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26)
- 2023(6835)
- 2022(5731)
- 2021(5394)
- 2020(4361)
- 2019(9935)
- 2018(9598)
- 2017(18495)
- 2016(9724)
- 2015(10310)
- 2014(9733)
- 2013(9602)
- 2012(8952)
- 2011(8330)
- 2010(8655)
- 2009(8096)
- 2008(8001)
- 2007(7346)
- 2006(6939)
- 2005(6244)
- 学科
- 农(48403)
- 济(45361)
- 经济(45320)
- 业(34423)
- 农业(32340)
- 管理(22581)
- 业经(16456)
- 企(14012)
- 企业(14012)
- 农业经济(12358)
- 地方(11858)
- 方法(11434)
- 中国(11210)
- 环境(10806)
- 发(10753)
- 制(9883)
- 数学(9702)
- 数学方法(9580)
- 村(9461)
- 农村(9440)
- 发展(9197)
- 展(9185)
- 财(8349)
- 体(8315)
- 学(7856)
- 策(7820)
- 土地(7543)
- 建设(7374)
- 划(7294)
- 及其(7192)
- 机构
- 学院(136221)
- 大学(131151)
- 济(59149)
- 经济(58088)
- 管理(52094)
- 研究(49024)
- 农(45687)
- 理学(45095)
- 理学院(44627)
- 管理学(43915)
- 管理学院(43678)
- 中国(39057)
- 农业(34173)
- 京(30745)
- 科学(28731)
- 业大(27922)
- 财(24461)
- 所(24381)
- 中心(23504)
- 研究所(21866)
- 江(21259)
- 农业大学(20882)
- 北京(19500)
- 财经(18727)
- 范(18348)
- 师范(18250)
- 经济管理(17713)
- 经(17079)
- 省(16908)
- 院(16702)
- 基金
- 项目(91471)
- 科学(72348)
- 研究(70920)
- 基金(66212)
- 家(57291)
- 国家(56648)
- 科学基金(48583)
- 社会(47236)
- 社会科(44233)
- 社会科学(44215)
- 省(36457)
- 基金项目(35584)
- 编号(30121)
- 教育(29516)
- 划(29431)
- 自然(28603)
- 农(27896)
- 自然科(27844)
- 自然科学(27837)
- 自然科学基金(27311)
- 资助(24874)
- 成果(23770)
- 发(21875)
- 部(20351)
- 重点(20190)
- 课题(19840)
- 国家社会(19756)
- 制(19301)
- 创(18692)
- 发展(18366)
共检索到2135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冯亮 王海侠
通过京郊兴北村22年的环境治理演变,动态地呈现出农村环境治理本身所具有的复杂性,指出农村环境问题首先是发展的副产品,发展的问题需要用发展的方式来予以解决。作为农村公共事物的环境治理问题,不仅是简单的环境问题,更是国家、村民和村委会多方互动和博弈的场域,若想真正达到农村环境治理的根本改善,一定要平衡村内的多方利益关系。
关键词:
农村环境治理 农村公共事务 生态环境保护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傅晨
社区型股份合作制是我国农村股份合作制的主要类型之一。迄今,相对稀少的研究①大多数集中于农村社区型股份合作制的产权安排。其实,产权界定只是农村社区型股份合作制改革的一部分,产权的配置和运行还需要建立相应的组织治理结构和机制。本文运用交易费用经济学的理论...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周宗安 孔祥瑞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动力,而农村支付环境是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现有农村支付环境存在的支付渠道较窄、支付工具单一、收费制度不完善等问题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农村支付结算需求。研究农村支付环境建立的有效途径,提高农村资源配置效率,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支持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支付环境 路径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久光 盖若梅
1985年以来,北京郊区农村在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中,遇到了由于抽紧银根等因素带来的资金紧缺的困难。可是,与资金紧缺相对应,农村现金流通,无论是数量还是范围,都出现了增多与扩大的趋势。一方面,加强金融宏观控制,通过控制贷款规模来控制货币供应量,而另一方面现金流通又在不断扩大,这样就出现了局部的资金紧而票子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军奎
作为事实上的"社会单位",村庄是探讨农村发展与治理问题的理想"单元"。村庄个案的剖析表明,农村人口流动伴随着巨大的代价付出,包括村庄秩序面临失衡挑战、村庄发展动力丧失、村庄悲剧事件增多等等。代价视角下的问题分析表明,农村村庄治理亟需作出三个层面的反思:从治理对象层面看,治理实践中需要格外重视村庄的价值,在发展思维和认知上树立起"村庄本位"思想;从治理主体层面看,村庄治理举措要建立在尊重并调动农民的主体性基础之上,不能把农民仅仅视为需要改变和发展的客体,将其置于被动的承受者位置;从治理目标层面看,村庄治理的目标设定与政策设计需要将重心置于文化之上,超脱单纯的经济物质取向。
关键词:
流动的代价 人口流动 村庄本位 村庄治理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耿言虎
自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建立以来,农村地区资源开发引起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文章基于云南省M县上世纪80年代以来形成的经济林产业和传统的刀耕火种农业对比的基础上,提出脱嵌式开发与嵌入式开发两种发展模式。嵌入式开发模式在历史上长时段内维持了资源开发和生态保护的平衡,而脱嵌式开发则是当下农村环境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传统时期,个人和群体的生产行为嵌入于多元的文化、社会和生态之中。而在向市场经济转型阶段,以信仰祛魅、行为失范和生态知识式微为表征的脱嵌式开发逐渐摆脱外部因素的限制,把生产行为变为纯粹的成本—收益考量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耿言虎
