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83)
2023(13866)
2022(11551)
2021(11059)
2020(9265)
2019(21740)
2018(21861)
2017(41921)
2016(22674)
2015(25886)
2014(26249)
2013(25715)
2012(23370)
2011(21101)
2010(21241)
2009(19636)
2008(19488)
2007(17813)
2006(15281)
2005(13414)
作者
(65091)
(54759)
(54424)
(51840)
(34340)
(26391)
(24901)
(21555)
(20533)
(19607)
(18544)
(18413)
(17178)
(16967)
(16947)
(16933)
(16646)
(16019)
(15723)
(15630)
(13521)
(13420)
(13375)
(12658)
(12392)
(12338)
(12330)
(12012)
(11172)
(11041)
学科
(97217)
经济(97124)
(69242)
管理(61530)
(51144)
(47967)
企业(47967)
方法(45839)
数学(41065)
数学方法(40356)
农业(33858)
业经(25350)
(23202)
中国(23017)
地方(18801)
(18163)
(17908)
贸易(17900)
(17513)
(17442)
理论(15432)
(14490)
财务(14424)
财务管理(14376)
技术(14008)
(13760)
(13613)
银行(13584)
企业财务(13533)
(13218)
机构
学院(327054)
大学(319768)
(130693)
管理(128415)
经济(127854)
理学(111386)
理学院(110262)
管理学(108018)
管理学院(107426)
研究(100646)
中国(78658)
(69252)
(65966)
科学(63130)
(57941)
业大(53793)
农业(53289)
(50467)
(50063)
中心(50035)
财经(46245)
研究所(45643)
(41933)
(41521)
师范(41100)
北京(40592)
(39914)
经济学(38758)
经济管理(36436)
技术(35740)
基金
项目(218064)
科学(171141)
研究(160531)
基金(156630)
(135554)
国家(134341)
科学基金(116100)
社会(100083)
社会科(94504)
社会科学(94476)
(88158)
基金项目(82931)
自然(75512)
教育(74830)
自然科(73747)
自然科学(73729)
自然科学基金(72379)
(72204)
编号(68194)
资助(64768)
成果(53682)
重点(48599)
(47884)
(47197)
课题(45835)
(45423)
创新(42343)
科研(42098)
大学(41081)
教育部(40788)
期刊
(145496)
经济(145496)
研究(86895)
(70842)
中国(62498)
学报(50130)
农业(48159)
科学(46351)
(46131)
管理(42841)
大学(39149)
学学(37096)
教育(33997)
技术(32476)
业经(31304)
(29324)
金融(29324)
(23387)
财经(21921)
经济研究(21017)
问题(20356)
(18736)
(18389)
统计(17637)
技术经济(17135)
(15843)
图书(15622)
农村(15352)
(15352)
商业(15301)
共检索到4719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郭承龙  
截至2014年,我国已出现212个"淘宝村"。以"淘宝村"为代表的农村电商是互联网与农村经济相结合的自然产物。在深入淘宝村调研后发现,经济基础较好,贴近市场的淘宝村经济偏向工业化道路;偏远地区、经济基础薄弱的淘宝村则以农业禀赋、传统资源与文化等优势发展本地经济。自发形成的"淘宝村"具有典型的产业集群特征,但"淘宝村"的集群水平、经营效率等普遍低下,出现同地同村同业的恶性竞争。基于此,本文首先概括提出农村电商的共同特征;依据不同划分标准,将农村电商模式划分为不同类型,指出现行农村电商模式存在的隐患;为了促进农村电商健康持续发展,需要分类引导农村电商模式的升级。在共生理念指导下,提出农村电商模式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云端  
传统的农产品销售模式主要是"农户+市场"、"农户+企业"、"农户+合作社+企业",农户处在较为弱势的地位,农户与企业之间处于不对等的位置上,导致农产品的销售往往出现低效率和无秩序的非正常状态。互联网时代,伴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农产品的销售模式发生较大转变,尤其是"淘宝村"的出现,带动农产品销售模式的转型升级,出现了"农户+网络+公司"的新模式,大力提升了农产品销售的效率,提高了农户的农产品收入。本文通过分析"淘宝村"农产品销售模式的内涵与特点、优势及原因,探讨农产品销售模式转型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广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云端  
