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81)
- 2023(9250)
- 2022(7864)
- 2021(7347)
- 2020(6278)
- 2019(14495)
- 2018(14388)
- 2017(27778)
- 2016(15369)
- 2015(17324)
- 2014(17276)
- 2013(17219)
- 2012(16305)
- 2011(14790)
- 2010(14868)
- 2009(14040)
- 2008(14180)
- 2007(13311)
- 2006(11568)
- 2005(10308)
- 学科
- 济(69904)
- 经济(69846)
- 农(49965)
- 业(48066)
- 管理(35496)
- 农业(33060)
- 方法(29417)
- 数学(26617)
- 数学方法(26400)
- 企(26212)
- 企业(26212)
- 业经(20338)
- 中国(16943)
- 财(15938)
- 地方(15186)
- 制(13661)
- 贸(12855)
- 贸易(12854)
- 学(12616)
- 易(12518)
- 农业经济(12418)
- 发(11669)
- 银(10112)
- 银行(10087)
- 行(9622)
- 发展(9585)
- 展(9572)
- 村(9557)
- 农村(9537)
- 体(9338)
- 机构
- 学院(224735)
- 大学(220789)
- 济(94762)
- 经济(92827)
- 管理(84859)
- 研究(76906)
- 理学(73351)
- 理学院(72546)
- 管理学(71266)
- 管理学院(70851)
- 农(61705)
- 中国(60130)
- 科学(47757)
- 农业(47426)
- 京(46139)
- 业大(41227)
- 财(40938)
- 所(40021)
- 中心(38320)
- 研究所(36323)
- 江(35273)
- 财经(32615)
- 经(29700)
- 范(29608)
- 师范(29338)
- 农业大学(29042)
- 经济学(28762)
- 北京(28503)
- 州(27675)
- 经济学院(26377)
- 基金
- 项目(149367)
- 科学(116286)
- 研究(111113)
- 基金(107018)
- 家(93210)
- 国家(92273)
- 科学基金(77785)
- 社会(70259)
- 社会科(66143)
- 社会科学(66121)
- 省(60016)
- 基金项目(57102)
- 划(49334)
- 教育(49279)
- 自然(48457)
- 编号(47548)
- 自然科(47276)
- 自然科学(47262)
- 自然科学基金(46417)
- 资助(43025)
- 成果(38426)
- 农(34941)
- 发(34060)
- 部(33714)
- 重点(33406)
- 课题(31218)
- 创(30708)
- 国家社会(29077)
- 科研(28925)
- 创新(28710)
- 期刊
- 济(109060)
- 经济(109060)
- 农(66343)
- 研究(61496)
- 农业(45068)
- 中国(44551)
- 学报(38554)
- 科学(34303)
- 财(30606)
- 大学(29404)
- 学学(27973)
- 业经(24968)
- 融(23739)
- 金融(23739)
- 管理(23522)
- 业(21173)
- 教育(19885)
- 技术(17851)
- 问题(16269)
- 财经(15524)
- 农业经济(14973)
- 经济研究(14881)
- 农村(14830)
- 村(14830)
- 版(14356)
- 经(13290)
- 世界(13004)
- 经济问题(11776)
- 技术经济(11536)
- 业大(11133)
共检索到3329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伍海霞
本文再界定农村留守老人概念,利用调查数据比较分析非留守、准留守和留守老人的生存现状,探析农村老年人生存状况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发现,子女的供养水平低、生活水平低是农村留守、准留守与非留守老人共同存在的问题,留守和准留守老人更有可能生活在贫困之中。来自子女的非正式支持、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为主的正式社会支持对农村老年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农村留守老人 生存现状 社会支持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卢海阳 钱文荣
本文基于2013年15省市978个农村留守老人的实地调查数据,从劳动参与、子女经济支持、亲子关系等方面对其生活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并建立计量经济模型探讨农村留守老人生活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子女外出务工加重了留守老人的农业劳动负担,且一定程度上使得老人与子女间的关系疏远,但也为改善留守老人生活提供了物质基础;子女的就地就近转移对提高老人生活满意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文化程度、农业技能状况和社会身份对留守老人的收入水平有显著正向影响;隔代监护促进了老人与子女间的关系并提高了老人的生活满意度。
关键词:
留守老人 就近迁移 计量分析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王彦方 王旭涛
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结构的不断变化,传统的大家庭养老观念与制度日渐衰退,而新型的有效养老制度又未建立起来,农村老人的养老状况令人担忧:经济支持缺乏、生活无人照料、精神世界日益孤独。那么,影响农村老人生活满意度的因素有哪些?对于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农村老人又是基于什么原因做出其选择的?本文采用2013年4月在四川省泸州市开展的调查数据,运用logit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在所选取的影响老人生活满意度的显著解释变量中,生活照料满意度、年收入、日常花费主要来源、享受过新农村合作医疗、儿女孝顺程度、政府和社会关心程度等6个因素对其影响是正向的;年龄、文化程度对其影响是负向的。在所选取影响老人养老模式...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静敏 安佳
本文基于吉林省农村学龄期留守儿童~①明查数据,分析了农村学龄期留守儿童的基本生活、学习教育、身体健康、心理健康4方面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农村学龄期留守儿童现状并不乐观,学习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生活中与父母联系频率较低、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等。
关键词:
农村 学龄期留守儿童 生活现状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海涛 宋嘉豪
