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22)
- 2023(11329)
- 2022(9492)
- 2021(8986)
- 2020(7289)
- 2019(16844)
- 2018(16651)
- 2017(31685)
- 2016(17503)
- 2015(19870)
- 2014(20456)
- 2013(20153)
- 2012(18632)
- 2011(17029)
- 2010(17341)
- 2009(16065)
- 2008(16315)
- 2007(15375)
- 2006(13446)
- 2005(12082)
- 学科
- 济(74884)
- 经济(74819)
- 农(50503)
- 业(50025)
- 管理(41643)
- 农业(33374)
- 企(28723)
- 企业(28723)
- 方法(27982)
- 数学(24419)
- 数学方法(24185)
- 中国(21935)
- 业经(21620)
- 地方(19051)
- 财(16659)
- 制(15338)
- 发(14143)
- 学(14044)
- 贸(13115)
- 贸易(13108)
- 易(12724)
- 农业经济(12537)
- 发展(11570)
- 展(11545)
- 银(11183)
- 银行(11159)
- 理论(10977)
- 行(10618)
- 环境(10402)
- 和(10301)
- 机构
- 学院(253094)
- 大学(245469)
- 济(100938)
- 经济(98486)
- 管理(92253)
- 研究(85157)
- 理学(78302)
- 理学院(77420)
- 管理学(76048)
- 管理学院(75579)
- 中国(66680)
- 农(63220)
- 科学(52961)
- 京(52026)
- 农业(48407)
- 财(45490)
- 业大(44069)
- 所(43968)
- 江(42540)
- 中心(41659)
- 研究所(39369)
- 财经(34972)
- 范(34915)
- 师范(34587)
- 州(33447)
- 北京(32488)
- 经(31508)
- 省(30884)
- 农业大学(29891)
- 经济学(29840)
- 基金
- 项目(160879)
- 科学(124154)
- 研究(123880)
- 基金(111183)
- 家(95983)
- 国家(94990)
- 科学基金(79734)
- 社会(75808)
- 社会科(71094)
- 社会科学(71069)
- 省(67170)
- 基金项目(59510)
- 教育(56671)
- 编号(55073)
- 划(54177)
- 自然(48454)
- 自然科(47160)
- 自然科学(47146)
- 自然科学基金(46255)
- 成果(44847)
- 资助(43693)
- 课题(38047)
- 发(37567)
- 重点(36266)
- 农(35221)
- 部(35078)
- 创(33272)
- 性(31824)
- 年(31335)
- 创新(30957)
- 期刊
- 济(125129)
- 经济(125129)
- 研究(72978)
- 农(67558)
- 中国(58551)
- 农业(45552)
- 学报(40502)
- 科学(36508)
- 财(35339)
- 教育(32891)
- 大学(31246)
- 学学(29222)
- 管理(28028)
- 业经(27631)
- 融(25618)
- 金融(25618)
- 技术(24150)
- 业(21624)
- 问题(18061)
- 经济研究(16768)
- 财经(16487)
- 版(15772)
- 农村(15557)
- 村(15557)
- 农业经济(15440)
- 经(14204)
- 图书(13894)
- 经济问题(12991)
- 技术经济(12924)
- 世界(12640)
共检索到3906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东雷 王琳琳
农村特色小镇是城市和农村双向渗透的基本"社会细胞",是新型城镇化的一个重要路径选择,同时特色小镇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行政单元镇,而是一个特色鲜明的地域综合体,建设特色小镇可以促进乡村的产业升级、功能承接和人口转移。因此,应积极完善农村特色小镇的建设路径,以促进特色小镇建设不断向纵深延伸。
关键词:
农村特色小镇 内涵 形成机理 建设路径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晓刚 王苏宇 张元富
乡土文化属于人与自然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文化类型,体现了人类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之间存在的长久而密切的关系,需要通过客观物质来呈现,而客家特色小镇建设则着重强调客家乡土文化的挖掘与展示。在客家特色小镇景观建设的过程中,提炼客家乡土文化符号,指出朴素、务实、勤劳、尚学、中庸是客家文化的特有属性,塑造客家乡土景观,采用选址布局、材料选型、植物种植、景观小品和铺地图案这五种路径进行客家特色小镇景观建设,揭示客属地域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现象相互作用所表现出来的乡土文化和组合特征,协调现代城市与乡土生活之间的矛盾,推动客家地区经济、文化、生态三者和谐发展与社会繁荣稳定。
关键词:
客家小镇 乡土文化 建设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国良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乡村旅游业进入深度调整变革期,旅游空间行为全域化趋势明显,而特色小镇作为旅游业态的聚集体,形态各异、独具韵味,是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和农村城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以"旅游+"与"+旅游"的泛旅游形式,为全域旅游提供了丰富的要素资源。因此,深入研究全域旅游和特色小镇的融合关系,进而探索旅游特色小镇的建设思路和建设路径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旅游特色小镇 全域旅游 建设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程勇
社区组织发展是中国农村社区建设核心内容之一。针对农村社区建设中组织缺失及其对农村社区建设的影响,本文对农村社区中党群组织、经济组织、科技文化组织、社会保障组织及社会服务组织建设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探讨了其具体的建设思路。
关键词:
农村社区 社区组织 建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雪瑞
当前,围绕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新农村建设处在深入推进阶段,农村的生活改善,农民的收入提升,但相应的也付出了巨大的生态环境代价。与城市相比,当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更为突出,严重影响和破坏了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农村环境,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进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本文通过分析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制约因素,探寻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路径,以期全面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的生态环境基础。
关键词:
新农村 生态文明 建设路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冬梅 郑林凤 林赛男 余茜 张社梅 王芳
