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54)
2023(7797)
2022(6567)
2021(6176)
2020(5030)
2019(11474)
2018(11407)
2017(22024)
2016(11100)
2015(12603)
2014(12462)
2013(12378)
2012(11465)
2011(10307)
2010(10551)
2009(9856)
2008(9630)
2007(8966)
2006(8103)
2005(7228)
作者
(30996)
(26767)
(26223)
(24413)
(16391)
(12668)
(11976)
(10237)
(9884)
(9235)
(8964)
(8690)
(8275)
(8131)
(8048)
(7818)
(7731)
(7583)
(7538)
(7391)
(6645)
(6498)
(6330)
(6138)
(6053)
(5985)
(5835)
(5502)
(5355)
(5308)
学科
(49306)
经济(49252)
(48524)
(42678)
农业(32268)
管理(25519)
(22262)
贸易(22251)
(21663)
(18237)
企业(18237)
业经(18219)
方法(16612)
数学(14112)
数学方法(14020)
中国(12742)
农业经济(12307)
地方(11140)
(10688)
(10385)
(9422)
农村(9403)
(8994)
服务(8927)
工作(8916)
发展(8909)
(8903)
(7830)
收入(7725)
建设(7631)
机构
学院(163576)
大学(157181)
(74618)
经济(73233)
管理(65417)
理学(56523)
理学院(56055)
管理学(55303)
管理学院(55023)
研究(52873)
(45896)
中国(42094)
农业(34340)
(31450)
科学(29652)
(29477)
业大(29081)
中心(26206)
(25620)
(25198)
财经(23179)
研究所(22939)
农业大学(21037)
经济学(21035)
(21005)
经济管理(20957)
(20812)
师范(20696)
(20068)
北京(19142)
基金
项目(107838)
科学(85157)
研究(84241)
基金(78636)
(67828)
国家(66780)
科学基金(57209)
社会(55872)
社会科(52475)
社会科学(52460)
(43000)
基金项目(42012)
编号(37328)
教育(35189)
自然(33757)
(33561)
自然科(32965)
自然科学(32961)
自然科学基金(32381)
资助(30037)
成果(29169)
(28280)
(24876)
(24150)
国家社会(23428)
重点(22843)
(22625)
课题(22483)
(21720)
人文(21457)
期刊
(93233)
经济(93233)
(53201)
研究(44928)
农业(36359)
中国(34701)
业经(24458)
学报(23400)
科学(21845)
(19782)
大学(19363)
管理(18540)
学学(18236)
(16817)
金融(16817)
(16253)
农业经济(14452)
问题(14037)
农村(13857)
(13857)
经济研究(13640)
(13272)
技术(12373)
图书(12296)
世界(12037)
教育(11532)
国际(11209)
(10456)
商业(10419)
财经(9944)
共检索到2538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奇  李涵  赵国昌  牛耕  
农村地区具有较大的消费潜力,是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全面促进消费以及建立强大国内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基于行政村网络代购点数量与家庭微观消费数据匹配,研究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点建设对家庭网络消费的影响。利用2014年商务部、财政部和国务院扶贫办共同实施的“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计划带来的政策冲击作为工具变量,研究发现,每增加1个村级网络代购点,家庭人均网络消费平均提高41.23%,占家庭人均网络消费对数值均值的36.81%,这表明网络代购点建设的经济效益是显著的。异质性分析发现,在人力资本水平越低、贸易成本越高的行政村,网络代购点建设对家庭网络消费的促进作用也越大,这表明网络代购点建设有助于克服交易障碍和降低贸易成本,缩短农村居民与市场的距离。进一步分析发现,网络代购点建设显著增加了家庭网络消费多样性,提高了网络消费频率,且未挤出家庭线下消费。本文研究表明,电子商务服务点建设对打破农村数字技术使用壁垒、降低消费空间不平等以及建立强大国内市场具有重要的政策意义。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黄勇  刘蔚丹  崔征  
针对我国西南山地农村家庭结构变迁下住区规划和设计的科技问题,研究分析了农村家庭结构及住区变迁发展的基本事实,提出家庭规模小型化、构成简单化、关系平等化和功能社会化等基本特征,分析了家庭结构变化与住区空间物质形态之间的互动规律。指出在这一规律作用下,当前西南农村家庭结构与住区建设存在空巢老人养老、留守儿童教育及家庭安全保护三大典型问题。提出了建立与农村住区养老功能相适应的住区形态、建设儿童成长家园、建设住区安全可防卫生活环境三个优化农村住区规划设计的策略。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江俊瑶   张雨航  
本文基于消费金融试点城市数据和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和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消费金融发展对家庭网络购物消费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消费金融发展能够有效且稳定地促进家庭网络购物消费行为,在排除社会保障水平等混杂因素后的促进效果依旧显著;消费金融发展通过刚性支出的信贷支持、当期储蓄的消费转化等渠道,正向促进家庭网络购物消费行为,但消费担保的作用渠道不成立;高频互联网消费行为家庭的网络购物消费行为挤出实体消费,消费金融发展促进家庭实体消费行为向网络购物消费行为转移。最后提出深化消费金融体制改革、促进消费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以及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等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马彪   张琛   郭军   张晨  
本文以“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作为准自然实验,通过多期DID模型实证分析了电子商务对农户家庭消费支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发现,项目试点期间电子商务对农户家庭消费支出产生了显著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作用在年轻、受教育水平相对较低以及居住在城市远郊的农户家庭中表现得更为明显。进一步机制分析表明,电子商务主要通过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支付能力和丰富商品选择机会等渠道影响农户家庭消费。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宋明月  周博文  臧旭恒  
网络消费作为一种新型消费业态和模式,已成为扩大内需的新力量。本文应用Probit模型及处理效应等方法,在普惠金融发展视角下研究了家庭的网络消费行为。结果显示,普惠金融发展显著正向地提升了网络消费家庭的比例和频率,且经过渐进的增长,网络消费家庭的总消费水平更高、消费结构较优,在城镇家庭里更明显。而通过便利支付、缓解流动性约束、提高家庭收入三种机制,普惠金融发展还提升了这些家庭的网络消费支出额。异质性分析也得出了一系列丰富的结论。加深家庭金融参与程度,加快地区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帮助老年群体、低收入群体迈过数字鸿沟,能更大程度上普及网络消费,进一步扩大内需。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尹志超   吴子硕  
