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64)
- 2023(9543)
- 2022(8193)
- 2021(7898)
- 2020(6662)
- 2019(15613)
- 2018(15573)
- 2017(30101)
- 2016(16082)
- 2015(18018)
- 2014(17665)
- 2013(17500)
- 2012(15729)
- 2011(14428)
- 2010(14903)
- 2009(13902)
- 2008(13608)
- 2007(12335)
- 2006(11113)
- 2005(9637)
- 学科
- 济(75567)
- 经济(75401)
- 业(50619)
- 农(49603)
- 管理(39164)
- 农业(33078)
- 方法(32545)
- 企(31389)
- 企业(31389)
- 数学(27721)
- 数学方法(27116)
- 业经(22208)
- 中国(18229)
- 地方(15170)
- 财(13415)
- 理论(13190)
- 制(13016)
- 学(12955)
- 农业经济(12480)
- 发(12155)
- 策(11584)
- 贸(10778)
- 贸易(10769)
- 易(10428)
- 和(10349)
- 发展(10063)
- 展(10043)
- 技术(9980)
- 体(9617)
- 村(9614)
- 机构
- 学院(228065)
- 大学(223442)
- 济(92634)
- 管理(90847)
- 经济(90697)
- 理学(79429)
- 理学院(78534)
- 管理学(76593)
- 管理学院(76212)
- 研究(75705)
- 中国(58030)
- 农(57670)
- 科学(47181)
- 京(47039)
- 农业(43729)
- 业大(41287)
- 财(39108)
- 所(38480)
- 中心(35589)
- 江(35071)
- 研究所(34809)
- 范(31295)
- 师范(31073)
- 财经(30673)
- 北京(29205)
- 经(27785)
- 州(27534)
- 农业大学(27312)
- 经济管理(26962)
- 院(26189)
- 基金
- 项目(154305)
- 科学(122193)
- 研究(114189)
- 基金(111026)
- 家(96479)
- 国家(95518)
- 科学基金(82362)
- 社会(73821)
- 社会科(68609)
- 社会科学(68587)
- 省(63208)
- 基金项目(58707)
- 教育(52919)
- 自然(52662)
- 自然科(51530)
- 自然科学(51519)
- 划(51430)
- 自然科学基金(50578)
- 编号(48066)
- 资助(45339)
- 成果(37965)
- 重点(34286)
- 部(34133)
- 发(33721)
- 课题(32913)
- 农(32827)
- 创(31896)
- 创新(29522)
- 国家社会(29402)
- 科研(29054)
- 期刊
- 济(109465)
- 经济(109465)
- 研究(63008)
- 农(62855)
- 中国(52046)
- 农业(42752)
- 学报(36092)
- 科学(35209)
- 管理(30111)
- 大学(28839)
- 财(28454)
- 教育(28085)
- 学学(27216)
- 业经(25073)
- 技术(21785)
- 业(20422)
- 融(20051)
- 金融(20051)
- 问题(15020)
- 经济研究(14740)
- 农业经济(14726)
- 农村(14476)
- 村(14476)
- 财经(14403)
- 版(13797)
- 统计(13771)
- 策(12697)
- 技术经济(12553)
- 经(12343)
- 世界(12027)
共检索到3424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晓静 余益兵 王祥坤 郑晓红
以485名完整原生家庭中的留守儿童为被试,采用应激评价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和社会适应问卷,对认知评价、应对方式、留守类型和社会适应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结果显示:(1)认知评价、应对方式与社会适应部分维度之间存在显著相关。(2)挑战性评价通过积极应对对积极适应的间接效应受到留守类型的调节,双亲外出样本中,积极应对的中介效应显著;单亲外出样本中,积极应对的中介效应不显著。另外,威胁性评价通过消极应对对消极适应的间接效应并不受留守类型的调节。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雁飞 蔡如茵 林星驰
内部人身份认知是员工创新行为的重要内在驱动因素。为了探讨内部人身份认知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效应以及组织承诺和工作嵌入在其中的作用机制,本研究采用横向与纵向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理论与文献研究以及系统检验各变量信度与效度的基础上,对所提出的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进行检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1)员工内部人身份认知显著正向影响组织承诺与创新行为;(2)员工组织承诺显著正向影响创新行为,组织承诺在内部人身份认知与创新行为的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3)员工工作嵌入在组织承诺与创新行为的关系中起正向调节作用,工作嵌入程度越高,组织承诺对创新行为的影响作用越强;进一步地,工作嵌入还调节着组织承诺对内部人身份认...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彭美 戴斌荣
