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24)
2023(9724)
2022(7911)
2021(7142)
2020(5379)
2019(12165)
2018(11937)
2017(22161)
2016(11839)
2015(13032)
2014(13097)
2013(13270)
2012(12659)
2011(11811)
2010(12028)
2009(11201)
2008(10881)
2007(9951)
2006(9239)
2005(8619)
作者
(34896)
(29977)
(29449)
(27550)
(18423)
(14428)
(13016)
(11568)
(11364)
(10624)
(10226)
(9797)
(9451)
(9379)
(9130)
(8845)
(8679)
(8555)
(8535)
(8361)
(7653)
(7460)
(7263)
(7076)
(6801)
(6749)
(6676)
(6404)
(6119)
(5987)
学科
(61021)
经济(60963)
(49692)
(40337)
农业(33222)
管理(25297)
地方(21766)
中国(20868)
业经(19400)
(17078)
企业(17078)
(14732)
方法(13777)
农业经济(12823)
数学(12074)
发展(11996)
数学方法(11992)
(11975)
(11777)
(11227)
贸易(11216)
(10832)
(10445)
银行(10436)
(10327)
金融(10324)
(10302)
地方经济(10252)
(9746)
农村(9726)
机构
学院(175827)
大学(167468)
(77468)
经济(75908)
研究(66268)
管理(65473)
理学(55446)
理学院(54848)
管理学(54099)
管理学院(53783)
中国(52295)
(51330)
科学(38733)
农业(38468)
(35811)
(33639)
业大(32127)
(31674)
中心(31155)
研究所(30008)
(29209)
(25079)
师范(24878)
(23876)
财经(23765)
农业大学(23376)
(23210)
(22786)
(22597)
北京(22504)
基金
项目(112845)
科学(89017)
研究(88165)
基金(79204)
(68300)
国家(67522)
社会(57501)
科学基金(57371)
社会科(53990)
社会科学(53980)
(47553)
基金项目(41832)
编号(38063)
(37739)
教育(37312)
自然(32984)
(32322)
自然科(32169)
自然科学(32165)
自然科学基金(31551)
(30307)
资助(30199)
成果(30138)
发展(26847)
(26383)
课题(26289)
重点(25017)
(24272)
(23769)
国家社会(23621)
期刊
(103643)
经济(103643)
(59253)
研究(54529)
中国(46275)
农业(40095)
科学(26520)
学报(26284)
业经(25348)
(22433)
金融(22433)
大学(21311)
管理(21296)
(20452)
学学(20368)
教育(19868)
(18133)
技术(15702)
农业经济(15408)
农村(15051)
(15051)
问题(14672)
经济研究(13869)
世界(11710)
(11172)
经济问题(11107)
财经(10722)
农村经济(9952)
资源(9680)
社会(9606)
共检索到2883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史杰   高跃  
农村电商是激活农村市场、扩大内需的有力手段,能够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共同富裕目标实现。本文基于2013-2021年我国31个省份(港澳台地区除外)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农村电商对共同富裕的影响,以及城乡协调发展在农村电商与共同富裕之间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显示:农村电商对共同富裕有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作用,且城乡协调发展在二者之间的中介效应显著。据此,建议加快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农村电商培育与扶持机制,打造城乡联通格局促进协调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肖金成   洪晗   申秀敏  
区域是经济发展和物质分配的主要载体,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途径。文章从区域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的内涵出发,指出目前区域协调发展与共同富裕面临的群体之间收入差距较大、分配制度不够合理、区域发展差距较大、城乡发展差距较大等主要问题,并进一步从区域协调发展角度出发,提出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以新型城镇化道路发挥内需拉动作用、以乡村振兴战略缩小城乡差距等对策建议,以期为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与共同富裕提供理论支撑。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方师乐   韩诗卉   徐欣南  
数字技术革命在携带数字红利的同时也孕育了不平等的机制。电商技术作为数字技术革命覆盖人群最广的典型形态之一,对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2010~2017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的微观面板数据,将全国范围开展的“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探讨农村电商发展对农户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及其实现路径。研究发现:农村电商在提升农户整体收入水平的同时,扩大了农村的收入差距,即对农村“精英群体”的收入提升效应比“弱势群体”要大。机制分析表明:农村电商扩大了高收入农户与低收入农户在非农创业、农业创业和种植结构等经济活动选择方面的差异。异质性分析发现:传统和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字金融发展和村干部人力资本提升能够营造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有效弥合农村电商带来的收入不平等。最后从提升低收入农户可行能力、建设“机会公平”的包容性环境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乐  
本文基于共同富裕视角下,从理论上研究了农村电商发展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公平的影响机制,并进一步采用2017-2021年我国31个省域面板经验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理论上而言,农村电商发展既会通过居民消费水平、消费习惯等渠道直接影响城乡居民消费公平,同时也会通过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城乡物流一体化、农村信息化建设等间接渠道影响城乡居民消费公平。从具体影响效应来看,农村电商发展水平每提升1个百分点,将会促进城乡居民消费公平提升0.0551个百分点,且这种促进作用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在东部地区表现得更强,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相对较弱。最后从加大农村电商的政策支持、充分利用好农村电商下沉机遇加强企业自身能力建设、加强农村电商人才培养和农村电商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贺立龙  刘丸源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是党中央在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经济工作重点。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从经济基础看,“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为此应“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田野   夏杰长  
