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53)
2023(5165)
2022(4182)
2021(3944)
2020(3045)
2019(6644)
2018(6475)
2017(12279)
2016(6844)
2015(7402)
2014(7188)
2013(7270)
2012(6740)
2011(6476)
2010(6712)
2009(6367)
2008(6340)
2007(6142)
2006(5695)
2005(5059)
作者
(20348)
(17770)
(17290)
(16471)
(10486)
(8654)
(7608)
(6781)
(6687)
(6134)
(6095)
(5769)
(5549)
(5433)
(5275)
(5165)
(5114)
(5093)
(4797)
(4707)
(4490)
(4437)
(4236)
(4233)
(4071)
(4045)
(3887)
(3673)
(3593)
(3542)
学科
(47894)
(32688)
经济(32657)
农业(32073)
(27197)
业经(14813)
农业经济(12267)
管理(11170)
(9476)
(9335)
农村(9317)
地方(8332)
中国(8310)
发展(8309)
(8285)
(7672)
土地(7228)
方法(7151)
建设(7116)
(7061)
劳动(7057)
(6839)
企业(6839)
收入(6586)
(6560)
(6472)
农业劳动(6325)
人口(6323)
及其(6311)
(6128)
机构
学院(106685)
大学(101664)
(43423)
经济(42572)
(42450)
管理(37976)
研究(36883)
理学(32872)
理学院(32426)
管理学(31778)
农业(31744)
管理学院(31597)
中国(29382)
业大(23748)
科学(23554)
(20864)
农业大学(19298)
(19151)
中心(18030)
(17592)
(17588)
师范(17515)
(17390)
研究所(17254)
(14951)
(14532)
经济管理(14267)
(13973)
师范大学(13519)
(13504)
基金
项目(67834)
科学(53525)
研究(53489)
基金(48330)
(41965)
国家(41392)
科学基金(34881)
社会(34847)
社会科(32361)
社会科学(32350)
(28621)
(26483)
基金项目(26152)
编号(23892)
教育(22596)
(22442)
自然(20226)
自然科(19709)
自然科学(19707)
成果(19495)
自然科学基金(19356)
资助(17406)
(16641)
课题(15694)
(15090)
重点(14946)
国家社会(14313)
(14151)
(13908)
(13766)
期刊
(61120)
经济(61120)
(51923)
农业(35333)
研究(30292)
中国(25666)
学报(19725)
科学(18389)
业经(17951)
大学(16000)
学学(15380)
(15064)
农业经济(14233)
农村(13500)
(13500)
教育(12536)
(12077)
金融(12077)
(11651)
问题(9733)
(9575)
农村经济(9004)
社会(8455)
管理(8386)
世界(8150)
社会科(7935)
社会科学(7935)
经济问题(7888)
技术(7753)
资源(7156)
共检索到1659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凡勇昆  
屡次发生的留守儿童事件让社会不得不反思以往的留守儿童关爱行动,关爱留守儿童应有新思维,由主体论转向类型论、时空论和适应论。留守儿童是一个多元化的群体,类型论要求关爱留守儿童要回到教育现场,回归经验和常识,为政策制定和社会行动提供准确定位。时空论包含可及性和便利性两种要素,只有让儿童始终生活在监护人的可控范围内,提供及时和便利的照顾,才能避免可能发生的危险。留守儿童关爱需讲究策略,清楚认识到留守儿童目前的状况,主动适应和满足儿童的真正需要。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汇泉  
在对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个体观"路径的困境进行分析,基于生态系统观提出应在系统的情境中认知个体需求和提供关爱服务,并尝试从发展型社会政策视角提出关爱留守儿童群体的"家庭生态系统观"。研究认为,在家庭生态系统内部,需在时间系统上注重事先干预,保证留守儿童家庭抚育决策时机与个体生命历程中"社会性时间"发生的一致性;重视支持留守儿童家庭功能实现的意义,强调家庭责任与权力的共存。在家庭生态系统的外部环境中,认为应首先定位好家庭的基础性角色,完善主体间的联动机制;积极投资家庭,加强家庭能力建设,通过改善家庭生态系统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栋洋  
农村留守儿童因长时间缺乏父母的陪伴与关怀,在心理、情感、观念等多方面都存在问题;因法律法规不完善,导致农村留守儿童的受监护权、受教育权、人身权、发展权等难以得到有效保护。为保障农村留守儿童的基本权利,必须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法,完善委托监护制度和监护监督机制,建立儿童伤害强制举报制度,并通过法制宣传强化权利意识,进一步促进农村留守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李忠实  
农村留守儿童的出现是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中的必然现象,开县约有50%的儿童属于留守儿童,他们与其他同龄儿童相比,有着较为艰难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属社会中的弱势群体。而图书馆属于公共文化服务平台,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如何利用本地区公共图书馆资源来满足农村留守儿童的文化需求,是图书馆人应积极思考的问题和应尽的职责。公共图书馆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并借助其他公共服务平台给予留守儿童更多﹑更广的关爱,将有利于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锋菊  罗旭芳  
基于M镇341名农村留守儿童和74名非留守儿童的调查数据,探讨了家庭功能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以及自尊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与非留守儿童比较,双留守儿童的家庭功能普遍较差、自尊水平较低、问题行为较多,单留守儿童家庭中成员的角色模糊、沟通状况较差;家庭功能各维度与留守儿童问题行为呈显著负相关,其中,行为控制维度对问题行为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自尊在此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学浪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制度性产物"。从效能择定角度,明确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在构建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其关爱服务体系构建过程中,将面临农村社会治理体制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社会工作落实等多种因素的制约。而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以制度化的形式全面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则是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的必由之路。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宁宁  周正  