采用亲子沟通问卷、友谊质量问卷以及农村儿童社会适应问卷对958名农村学校儿童进行调查,建立结构模型,考察亲子沟通与同伴友谊质量对农村留守儿童社会适应性的影响。结果:(1)在亲子沟通方面,农村留守儿童母亲亲子沟通得分相对低于非留守儿童,父亲亲子沟通得分上两者差异不显著;在同伴友谊质量方面,农村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得分差异不显著;在社会适应性方面,农村留守儿童得分相对低于非留守儿童。(2)亲子沟通、同伴友谊质量与农村留守儿童社会适应性两两之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3)同伴友谊质量在亲子沟通与农村留守儿童社会适应性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苗甜 王娟娟 宋广文
为探讨粗暴养育与青少年抑郁的关系,本研究考察认知反应性在两者关系中的中介作用,以及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采用粗暴养育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莱顿抑郁敏感指数量表、抑郁体验问卷,对657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粗暴养育显著正向预测青少年抑郁;(2)认知反应性在粗暴养育和青少年抑郁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即粗暴养育除了可以直接影响青少年抑郁外,还可以通过认知反应性部分中介作用间接影响青少年抑郁;(3)认知反应性的中介作用受到社会支持的调节,随着社会支持水平的升高,认知反应性对抑郁的正向预测作用逐渐减弱。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张静 宋继文 王悦
既有研究发现员工工作绩效可以作为前因变量预测领导辱虐行为,但基于不同视角,二者的相关关系存在正相关和负相关两种不同结果。本文从关系视角出发,引入中介机制和调节变量,验证了二者之间存在的负相关关系及其作用机制。通过对来自中国内地两家民营企业的65名领导与284名下属前后两次(间隔一个月)配对调研发现,在控制了时间点2的员工工作绩效基础上,时间点1的员工工作绩效通过提高时间点2的领导-成员交换关系进而降低了时间点2领导辱虐行为发生可能性,上述整个间接效应受到时间点2领导者下向信任的正向调节作用。文章讨论了该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最后分析了研究局限和未来研究方向。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夏春玉 林让 杨宜苗
增加选择数量是否会提高满意度是经济学、心理学和营销学的热点问题。当消费者对某一刺激目标同时存在积极和消极的评价时,即矛盾态度怎样影响选择数量和满意度的关系 2个实验结果表明,选择数量对满意度的影响是通过决策困难水平实现的,当选择数量影响决策困难水平时,会产生选择超载。矛盾态度对决策困难水平与满意度的关系有调节作用,对矛盾态度较高者,选择"多多益善",选择数量增加使消费者满意度提高;相反,对矛盾态度较低者,选择"适可而止",选择数量增加使消费者满意度降低。
关键词:
选择数量 选择超载 矛盾态度 满意度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楼尊
随着消费个性化的提高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提供定制化的产品建立顾客忠诚和赢得竞争优势。以产品定制为背景,基于顾客的视角,探讨顾客对不同参与程度的情感和行为反应及其影响因素,通过情境-角色模拟实验设计收集数据,运用逐步回归分析验证有中介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体验乐趣和满足独特性需求是顾客在参与产品定制过程中追求的重要利益;顾客参与程度正向影响消费者的感知乐趣和购买意愿,消费者独特性需求对顾客参与程度与感知乐趣和购买意愿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同时,感知乐趣有效地传递顾客参与程度、独特性需求以及两者的交互作用对购买意愿的影响。因此,企业应该针对不同的细分群体采用顾客参与程度不...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王梓鉴 景楚 孙健敏
近年来,"加班"逐渐演变成了一种职场"文化"。本研究针对当前企业实践和学术研究提出疑问:"加班真的能提高绩效吗?其作用机制是什么?"为回答这一问题,本研究运用压力认知评价理论探索了加班行为对任务绩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利用239名在职企业员工的三阶段配对数据验证假设,结果表明:加班行为与信息性压力感知和控制性压力感知正相关,信息性压力感知、控制性压力感知在加班行为和任务绩效的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员工的核心自我评价正向调节了"加班行为-信息性压力感知-任务绩效"的前半径,负向调节了"加班行为-控制性压力感知-任务绩效"的前半径。本研究提供了中国情境下加班与绩效之间关系的实证支持,同时澄清了加班行为对任务绩效的影响机制和边界条件,对组织充分认识加班行为,妥善设计加班政策,招聘甄选和管理员工,促进员工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曾天德 黎淑晶 余益兵 王禭晴
为探讨城区流动儿童亲子依恋、家庭功能与社会适应的发展特征及其影响路径,采用青少年依恋问卷、总体家庭功能量表和社会适应量表对1152名五至九年级儿童进行测试,最终获得城区流动儿童924名作为研究被试。结果显示:(1)城区流动儿童社会适应存在显著的年级和性别差异;(2)亲子依恋、家庭功能与社会适应三者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3)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表明,家庭功能在亲子依恋影响社会适应中起部分中介作用。该研究揭示了家庭功能在城区流动儿童亲子依恋影响社会适应中的中介机制,可以为城区流动儿童家庭干预政策制定提供实证依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楠 葛宝山
