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95)
2023(13979)
2022(11468)
2021(10947)
2020(8903)
2019(20310)
2018(19913)
2017(37414)
2016(20677)
2015(22724)
2014(22545)
2013(21430)
2012(19115)
2011(17183)
2010(16920)
2009(14854)
2008(14087)
2007(12310)
2006(10364)
2005(8700)
作者
(52715)
(44701)
(43917)
(42153)
(27664)
(21391)
(19990)
(17339)
(16994)
(15529)
(14914)
(14912)
(13602)
(13520)
(13519)
(13491)
(13365)
(13031)
(12609)
(12591)
(10863)
(10844)
(10668)
(10380)
(10005)
(9908)
(9735)
(9645)
(8904)
(8819)
学科
(78229)
经济(78148)
(58799)
(49982)
管理(48602)
(37064)
企业(37064)
方法(35698)
农业(33288)
数学(32483)
数学方法(32033)
中国(24094)
业经(22229)
教育(20496)
(18992)
(15121)
地方(14762)
(14348)
(14170)
技术(14080)
理论(13646)
(13200)
贸易(13197)
(12924)
农业经济(12408)
发展(12116)
(11994)
(11472)
(11395)
财务(11362)
机构
学院(273268)
大学(271486)
(108947)
经济(106824)
管理(104435)
理学(92834)
理学院(91817)
管理学(90047)
管理学院(89518)
研究(88347)
中国(60946)
(59365)
(54722)
科学(52642)
(46770)
农业(45224)
业大(44696)
(43973)
师范(43654)
中心(42528)
(41435)
(39379)
财经(38674)
研究所(38129)
(35798)
师范大学(35399)
教育(34977)
经济学(33713)
北京(33226)
(31339)
基金
项目(195603)
科学(158016)
研究(149607)
基金(142678)
(123251)
国家(122010)
科学基金(106327)
社会(96895)
社会科(91496)
社会科学(91476)
(78285)
基金项目(75963)
教育(75035)
自然(66749)
(66251)
自然科(65296)
自然科学(65279)
自然科学基金(64126)
编号(62027)
资助(55983)
成果(49872)
(45866)
重点(44628)
课题(43824)
(43740)
(41869)
教育部(40254)
国家社会(40139)
人文(38970)
创新(38842)
期刊
(112511)
经济(112511)
研究(80858)
(63403)
中国(56285)
教育(54859)
农业(43522)
学报(40440)
科学(37866)
(34465)
大学(33644)
管理(32162)
学学(30945)
业经(26376)
技术(26147)
(23142)
金融(23142)
(19795)
财经(18157)
问题(16371)
经济研究(16204)
(15671)
(14738)
农业经济(14587)
农村(14183)
(14183)
职业(13713)
世界(12345)
科技(12088)
经济问题(11841)
共检索到3842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海宁  陈媛媛  
近年来,随着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留守儿童问题受到越来越多关注。本文根据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研究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对其同伴学习成绩的外部性影响以及同伴效应的异质性。结果显示:班级中留守儿童比重的提高对其同伴语文和英语成绩具有显著负向影响,但对数学成绩的影响不显著。这意味着在考虑留守儿童教育外部性情况下,现有研究发现的父母外出对农村儿童教育所造成的负向影响程度可能被低估。留守儿童同伴效应在不同群体之间存在较大的异质性,对留守儿童、女生、低分数学生、小班级学生、高年级学生、高等级学校学生、家庭经济状况较好学生和非省会城市学生的学习成绩影响程度较大。研究结论对促进留守儿童自身发展、振兴乡村经济和缩小城乡差距具有一定意义。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吴贾   吴莞生  
随着中国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留守儿童问题开始备受社会关注。本文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分析留守儿童对同伴的溢出效应。采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研究发现,留守儿童比重的提高使得同班普通儿童的非认知能力显著降低,该效应主要源于留守男童,并且对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普通儿童产生了更大的负面影响。机制分析表明,教师投入降低以及班级氛围变差是重要的影响渠道。这意味着在没有考虑同伴溢出效应时,农村留守儿童的消极影响被低估。本文结论对于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缩小城乡人力资本差距、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李强  
控制农村辍学率和提高义务教育巩固率是我国面临的一项严峻挑战。利用中国健康营养调查(CHNS)数据并运用工具变量法,发现同伴辍学率增加1%,儿童辍学的概率将显著地增加0. 44%-0. 61%,对应的社会乘数是1. 78-2. 60,即1个儿童辍学最终会引发1. 78至2. 60个儿童辍学。该结论的政策启示是,争取让某个或者某些"关键"儿童放弃辍学将会使得更多儿童放弃辍学。此外,大龄儿童以及男孩更容易受同伴影响,同时高龄同伴辍学对低龄同伴有跨龄示范效应。跨龄示范效应意味着,普及高中教育可以外溢地降低义务教育阶段的辍学率。因此,辍学同伴效应的社会乘数可以成为"控辍保学"的政策杠杆。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彭美  戴斌荣  
采用亲子沟通问卷、友谊质量问卷以及农村儿童社会适应问卷对958名农村学校儿童进行调查,建立结构模型,考察亲子沟通与同伴友谊质量对农村留守儿童社会适应性的影响。结果:(1)在亲子沟通方面,农村留守儿童母亲亲子沟通得分相对低于非留守儿童,父亲亲子沟通得分上两者差异不显著;在同伴友谊质量方面,农村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得分差异不显著;在社会适应性方面,农村留守儿童得分相对低于非留守儿童。(2)亲子沟通、同伴友谊质量与农村留守儿童社会适应性两两之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3)同伴友谊质量在亲子沟通与农村留守儿童社会适应性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赵玉菡  孙良媛  田璞玉  
学校是农村留守儿童接受教育的主要渠道,对留守儿童知识和道德的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梅州市1327个样本,从对比的视角对留守儿童学校教育进行研究后发现:留守儿童在学习和道德品行上的表现均不如非留守儿童。通过使用ordered logit和二值logit模型分析留守儿童学校教育的影响因素后发现:监护人缺乏教育意识和教育能力、城乡教育资源差距、社会负面价值观传播是阻碍留守儿童学习提高的重要原因。父母外出和乡村道德约束功能凋敝对留守儿童道德教育负面影响最大,但教师的关心和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弥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赵玉菡  孙良媛  田璞玉  