传统的农产品销售模式主要是"农户+市场"、"农户+企业"、"农户+合作社+企业",农户处在较为弱势的地位,农户与企业之间处于不对等的位置上,导致农产品的销售往往出现低效率和无秩序的非正常状态。互联网时代,伴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农产品的销售模式发生较大转变,尤其是"淘宝村"的出现,带动农产品销售模式的转型升级,出现了"农户+网络+公司"的新模式,大力提升了农产品销售的效率,提高了农户的农产品收入。本文通过分析"淘宝村"农产品销售模式的内涵与特点、优势及原因,探讨农产品销售模式转型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广泛拉动农产品销售、积极引导农户创新创业、大幅提升农民收入。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雷兵  刘蒙蒙  
通过对"东风村""消泾村"和"青岩刘村"等我国3个典型淘宝村内26位创业家的深度访谈,采用多案例研究的方法,就创业门槛、"羊群效应"和农村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形成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探析。研究发现:农村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农村社会创业决策的"羊群效应",形成"羊群效应"的关键则是电子商务发展初期创业的低门槛特性;资金投入较低、网销知识较少、生产工艺容易掌握、经营场所不加限制等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激励着农民主体的创业热情。因此,在政策上更应关注创业资源和领头人示范在推动农村地区创业集聚的积极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颖  乔轶娟  
本文详细分析了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农村"淘宝2.0"商务模式的发展,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我国农村淘宝从1.0到2.0,再到2.0+的发展演变历程;第二部分详细分析了我国农村"淘宝2.0"商务模式发展的现状,重点分析了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对"淘宝2.0"商务模式的进行反思,提出了解决现实不足的策略。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朱邦耀  宋玉祥  李国柱  于婷婷  
以2014年中国"淘宝村"分布数据为基础,基于ESDA空间数据挖掘理论,借助Arc GIS和Geo DA等分析工具,从不同空间尺度对"淘宝村"的分布格局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淘宝村"整体呈现组团状集聚格局,区际间差异较大,空间分布具有沿南北向扩散的格局;2"淘宝村"集聚区域呈现地域梯度和连片化特征,东南沿海的江苏、浙江、广东、福建等省分布密度较高,主要集聚核心地区从北向南依次为苏南聚集区、浙中聚集区、闽东南聚集区以及珠三角聚集区;3县域尺度"淘宝村"的空间分布具有正自相关性,HH和LH集聚区域呈现空间相邻和蔓延特征,集聚水平有进一步提升趋势;4商业文化传统、"专业村"的互联网化、邻近示范效应、产业集群协同效应以及社会组织的推动等是驱动"淘宝村"空间集聚与分异的主要因素。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翟卫东  暴丽艳  
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提振城镇居民对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这给农村淘宝店主提出了发展农产品淘宝品牌战略的新要求。研究阐述了农村淘宝店主发展品牌营销策略的内涵及意义;揭示农村淘宝店品牌营销战略运作过程中所面临的品牌渠道推广、品牌忠诚度培育和品牌支撑体系建设等系列问题;给出创新农村淘宝品牌营销第推广渠道,提升消费者对农村淘宝品牌忠诚度及夯实农村淘宝品牌营销支撑体系等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翟卫东  暴丽艳  
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提振城镇居民对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这给农村淘宝店主提出了发展农产品淘宝品牌战略的新要求。研究阐述了农村淘宝店主发展品牌营销策略的内涵及意义;揭示农村淘宝店品牌营销战略运作过程中所面临的品牌渠道推广、品牌忠诚度培育和品牌支撑体系建设等系列问题;给出创新农村淘宝品牌营销第推广渠道,提升消费者对农村淘宝品牌忠诚度及夯实农村淘宝品牌营销支撑体系等对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亚军  陈进  储新民  
