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54)
2023(7387)
2022(6300)
2021(5935)
2020(4657)
2019(10547)
2018(10625)
2017(19485)
2016(10953)
2015(12279)
2014(12518)
2013(12134)
2012(11399)
2011(10587)
2010(10962)
2009(10111)
2008(10354)
2007(9763)
2006(8900)
2005(8030)
作者
(32391)
(27721)
(27280)
(25730)
(17225)
(13361)
(12127)
(10498)
(10433)
(10021)
(9525)
(9259)
(8838)
(8609)
(8475)
(8343)
(8212)
(8017)
(7915)
(7723)
(7020)
(6990)
(6727)
(6718)
(6442)
(6263)
(6164)
(6024)
(5740)
(5688)
学科
(48603)
(46337)
经济(46291)
(38153)
农业(32455)
管理(28082)
(17897)
企业(17897)
业经(17335)
方法(13188)
农业经济(12377)
环境(12146)
中国(11273)
(11133)
地方(10850)
(10811)
数学(10763)
(10759)
数学方法(10592)
(9776)
(9448)
农村(9425)
发展(9313)
(9297)
(8220)
(8166)
土地(7847)
(7771)
建设(7608)
(7607)
机构
学院(164665)
大学(157184)
(64003)
经济(62501)
管理(59292)
研究(55155)
理学(50824)
(50578)
理学院(50260)
管理学(49270)
管理学院(49002)
中国(43933)
农业(38177)
科学(35076)
(32960)
业大(31672)
(28938)
(28217)
(27879)
中心(26945)
研究所(25865)
(23370)
农业大学(23364)
师范(23160)
(21961)
财经(21860)
(20705)
北京(19937)
(19683)
经济管理(19285)
基金
项目(104537)
科学(81234)
研究(80903)
基金(73376)
(63746)
国家(63019)
科学基金(53054)
社会(50227)
社会科(46909)
社会科学(46894)
(43782)
基金项目(39428)
编号(36018)
教育(35522)
(34813)
自然(32405)
自然科(31509)
自然科学(31499)
自然科学基金(30926)
(29618)
成果(29295)
资助(28298)
(24351)
课题(24095)
重点(23434)
(22743)
(21480)
(21223)
(20859)
国家社会(20349)
期刊
(84169)
经济(84169)
(57788)
研究(44869)
农业(39140)
中国(38686)
学报(27666)
科学(25937)
大学(21770)
业经(21611)
(21450)
学学(20700)
教育(19456)
(17413)
金融(17413)
(17166)
管理(16394)
农业经济(14564)
农村(14161)
(14161)
技术(13646)
(12432)
问题(12413)
财经(10030)
资源(9984)
世界(9854)
经济问题(9471)
社会(9447)
农村经济(9374)
业大(9082)
共检索到2537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朱玉春  赵晏  
环境产权的"共有性"是导致农村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目前,在我国农村地区还不具备应用"庇古手段"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条件。从制度上重构农村环境产权,引入市场交易机制,是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文章探讨了以农户和村集体为主要权利主体的产权重构模式,以及农村环境产权的市场化配置,并结合案例,阐明了产权交易的发生机制。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乐小芳  张颖  
在我国大部分城市环境质量逐渐改善的同时,农村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形势十分严峻,传统的环境管理模式无法有效遏制农村的环境恶化。改善农村环境社区治理,应以农村社区为基本单元,利用村民自治的制度资源,实现政府引导、市场激励、社区自治、农民参与,凝聚各方力量,有效解决农村环境问题。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陆迁  华春林  
文章分析了农村环境共享和环境产权界定条件下的农户博弈行为,认为虽然生态环境的公共物品属性难以变更,但在环境产权界定条件下可以设计出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的激励机制,由此探讨农村环境产权分割重构和产权交易机制,并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婉馨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发展,城市的环境问题日益得到重视,而在新农村建设的推进过程中,环境保护与治理相较于城市来说是较为薄弱的一个环节,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等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制约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我们要深刻认识到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环境恶化问题,多管齐下,综合治理,不断加强保护农村环境的制度建设。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骆胜红  刘勇军  
通过对宁远县农村环境质量现状的调查,分析引起农村环境质量下降的原因,提出控制宁远农村环境污染、改善农村环境质量的具体措施和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雪绸  