学校是农村留守儿童接受教育的主要渠道,对留守儿童知识和道德的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梅州市1327个样本,从对比的视角对留守儿童学校教育进行研究后发现:留守儿童在学习和道德品行上的表现均不如非留守儿童。通过使用ordered logit和二值logit模型分析留守儿童学校教育的影响因素后发现:监护人缺乏教育意识和教育能力、城乡教育资源差距、社会负面价值观传播是阻碍留守儿童学习提高的重要原因。父母外出和乡村道德约束功能凋敝对留守儿童道德教育负面影响最大,但教师的关心和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弥补。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韩黎  袁纪玮  赵琴琴  
本研究旨在系统探讨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事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采用生活事件量表、心理健康量表、同伴依恋问卷、心理韧性量表和安全感量表,对四川省5所农村中小学四至七年级的1368名留守儿童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少数民族、单亲外出和高安全感水平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更好;(2)生活事件、同伴依恋、心理韧性与心理健康两两相关;(3)同伴依恋、心理韧性在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之间起着完全中介作用;(4)安全感在生活事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中发挥调节作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学浪  
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逐年递增,其子女已成为一个特殊的群体而留守于农村。留守儿童的发展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其解决的办法须多方协作,但学校教育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但是,当前农村学校在教育目的、课程设置、师资建设、校园环境等方面普遍存在不足,所以理性反思留守儿童学校教育中的问题及其成因,并探寻出一条创新的路径,将有助于留守儿童的全面发展。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吴霓  
通过调查分析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由于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学习介入过少导致的学习问题,由于缺乏亲情导致的生活问题,由于缺乏完整的家庭教育导致的心理问题。这些问题的形成有社会方面的原因,家庭方面的原因,学校方面的原因。解决这些问题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逐步消除城乡差距,加大社会力量帮助儿童的力度,建立农村社区儿童教育和监护体系,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在农村学校教育中增设心理课程。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夭志东  
大姚县是云南省73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云南省滇西边境片区县之一。为全面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惠民政策,“解放”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帮助大批的农村青壮年进城务工、经商……快速推动了地方的经济发展。同时也带来了另一方面的问题:农村留守儿童逐渐成为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学校该如何做好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教育专家指出,身体不好是“残品”,智力不佳是“次品”,而品德不良则是“危险品”。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谢太平  汤祖传  吴玉明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业、品德、人格、心理等方面。制度与体制的共同作用、政策实施的乏力、父母思想观念的影响、学校与社会努力的缺位是问题的主要成因。发展农村经济社会事业,推进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完善农村社区教育和监护体系,提高父母对孩子教育问题的认识,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功能是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根本对策。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柳翔浩  
由于受教育权的破坏、受监护权的转移、发展权的限制,已出现农村留守儿童学业成就感不强,失学现象严重;心理问题突出,性格形成出现偏差和情感交流欠缺;道德品行产生偏离等不良后果。法律保障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权问题的重要路径,具体解决途径包括:对进城农村留守儿童给予法律救济;制订父母返乡就业的相关法律和保障制度;完善学校教育补偿制度来补偿家庭教育权的缺失,以实现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发展。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崔丽娟  郝振  
农村留守儿童是伴随农村流动人口而产生的一个特殊社会群体,是目前我国城乡一体化快速发展进程中主要社会矛盾的一个体现。由于学校教育中存在的不足和家庭教育功能的变迁以及社会教育中的偏差,使得这一群体的儿童面临着严重的教育困境,甚至失教。解决这一问题可以从留守儿童家庭、农村社区、学校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入手,但改变城乡二元经济和社会管理体制无疑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根本途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郑航  李俊奎  
农村社区是留守儿童生活的场域,也是实施留守儿童教育的重要行动主体。社会转型期间,应运用相应的教育政策、组织与乡土资源,建立留守儿童社区教育机构并完善机制,整合各种教育力量并实施多种教育,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构造积极的关爱环境。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杨菊华  段成荣  
本文使用2000年人口普查0.95‰数据,比较农村地区11~14岁的流动儿童、留守儿童和其他儿童的教育机会(定义为是否在学)。模型分析结果显示:(1)与其他儿童相比,留守儿童的教育机会显著偏高,但流动儿童的教育机会显著降低;(2)与母亲一起留守儿童的教育机会得到改善,但与父亲一起留守儿童的教育机会显著降低;独自流动和与父母一起流动儿童教育机会受到不利影响,但与母亲一起流动儿童教育机会与其他儿童无显著差异;(3)女童教育机会明显低于男孩,但儿童类型对教育机会的作用不因性别而异。模型分析结果具有多方面的政策启示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