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045)
2023(17346)
2022(14539)
2021(13521)
2020(11057)
2019(25086)
2018(25151)
2017(47827)
2016(26264)
2015(29551)
2014(29762)
2013(29034)
2012(26288)
2011(23724)
2010(23981)
2009(22357)
2008(21861)
2007(19629)
2006(17740)
2005(15957)
作者
(76153)
(63855)
(63144)
(60211)
(40128)
(30497)
(28390)
(24939)
(24196)
(22596)
(21589)
(21471)
(20164)
(20059)
(19712)
(19552)
(18775)
(18760)
(18209)
(18027)
(15819)
(15768)
(15397)
(14593)
(14277)
(14257)
(14216)
(14078)
(12840)
(12556)
学科
(104567)
经济(104425)
(80195)
管理(78739)
(58916)
企业(58916)
(51574)
方法(41659)
数学(35258)
数学方法(34850)
农业(34304)
业经(29930)
中国(28547)
(27470)
(24892)
(22760)
地方(21982)
环境(21093)
(18273)
(17249)
理论(17064)
(16898)
银行(16853)
(16728)
贸易(16716)
(16676)
(16662)
财务(16593)
财务管理(16556)
(16469)
机构
学院(376249)
大学(375051)
管理(147807)
(147791)
经济(144409)
理学(127848)
理学院(126493)
研究(126097)
管理学(124289)
管理学院(123632)
中国(95557)
(80525)
科学(78276)
(75839)
(68436)
(62826)
业大(61331)
中心(58279)
农业(57977)
研究所(56976)
(56621)
财经(53927)
北京(50422)
(50085)
师范(49610)
(48977)
(45524)
(45339)
经济学(42861)
经济管理(40037)
基金
项目(256580)
科学(201567)
研究(190462)
基金(185307)
(161021)
国家(159594)
科学基金(137133)
社会(120092)
社会科(113365)
社会科学(113335)
(100981)
基金项目(98624)
自然(87752)
教育(86094)
自然科(85588)
自然科学(85568)
自然科学基金(84002)
(83807)
编号(78977)
资助(74442)
成果(64130)
重点(57063)
(56344)
(55013)
课题(53869)
(52774)
(50028)
国家社会(49315)
创新(49240)
科研(48327)
期刊
(171305)
经济(171305)
研究(109111)
中国(76784)
(76494)
学报(61270)
科学(56108)
管理(52626)
(52023)
农业(51871)
大学(47652)
学学(44927)
教育(41619)
(34946)
金融(34946)
技术(32713)
业经(32483)
财经(25924)
(24419)
经济研究(23953)
问题(23576)
(22010)
(20739)
图书(19235)
科技(18848)
资源(17848)
理论(17825)
现代(17446)
技术经济(17424)
业大(17162)
共检索到5576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永峰  
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治理虽然开展多年,但由于治理机制系统化设计的不足,治理效果成效甚微,严重影响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开展。针对当前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中主体单一、政策歧视、法制薄弱等问题,我们应当坚持系统化设计原则,建立一个健康长效的生态治理机制,既要健全政府主导的行政治理机制、构建全民参与的基层治理机制、引入第三方治理的市场运作机制,也要完善农村生态治理的法律约束机制和宣传教育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永峰  
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治理虽然开展多年,但由于治理机制系统化设计的不足,治理效果成效甚微,严重影响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开展。针对当前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中主体单一、政策歧视、法制薄弱等问题,我们应当坚持系统化设计原则,建立一个健康长效的生态治理机制,既要健全政府主导的行政治理机制、构建全民参与的基层治理机制、引入第三方治理的市场运作机制,也要完善农村生态治理的法律约束机制和宣传教育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秋霞  
新型城镇化建设更加注重经济、社会、生态等各方面的协调发展,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是制约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因素。现实中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工作更多依赖于行政手段。与行政手段相比,法律手段更具有约束力,且更加严格、明确。构建更为完善的农村环境治理法律机制,能够为环境治理提供方向指导和法律保障。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高海清  
生态环境由于其广为人知的"公共物品"属性,使得在环境治理的问题上,"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同时存在,环境问题成为名符其实的"公地"。要促进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环境治理必须引进"社区"这一治理主体。本文应用制度经济学原理、环境经济学原理分析了"社区"治理相对于政府治理有激励优势,相对于市场治理有产权划分成本优势,并提出依靠社会力量和非正式制度的创新等措施来促进社区环境治理。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君  
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具有多元化的特征,这意味着在治理农村生态环境的过程中不能够依赖单一的政府主体,要构建多元主体的协同治理机制,在创新理念下,全面提升我国农村的生态环境治理效果。在本文中,笔者从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现状出发,总结其当前存在的问题,并从创新角度探究农村生态环境协同治理机制的完善策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朋朋  
当前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法律规制面临政策体系不完备、责任制度难落实、农村企业监管薄弱、农村居民环保意识淡薄等问题。为此,政府应当根植于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加快形成多元主体、良性互动的治理格局,通过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完善农村生态环境治理领导责任制度、强化农村企业环境治理责任落实保障制度和深入推进农村环境社会治理体系建设等,以响应乡村生态振兴的目标要求。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彩凤  