农业特色小镇是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发动机,是城乡统筹发展战略进程中形成的新格局。目前国内外有关农业特色小镇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基于此,本文以组织种群生态学理论为依据,从界定农业特色小镇的科学内涵入手,深入探讨了农业特色小镇的形成机理,并结合成都实践对当前农业特色小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了深度剖析,最后提出了农业特色小镇建设的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薛铭 崔性赫 汪作朋
建设体育特色小镇是符合"健康中国2030"、"全民健身"等战略政策,是增进人民健康,满足人民群众休闲运动需求的重要途径之一。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SOWT分析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国内体育特色小镇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并对在黑龙江地区建设体育特色小镇进行SWOT分析。得出其优势为地理资源优势、传统文化优势、大众健身活动等优势;其劣势为基础设施不完善,体育人才的缺乏;国家政策支持和人民对体育锻炼的需求是其重要的机遇;"冬热夏冷"是其最大的威胁。根据以上内容对黑龙江省建设体育特色小镇提出,应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性,合理地结合当地特有的地理资源、风土人情、传统文化,使体育与旅游、文化、休闲运动等多种产业有机融合等对策,从而为黑龙江省体育小镇建设与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曾丽英 陈庆勤
农业特色小镇既是城乡协同推进的重要支点,又是进一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村发展新动能的有效载体。但是,由于多数农业特色小镇的产业基础比较薄弱,因而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甚至出现了大规模进行房地产开发的不良倾向。因此,应规范和完善特色小镇概念,推动农业特色小镇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秉承以农为本、三产融合的原则,以充分发掘农业特色小镇的社会经济价值。
关键词:
农业特色小镇 现状 优化路径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牛京萍 赵亭
我国的特色小镇建设是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索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的重要举措,但由于缺乏成熟的经验和理论,在建设实践中出现了诸如建设理念不够成熟、规划不够科学、定位不准、社区功能不够完善等问题。森林小镇是特色小镇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以林业特色产业为基础形成的,兼具文化、旅游、社区功能的发展平台,在建设中应把握时代精神、立足地方实际,遵循生态优先、科学规划、政府引导、循序渐进的原则,突出林业特色,把森林小镇建设成为依托森林资源、生态优势的宜居、宜游、宜养的集中居住区域。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牛京萍 赵亭
我国的特色小镇建设是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索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的重要举措,但由于缺乏成熟的经验和理论,在建设实践中出现了诸如建设理念不够成熟、规划不够科学、定位不准、社区功能不够完善等问题。森林小镇是特色小镇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以林业特色产业为基础形成的,兼具文化、旅游、社区功能的发展平台,在建设中应把握时代精神、立足地方实际,遵循生态优先、科学规划、政府引导、循序渐进的原则,突出林业特色,把森林小镇建设成为依托森林资源、生态优势的宜居、宜游、宜养的集中居住区域。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吉福
特色小镇作为特色产业、地域文化、环境优美和配套完善的综合体,是一种可持续创新的产业组织形态,对优化产业结构、生产力布局、空间资源配置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推进作用。文章从分析特色小镇建设的政策背景出发,梳理了全国及大同市特色小镇建设的基本情况,指出大同市在产业结构、开发建设、政策支撑、思想意识和基础设施等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针对性地提出大同市特色小镇建设要坚持六大原则、做到六个结合、培育八种特色模式,以期能为推动大同市在产业转型升级、增强发展新动能、提升有效供给能力等方面给予有益启发和探索。
关键词:
特色小镇 路径 模式 大同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单卓然
新时代建设和发展特色小城镇及特色小镇,是落实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衔接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行动。自2016年7月三部委(住建部、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文开启特色小(城)镇培育工作以来,国家先后于2016年10月和2017年8月发布了两批总计403个创建培育名单,助推全国各地的特色小(城)镇迎来发展浪潮。通过持续地在特色产业打造、美丽和谐宜居、文化发扬传承、设施服务便捷、活力体制机制等领域深度挖
关键词:
特色小镇建设 特色小城镇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吉福
特色小镇作为特色产业、地域文化、环境优美和配套完善的综合体,是一种可持续创新的产业组织形态,对优化产业结构、生产力布局、空间资源配置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推进作用。文章从分析特色小镇建设的政策背景出发,梳理了全国及大同市特色小镇建设的基本情况,指出大同市在产业结构、开发建设、政策支撑、思想意识和基础设施等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针对性地提出大同市特色小镇建设要坚持六大原则、做到六个结合、培育八种特色模式,以期能为推动大同市在产业转型升级、增强发展新动能、提升有效供给能力等方面给予有益启发和探索。
关键词:
特色小镇 路径 模式 大同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楚鑫 姜健伟 陈朋伟
浙江特色小镇取得成功之后,全国掀起了特色小镇建设的热潮。本文在借鉴国外成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以"融合"与"创新"为核心,从思想、主体、产业、基设与生态、保障、评估与监管等层面着手,以构建河北省特色小镇建设路径。
关键词:
国外经验 河北省 特色小镇 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尹婞 李晓敏
当前,中国正在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关系到人民生活的幸福,涉及千家万户的民生福祉。党中央和地方政府都致力于社会养老的民生工程。养老特色小镇是解决社会养老问题的一个有效手段,联合治理涉及国家多个部委,相互协调共同解决社会养老问题,体现出明显的特点,也面临着一些发展的困境。本文从联合治理视域出发,探究养老特色小镇发展的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联合治理 养老特色小镇 发展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