采用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学校适应量表对932名农村留守儿童进行问卷调查,以探讨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对农村留守儿童学校适应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总体上,农村留守家庭所属中间型和极端型比例过高,家庭“松散”和“僵硬”问题突显;(2)农村留守儿童学校适应水平不高,非留守儿童在学校适应及其各维度上的适应情况显著高于留守儿童,曾留守儿童在学校适应和同伴关系适应上显著高于留守儿童;(3)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对农村留守儿童学校适应具有显著正向预测效应。据此,可以通过培育家庭亲子关系、重视家庭经验习得、增强父母教育卷入等方式完善留守儿童的家庭功能,进而促进其学校适应。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吴霓  
通过调查分析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由于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学习介入过少导致的学习问题,由于缺乏亲情导致的生活问题,由于缺乏完整的家庭教育导致的心理问题。这些问题的形成有社会方面的原因,家庭方面的原因,学校方面的原因。解决这些问题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逐步消除城乡差距,加大社会力量帮助儿童的力度,建立农村社区儿童教育和监护体系,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在农村学校教育中增设心理课程。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夭志东  
大姚县是云南省73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云南省滇西边境片区县之一。为全面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惠民政策,“解放”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帮助大批的农村青壮年进城务工、经商……快速推动了地方的经济发展。同时也带来了另一方面的问题:农村留守儿童逐渐成为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学校该如何做好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教育专家指出,身体不好是“残品”,智力不佳是“次品”,而品德不良则是“危险品”。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赵玉菡  孙良媛  田璞玉  
学校是农村留守儿童接受教育的主要渠道,对留守儿童知识和道德的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梅州市1327个样本,从对比的视角对留守儿童学校教育进行研究后发现:留守儿童在学习和道德品行上的表现均不如非留守儿童。通过使用ordered logit和二值logit模型分析留守儿童学校教育的影响因素后发现:监护人缺乏教育意识和教育能力、城乡教育资源差距、社会负面价值观传播是阻碍留守儿童学习提高的重要原因。父母外出和乡村道德约束功能凋敝对留守儿童道德教育负面影响最大,但教师的关心和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弥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赵玉菡  孙良媛  田璞玉  
学校是农村留守儿童接受教育的主要渠道,对留守儿童知识和道德的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梅州市1327个样本,从对比的视角对留守儿童学校教育进行研究后发现:留守儿童在学习和道德品行上的表现均不如非留守儿童。通过使用ordered logit和二值logit模型分析留守儿童学校教育的影响因素后发现:监护人缺乏教育意识和教育能力、城乡教育资源差距、社会负面价值观传播是阻碍留守儿童学习提高的重要原因。父母外出和乡村道德约束功能凋敝对留守儿童道德教育负面影响最大,但教师的关心和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弥补。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吴霓  
江西省于都县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工作中,立足区域发展实际,创建了政府各部门、学校及校外组织各系统内部有效的关爱机制,留守儿童关爱体系建设实现精准化;多方筹措经费,以点促面搭建起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体系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平台;将各类校内校外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场所建设纳入县域总体规划,整体布局农村留守儿童关爱阵地;通过开展系列关爱活动,培养农村留守儿童高尚情操及家长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以优惠政策促进县域经济大发展,引导劳动力就地务工就业,缓解农村留守儿童的增幅,从源头减少了农村留守儿童数量。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彭美  戴斌荣  
采用亲子沟通问卷、友谊质量问卷以及农村儿童社会适应问卷对958名农村学校儿童进行调查,建立结构模型,考察亲子沟通与同伴友谊质量对农村留守儿童社会适应性的影响。结果:(1)在亲子沟通方面,农村留守儿童母亲亲子沟通得分相对低于非留守儿童,父亲亲子沟通得分上两者差异不显著;在同伴友谊质量方面,农村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得分差异不显著;在社会适应性方面,农村留守儿童得分相对低于非留守儿童。(2)亲子沟通、同伴友谊质量与农村留守儿童社会适应性两两之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3)同伴友谊质量在亲子沟通与农村留守儿童社会适应性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晓静  余益兵  王祥坤  郑晓红  
以485名完整原生家庭中的留守儿童为被试,采用应激评价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和社会适应问卷,对认知评价、应对方式、留守类型和社会适应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结果显示:(1)认知评价、应对方式与社会适应部分维度之间存在显著相关。(2)挑战性评价通过积极应对对积极适应的间接效应受到留守类型的调节,双亲外出样本中,积极应对的中介效应显著;单亲外出样本中,积极应对的中介效应不显著。另外,威胁性评价通过消极应对对消极适应的间接效应并不受留守类型的调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