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97)
- 2023(17378)
- 2022(14948)
- 2021(14018)
- 2020(11419)
- 2019(26272)
- 2018(26358)
- 2017(50173)
- 2016(27074)
- 2015(30947)
- 2014(31225)
- 2013(31163)
- 2012(28822)
- 2011(26223)
- 2010(26575)
- 2009(24567)
- 2008(23678)
- 2007(21117)
- 2006(19219)
- 2005(17293)
- 学科
- 济(130129)
- 经济(130004)
- 业(75357)
- 管理(71241)
- 农(52483)
- 企(52383)
- 企业(52383)
- 方法(46020)
- 数学(39690)
- 数学方法(39304)
- 中国(35449)
- 农业(34961)
- 地方(34511)
- 业经(30601)
- 学(26694)
- 财(24341)
- 制(22033)
- 贸(20462)
- 贸易(20445)
- 易(19658)
- 发(18877)
- 环境(18449)
- 银(18010)
- 银行(17965)
- 融(17887)
- 金融(17884)
- 地方经济(17788)
- 理论(17413)
- 和(17412)
- 行(17344)
- 机构
- 学院(391620)
- 大学(388969)
- 济(163200)
- 经济(159645)
- 管理(151357)
- 研究(140288)
- 理学(129686)
- 理学院(128141)
- 管理学(126030)
- 管理学院(125322)
- 中国(106008)
- 科学(85969)
- 京(84686)
- 农(78175)
- 所(71444)
- 财(70638)
- 研究所(64698)
- 中心(63748)
- 业大(62037)
- 江(60170)
- 农业(59655)
- 财经(55382)
- 范(54150)
- 北京(54134)
- 师范(53716)
- 经(50195)
- 院(50166)
- 州(49634)
- 经济学(47707)
- 省(44583)
- 基金
- 项目(260426)
- 科学(203634)
- 研究(193125)
- 基金(186188)
- 家(161766)
- 国家(160290)
- 科学基金(136674)
- 社会(121645)
- 社会科(114741)
- 社会科学(114710)
- 省(102756)
- 基金项目(99571)
- 自然(86959)
- 教育(86539)
- 划(85532)
- 自然科(84792)
- 自然科学(84771)
- 自然科学基金(83226)
- 编号(80252)
- 资助(75462)
- 成果(65113)
- 发(60080)
- 重点(58056)
- 部(56760)
- 课题(55394)
- 创(53228)
- 创新(49579)
- 国家社会(49326)
- 科研(48646)
- 发展(48319)
- 期刊
- 济(197519)
- 经济(197519)
- 研究(120543)
- 中国(83968)
- 农(78153)
- 学报(61874)
- 科学(58718)
- 管理(54062)
- 农业(52987)
- 财(50959)
- 大学(47282)
- 学学(44593)
- 教育(43701)
- 融(38613)
- 金融(38613)
- 技术(36308)
- 业经(35448)
- 经济研究(29558)
- 财经(26688)
- 问题(26346)
- 业(25623)
- 经(22862)
- 图书(20628)
- 技术经济(20149)
- 版(19773)
- 世界(19582)
- 资源(19374)
- 科技(18816)
- 现代(18414)
- 理论(18321)
共检索到6061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彭建良 王伺远
旨在探索农村物流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的因果关系,运用了格兰杰因果关系分析法,对杭州市涉农的7县(市、区)的物流与农村经济进行了全面分析。结果发现:农村经济对农村物流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农村物流对农村经济的促进作用却不是那么显著,即在改善农村物流发展水平方面仍有很大的空间。故此提出了促进农村物流发展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
农村物流 农村经济 格兰杰检验 因果关系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李培芳
一、桐庐县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现状及成效(一)加强窗口指导,引导和推进金融支持辖区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有效开展。一是立足当地实际,及时下发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信贷工作指导意见。二是有效搭建平台,解决企业融资难题。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联系,及时掌握中小企业资金需求情况,通过召开银企、银农恳谈会形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伍婷 方威
本文在借鉴以往农民收入与农村物流相关性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1996—2008年湖南省农民收入与农村物流及其相关变量数据,利用计量经济学和系统动力学的原理和方法,建立农民收入与农村物流发展水平因果关系图,分析农民收入与农村物流发展水平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朱明芬
近两年来,在各级政府引导、农村农民投入和社会各界参与下,杭州市新农村建设成效十分明显。但是,对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和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标准,杭州新农村建设仍然存在诸多不足,需要不断改革相关体制、完善相关机制,才能促进其健康发展。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文琦 延军平 丁金梅
