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326)
2023(17445)
2022(14809)
2021(14054)
2020(11488)
2019(26189)
2018(26327)
2017(49097)
2016(27040)
2015(30556)
2014(30359)
2013(29491)
2012(27420)
2011(24976)
2010(25412)
2009(23186)
2008(22143)
2007(19940)
2006(17975)
2005(15722)
作者
(75088)
(62987)
(62299)
(59493)
(39893)
(30277)
(28340)
(24542)
(24031)
(22404)
(21342)
(21213)
(19989)
(19847)
(19303)
(19017)
(18471)
(18383)
(18045)
(17822)
(15773)
(15517)
(15010)
(14644)
(14159)
(14067)
(14033)
(13809)
(12659)
(12543)
学科
(120726)
经济(120620)
(76094)
管理(71805)
(54332)
企业(54332)
(51463)
方法(43554)
数学(37629)
数学方法(37216)
农业(34279)
中国(33569)
地方(29373)
业经(29215)
(25281)
教育(23793)
(22772)
技术(22573)
(20035)
理论(19824)
(18224)
(16852)
贸易(16838)
环境(16588)
(16210)
(15794)
(15564)
地方经济(15485)
(15356)
银行(15318)
机构
大学(378455)
学院(377180)
(153925)
经济(150557)
管理(146161)
研究(131983)
理学(126490)
理学院(124966)
管理学(122884)
管理学院(122159)
中国(94689)
(82004)
科学(79523)
(71129)
(65404)
(65402)
中心(59977)
研究所(59434)
(58931)
师范(58575)
业大(57880)
(57559)
农业(54192)
北京(52311)
财经(52027)
师范大学(47535)
(47347)
(46758)
(46242)
经济学(45125)
基金
项目(253158)
科学(200756)
研究(194112)
基金(180332)
(155175)
国家(153638)
科学基金(132240)
社会(122505)
社会科(115520)
社会科学(115490)
(100800)
基金项目(96172)
教育(92401)
(84631)
自然(82289)
编号(82075)
自然科(80314)
自然科学(80298)
自然科学基金(78866)
资助(71676)
成果(67918)
课题(57808)
重点(56898)
(56724)
(56689)
(55202)
创新(50852)
国家社会(49260)
教育部(49051)
项目编号(48135)
期刊
(181045)
经济(181045)
研究(121188)
中国(84274)
(71968)
教育(66310)
学报(55590)
科学(53216)
管理(51819)
农业(49041)
(47424)
大学(43987)
学学(40265)
技术(36636)
(33130)
金融(33130)
业经(32587)
经济研究(26734)
财经(25040)
问题(23936)
(23581)
(21533)
技术经济(19758)
图书(19387)
科技(19028)
(18250)
世界(17539)
现代(17154)
理论(17113)
资源(16685)
共检索到5757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文龙  
认真研究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问题,是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对这一问题的关注程度和解决力度反映了整个国家的发展理念、社会风貌及文明水平。在"儿童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与希望"语境下,推动留守儿童问题由关注层面向解决问题层面的转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田村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其独特有效且具有普遍意义的留守儿童隔代教育模式,将其留守儿童隔代教育的成功实践从理论上予以总结,既可以为其他农村地区提供有益的经验启示,又可以为有关部门提供切实可行做法的现实依据和政策参照。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贝贝  青平  肖述莹  廖芬  
本文从祖辈对孙辈的隔代溺爱角度出发,基于湖北省1125户留守儿童问卷调查数据,利用回归和Bootstrapping分析方法,探讨了隔代溺爱与农村留守儿童身体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及其内在影响机制。研究表明,祖辈作为看护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溺爱程度会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非健康食物消费行为,从而对农村留守儿童身体健康状况产生不利影响;具体而言,祖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溺爱程度越大,其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影响力就越弱,越容易导致儿童的非健康食物消费行为,进而对农村留守儿童的身体健康产生负向影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官辉  
