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226)
- 2023(18350)
- 2022(15500)
- 2021(14643)
- 2020(12346)
- 2019(27710)
- 2018(27611)
- 2017(52195)
- 2016(28547)
- 2015(32091)
- 2014(31506)
- 2013(30692)
- 2012(28250)
- 2011(25356)
- 2010(25649)
- 2009(24004)
- 2008(23435)
- 2007(21299)
- 2006(19122)
- 2005(17007)
- 学科
- 济(114503)
- 经济(114306)
- 业(89948)
- 管理(85643)
- 企(67909)
- 企业(67909)
- 农(52412)
- 方法(46635)
- 数学(40475)
- 数学方法(39749)
- 农业(34889)
- 中国(31782)
- 财(31294)
- 业经(30906)
- 制(28026)
- 地方(25881)
- 技术(22416)
- 学(21638)
- 银(20087)
- 银行(20056)
- 体(19605)
- 行(19118)
- 贸(19028)
- 贸易(19012)
- 理论(18802)
- 易(18457)
- 务(18294)
- 财务(18193)
- 融(18149)
- 财务管理(18145)
- 机构
- 学院(394865)
- 大学(390230)
- 济(160869)
- 经济(157325)
- 管理(153597)
- 理学(131583)
- 研究(130586)
- 理学院(130188)
- 管理学(127558)
- 管理学院(126823)
- 中国(103069)
- 京(81703)
- 科学(78469)
- 农(77612)
- 财(76879)
- 所(65234)
- 江(63555)
- 中心(63171)
- 业大(61643)
- 农业(59414)
- 财经(59072)
- 研究所(58326)
- 经(53526)
- 范(51795)
- 师范(51295)
- 北京(50640)
- 州(50288)
- 经济学(47888)
- 院(46789)
- 省(45867)
- 基金
- 项目(263423)
- 科学(208967)
- 研究(196602)
- 基金(190159)
- 家(164808)
- 国家(163296)
- 科学基金(141371)
- 社会(125518)
- 社会科(118604)
- 社会科学(118574)
- 省(107139)
- 基金项目(99943)
- 教育(91127)
- 自然(89957)
- 自然科(87921)
- 自然科学(87900)
- 划(87537)
- 自然科学基金(86311)
- 编号(80463)
- 资助(76945)
- 成果(65489)
- 重点(59279)
- 创(58198)
- 部(58099)
- 发(57301)
- 课题(56490)
- 创新(53828)
- 制(52169)
- 国家社会(51573)
- 教育部(49933)
- 期刊
- 济(187019)
- 经济(187019)
- 研究(117010)
- 中国(89299)
- 农(77857)
- 财(60956)
- 学报(60131)
- 管理(58446)
- 科学(56298)
- 农业(52568)
- 教育(48085)
- 大学(47498)
- 学学(44569)
- 融(41777)
- 金融(41777)
- 技术(37953)
- 业经(35149)
- 财经(29204)
- 业(26909)
- 经济研究(26719)
- 问题(25227)
- 经(25152)
- 版(20821)
- 技术经济(20258)
- 科技(19507)
- 统计(19256)
- 图书(18502)
- 策(18318)
- 世界(17910)
- 理论(17808)
共检索到6115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王伟 陈家泽
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基于家庭联产承包制建立的"统分结合"双层农村经营体制,"分"之后"小生产"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得以延续,农村产权制度也没有发生根本性变革,导致现代农业生产要素植入困难,无法顺利实现传统农业的现代化改造。四川农村经营体制创新的实践表明,目前,我国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日益多样化,农户的农业专业化与兼业化生产经营并存;虽然自下而上的制度变迁方式使农村经营体制创新表现出多样化,但农村产权制度仍然是制度创新的主要障碍。因此,我国农村经营体制创新应坚持"分",创新"统";改革的核心问题在于"统"的层面,关键是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庞淼
集体林权改革深化进程中面临诸多制度性障碍,制约着完善林权配套改革和探索林权流转与林业经营利用的新型模式的尝试。本文从流转与经营制度障碍的层面,着重分析集体林改后农户切身相关的林木的流转与经营问题以及现行制度性障碍可能对集体林权改革带来的重大影响,并以四川省为例,提出突破流转与经营的制度性障碍的政策思考。
关键词:
流转与经营 制度障碍 集体林林权改革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李敏 冯月 唐鹏
借鉴顾客满意度指数分析框架,构建农村宅基地退出农户满意度影响因素模型,并应用四川省典型地区的农户调研数据,通过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分析表明:农户满意度主要取决于农户对宅基地退出的感知质量和感知价值,地方政府形象尤其村委会形象对农户满意度具有显著的正向直接影响,可靠性、合理性、宣传与参与度以及家庭资源禀赋通过影响农户的感知质量对农户满意度产生正向间接影响,农户满意度对农户的政策认同和农户抱怨分别有显著的正向和负向影响。因此,应完善农村宅基地退出政策及配套制度以提高农户宅基地退出的经济社会净福利,加强地方政府尤其是村委会廉政、勤政建设以改善政府形象,完善政策执行机制、规范政策执行行为以提高农户的政策感知质量。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田径 谢海
随着农村信用社试点工作的开展,农信社在老、少、边、穷地区农村金融供给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入,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本文由此提出了在老、少、边、穷地区开展农村金融创新的思路,并对几个关键问题展开了积极探讨。
关键词:
农村 农信社 金融创新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翟峰
推进我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既是在新时代维护农民集体收益分配权、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重要实现形式,又是农村改革发展中的具有方向性的重大课题。对四川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的"温江模式""龙华模式"和"三水模式"等的考察表明,虽然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已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包括思想认识问题、资产量化和改革范围问题、成员身份确认问题、股权设置及管理和转让问题、治理结构问题、集体经济组织与村委会或社区管理的关系问题、政策优惠问题、相关政策配套和协同问题等,需要进一步积极探索,妥善处理,以便深入、全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肖亮
四川省农村专业合作组织通过不断探索和发展,目前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践基础,但存在着诸多障碍因素制约了其进一步的发展。本文对四川省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发挥的作用及其体制、思想文化、资源、自身约束四个方面存在的主要障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
