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90)
- 2023(11806)
- 2022(10357)
- 2021(9826)
- 2020(8024)
- 2019(18401)
- 2018(18438)
- 2017(35510)
- 2016(19395)
- 2015(21801)
- 2014(21706)
- 2013(21565)
- 2012(19603)
- 2011(17759)
- 2010(17660)
- 2009(16106)
- 2008(15605)
- 2007(13673)
- 2006(12143)
- 2005(10371)
- 学科
- 济(79558)
- 经济(79463)
- 业(60773)
- 管理(51288)
- 农(50214)
- 企(39718)
- 企业(39718)
- 方法(33843)
- 农业(33421)
- 数学(29338)
- 数学方法(29034)
- 业经(23342)
- 中国(19192)
- 财(17487)
- 地方(17030)
- 学(16316)
- 制(15177)
- 发(12907)
- 贸(12664)
- 贸易(12659)
- 农业经济(12500)
- 易(12318)
- 技术(12115)
- 环境(12074)
- 理论(11722)
- 策(11527)
- 体(11467)
- 和(11344)
- 务(10734)
- 财务(10677)
- 机构
- 学院(274238)
- 大学(271734)
- 管理(113388)
- 济(107268)
- 经济(104921)
- 理学(99561)
- 理学院(98547)
- 管理学(96990)
- 管理学院(96516)
- 研究(89927)
- 中国(66924)
- 农(63888)
- 京(57160)
- 科学(57071)
- 业大(48821)
- 农业(48749)
- 财(45165)
- 所(44490)
- 中心(41964)
- 研究所(40732)
- 江(39020)
- 财经(36686)
- 范(36293)
- 师范(36010)
- 北京(35374)
- 经(33551)
- 州(31850)
- 院(31837)
- 经济管理(31696)
- 农业大学(30780)
- 基金
- 项目(193794)
- 科学(152161)
- 研究(144679)
- 基金(140063)
- 家(121471)
- 国家(120336)
- 科学基金(103418)
- 社会(90416)
- 社会科(85129)
- 社会科学(85104)
- 省(76825)
- 基金项目(75717)
- 自然(66625)
- 自然科(64986)
- 自然科学(64974)
- 教育(64203)
- 自然科学基金(63802)
- 划(63370)
- 编号(61315)
- 资助(55803)
- 成果(48920)
- 部(42677)
- 重点(42446)
- 发(41834)
- 课题(40367)
- 创(40115)
- 创新(37301)
- 科研(36570)
- 国家社会(36476)
- 教育部(36055)
- 期刊
- 济(121327)
- 经济(121327)
- 研究(76253)
- 农(67649)
- 中国(50996)
- 农业(46350)
- 学报(45225)
- 科学(42252)
- 管理(35732)
- 大学(35000)
- 学学(33255)
- 财(31443)
- 教育(28416)
- 业经(26317)
- 融(23207)
- 金融(23207)
- 技术(22301)
- 业(20591)
- 问题(17151)
- 财经(16407)
- 经济研究(15898)
- 版(15837)
- 农业经济(14954)
- 农村(14274)
- 村(14274)
- 科技(14151)
- 图书(14031)
- 业大(13747)
- 经(13735)
- 理论(13663)
共检索到3890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于婷 于法稳
当前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水平低下,不利于满足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和扎实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需要。对已有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后发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研究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偏重于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和技术的归纳和评价,缺少技术区域适用性和经济性的研究;(2)缺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利用效率和后期管理运营效率的研究;(3)缺乏专门针对农村污水治理管理制度和标准的研究;(4)农村污水治理具有"公共物品"属性,缺乏关于开发多元投融资渠道和激励机制的研究。为营造生态宜居的人居环境,进而分析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研究应更加关注的问题:(1)加强污水治理技术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2)探索提升农村生活污水设施后期运营管理效率的方法;(3)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标准和政策制定的研究;(4)推进多元治理主体进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领域的路径研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蔡鲁祥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与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越来越多的工业企业由城区中心迁往农村,再加上农村乡镇企业与畜禽养殖业的大力发展,使得农村的污染源越来越多,而日益严重的农村水污染问题不仅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生产,还污染了饮用水源,对农民的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威胁。因此,如何有效处理农村水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国家相关政府部门及农民普遍关注的话题。本文详细分析了国内农村污水的处理现状,并提出了相关对策,以期能为我国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提供帮助。
关键词:
农村生活污水 现状 治理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周凯 郭林 郜国玉 王新海 王智芳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我国未来几十年乡村振兴战略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基于乡村振兴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战略需求,以河南省为研究对象,针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开展实地调研,分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现状和存在的关键问题,探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方案与对策。结果表明,2017年全省生活污水排放量达10亿t左右,氨氮排放量5.94万t。全省农村建设污水处理设施的村庄不足5%,日处理能力普遍在100 t以下。河南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繁多。建成运行较为正常的主要是日处理规模50~200 t的一体化设备。尽管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取得了阶段性成绩,但仍存在一些突出性问题:1)缺乏顶层设计;2)过分依赖财政投入,缺乏多元化投入和市场化运营机制;3)责任主体不明确;4)标准缺位,技术选择偏离实际需求。因此,提出:1)加强顶层设计、构建长效的财政投入和管理机制;2)引入市场机制,实施市场化运作,重视运行维护和管理;3)强化地方政府主体责任,设定责任边界和绩效考核体系;4)重视规划设计,因地制宜选择处理工艺等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鸣鸣 于法稳
农村生活污水排放直接影响乡村公共卫生和农村环境健康,对其进行有效的、可持续的管理是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善乡村生态环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我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低、持续利用水平不高,政府、农民等多元主体参与不足是关键制约。河南省是农业大省、人口大省,其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不平衡不充分、多种处理模式并存以及多元主体投入的特征明显,近年来政府引导农民、村集体、企业以及社会力量等多元主体参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发挥农民主体作用以及破解社会资本进入难题等方面开展了有益探索。当前,河南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多元参与机制建设中存在投入不足、农民参与度不高、社会资本进入渠道不畅等问题,需要通过系统性制度设计和组合式政策投入加以破解。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郝前进 张苹
成本有效性是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从示范到普及推广的生命线。本文在上海和苏南地区9个示范工程调研的基础上,将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技术简化为"城镇污水处理厂小型化"和"自然处理系统"两种工艺,对示范工程的成本有效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示范工程在管网费用、设备费用、土地占用成本和日常运营费用等方面都存在成本下降的空间。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合理的项目选址是影响管网费用的决定性因素;政府层面的集中研发可以削减单个项目的重复研发费用;设定工程建造标准可以避免土地利用和工程建设中不必要的浪费;农民和第三方企业的广泛参与则可以节省建设和运营成本,更重要的是可以保证工程建成后的有效运行。
关键词:
农村 生活污水治理 示范工程 成本有效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鸣鸣 于法稳
农村生活污水排放直接影响乡村公共卫生和农村环境健康,对其进行有效的、可持续的管理是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善乡村生态环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我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低、持续利用水平不高,政府、农民等多元主体参与不足是关键制约。河南省是农业大省、人口大省,其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不平衡不充分、多种处理模式并存以及多元主体投入的特征明显,近年来政府引导农民、村集体、企业以及社会力量等多元主体参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发挥农民主体作用以及破解社会资本进入难题等方面开展了有益探索。当前,河南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多元参与机制建设中存在投入不足、农民参与度不高、社会资本进入渠道不畅等问题,需要通过系统性制度设计和组合式政策投入加以破解。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卫兵 张可
全寿命周期成本理论对于解决污水处理的成本估算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基于当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困境,本文运用LCC理论,研究探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构成要素及估算模型,并结合实例进行成本估算,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以期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成本管理和控制提供方法支持。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贺东升 冯建国 薛正旗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持续增加,京郊农村生活污水的排放量越来越多、结构越来越复杂、污染性越来越强,对农民的身体健康和农村的生态环境建设造成极大威胁。该文从农村实际出发,在分析农村生活污水严峻形势及其成因的基础上,阐述了农村生活污水景观化处理技术的原理和可行性。
关键词:
农村生活污水 景观化处理 原理 可行性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褚其英 肖继波 王慧明 褚淑祎
