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099)
- 2023(17485)
- 2022(15047)
- 2021(14263)
- 2020(11817)
- 2019(27517)
- 2018(27588)
- 2017(53401)
- 2016(29194)
- 2015(33331)
- 2014(33661)
- 2013(33054)
- 2012(30350)
- 2011(27516)
- 2010(27825)
- 2009(25783)
- 2008(25564)
- 2007(23107)
- 2006(20190)
- 2005(17657)
- 学科
- 济(122085)
- 经济(121966)
- 业(85209)
- 管理(81858)
- 企(63465)
- 企业(63465)
- 方法(57127)
- 农(52499)
- 数学(50285)
- 数学方法(49512)
- 农业(34761)
- 业经(30006)
- 中国(29987)
- 财(28746)
- 学(25845)
- 地方(24872)
- 制(22536)
- 贸(21160)
- 贸易(21153)
- 易(20541)
- 环境(20277)
- 理论(19725)
- 和(18224)
- 技术(18073)
- 务(17941)
- 财务(17858)
- 财务管理(17814)
- 银(17024)
- 划(17006)
- 银行(16970)
- 机构
- 学院(423691)
- 大学(420421)
- 管理(167240)
- 济(165757)
- 经济(162012)
- 理学(145685)
- 理学院(144123)
- 管理学(141354)
- 管理学院(140615)
- 研究(138217)
- 中国(103511)
- 京(88922)
- 科学(88517)
- 农(84683)
- 财(73218)
- 所(70249)
- 业大(69228)
- 农业(65436)
- 中心(64452)
- 研究所(64185)
- 江(62497)
- 财经(58999)
- 范(56202)
- 北京(55767)
- 师范(55708)
- 经(53591)
- 州(50662)
- 院(49443)
- 经济学(48469)
- 经济管理(45253)
- 基金
- 项目(288540)
- 科学(225445)
- 研究(211124)
- 基金(206792)
- 家(179989)
- 国家(178424)
- 科学基金(152516)
- 社会(130895)
- 社会科(123633)
- 社会科学(123596)
- 省(114687)
- 基金项目(109824)
- 自然(99302)
- 教育(97326)
- 自然科(96880)
- 自然科学(96855)
- 划(95584)
- 自然科学基金(95082)
- 编号(88717)
- 资助(85395)
- 成果(71657)
- 重点(64463)
- 部(63203)
- 发(61892)
- 课题(60595)
- 创(59330)
- 创新(55312)
- 科研(55145)
- 教育部(53544)
- 大学(53395)
- 期刊
- 济(182904)
- 经济(182904)
- 研究(117660)
- 农(83221)
- 中国(78917)
- 学报(69240)
- 科学(63427)
- 农业(56601)
- 管理(55940)
- 财(55076)
- 大学(52569)
- 学学(49774)
- 教育(46834)
- 技术(37682)
- 融(35525)
- 金融(35525)
- 业经(35168)
- 财经(27540)
- 业(27508)
- 经济研究(27298)
- 问题(25267)
- 经(23350)
- 版(22781)
- 技术经济(21299)
- 图书(21271)
- 科技(20300)
- 统计(19978)
- 理论(19732)
- 资源(19459)
- 商业(18820)
共检索到6076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颖明 宋建新 黄宝荣 王海燕
日益严峻的农村环境污染成为中国环境保护工作的新重点和难点。农村污染具有污染源小而多,污染面广而散的特点,政府的大量投入相对于广大的农村来说实在有限,需要反思当前以完全信息为基本假设、以政府为主体的农村环境治理模式。农村自主治理组织具有信息的直接性和充分性以及自发秩序的有效性等方面的优势,农村环境自主治理模式研究成为当前农村环境治理政策研究的新方向。本文以自主治理理论为基础,立足于中国农村环境治理现状,构建了农村环境自主治理模式的研究路径和框架:研究自主治理的基本条件和博弈均衡结构,对应分析我国农村环境自主治理制度的假设条件、博弈关系和政策供给;将自主治理的经济分析和治理结构相结合,在典型调研和...