农村基层组织财务运行状况历来为广大农村群众所关注,它关系到农民切身利益的维护和农村社会的稳定,已成为农村的基础性工作之一。本文结合山西省永济市农村基层组织财务运转实际情况,客观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有效的对策。
关键词: 财务运行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邓小昭  张敏  刘灿  
指出留守儿童是一个引人关注的特殊群体,留守儿童的阅读状况极大地影响着国民的整体阅读水平和国民素养。以重庆市为例,运用问卷调查、访谈以及观察等方法,调查留守儿童课外阅读的物理环境和精神环境,了解留守儿童课外阅读环境的现状;提出改善留守儿童课外阅读环境的建议,以期能为推进全国城乡公共信息资源服务公平化实践提供参考借鉴。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杨丽娟  樊振佳  
在信息社会,信息问题始终存在,关注农村儿童的信息分化、减轻儿童信息困境对保障儿童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对儿童的隔代抚养在国内外均有发生,在中国农村更是普遍存在。农村儿童受抚养模式及祖辈的影响,常遇到多种信息困境,但对该群体信息困境的研究相对缺乏。围绕农村隔代抚养儿童的信息困境,文章提出4个研究问题,探究该群体面临的信息困境现状、表征、发生机理及信息脱困路径。文章以农村隔代抚养儿童的信息环境、信息意识与需求、信息活动为研究对象,对其信息困境与信息脱困进行研究。在中国山东省某县域开展田野调查,通过网络调查、观察和访谈收集了隔代抚养儿童及家长的17份数据,使用文本分析法借助NVivo11对数据进行三级编码、描述与分析。文章总结了该县域农村隔代抚养儿童的信息环境与信息活动现状;归纳出农村隔代抚养儿童信息困境的表征;构建隔代抚养儿童信息困境的发生机理模型并阐释了传导路径;最后基于6个责任主体提出帮助农村隔代抚养儿童信息脱困的策略。研究结论对解决社会信息问题,帮助农村隔代抚养儿童信息脱困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赵玉菡  孙良媛  田璞玉  
学校是农村留守儿童接受教育的主要渠道,对留守儿童知识和道德的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梅州市1327个样本,从对比的视角对留守儿童学校教育进行研究后发现:留守儿童在学习和道德品行上的表现均不如非留守儿童。通过使用ordered logit和二值logit模型分析留守儿童学校教育的影响因素后发现:监护人缺乏教育意识和教育能力、城乡教育资源差距、社会负面价值观传播是阻碍留守儿童学习提高的重要原因。父母外出和乡村道德约束功能凋敝对留守儿童道德教育负面影响最大,但教师的关心和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弥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赵玉菡  孙良媛  田璞玉  
学校是农村留守儿童接受教育的主要渠道,对留守儿童知识和道德的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梅州市1327个样本,从对比的视角对留守儿童学校教育进行研究后发现:留守儿童在学习和道德品行上的表现均不如非留守儿童。通过使用ordered logit和二值logit模型分析留守儿童学校教育的影响因素后发现:监护人缺乏教育意识和教育能力、城乡教育资源差距、社会负面价值观传播是阻碍留守儿童学习提高的重要原因。父母外出和乡村道德约束功能凋敝对留守儿童道德教育负面影响最大,但教师的关心和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弥补。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高胜恩  
家庭养老在我国一直发挥着主渠道的作用 ,目前它面临着新的严峻挑战。作者指出为满足农民的养老意愿 ,解决农村的实际问题 ,仅靠家庭养老是不够的 ,还要逐步向社会养老过渡 ;同时要花大气力努力探索更好途径 ,以解决养老中存在的问题 ,确保我国的老年人摆脱困境安度晚年。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程大帅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形成的由父亲或母亲一人抚养,或由祖父母、外祖父母以及其他亲戚代为监护的小于15岁的孩子。图书馆作为文化教育机构,有责任也有义务对这一弱势群体进行人文关怀。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分析周口市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指出图书馆对留守儿童进行人文关怀的必要性,并从宏观、中观与微观三个层面制定出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服务对策。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于新亮  上官熠文  刘慧敏  
