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39)
- 2023(15414)
- 2022(13283)
- 2021(12461)
- 2020(10140)
- 2019(23241)
- 2018(23322)
- 2017(44553)
- 2016(24051)
- 2015(27441)
- 2014(27813)
- 2013(27835)
- 2012(25504)
- 2011(23102)
- 2010(23314)
- 2009(21422)
- 2008(20651)
- 2007(18473)
- 2006(16640)
- 2005(14773)
- 学科
- 济(107184)
- 经济(107069)
- 业(71374)
- 管理(64182)
- 农(51538)
- 企(48782)
- 企业(48782)
- 方法(41792)
- 数学(36193)
- 数学方法(35834)
- 农业(34311)
- 中国(31356)
- 业经(28028)
- 地方(27943)
- 财(22065)
- 学(21294)
- 制(19068)
- 贸(18423)
- 贸易(18409)
- 易(17751)
- 发(17415)
- 银(16272)
- 银行(16226)
- 环境(16114)
- 技术(16100)
- 行(15685)
- 融(15676)
- 金融(15675)
- 和(15235)
- 理论(15171)
- 机构
- 学院(349664)
- 大学(345770)
- 济(141591)
- 管理(139015)
- 经济(138522)
- 研究(120414)
- 理学(120203)
- 理学院(118857)
- 管理学(116915)
- 管理学院(116308)
- 中国(91028)
- 科学(74703)
- 京(74421)
- 农(73376)
- 财(61226)
- 所(60964)
- 业大(57679)
- 农业(56051)
- 研究所(55382)
- 中心(54974)
- 江(51945)
- 财经(48538)
- 范(47793)
- 师范(47397)
- 北京(47202)
- 经(44148)
- 院(42846)
- 州(42598)
- 经济学(40222)
- 经济管理(38330)
- 基金
- 项目(236610)
- 科学(185784)
- 研究(175506)
- 基金(169747)
- 家(147187)
- 国家(145810)
- 科学基金(125107)
- 社会(110575)
- 社会科(104323)
- 社会科学(104295)
- 省(94088)
- 基金项目(90884)
- 自然(80037)
- 教育(78742)
- 自然科(78111)
- 自然科学(78096)
- 划(77711)
- 自然科学基金(76664)
- 编号(73379)
- 资助(68920)
- 成果(58614)
- 发(54385)
- 重点(52170)
- 部(51733)
- 课题(50063)
- 创(48712)
- 创新(45306)
- 国家社会(44610)
- 科研(44539)
- 教育部(43809)
- 期刊
- 济(167177)
- 经济(167177)
- 研究(103578)
- 农(74672)
- 中国(72004)
- 学报(55403)
- 科学(52766)
- 农业(50864)
- 管理(47934)
- 大学(42709)
- 财(42137)
- 学学(40378)
- 教育(38967)
- 业经(33633)
- 融(33546)
- 金融(33546)
- 技术(31854)
- 经济研究(24645)
- 业(23847)
- 问题(22364)
- 财经(22346)
- 经(18979)
- 版(18162)
- 图书(17850)
- 科技(17370)
- 技术经济(17243)
- 商业(17205)
- 理论(16441)
- 资源(16434)
- 世界(16379)
共检索到5247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龚雪 黄龙飞
农村物流是连接城乡生产和消费的重要纽带,完善农村物流配送体系是畅通国内大循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促进农村消费的重要举措。本文运用PVAR模型研究农村物流发展与农村居民消费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第一,农村物流发展水平与农村居民人均消费可以相互促进,但农村物流发展水平对农村居民人均消费的影响具有滞后性;第二,农村居民人均消费受自身的影响较大,而农村物流发展水平受自身的影响却较小;第三,进一步把农民消费分为农村居民生存性消费与农村居民发展性消费,农村物流发展水平对农村居民发展性消费的促进作用更大,但农村居民生存性消费对农村物流发展水平的促进作用更大。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林天
本文基于2010—2020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从数字金融的各个方面构建数字金融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实证模型,并从消费异质性和区域异质性两方面展开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发展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率的提高以及消费结构的优化均存在着显著的正向作用;数字金融主要通过促进农村居民的享乐型消费来提高消费水平、优化消费结构;数字金融对我国中部省份农村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较中西部地区更强。本文的研究对我国农村地区的数字金融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数字金融 农村居民消费 消费升级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书云 周凌瑶
本文利用1978—2008年度数据,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实证研究了我国农村居民消费与城镇化发展的关系。结果表明,城镇化发展促进了农村居民消费的增加,农村居民消费的增加又促进了城镇化的发展,农村居民消费和城镇化发展是相互促进的关系。我国在继续坚持城镇化发展长期战略的同时应通过扩大消费来加速推进城镇化。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李芳琴 杨洁
文章以中国农村金融和农村居民消费的数据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通过研究二者之间的变化关系得出目前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力有限。从消费水平方面看,农村金融的支持效应较弱;从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方面看,农村金融发展虽与其存在长期均衡的稳定关系,但在促进各个类别的消费结构方面具有差异性而且还没有形成良好地互动机制。目前中国农村金融发展在提升和优化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关键词:
农村金融发展 消费水平 消费结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艳冬 王岩
本文基于面板数据模型和GMM方法,重点围绕居民消费现实和消费潜能两个维度,实证研究了我国农村电商化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我国农村电商化既有利于促进农村居民实际消费规模扩大,也有利于农村居民的消费潜能释放,从而获得更大的消费增长后劲。农村电商化对农村居民消费的挖潜力也存在一定的区域差异性,其中对消费现实水平的影响程度以中部地区最高,而对消费潜能的影响程度以东部地区最高;西部地区农村电商化在挖潜农村居民消费方面的作用则不强。
关键词:
农村电商化 农村居民消费 影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顾雨辰 包思颖