研究水力负荷对生态槽深度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出水溶解氧随水力负荷增大而降低,当水力负荷为52.90 L·d-1·m-2和90.20 L·d-1·m-2时,出水溶解氧在3.00 mg·L-1以上;当水力负荷增至129.40 L·d-1·m-2,溶解氧降至0.60 mg·L-1以下。水力负荷增大不利于化学需氧量的去除,当水力负荷由52.90 L·d-1·m-2增至90.20 L·d-1·m-2,化学需氧量平均去除率降低16.70%。随水力负荷增大,出水氨氮、总氮和总磷均呈上升趋势,水力负荷达129.40 L·d-1·m-2时,出水氨氮和总磷分别升至1.34 mg·L-1和0.11...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沈哲 黄劼 刘平养
我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需求快速增加,但是普遍存在易示范、难推广的问题,根本原因在于当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责任分担机制存在不足,基层政府承担了过多的责任。本文比较分析了美国、欧盟和日本在农村污水治理方面的经验,认为应该建立多元化的责任分担机制,采取政府、用户和市场主体合理分摊模式有利于我国的农村污水治理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
农村生活污水 责任分担模式 责任主体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苏敏 樊鹏飞 张兰 冯淑怡
社会监督作为多元主体参与农村环境治理的一种手段,能有效克服政府监管失灵并规范农户主体行为。将社会监督嵌入农村社会关系中,深入考察社会监督对规范农户乱排污水行为的作用机制,基于江苏省13个地级市的2335个微观农户,运用Probit模型回归分析得出:(1)社会监督能减少农户的乱排行为,主要体现在河道管护保洁队伍主体监督作用的发挥。(2)社会监督受到社会关系的调节,主要体现在村干部的监督作用受到干群关系的调节。当干群关系良好时,村干部监督能有效抑制农户的乱排行为;而当干群关系糟糕时,村干部监督反而会刺激农户乱排行为的发生。(3)对于不同类型的农户群体,仅有河道管护保洁队伍发挥的监督作用稳健存在。此外,在女性群体、低文化群体、低收入群体和老年群体中,社会监督的作用受到村民关系和管群关系的调节;而在男性群体、高文化群体、高收入群体和年轻群体中,社会监督的作用受到干群关系和村民主体间相互监督的调节。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全鹏
文明的高度如同木桶定律那样,取决于其短板而非长处。作为现代文明的副产品,垃圾问题虽然像梦魇一般纠缠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却是那块不被关注的短板。伴随着多年经济高速增长,再加上近年来大举推进的以内需为主导的经济发展路线,中国大众消费社会的形成已使这块短板凸显了出来。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模式所产生的生活垃圾,作为现代文明之病已从城市快速渗透到广袤的,拥有庞大人口基数的农村地区。当农民完全被纳入大众消费社会之时,不可持续的社会模式就不可能逆转,也是现代文明崩溃的起点。对于此问题的研究,迄今大都集中在垃圾问题的分类、回收再利用等技术和经济层面的探索上,但散乱的垃圾处理和生活垃圾的日常性取决于农村空间的再造和村民主体意识的重建。因此,文章基于农村地区的调研,从被裹挟于现代化浪潮的村民和村落治理的角度来解读垃圾问题的形成机制和治理困境,在此基础上从以下三个层面探讨一条综合治理的途径,即共助体系的形成。一是发展社会导向的政策与退耕还林模式的公助;二是基于公共性互助纽带的重建;三是通过乡土教育来推动村民的自助和对乡土价值的重新认识。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全鹏
文明的高度如同木桶定律那样,取决于其短板而非长处。作为现代文明的副产品,垃圾问题虽然像梦魇一般纠缠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却是那块不被关注的短板。伴随着多年经济高速增长,再加上近年来大举推进的以内需为主导的经济发展路线,中国大众消费社会的形成已使这块短板凸显了出来。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模式所产生的生活垃圾,作为现代文明之病已从城市快速渗透到广袤的,拥有庞大人口基数的农村地区。当农民完全被纳入大众消费社会之时,不可持续的社会模式就不可能逆转,也是现代文明崩溃的起点。对于此问题的研究,迄今大都集中在垃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健 许亿欣 徐上 张红亮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是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重难点之一。近年来,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在运行阶段普遍面临巨大的资金缺口,农户能否以付费形式参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供给,对于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选取云南省拉市海流域作为案例地点,采用条件价值评估法,测度农户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服务的支付意愿,并用多元有序Logistic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结合运行成本讨论农户意愿支付水平的成本有效性。结果表明:大多数农户有意愿且有能力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付费,低、中、高三种处理效果下,农户的实际意愿支付水平可以覆盖适宜工艺的运行成本;各处理效果下,农户的主体意识、与环境改善相关的收入对其意愿支付水平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因此,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收费具有一定的社会基础和经济基础,应加快建立起农户付费制度,拓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资金渠道。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熊华平 何一慧
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本文以湖北省17个市的农村地区为样本区域,运用成本定价方法,对农村地区生活污水处理费定价机制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湖北省大部分农村地区生活污水处理项目处于成本递增阶段,有必要按照“污染者付费”原则征收生活污水处理费;当前湖北省农村地区生活污水处理费平均定价为0.75元/吨,相较于湖北省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费定价,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费定价偏低,应尽快建立和完善农村地区生活污水处理费形成机制。基于上述结论,提出完善生活污水处理成本分摊机制、健全生活污水处理费调整机制、建立生活污水处理费市场化机制等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