现阶段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农村电商有望通过促进农村居民就业和增收助力共同富裕的实现。基于2014—2020年共同富裕示范区浙江的县域数据,利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农村电商与城乡居民收入之间的关系,探究农村电商在促进共同富裕中的作用。研究发现,农村电商在促进农村居民增收方面作用显著,但因其带来的农村居民收入增量小于同期城镇居民收入增量,其在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方面的作用暂未显露。不过,由于农村电商能够促使农村居民收入相对于城镇居民实现更快增速,其促进共同富裕的潜力是明确的。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农村电商能够带动农村居民就业特别是其在非农产业的就业,使之增加经营性和工资性收入,助力共同富裕。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农村电商对农村居民收入的提升作用在农业占比和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更显著,在山区不显著。为更好地发挥农村电商对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应充分发挥政府引领作用,促进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结合,营造农村电商发展良好环境;加快发展农村电商,特别是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地区的农村电商,充分发挥农村电商促农增收作用;发展数字经济,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鼓励农村发展多元化特色产业,夯实农村电商发展基础。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景芝  苏炜  耿晓  
农村电商与生鲜物流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为了对此进行验证,本文通过分析中部、西部、东部地区六个省2015-2019年的农村电商与生鲜物流相关数据,计算出农村电商发展秩序程度、生鲜物流发展秩序程度,以及两者协同发展水平。结果表明:中部地区农村电商发展水平最高,且发展速度最快;东部地区发展次之;西部地区最弱。中部地区生鲜物流发展水平最高,且发展速度最快;东部地区发展次之;西部地区最弱。中部地区农村电商和生鲜物流协同发展水平最高,且发展速度最快;东部地区发展次之;西部地区最弱。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于泳莲   邢文利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区域协调发展对于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具有重大意义,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支撑,能从根本上破解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然而由于地理区位、发展基础和资源禀赋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南北区域发展不协调问题越来越严重,致使发展成果无法惠及全体人民。本文基于共同富裕视角,在系统梳理区域协调发展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南北区域协调发展对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意义,探寻南北区域发展不协调的表现及成因,并提出共同富裕视域下南北区域协调发展的策略选择。本文的分析对于促进南北区域优势互补、互利互惠,统筹区域发展,着力构建区域协同发展新格局,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具有重大意义。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彭斌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两大重要目标。乡村振兴旨在提高农村地区的经济水平和生活质量,共同富裕则是要缩小城乡差距和减小社会贫富分化,实现全民共同富裕,这两者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和协同发展关系,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必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概述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概念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之后就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协同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以期对我国今后的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一定参考作用。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健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破解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大战略,这一战略在新发展阶段共同富裕目标下被赋予了如区域协调发展的高质量性、人民性和尊重经济规律性等新内涵、新特征。之所以新发展阶段促进共同富裕需要着力实施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要是基于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走稳走实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适用构建新发展格局目标任务等现实。但是其在实践中也会遇到各区域行政主体的合作性有待增强、区域间各市场主体的利益协同性有待提升和区域协调发展与共同富裕的关联性有待增强等难点,基于此,拟提出如下破解路径:一是,以经济治理的现代化为手段,构建东中西部区域各行政主体协同合作共同体;二是,以中国式经济现代化建设为目标,构建东中西部地区各市场主体利益攸关共同体;三是,以中国式共同富裕现代化为价值指向,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成果惠及于民的共享共富共同体。