收入多样化已成为我国农村家庭稳定收入、保障可持续消费的重要方式。然而,收入多样化对不同地区的农村居民消费影响可能存在巨大差异。本文通过2002-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收入多样化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收入多样化可以增加我国农民的消费。同时,低收入和高收入组的农民消费对收入多样化更为敏感,而中等收入省份的农民对收入多样化则不太敏感。最后,农村居民的消费展现出显著的棘轮效应和示范效应。为此提出保就业稳民生、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市场新格局从而深度挖掘农村消费潜力等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兰品 常宗露
农村福利水平和富裕程度的提升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和核心。本文基于消费支出视角和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评估数字经济是否促进农村消费水平的提升以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农村家庭消费具有促进效应,在使用替换变量等方法重新回归后结果仍稳健可靠;增加收入、开拓消费平台和改进支付方式等途径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增强了数字经济对农村家庭消费的促进作用;分样本中男性决策者、高受教育水平和社会关系复杂的农村家庭消费受到数字经济的促进作用更强。为进一步促进农村消费增长,全力扩大内需,畅通经济内循环,筑牢共同富裕基础,我国应夯实消费基础,巩固平台优势,加强政策引导,以促进数字赋能,推动消费发展。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范陈玉 李旭
随着我国商品供求关系的转变,培育农村市场、开发农民消费需求成为学界和政府谋求城乡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焦点。深入分析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演变过程,对于正确认识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层次性变化规律、揭示消费市场的未来变化趋势,针对居民消费需求的变化情况合理调整产品结构,刺激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例举现阶段山东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运用线性支出扩张模型及恩格尔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从边际分析、恩格尔系数分析和弹性分析三个方面,分析山东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旨在提出提高农民消费需求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居民 消费结构 恩格尔系数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蒋南平 朱琛 刘巍巍
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可变参数模型对我国1986年~2006年的政府支出和农村居民消费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从动态来看,1986年~1992年政府支出对农村居民的消费产生挤出效应,1993年~2006年政府支出对农村居民的消费产生引致效应;从结构上看,政府财政支出的各个构成部分除个别年份对农村居民的消费有挤出效应外,大部分时段都体现为挤入效应。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政府应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对农村的财政支出力度,以扩大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开拓农村市场,拉动国内消费需求。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林秀清
目前,加快城镇化建设对开拓农村市场、扩大内需以及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城镇化对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实证分析了我国城镇化水平与城乡居民收支的关系,并提出了加快城镇化进程、扩大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主要对策。
关键词:
城镇化 农村居民 消费水平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肖立
扩大内需是中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根本立足点。本文运用ELES模型,对农村居民的基本消费支出、边际消费倾向、需求收入弹性和价格弹性等消费结构指标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收入水平不高是制约农村居民消费的首要因素,农村居民仍以生存型消费为主。建立居民增收长效机制,健全社会保障机制,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推行消费信贷,优化农村消费环境可有效扩大居民消费需求,优化农村居民消费结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启望
本文利用浙江省1984-2008年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人均纯收入统计数据,对浙江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与人均纯收入之间关系进行协整检验,并建立误差修正模型。结果表明,浙江农村居民的人均消费支出和人均纯收入之间确实存在长期稳定关系,通过提升农村居民的纯收入能够有效促进居民的消费支出。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汪旭晖 顾晶
本文运用协整理论及误差修正模型研究了中国农村居民消费与收入之间的长期均衡和短期波动关系,并进一步分析了不同来源的收入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农村居民有较强的消费欲望,但是收入不足制约了其消费水平,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收入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较显著,其中家庭经营收入的增加对消费增长的影响最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民消费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居民 收入 消费 协整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洪丹 赵宣凯 陈丽爽 郑琛誉
本文通过对农村贷款状况和农村居民消费状况的分析发现,农村贷款增长速度虽然较快,但是相对于农村经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而言,其投入水平仍然比较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持续缩小;农村居民消费支出随着农村贷款增加而提高。进一步的实证分析发现,利率对农村居民消费的作用呈现倒"U"型特征,临界值约为2.5%,农村贷款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弹性约为0.1。本文最后从优化农村金融结构、抑制农村资金外流、推进农村利率市场化和加快农村金融产品创新等四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方帅
本文基于对农村消费市场的现状调查,通过分析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得出目前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普遍不高,结构不合理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完善商品流通网络,健全农村市场体系等措施,以期能促进农村消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