探讨新农保对儿童健康水平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对老年人领取新农保养老金增加隔代转移支付和照顾时间进而提高儿童健康水平的作用机制进行理论分析,并运用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对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老年人领取新农保养老金总体上显著提高了其孙子女的健康水平;这种提升效果依老年人照顾时间和其孙子女性别存在差异:老年人参与隔代照顾时间越长,领取新农保养老金提升其孙子女健康水平的作用越大,且对女孩健康水平的提升作用显著高于男孩;老年人领取新农保养老金通过增加对其孙子女的转移支付和照顾时间提升儿童健康水平的两条路径均现实存在。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赵雪梅  赵可云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引发了教育领域的新革命,数字校园、智慧校园的推进产生了数量庞大、形式多样的教育数据。大数据的规模性、多样性、实时性的特性及描述、预测等基本功能,使教育与大数据的结合实现了个性化定制、优质化反馈和精准化预测。本文结合大数据技术的优势及学习者学习特点,分析了教育大数据解决学习者学业问题的价值,设计了基于教育大数据的学业预警系统(包括数据采集、信息库、数据分析、可视化反馈、预警与干预、干预效果评测六个相互联通的子系统),并以农村留守儿童为例构建了学业预警的指标体系,针对系统的设计与实施进行剖析。最后,对系统有效实施的条件及可行性进行了阐释。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吕利丹  
数据分析表明:农村留守儿童进入高中学龄阶段后,教育机会急剧下降。受父母外出流动影响,高中学龄农村留守儿童终止学业后很快就外出打工,身份过早地从"农村留守儿童"转换为"新生代农民工",很有可能对其未来发展带来负面影响。为了对高中学龄农村留守儿童终止学业的影响做深入研究,文章利用"2011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通过构造以平均月收入对数为因变量的6个线性回归模型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留守经历、外出年龄等自变量与当前收入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回归结果证明:留守经历、外出时间以及二者交互作用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收入都有显著影响。根据研究得到的留守经历与收入之间的互动关系,还可以对该年龄段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机会急剧下降现象做出新的解释。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许传新  
在对国内相关研究梳理的基础上,发现存在不同学科对农村隔代照顾关注程度不尽合理、理论与经验研究相割裂、研究内容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对象还需要进一步拓展、经验研究的设计还需要进一步改进、研究方法的科学性还需要进一步提升等不足。在此基础上,从隔代照顾家庭、隔代照顾子女的心理特征及其发展、隔代照顾子女的社会化过程与结果、隔代照顾家庭的养老、留守老人的身心健康、隔代照顾对中国农村社会的影响等方面来构建中国农村隔代照顾的研究框架,并在研究思路和方法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崔丽娟  郝振  
农村留守儿童是伴随农村流动人口而产生的一个特殊社会群体,是目前我国城乡一体化快速发展进程中主要社会矛盾的一个体现。由于学校教育中存在的不足和家庭教育功能的变迁以及社会教育中的偏差,使得这一群体的儿童面临着严重的教育困境,甚至失教。解决这一问题可以从留守儿童家庭、农村社区、学校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入手,但改变城乡二元经济和社会管理体制无疑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根本途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文龙  
农民工返乡创业是解决"三农"问题和开展新农村建设的一条重要途径,并对其起到重要促进作用。鼓励和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有助于培育新型农民、缓解就业压力、保证农民增收、发展农村经济、缩小城乡差距、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长远而重大的现实意义。各级党委政府应以严肃而客观的态度对待农民工返乡创业这一新的社会现象,并采取有效措施对其不足之处予以改进和完善。因此,对鼓励和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经验进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科学分析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显得尤为紧迫和必要。山西省永济市栲栳镇是中国广大农村地区的一个真实缩影,其农民工返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