近年来伴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生态环境质量却呈现出逆向的下降之势,并逐渐成为我国经济整体和谐发展的一个重大桎梏。急功近利的补救措施已经不能有效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而需要构建完善的区域生态补偿机制来从长远解决,不仅要提高农村在国家发展中的核心地位,而且要通过完善税收、拓宽资金渠道、强化技术扶持等对策来推动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工作。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德勇  郭慧君  马凤鸣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作为农村金融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有助于提升金融资源的配置和效率,推进农村金融改革的进程。研究综合考虑要素贡献度、模拟真实度和数据可得性,最终选用地区经济基础、金融发展、社会保障、社会文化环境、政府公共服务、金融部门独立性和社会中介发展七大要素,构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系统动力学模型,用Vensim PLE软件对其进行模拟和预测。另外,通过改变模型中的参数,对四大经济区进行了"政策敏感性实验"。实证结果表明,现阶段东部地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最优,东北地区最脆弱,中部和西部地区居中;四大经济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均逐步改善,但仍存在区域差异,且除东北地区外,区域差异随时间逐步扩大;不同地...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德勇; 郭慧君; 马凤鸣;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作为农村金融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有助于提升金融资源的配置和效率,推进农村金融改革的进程。研究综合考虑要素贡献度、模拟真实度和数据可得性,最终选用地区经济基础、金融发展、社会保障、社会文化环境、政府公共服务、金融部门独立性和社会中介发展七大要素,构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系统动力学模型,用Vensim PLE软件对其进行模拟和预测。另外,通过改变模型中的参数,对四大经济区进行了"政策敏感性实验"。实证结果表明,现阶段东部地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最优,东北地区最脆弱,中部和西部地区居中;四大经济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均逐步改善,但仍存在区域差异,且除东北地区外,区域差异随时间逐步扩大;不同地区、时间、政策侧重点对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影响不同。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慧玲  
在"十三五"规划中,党中央提出了"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的战略目标。但伴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国环境保护也出现了各种新现象和新问题,为此,在《"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中,党中央将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也作为了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之一。但在传统环境治理模式之下,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着明显弊端,仅仅依靠政府的主导性作用并不能保障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科学性。由此,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亟需新的主体加入,而农村社区在这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慧玲  
在"十三五"规划中,党中央提出了"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的战略目标。但伴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国环境保护也出现了各种新现象和新问题,为此,在《"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中,党中央将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也作为了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之一。但在传统环境治理模式之下,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着明显弊端,仅仅依靠政府的主导性作用并不能保障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科学性。由此,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亟需新的主体加入,而农村社区在这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廖云珊  
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实现乡村生态振兴需要进行生态治理,而生态治理面对的对象是一个复杂系统,这就决定了治理主体结构的系统性、治理方法的系统。因此,乡村生态治理必须系统化推进,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全面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发挥政府协同功能、治理和修复相统一等方面统筹治理,方可实现生态振兴的目标。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毕正华  
随着我国农村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的生态环境日益遭到破坏,本文分析了原因,提出了治理对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伟涛  
<正>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正式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2019年3月,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2019年10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而推进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则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入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核心特征,其中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报告提出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两个十五年目标:到2035年,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到21世纪中叶,美丽中国目标完全实现。
关键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伟涛  
<正>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正式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2019年3月,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2019年10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而推进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则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入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核心特征,其中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报告提出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两个十五年目标:到2035年,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到21世纪中叶,美丽中国目标完全实现。
关键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