创业团队的成员异质性程度会在极大程度上影响团队互动过程以及团队整体绩效表现。认知多样性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团队认知的差异会有利于信息以及知识的整合;另一方面,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团队成员的"分类"归属,进而产生情感疏离。本研究基于分类-加工模型框架,从信息决策和社会分类两个理论视角出发,构建"认知多样性—知识分享/情感支持—团队绩效"的双中介模型,并探究积极/消极路径在多样性观念的调节作用下是否得到增强/削弱。通过对110个创业团队的"领导—下属"配对样本进行分析,得到结论:(1)团队认知多样性对知识分享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情感支持有显著的负向影响;(2)知识分享与情感支持在认知多样性与团队绩效之间发挥双重中介作用;(3)多样性观念正向调节知识分享在认知多样性和团队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并负向调节情感支持在认知多样性与团队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即当团队认为多样性有益时(多样性观念较高),认知多样性的积极路径(即认知多样性—知识分享—团队绩效)会得到加强,而消极路径(即认知多样性—情感支持—团队绩效)会得以减弱。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周如南 钟艺琳 陈雨后
“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事业”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和五中全会提出的重要国家战略,公众对第三次分配的认知与态度对于政策落实具有重要影响。文章根据已有研究与我国相关政策的实际情况,建立了我国公民参与与认知态度模型,通过问卷调查公民参与经历、自利型认知、公民型认知验证模型机制,检验公民参与经历如何影响对第三次分配的认知和态度。文章认为,我国公众对于第三次分配政策有基本了解,认识到该政策与个人的关联,大多数人支持并愿意参与第三次分配;过往公民参与经历可以通过公共型认知和自利型认知正向影响其参与第三次分配的态度;女性具有更多公民参与经历,但学历与公民参与经历呈负相关。文章对于第三次分配政策倡导、提高公民对第三次分配的参与度具有一定启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亚兵 夏月 赵振
基于战略认知理论、产业政策理论分析,高管绿色认知对企业经济绩效和环境绩效的影响,以及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在其中的中介作用,并探究整个研究路径在环境规制下的作用边界。对2012—2019年深沪A股上市重污染行业企业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高管绿色认知正向促进企业经济绩效和环境绩效提升;绿色技术创新能力与企业经济绩效存在U型关系;绿色技术创新能力正向促进企业环境绩效提升;高管绿色认知通过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对经济绩效发挥U型中介作用;高管绿色认知通过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对环境绩效发挥线性中介作用;环境规制正向调节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在高管绿色认知与经济绩效间的U型中介作用;环境规制正向调节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在高管绿色认知与环境绩效间的线性中介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萧子扬
随着第一批农村留守儿童逐渐成年,进城务工成为"新生代农民工",他们子女极有可能再次面临留守农村的问题,成为"留守二代"。所谓"留守二代"是指正在或曾经重复经历过父辈留守状态的农村儿童,也被称为"留二代"、"第二代留守儿童"等,他们相较于以往的农村留守儿童呈现出新的特点。本文结合实地调研认为,"留守二代"现象将是未来我国留守儿童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议题。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赵景欣 申继亮
近些年来,农村留守儿童已经成为中国一类不可忽视的弱势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发展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然而,由于缺乏相应的理论基础,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与教育研究相对比较薄弱,甚至得出了一些比较有争议的研究结论。从本质上看,农村留守儿童的发展问题实际上是环境与个体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基于对环境与个体关系的宏理论和相关微理论的分析,文章提出了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生态模型,从远环境和近环境以及保护因素和危险因素等与儿童发展结果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了探讨。最后,基于该模型,提出了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