"互联网+农户+公司"模式彻底改变了农民在传统利益链中的地位,激发了农民创业的积极性。从商业模式理论和农户电子商务创业的微观视角切入,基于全国第一批20个"淘宝村"的一、二手数据,对"互联网+农户+公司"模式的分类、性质和成功因素进行了分析。在制度属性上是由市场主导而非政府主导,在动力特征上是自发形成而非人为设计,在演化方式上是裂变式扩散而非线性扩散。这一模式成功的因素在于在资源能力上具有比较优势,在时机选择上具有先行优势,并依赖于正确的市场定位及合理的平台选择。在政策建议层面上,应遵循"市场主体、政府引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明杰  颜梓晗  余斌  卓蓉蓉  郭新伟  
电子商务专业村是数字经济时代中国农村产业转型升级的新模式。论文基于2015—2020年全国淘宝村空间数据,采用GIS空间分析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探求电子商务专业村的空间格局及演化特征,揭示不同影响因素作用机理。结果表明:(1)淘宝村总体空间分布格局与中国基本地理格局高度吻合,时空演化呈现由中心向外围逐渐扩散特征;(2)淘宝村呈现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空间集聚强度逐年增强,高强度集聚范围逐年扩大,华北平原传统农区出现高强度淘宝村集聚区;(3)淘宝村呈现显著的空间聚类分异特征,空间聚类区分布相对稳定,高—高(HH)集聚区集中分布在苏南、浙江、福建的泉州、莆田和潮汕揭城市群;(4)各影响因素对淘宝村空间格局演化具有不同的解释强度,产业基础和区位条件是高作用影响因子,政府行为影响力稳步上升,社会经济影响呈“U”型变化态势,三级影响因素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农村常住人口的影响程度呈下降趋势。研究结果对推进电子商务专业村发展、深化专业村发展理论、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倩  
随着电子商务的日益发展,越来越多的客户会选择在网络中完成采购业务,同时作为电子商务的销售方也在不断的发展壮大,而这类销售方往往具有一些区别于传统线下销售的特点。本文将以电子商务背景下的销售方作为会计主体,探讨其特殊销售特点中的会计核算问题,供电子商务的销售方进行会计核算时参考。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史修松  魏拓  刘琼  
淘宝村的快速发展是中国市场经济体系不断完善、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与中国信息化进程加速推进所产生的叠加效应的结果。不同的淘宝村有着不同的产生基础、不同的发展过程或不同的运行方式。根据江苏农村电商产业集群的演化历程,可以看到产业基础、特色产品和政府引导对农村电商产业发展的巨大作用,而且不同发展模式的淘宝村的空间扩散是有差异的,非资源基础型的农村电商集群涉及半径远大于当地资源基础型的涉及半径。江苏201个淘宝村中,有超过一半得益于本地已有产业基础、特色产品。而苏北,尤其是睢宁、宿城区的家具产业,却是从无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郭琳  
电子商务的发展,物流配送是关键。淘宝网与京东商城作为中国电子商务C2C和B2C两种类型的杰出代表,其不同的物流配送模式也成为影响这两大商业巨头核心竞争力的一个关键因素。比较研究两者的物流配送模式优劣,可以为未来中国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体系探索一条更好、更便捷的道路。文章选择两者作为主要比较对象,对其电子商务物流模式进行比较,具有典型性、代表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兰菁  罗震东  何鹤鸣  
我国乡村电子商务格局的判断多基于村域电商数据形成,对于镇域电商关注较少。文章从镇村相对数量关系出发将淘宝镇分为三类,对应不同的镇域电子商务发育状况;剖析各类淘宝镇的空间格局,呈现乡村电子商务的地域分布梯度和载体层级差异,更加全面地揭示乡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特征。研究发现:反映镇村两级都有较强电子商务发展潜力的"村强—镇强"型淘宝镇高度聚集于东部地区;反映村域电商发展相对滞后、而镇域电商整体发展较好的"无村—镇强"型淘宝镇分布范围最广,分布的梯度差异进一步缩小;"村弱—镇强"型淘宝镇分布广度与集聚强度均处于前两类淘宝镇之间。四大板块间乡村电子商务的发展载体存在明显差异,乡、镇层级在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展现出重要价值。基于不同类型淘宝镇的数量和构成特征,将省域乡村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状况划为五个梯队,以浙江省为中心、"T"字型开发轴与京广线相叠加的乡村新经济发展结构逐渐浮现。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周静  杨紫悦  高文  
随着电子商务经济向农村的扩散,近年来江苏省淘宝村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首先从数量、产品类型以及空间分布三个方面归纳了江苏省淘宝村的总体发展特征,并从不同产品类型淘宝村入手,分析比较其各自发展特点及差异。最后,从产业基础、电商平台、网商群体和物流支撑四个维度深入探讨了江苏省淘宝村发展的动力机制,并指出随着各种互联网新技术发展以及新商业模式的不断涌现,淘宝村处于不断演化的状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