关键词:
农村环境 自主治理模式 研究路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丽丽 李文秀 栾胜基
传统的政府主导型环境管理模式在解决农村内源性污染问题上存在诸多局限,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的自主治理理论为农村环境管理开辟了新路径。农村环境自主治理可作为一种新型农村环境管理模式,强调以农户为环境管理主体,具有监管成本低、信息完整、长效性等优势,其表现实体是农村环境自主治理组织。我国农村环境自主治理组织可划分为三种类型,即农村环保合作社、环保小组和纳入环保规则的村民自治组织,不同组织的制度安排不同。通过实践研究发现:我国农村环境自主治理组织能较好地解决农村生活垃圾等内源性污染问题;农村环境自主治理组织在解决农业生产污染上作用有限,需借助政府的力量通过界定利益分配边界来解决;农村环境自主治理组织的建立...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郑泽宇 陈德敏
农村环境治理是贯彻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议题。当前,我国农村环境治理以行政型治理、市场型治理与社区型治理三种模式共融交织为发展态势,在实践中,这种多元的治理模式缺少协调性与统一性的治理逻辑,呈现出政策支持不足、资源禀赋不足、社会资本整合不足与价值目标异化等碎片化问题。为此,结合整体性治理理论注重协同、整合与信任机制建设的治理思路,调度当前农村环境治理模式中的有益要素,整合农村环境治理的政策目标,优化科层主体的组织功能与促进公众参与,进而降低治理协商成本、提升科层治理效率、加强农村社群信任与推动治理的公私合作,是推进农村环境治理模式革新的理想进路。具体来说未来应从四个方面入手:在目标维度上,建立价值协同机制与诱导动员机制,凝聚农村主体价值目标;在组织维度上,优化政策供给靶向,推动跨界联动式治理;在市场维度上,健全农村环境治理市场体系,通过市场杠杆来配置农村环境要素与资源;在社会维度上,整合农村新型社会资本,培育农村主体参与环境治理的内生动力。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康 李放
从"村庄本位"角度提出农村互助养老发展关键在于自主治理。美国"村庄"互助养老的本质特征就是"老年群体本位"自主治理,其通过"在地化养老"目标统领、自主组织引领、适应性规则供给、以老年人为基础的资源供给、全过程监督等保证互助养老福利的合作生产与有效供给。深化中国农村互助养老自主治理,需要树立人本主义与合作生产理念,建构以自治基础的合作治理体制,培育自主组织引领的参与式治理方式,完善资源保障、制度供给与多元互助的长效治理机制,从而形成内外协同、上下互动的"发展术",保障农村互助养老发展的持续性与有效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谢中起 缴爱超
随着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不断增进,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瓶颈。而目前的农业组织形式尚不能满足环境治理的要求,因此,以社会管理创新为抓手,探求农村环境治理的基本模式显得尤为必要。农村社区的优越性决定了其在农村环境治理中的重要地位。农村环境治理的社区模式体现为政府主导,以农村社区为载体,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重构社会资本,统一规划,协调行动。
关键词:
农村社区 环境治理 社会资本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吴惟予 肖萍
政府管制、市场调节、契约协商是各国治理污染和保护环境的常用模式。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环境呈趋恶的发展态势,因而寻找应对农村环境恶化的有效途径十分迫切。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而环境契约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社会治理手段,有益于破解当前农村面临的环境治理无序化困局。本文认为,构建以环境自治契约为核心的农村环境契约管理体系,综合发挥多种"契约优势"是创新农村环境治理模式的不二选择。
关键词:
农村环境 治理模式 契约管理 自主治理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乐小芳 张颖
在我国大部分城市环境质量逐渐改善的同时,农村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形势十分严峻,传统的环境管理模式无法有效遏制农村的环境恶化。改善农村环境社区治理,应以农村社区为基本单元,利用村民自治的制度资源,实现政府引导、市场激励、社区自治、农民参与,凝聚各方力量,有效解决农村环境问题。
关键词:
新农村 环境治理 农村社区 社区治理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沈费伟
探寻有效的农村环境参与式治理,既是保障村民群众合法生态权益的现实需要,也是乡村振兴战略之生态宜居目标实现的客观要求。本研究通过对浙北荻港村环境治理的案例考察发现,农村环境参与式治理的实现机制是以广泛的社会资本为基础,以农村精英为组织领导核心,以健全内部运行机制为支撑,以环境公共服务体系改善为关键,以多元组织力量发挥为保障。尽管如此,在治理过程中依然面临着如何平衡"公民参与"与"政府主导"之间的张力、如何实现"地方知识"与"专业知识"之间的融合、如何增强"外部支持"与"内生力量"之间的互动、如何平衡"生产规模"与"环境破坏"之间的矛盾。未来需要从治理理念、治理体制、治理方式以及治理机制四方面来总结提升农村环境参与式治理绩效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环境 参与式治理 荻港村 乡村振兴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杜焱强 王亚星 陆万军
