的农村留守妇女进行了实地调研。调研发现:在认知方面,农村留守妇女生态意识有所提升,但还缺乏对农村环境的整体认识;维护生态权益的意识较强,但缺乏主动有效举措;获取环境信息的愿望强烈,但缺乏客观有效的信息获取途径;认为生态权益维护的困难主要来自政府、企业、个人3个层面。在维权实践中,向农村基层组织及政府部门反映问题是农村留守妇女生态权益维护的主要方式,但其应对举措存在消极忍让与被动参与的倾向;农村留守妇女期待多元化、有效性的维权举措。因此,需要进一步创新留守妇女生态教育形式、加强农村基层政权的职能建设、建立健全农村环境制度体系、优化农村...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鲜开林  刘晓亮  
伴随着我国大量农村男性劳动力进城务工,农村留守群体合法权益的维护和保障问题日渐突出。其中,农村留守妇女的合法权益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现实问题。本文以河南省Y市农村留守妇女为调研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走访交谈的方式,总结概括出当前农村留守妇女合法权益受损的问题表现,分析了农村留守妇女合法权益缺失的主要根源,并提出维护农村留守妇女合法权益的对策思路。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孙慧明  
据调查,农村留守妇女生活中最关注的问题是:最大的负担是农业生产与家务劳动;最大的痛苦是情感的空虚与寂寞;最大的心愿是合家团圆。留守妇女问题的根源是"留守","留守"的根源在于农村经济落后。解决农村留守妇女问题主要不是靠理论,而是依赖于社会实践。结合河南省情,解决留守妇女问题的出路在于"三化"协调科学发展,即:新型工业化为主导,为农村劳动力寻找就业出路;新型城镇化为引领,引导农民立足本地发展经济;新型农业现代化为基础,增加农民的收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晓睿  曾雅婷  
本文以集体土地所有制的特征为切入点,对农村妇女土地问题进行了讨论,将农村妇女土地问题分为真问题与伪问题两类,并在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大背景下进行观察。调研地区未发现真妇女土地问题;通过对成员认定与股权管理规则的明确,可解决部分伪妇女土地问题;未来需在正视农村妇女土地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在集体产权改革过程中重视性别平等、细化并明确规则,鼓励农民家庭中的财产转移与分配等方式为农村妇女土地权益提供保护。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笑寒  吴龙桓  
农村妇女土地权益流失现象正日益突出,而妇女进行土地维权受到了其自身受教育程度偏低、法律救济途径不通畅、维权成本过高等因素的制约。因此,必须努力提高农村妇女的受教育程度,建立多元化的土地权利救济途径,积极探索妇女土地权利保护的公益诉讼制度等。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吴惠芳  饶静  
本文通过农村留守妇女应对丈夫缺席农业生产和家庭生活的一些策略和行为,分析了她们的社会网络重构行动。本文认为,在丈夫外出导致家庭社会网络弱化的情况下,留守妇女发挥自己的能动性,通过资源交换展开一系列行动,启动、加强某些交换行为和减弱另外一些交换行为,以此构建起新的社会网络。她们通过农业生产中的帮工和换工行动重构了亲属关系网络和地缘关系网络;在获取情感慰藉的过程中,她们强化了和娘家人之间的互动并因此提升了姻亲关系在亲属关系网络中的地位;她们的闲暇生活方式则强化了自己在社区中拥有的地缘关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粹  刘九菊  
基于人力资源开发的相关理论,运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的方法分析农村新生代留守妇女的显著特点及其培训需求内容,借助层次分析法构建新生代农村留守妇女的教育培训课程体系,结果发现,农村新生代留守妇女的教育培训重点需放在谋生技能、子女教育、家庭关系、农业技术和人身安全五个方面。同时,亦应兼顾政治权益等其他方面的培训,如此方能提高新生代留守妇女的综合素质,增加其人力资本存量,提高其幸福指数。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吴惠芳  叶敬忠  刘鹏  
本文以河南省农村宗教信仰现象为背景,讨论了农村留守妇女的宗教信仰行为动因以及这种行为对她们的影响。同时认为,丈夫外出务工带来的缺乏安全感、心理压力大等影响是留守妇女信仰宗教的直接原因,家庭背景、社区宗教团体发展情况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贫乏等因素是促成其信仰宗教的社会原因。宗教信仰为留守妇女带来了心理调适、物质帮助即行动约束等积极因素,但也存在一些消极因素,导致宗教信仰容易陷入新的迷信误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梁洪松  Yinshan Tang  霍学喜  