本文使用2013-2021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基于“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政策这一准自然实验,运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电商下乡对农村家庭消费不平等的影响。研究发现,电商下乡能够显著缩小农村家庭消费不平等。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电商下乡通过提高低收入、中老年、低文化程度、低社会资本农村家庭的消费水平,提高农村家庭数字能力和强化农村家庭消费平滑能力,缩小农村家庭消费不平等程度。进一步分析表明,电商下乡对交通欠发达地区、非平原地区、距农贸市场远、距地级市远、低信息关注度和低文化程度的农村家庭的消费不平等具有显著的消减作用,即“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政策的实施能够减小交易成本对农村家庭消费不平等的扩大作用。本文研究为电商下乡缩小农村家庭消费不平等提供了重要的经验证据,以期为共同富裕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郑宏峰  
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飞速发展。这些高速发展的新技术 ,带动人类步入了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新时代———网络时代。本文介绍了家庭网络布线可选的材料及布线的实现方法 ,对布线中关于弱电信号线布放的问题提一些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晓红  
电子商务以创新的流通方式构建了新型农村流通网络,突破了原有农村商品流通的地域限制,促进了农产品货畅其流,实现了农民增产增收。本文通过对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制约因素的分析,提出促进"互联网+农村流通业"发展的相关对策。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何阳   杨年锦   李成明  
近年来,以电子商务发展为代表的数字化转型正在加快推进,并呈现出由城市加速向农村渗透的局面,但当前关于数字经济对农民工群体影响的文献较少,更忽视了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潜在作用。论文以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政策为准自然实验,并与2012—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五期面板数据进行匹配,借助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研究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将农民工返乡创业比例提高了2个百分点,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发现,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能够拓宽农民工信息获取渠道、缓解农民工的社交网络约束和资金约束,进而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返乡创业促进作用对于受教育水平较低、家庭收入水平较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农民工更为明显,体现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包容性特征。论文的政策启示是,要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建设,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以数字乡村建设赋能乡村振兴。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丽娜  刘银  
社会网络对农村家庭创业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考察社会网络通过促进土地流转影响家庭创业的作用机制,对促进农村家庭创业、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运用logit模型,实证分析社会网络、土地流转对农村家庭创业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网络能激发农村家庭的创业热情,基于工具变量法采用面板IV-2SLS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内生性处理后,结论依然显著;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土地流转在社会网络促进农村家庭创业过程中发挥中介效应。因此,需要肯定社会网络对土地流转和家庭创业的积极作用,政府应鼓励并协助农村居民加入或构建有益于创业的社会网络,加强创业培训体系建设,同时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着重加强土地流转后续服务,充分发挥社会网络和土地流转对农村家庭创业的积极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宁  
2012年,我国就提出"宽带中国"的发展战略,并且这一战略理念在《通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发布中予以明确表述,其中重点涉及的领域内容,主要针对我国宽带普及、物联网和云计算等新型服务业态,以制定未来一段时期内适合并且有助于国民经济持续稳固发展的目标及规划。本文基于这种背景环境,以云南省果蔬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为例,分析新兴电子商务环境下农村商品流通网络的构建机制。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宁  
2012年,我国就提出"宽带中国"的发展战略,并且这一战略理念在《通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发布中予以明确表述,其中重点涉及的领域内容,主要针对我国宽带普及、物联网和云计算等新型服务业态,以制定未来一段时期内适合并且有助于国民经济持续稳固发展的目标及规划。本文基于这种背景环境,以云南省果蔬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为例,分析新兴电子商务环境下农村商品流通网络的构建机制。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旭光  
近几年,随着我国信息科技和网络技术的发展,逐渐形成一种以网络模型为基础的电子商务型商业流通模式,这种流通模式主要建立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大大促进了我国经济的繁荣发展。目前,城市已经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商品流通网络系统,但是农村仍然没有形成现代商品网络系统,主要是因为我国农村受到地域、资金等方面的限制,商贸流通业发展缓慢,而且信息技术应用程度低,再加上我国二元化经济结构形式的存在,影响农村现代商品流通的发展。基于此必须积极构建农村现代商品流通网络体系,提高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訾豪杰  
近年来,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电子商务进农村也成为了各级各地政府、企业和社会关注的焦点。2013年,随着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发展进入到新常态阶段,国家经济发展建设也越来越倾向于"三农"问题。随着2015年3月"互联网+"产业战略的全面推行,以及国家政府的相关扶持与政策保障,全国农村电子商务也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潮流,这对于解决农村商贸流通与物流机制弊端矛盾有重要意义。不过,在发展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和难点。基于此,本文通过对新型电子商务环境下农村商品网络流通系统进行设计与探究,简述当下农村电商发展现状,分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焦阳  
农村商品流通体系在整个商品流通体系当中起到重要作用,而且在建设现代商品流通网络中意义重大。尤其是新型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更多新的技术支撑,能够为农业经营的安全性提供保障。所以在电子商务背景下构建农村商品流通网络机制,其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都很重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