引入演化博弈分析框架,设计不同共生情景及结合典型案例探讨农村环境治理PPP模式中多方共生需满足的条件。研究发现:PPP模式并非治理利器,而依赖政府的有效治理,特别是政府监管对农村环境治理PPP模式的多元主体共生至关重要。其中三方共生需以政府有效监管、降低社会资本守约成本和让村民受益等条件为基础,通过惩罚机制可减少政府和社会资本违约行为,系统将锁定三方共生;在缺乏有效监管情形下三方共生局面恒不成立;村民介入主要取决于其参与的净收益,与政府额外奖赏无关。基于此,提出以有效监管为重点提高政府治理能力,以受益为核心发挥村民主体作用等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郭晓杰
"三农"问题一直是影响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对文献回顾及经验事实的分析发现,农村产业融合对于解决"三农"问题不啻于一种有益的探索。本文着重分析了现代农村发展中三次产业融合的条件、发展模式及路径分析。研究认为应因地制宜发展各具特色的农村产业融合模式,同时指出产业集群是促进产业融合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
农村产业融合 产业融合模式 产业集群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陈文科 刘田喜 陈汉华 邓贤斌
本文概括了中部地区新农村建设中初见雏形的十种典型模式,着重分析了十种模式的共同路径,即围绕完善宜居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构建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两个基本目标,突出四个重点:一是以农民向城镇和新社区集中为起点,大力推进"三个集中",努力提高"三化水平";二是从农民住房建设和生产生活设施建设入手,软件、硬件建设配套推进;三是以培育特色产业为中心,壮大支撑新农村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四是坚持以农民为主体,调动农户、集体和社会参与建设新农村及发展农业生产的多个积极性。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典型模式 共同路径 中部地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乐小芳 张颖
我国传统环境管理模式以城市和工业为导向,在这种模式下,农村环境保护规划、农村环境保护法律政策几乎空白,而农村地方传统知识对环境保护的作用没有得到应用。农村环境管理"软""硬"约束的缺失,乡镇环保"结构性"和"功能性"空洞的存在,是农村环境污染和破坏无法得到有效遏制的主要原因。农村环境社区治理模式是以农村社区为基本单元,利用村民自治的制度资源,实现政府引导、市场激励、社区自治、农民参与,凝聚各方力量,有效解决农村环境问题。
关键词:
环境管理模式 农村环境 社区治理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郭永辉
本文首先从引起生态产业链系统失稳的因素出发,结合相关研究文献,分析了生态产业链治理动因,提出生态产业链治理体系构架;其次基于国内外生态产业链的治理实践,提炼出企业主导型、政府主导型和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型三种治理模式;最后分析了中国生态产业链治理模式的演变路径,即政府主导模式→企业主导模式→共同治理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婉馨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发展,城市的环境问题日益得到重视,而在新农村建设的推进过程中,环境保护与治理相较于城市来说是较为薄弱的一个环节,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等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制约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我们要深刻认识到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环境恶化问题,多管齐下,综合治理,不断加强保护农村环境的制度建设。
关键词:
农村环境 表现 成因 制度建设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书舒 陈锐
农村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环境领域的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之一。农村环境治理作为改善农村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已经得到政府管理部门和相关研究机构的广泛关注,成为环境领域的热点研究问题。文章系统分析农村环境治理问题的产生原因、制度问题、制约因素,为农村环境治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环境治理 制约因素 农村环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