留守妇女,也称留守妻子,指丈夫外出后单独或与其他家庭成员居住在户籍地的妇女。随着改革开放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人口的流动性不断提高。在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过程中,由于外出劳动力的主体是男性,老人、妇女和孩子留在户籍地,于是农村出现了留守妇女群体。留守妇女是中国式留守的又一典型代表。鉴于留守妇女在中国社会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作者以2012年中国西部农村留守妇女幸福感调查为研究基础,对农村留守妇女的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通过与西方女性的幸福感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经济条件、政府部门办事效率、是否乐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竹青  
农村妇女土地权益受侵害的现象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得极为突出,主要体现在村规民约对女性土地权益的剥夺与限制。这一现象存在的根本原因在于传统文化对女性的歧视,因此以社会性别视角审视我国农村妇女土地权益保护问题,有助于地方政府、立法和司法部门明晰男女平等的内涵和意义,从而实现对农村妇女权益的保护。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田义文  刘富  张齐  
土地是农民特别是农村妇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证,土地承包权益是她们最为关切的经济权利,通过对侵害农村妇女土地承包经营权益的现状、类型和原因的分析,从法学的视觉提出了界定农村经济组织成员资格条件,在村民委员会和村民代表大会组成人员中实行"男女比例"制度,实行家庭承包土地"按份分割"制度,明确无过错归则原则、追究侵害人法律责任等立法建议,以期对减少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公平,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有所裨益。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森慰  师硕  王翊嘉  郑逸芳  
为了解农村妇女土地权益问题对农村家庭收入的影响情况,选取福建省作为调查对象,在对调研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分别选用村规民约是否有歧视妇女和妇女家庭种植土地面积等变量表征妇女土地权益问题,选用家庭年总收入和家庭农业收入等表征妇女家庭收入,采用2阶段最小二乘法测算了土地权益问题对妇女家庭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针对妇女的歧视性规定会影响到农户家庭的农业收入和年总收入,农村妇女土地权益问题普遍但不严重;进一步从土地调整政策、出嫁女、招女婿、离婚妇女回迁、丧偶妇女等角度分析农村妇女土地权益问题的缘由;最后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惠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土地制度发生了彻底的改变,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解放,但是在很多地方,农村妇女土地权益保护依然面临多重困境。为了改变这样的状况,本文对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的保护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法律视角下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的保护,其次分析了农村妇女土地权益保护的困境,再次分析其原因,最后提出了可行性措施,以便改变当前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的现状,使其得到更切实的保护。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高飞  
研究目的:探寻完善农村妇女土地权益保护制度不足的途径。研究方法:社会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研究结果:在出嫁、离婚等涉及农村妇女的集体成员身份变动时,其土地权益难以得到充分保护,丧偶妇女(未改嫁)则因成员身份不发生变动,其土地权益的保护状况较好,故农村妇女土地权益未受到充分保护的根源在于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的缺陷。研究结论:针对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的不足进行股份合作社改造,是解决农村妇女土地权益保护问题的重要途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曼  
土地是农民的生存之源、发展之本。虽然近些年来我国农村妇女土地承包权方面的法律和政策规定越来越完善,但农村妇女土地承包权流失的问题仍然是当前农村基层矛盾中比较突出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本文着重分析了农村妇女土地承包权流失的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维护农村妇女土地承包权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