农村是农民生活和生产的基地 ,也是全国人民的生活源泉、国民经济存在的根本。在城市环境问题得到日益重视的情况下 ,农村的环境保护与治理相对来说正在日趋恶化。本文通过对农村环境污染状况的分析 ,提出了保护农村环境的一些对策和建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邓可祝  
农村环境自力救济是农民对影响其权益的环境问题的一种抗争,其形成的原因主要有:政府对于污染行为的庇护、环境执法不力、农民维权能力不足和环境公权力救济途径的不畅。农村环境自力救济,可以引起全社会对农民环境权益问题重视,对解决相应的环境问题具有推进作用,但也存在社会成本过高的弊端。因此,今后应采取措施来减少农村环境污染,强化公权力对农民环境权益的救济,从而最终减少农村环境自力救济的发生。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兵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纵深推进,在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经济推动农业工业化的同时,爆发式的乡镇企业增长、规模化的农业生产经营以及聚集型的农村生活场域的出现等,造成了农村环境污染的日益恶化,农村环境纠纷也随之频发,并显现出与城市环境纠纷不同的特点。现行的以诉讼为主的纠纷解决机制在解决农村环境纠纷上较为乏力。为此,有必要通过构建新的非诉讼机制——环境ADR解决农村环境纠纷,以维护广大农村地区社会关系的和谐稳定,切实保障农村底层居民的环境权益的实现。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周薇薇  刘正午  
文章针对我国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严峻的农村环境问题,率先提出开展农村环境效益审计。论文分析了当前阻碍我国农村环境效益审计发展的四个症结,给出相应的对策,并从角色定位、内容范围、组织实施、评价标准和技术方法五个方面,构筑了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农村环境效益审计实施框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启明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承受着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带来的巨大压力,与城市的环境污染治理程度相比,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框架下,统筹城乡发展,形成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改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机制,是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重要路径选择。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吕世辰  
中国农村的改革 ,实质上是从产权制度改革和产权结构调整开始的。农村产权结构的调整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也给全国产权结构的调整以一定的启示 ,我们应认真地加以总结。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兆征  
:我国在城市环境日益改善的同时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却越来越严重。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环境问题日益加重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  
编者按: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以研究"三农"问题著称,随着农村环境问题的凸显,其在研究议题中也得到更多的体现。近两年来,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在农村环保领域先后获得了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基于农户技术选择视角的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政策设计"(编号:12CGL06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环境目标约束下农户技术选择:个体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杨雪锋  李爽  王淼峰  
传统治理我国农村环境的局限性日益凸显,"社区营造"作为一种系统性的建设模式,其提倡的处理人与自然、经济与环境、公益与私益多重矛盾的理念值得借鉴。引入"社区营造"理念,构建"人文地产景"五位一体的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新模式,有助于破解农村环境综合治理难题。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徐亚东  张应良  
"三权分置"是中国农地制度的再一次创新,是产权解构与重构的过程。本文基于政策文本讨论农村承包地在"二权分离"和"三权分置"下的产权结构,指出农村承包地的法律原始赋权主体始终是农村集体和承包农户;并从实践层面讨论现有制度下承包地产权结构的逻辑悖论,表明现有制度安排下,存在所有权内部悖论和经营权内部悖论,以及承包权和经营权之间的权能层次悖论、权能结构悖论和权利属性界定悖论。再结合逻辑悖论重新梳理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的关系,最终提出产权重构方案。基于以上讨论,本文提出以下观点:一是除"二权分离"下所有权应有的权能外,再赋予所有权部分剩余索取权;二是强化经营权权能,将经营权物权化,并将承包农户与经营业主之间的关系确定为市场契约关系,通过合约治理保障承包农户与经营业主的各项权利;三是将承包权定性为成员权,作为法律赋予的经营权原始赋权凭证,同时运行承包权退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