自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建立以来,农村地区资源开发引起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文章基于云南省M县上世纪80年代以来形成的经济林产业和传统的刀耕火种农业对比的基础上,提出脱嵌式开发与嵌入式开发两种发展模式。嵌入式开发模式在历史上长时段内维持了资源开发和生态保护的平衡,而脱嵌式开发则是当下农村环境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传统时期,个人和群体的生产行为嵌入于多元的文化、社会和生态之中。而在向市场经济转型阶段,以信仰祛魅、行为失范和生态知识式微为表征的脱嵌式开发逐渐摆脱外部因素的限制,把生产行为变为纯粹的成本—收益考量行为。脱嵌式开发这一研究框架的提出对环境治理的启示意义在于,需要在动态中形成新的稳态结构,将生产行为重新嵌入到文化、社会和生态限制中。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周侃 蔺雪芹 申玉铭 吴立军
农村人居环境是农民生活品质的重要标志,农村人居环境质量的提高可以促进农村居住环境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之间的良性互动。通过对北京市首批市级新农村规划建设试点村的问卷调查,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探讨新农村建设以来京郊农村人居环境质量的要素特征、影响因素和发展水平。研究表明:相比新农村建设前,京郊农村人居环境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自然生态环境等方面取得较大改善;京郊农村人居环境质量的地域特征显著,近郊平原区优于其他地域类型;基础设施配套和社会协调水平对村民形成人居环境整体印象最为重要,收入状况、村内道路质量、垃圾处理设施、卫生所等因素对人居环境满意度有显著影响;加大对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和建设力度、建立设施的长效管护机制、增加农民收入是实现京郊农村人居环境优化的关键环节。
关键词:
人居环境质量 满意度评价 新农村 京郊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罗林涛
近十年来,在国土系统的主导下,农村土地整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通过对田、水、路、林、村综合治理,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增加了耕地数量,实现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但目前农村经济体制是建立在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小农业模式上,而土地整治的目标是为规模集约化的大农业建立平台,这两者存在的矛盾,导致土地整治项目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笑萍 童伟
重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农村经济、稳固农业基础地位的根本,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所在。在切实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通过满意度调查和需求度调理以及农民的实际需要,确定财政支持的重点类别、优先顺序,构建多元化的农村公共物品投资建设体系,坚持注重管理、建管并重的原则。
关键词:
农村基础设施 公共服务均等化 支出优先序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禹拥军 田淑敏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推动“三农”工作的一项战略举措。本文初步分析了现阶段京郊建设发展的主要问题,提出在新农村建设中,要明确建设发展思路,依据不同的情况确定不同的新农村发展类型和模式,力求达到十个方面的标准。本文最后指出,在政府政策措施的引导、规范下,京郊新农村可实现健康、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类型 模式 标准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丽红 刘桂峰
农民是推进城镇化进程的主要参与主体,其参与意愿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全市城镇化的进程和质量。为深入了解京郊农民对城镇化的意愿,作者借助北京市农村改革与发展观察点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针对京郊农村城镇化进程中涉及的土地流转、转移就业、农转非和上楼居住等关键问题开展农民城镇化意愿调研。本文重点针对京郊城镇化进程中农转非和上楼居住两个关键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推进京郊农村城镇化进行探讨。
关键词:
农转非 上楼居住 农民意愿 城镇化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杨雪锋 李爽 王淼峰
传统治理我国农村环境的局限性日益凸显,"社区营造"作为一种系统性的建设模式,其提倡的处理人与自然、经济与环境、公益与私益多重矛盾的理念值得借鉴。引入"社区营造"理念,构建"人文地产景"五位一体的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新模式,有助于破解农村环境综合治理难题。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兵 马贤茹
有效治理农村环境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基础和目标之一。较城市环境治理而言,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现象更为复杂,呈现出强烈的时代特征与地区差异。注重法治思维与法治方法在我国农村环境治理中的基础性和关键性作用,有助于推进农村环境治理工程实施的系统化、规范化以及长效化。通过对农村环境治理中的立法成本、执法成本以及守法成本的系统检视,认为目前立法成本总体偏高,执法成本不仅投入不足而且使用过高,守法成本高而违法成本低。故此,建议对有限的法治资源的配置与运行进行科学化、合理化及公平化改进,以此增进农村环境治理法治化效用,推动农村环境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与法治化。
关键词:
农村环境 供给侧改革 法治成本 资源配置
[期刊] 求索
[作者]
刘燕舞
乡村治理的生活治理转向表明,国家对人民美好生活的设定和擘划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努力实则是一体的,它们共同指向生活治理的现代化。农民日常生活世界的结构主要包括生活空间、生活观念和生活实践以及三者的互动。从对农民生活改造实践的运行管理机制和对农民生活改造验收的考核督察机制来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政策实践充分体现了国家治理深度介入农民日常生活与改造农民生活世界的逻辑。农民生活治理的现代化就是要通过国家治理手段实现农民生活世界中生活空间、生活观念和生活实践的现代化。它从改造农民的生活空间开始,并通过改造农民的生活实践,最终达到改造农民的生活观念的目的,从而实现完整意义上的农民日常生活现代化,进而彻底实现农村现代化。
关键词:
生活治理 美好生活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