[期刊] China Economist  [作者] 张其仔  叶振宇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对于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有着重要意义。中国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无论是计划经济时期,还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巩固和完善时期,中国始终把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经过长期的探索和不懈努力,中国的区域协调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为实现共同富裕取得更加实质性进展奠定了有利的区域基础,突出表现为区域发展差距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改善、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虽然区域协调发展为中国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区域基础,但为了适应新发展阶段的要求,仍需通过完善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夯实共同富裕的区域基础,重点包括:加强制度基础设施建设,畅通区域内外循环,进一步提升国内统一大市场建设水平;在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通达程度比较均衡、人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大体相当的目标中充分发挥政府作用;优化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扎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提升城乡协调发展水平;优化产业链布局,协同推进区域间产业链升级与社会升级。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范恒山  
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新时代新征程的伟大使命和中心任务。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较为长期的历史过程,但现在已经到了必须高度重视和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对黄河流域来说,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更具必要性和紧迫性。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蔡之兵  石柱  郭启光  
共同富裕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发展战略的重要目标与任务。由于区域差距在所有差距类型中的基础性地位、缩小区域差距本身所暗含的发展性以及缩小区域差距所要求政策的系统性等三个原因,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对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具有重要作用。论文从区域整体发展框架出发,基于增长极地区的发展水平、增长极地区的辐射效应以及欠发达地区的内生发展能力等视角,提出区域协调发展层面的制约共同富裕目标的三层难题,并从东部沿海地区与重点城市的经济增长轨迹变化、区域协调发展框架的具体实施效果、欠发达地区的财政自给率等角度指出这三层难题的具体表现。最后,结合我国发展实际以及破解三层难题的需要,提出未来实现共同富裕仍然要着力于进一步提高增长极地区的综合实力、进一步完善增长极地区的辐射带动渠道、进一步增强欠发达地区发展能力的具体政策建议。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潘丹   罗璐薏   季凯文   孔凡斌  
【目的】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研究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对林区内部收入差距与共同富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为缩小农村内部收入差距、实现效率和公平有机统一、促进共同富裕提供有益参考。【方法】将“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政策”视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一项“准自然试验”,基于2012—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5期面板数据,采用双重机器学习方法分析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对宏观层面的林区各村庄内部所有林农家庭收入差距以及微观层面的各村庄内部单个林农家庭之间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进而回答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对实现共同富裕的作用。【结果】1)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能够显著缩小林区各村庄内部所有林农家庭年收入的基尼系数和各村庄内部单个林农家庭之间的收入相对剥夺指数,即缩小林区内部收入差距,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果仍然稳健。2)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缩小林区内部收入差距主要通过显著提高低于40分位数和低于均值的低收入林农家庭的收入来实现,从而有利于促进共同富裕。3)促进林农家庭非农就业、提高林农家庭创业和增加林农家庭出售农产品价值是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缩小林区内部收入差距的主要途径。4)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对低技能水平、低社会资本和贫困线以下的林农家庭增收效应更大,表明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具有很好的包容性。【结论】通过大型微观数据库的实证研究,验证农村电子商务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表现形式在林区发挥了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平衡效应。在数字经济发展浪潮下,本研究不仅提供了农村电子商务在缩小林区内部收入差距方面的新经验证据,还为推动共同富裕提供了重要政策启示。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赵秋倩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具有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制度特征,能够有效促进共同富裕社会建设。迈向共同富裕会进一步巩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制度基础、拓展其发展空间。探寻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与共同富裕协同发展的理论逻辑与实现路径,发现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与共同富裕具有目标一致性。理论逻辑上,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与共同富裕协同发展的制度逻辑、发展逻辑、分配逻辑具有共通性。实现路径上,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通过共有机制、增收机制、赋能机制和分配机制促进共同富裕;共同富裕的推进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新机遇,从政策偏向、资源扶持和组织基础方面促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新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