关键词:
农村 专业合作组织 作用 发展 障碍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韩立达 李谱
本文通过对四川省农村宅基地制度进行问卷调查和实地访问,获得了详实的调研资料、数据和典型案例,利用已有的实证和研究成果,对调研资料和数据进行归类、整理。在此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了四川农村宅基地制度出现的问题,揭示其内在原因,并提出了改革和完善我省农村宅基地制度的具体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四川 宅基地制度 调查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路征 李睿
现阶段我国宏观层面的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制度和流转机制仍处于加紧构建和完善过程中,急需微观层面的创新实践提供经验支持和政策借鉴。四川省安岳县农村土地流转具有土地利用特色鲜明、推行时间长、流转规模大、流转效果较好等特征,但也存在流转行为不规范、农户利益难以保障、土地利用效率不高等关键问题;近年来,安岳通过建立“信用保证金”制度、“照市过价”制度和“土地再流转”制度,达到了规范土地流转行为、土地流转定价市场化和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的目的,有效解决了当地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当前,在农村土地流转实践中,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亚
本文在分析四川省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客观必要性的基础上,总结提炼了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的重要意义,重点剖析了四川省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存在的障碍,进而从加快立法、理顺关系、规范运营、完善政策等方面提出推动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集体资产 股份合作 改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胡成胜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深入推进农业农村体制机制创新,以改革谋突破,以改革促发展。那么,如何创新农业生产组织方式,将分散的家庭经营与大市场对接起来,推进农业生产专业化、社会化,从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
创新 农业生产经营 体制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史兹国 王文龙
新农村建设是当前中国社会的紧迫问题,但它是一项系统工程,制度创新是其核心,没有制度创新新农村建设就难以落到实处。只有在推动农村内部制度创新的前提下,合理处理政府支持与村民自治之间的界限,综合统筹农业的内源性发展与外源性发展,才能使新农村建设达到预期目标。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谭利伟 李艳芝 谭静 陈鹏
中国以农立国,农耕历史悠久,农业文明灿烂,农耕文化渗透进了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血液。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全面土地改革彻底结束了延绵两千多年之久的封建土地制度,将农业、农村、农民推上了崭新的历史舞台。"三农"问题始终是我国革命、建设和发展的根本性、基础性问题。破解"三农"问题的关键则是农业生产经营体制问题,能否解决好生产经营体制的问题,直接影响到"三农"发展、粮食安全,影响到国家的长治久安。一、我国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沿革(一)新中国成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协蓉
小麦在四川省的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1997年达到68.8亿千克。四川省小麦生产相对较稳定,但单产在地域上差异悬殊,生产效益不高,说明增产潜力大。为了完成1997至2000年产量分别达到68、70.3、71.7和73.6亿千克的目标,提出了包括促进平衡增产、稳定面积、改土、限制、改种、增施肥料和提高效益等的一系列措施。
关键词:
小麦生产,目标,四川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周小娟
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本质是不同农业经营主体之间由利益联结建成的经营组织形式,具有合作与竞争并行的共生关系。因此,不同主体之间协同发展困境是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建设中必须破解的内在矛盾,也是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经营组织创新和共生演化的根本动力。四川省邛崃市通过以产业标准制定为基础建立契约结构、以分工协作建立各主体平等对话的沟通协商机制、以农业科技植入和集体经济组织参与作为关键要素与资源支撑、以政策精准化供给实现激励约束有机结合,不断完善和优化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共生生态系统的五大要素,促进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从“点共生”到“间歇共生”再到“连续共生”的一体化共生转变,探索形成生产共生、科技共生和资源共生“三位一体”的经营组织创新模式,构建“龙头企业+科研院所+合作社+家庭农场+集体经济组织+农户”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协同发展新机制。四川邛崃市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创新发展的成功经验为全国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如何破解协同发展困境,推动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组织创新和共生演化提供了可供借鉴的路径选择,即推动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组织创新和共生演化应构建规范契约结构、强化主体分工协作、注重技术引入和集体参与,以及提供精准的政策扶持。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联合体 组织创新 共生演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韩伟
"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重要任务之一,而改善农村社区治理是改善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覆盖面积大、人口多,涉及复杂的利益诉求和社会矛盾。从目前政府的统管为主,过渡到未来的多元共治,一般依据授权、协商、利益相关群体共治共管等原则开展工作。但是具体如何做,面临路径选择难题。本文基于案例分析提出了改善农村社区治理的五条基本路径:一是引入参与式工作方法;二创新政府项目管理模式;三是按照社会管理内容和效果实行多元分类治理;四是重建社区集体行动能力;五是引入社会组织。其中,多元分类治理是指按照公共事务管理的内容和效果来确定3类治理主体:1政府为管理主体。2放权社区开展自治管理。3政府和社...
关键词:
农村社区 治理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