采用2011年中国老龄人口健康状况调查(CLHLS)数据,在描述农村留守老人群体特征和养老现状的基础上,运用Logistic模型探讨了个体特征、家庭特征和社会福利对农村留守老人养老模式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农村留守老人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从个体特征层面上看,年龄较大的、身体健康状况较差的、男性、受教育程度高的和自己(或配偶)有房屋的这几类农村留守老人群体,更容易选择正规化养老模式;从家庭特征上看,留守老人家庭收入越高、地位越高、子女数量越少越倾向于正规化养老模式,家庭出现过迁徙比没有出现过迁徙的农村留守老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蔡蒙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而转移出来的劳动力主要是年富力强的青壮年,因而劳务经济直接造成了农村家庭的“空巢化”和农村社会的“空穴化”,出现了大量的农村留守老人。鉴于此,本文采取定性研究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对四川省金堂县竹篙镇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农村留守老人经济状况、劳动强度、医疗卫生、情感娱乐等方面的生存现状进行了客观地评价和判断,并提出了一些富有建设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留守老人 外出务工人员 和谐社会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蒋淑玲
在社会转型、工业化、城市化、人口老龄化等多种社会趋势的影响下,农村留守老人面临的养老问题日益突出,关注农村老年人口,特别是留守老人,了解他们的现状,积极解决他们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成为新农村建设中社会关注的焦点。
关键词:
农村 留守老人 现状 对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宏伟,杜潇,唐莉,陈伟诚,蔡玥
留守孩子现象的出现是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释放和迁移而出现的,它不仅是一个社会问题,也是一个经济和政治问题,它关系到农村是否能摆脱贫困代际传递和长期贫困。本文基于湖北省监利、公安、京山三县留守孩子状况相关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湖北省留守孩子的现状、发展趋势和问题,分析了原因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
留守孩子 留守家庭 核心家庭 户籍 迁移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郭永芳 马强
农村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其中就包括留守老人问题。通过对安徽典型农村地区的留守老人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农村留守老人在养老方面存在着缺少必要的养老资金、看病难和看病贵、照顾资源缺乏以及情感需求无法满足等问题。因此,建议政府在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农村养老保险提供资金支持、加大对农村卫生事业投入等六个方面给予财政政策支持,以解决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吴蓓蓓 栾敬东 吕开宇
本文在对安徽省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现状及可能影响其体质健康的因素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建立Ordered Logistic计量模型,定量分析了各因素对儿童体质健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父亲外出务工会对留守儿童的体质健康产生不利影响,且其外出这一行为本身对儿童营养状况的负面影响显著;家庭特征层面上,父亲的体质状况会对儿童营养健康产生正面影响,且影响显著;食肉频率、锻炼频率及营养知识得分等变量对子女的体质都会产生影响,且在模型中显著;由于地区间存在差异,地区变量对儿童的体质状况也会产生影响。最后,依据分析结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朱科蓉 李春景 周淑琴
本文主要对江西、湖南和河南三省的农村“留守子女“的学习状况进行调查 ,调查结果表明 ,虽然农村的父母外出对孩子的学习动机、学习过程和学习环境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但却孩子的学习成绩却并没有什么影响。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 ,作者进一步针对外出父母、“留守子女“及学校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农村 留守子女 学习状况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孙慧明
随着大批青壮年农民流向城市务工,农村家庭结构发生变化,即由"核心化"家庭结构向"空心化"家庭结构转变,出现了所谓的"留守老人"问题。留守老人问题解决的好坏,不仅关系到老人自身的福利和生活质量等问题,而且已经成为一个关系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和和谐社会构建的重大问题。研究农村留守老人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留守老人 外出打工 和谐社会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郑莉 李鹏辉
本文从社会资本和社会性别的视角研究四川农村留守老人精神健康的影响因素,并检验资源强化和资源替代两个理论。研究发现:"留守"这一状态对农村老人精神健康有不利影响;亲属和朋友社会资本对改善留守老人精神健康有重要作用;女性留守老人的精神健康比男性老人更差;不同类型社会资本对留守老人精神健康的促进作用有性别差异。并提出建议在农村社区倡导邻里互助,引入社会工作,帮助老人建立良好的社会资本网络,进而促进留守老人精神健康。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肖琳
当前,中西部地区农村留守老人普遍陷入价值边缘化困境,家庭地位和社区地位的边缘化导致留守老人遭遇自我认同危机。基于中部S县的田野调查发现,县级政府引导的农村互助养老实践通过内外联动,形成了以乡镇为单位的农村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是社区层面缓解留守老人精神生活困境的重要方式。通过关系重建、空间重构和认知重塑,留守老人在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重新建立对自我价值的认同感,摆脱边缘化的价值体验。在县域乡村振兴的背景下,要积极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应重视发展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将村庄社区重新建设为留守老人的精神家园。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肖琳
当前,中西部地区农村留守老人普遍陷入价值边缘化困境,家庭地位和社区地位的边缘化导致留守老人遭遇自我认同危机。基于中部S县的田野调查发现,县级政府引导的农村互助养老实践通过内外联动,形成了以乡镇为单位的农村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是社区层面缓解留守老人精神生活困境的重要方式。通过关系重建、空间重构和认知重塑,留守老人在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重新建立对自我价值的认同感,摆脱边缘化的价值体验。在县域乡村振兴的背景下,要积极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应重视发展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将村庄社区重新建设为留守老人的精神家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