农牧交错区既是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又是生态环境敏感区域。从协同论系统论原理角度出发,系统分析了地处农牧交错区的榆林市生态建设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产生的冲突,提出了北方农牧交错区生态环境与农村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方案,即通过调整种植业结构,实施劳务输出,采用生态购买,建立生态特区,营造生态文化,加快城镇基础设施等一系列措施,系统协调生态建设与农村经济发展,建议给予相应的政策保障机制。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徐忠国 谭荣 蒋明利
宅基地管理:政府与市场之外是否有第三条道路?农村宅基地制度,是保障农村村民居住权的重要制度安排。其特点是"集体所有、政府审批、农户使用、无偿无期、一户一宅、限制流转"。这种福利分配的宅基地制度为农村社会稳定、农民安居乐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现有制度已难以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农民建房难的问题日益突出。问题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农村建设用地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志红
文章通过对涉农高职教育现状分析,发现高职教育存在办学基础薄弱、服务能力欠缺,人才培养模式难以满足农业发展需求等不足,文章进而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广泛开展农技培训、推动农村文化繁荣等方面提出了涉农高职教育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
涉农高职 农村经济 服务能力 路径探析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曹开宇
当前,做好农民宅基地保障,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是农村住房建设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笔者结合杭州市萧山区农村住房建设的成效和问题,对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提出一些建议。近几年,萧山区大力开展"一户多宅"清理整治工作,通过宅基地清理和复垦,有效拓展了用地空间。截至2014年6月,全区累计拆除"一户多宅"21644户、面积230.8万平方米,拓展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丁裕力
一、当前城市化建设现况及其影响杭州市余杭区南苑街道成立于2001年8月8日,总面积28平方公里。当时辖16个建制村和4个社区。区域经济以纺织、服装、五金机械三大行业为主体,2003年末有各类工业企业140多家,个体工业户138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方丽 田传浩
研究目的:探讨地权安全性及农村住房租赁市场的发育如何影响农户住宅投资行为。研究方法:建立跨期农户选择模型,并推导出一系列命题与推论。在此基础上利用2010年浙江省杭州市城乡交错区24个村465户农户的样本对本文的命题和推论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1)安全的产权能够促进投资。(2)市场交易权能够促进投资。(3)如果存在可能阻碍投资收益的政策,投资激励会降低;政策对投资收益的损害程度越小,对投资的阻碍越小。研究结论:地权安全性与住房租赁市场的发育对农户住房投资行为有显著的影响,有保障的地权和对住房租赁市场的合理规范及引导对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钱炳根 蔡志祥
一、农民收入八大特征1.收入增幅呈加速态势。据农村住户抽样调查资料,2005年余杭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679.48元,比2000年增加3417.89元,年均递增10.53%,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6.27%。“十五”期间,余杭农民纯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郝明
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面临的重大难题,也是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所必须破解的重点难题,本文将营口市农村经济发展滞后的主要表现、成因、破解思路与对策措施建议归纳整理如下,仅供参考。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朱明芬
本文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采用交叉列表和多项选择的卡方检验及Logit回归分析法,分析了山区与平原农村在新农村中最急需建设的内容的优先排序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选择比较一致是"生活宽裕",高度一致是"乡风文明"和"管理民主",差异较大的是"生产发展"和"村容整洁"。对于山区农村示范村或重点整治村建成与否,其影响程度最大的因素分别是村道修建距今年限、村干部学龄和离县城的距离;平原农村则分别是,农村工业总产值、农民年人均纯收入、村道修建距今年限和信息化程度。
关键词:
新农村 建设内容 建设机制 差异性分析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宋玉静
本文从农业经济增长、农民收入增加和土地产出率提升等三个研究视角出发,通过运用最小二乘法构建不同的线性回归模型,深入分析了“十二五”时期以来沈阳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效应。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沈阳市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的增加,对农业经济增长、农民收入增加和土地产出率提升均产生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并从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加快建立健全全方位农村劳动力就业保障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廖志明
杭州市在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农村能源资源、消费等方面具有江南代表性,是我国农村生活能源建设的试点地区。与全国总体水平相比,杭州市农村生活能源建设已初见成效,拥有一套较为完善的农村能源建设和管理方法。对我同其它地区的农村能源建设亦可借鉴。 一、农村能源合理布局的条件评价 1、以山丘为主,农村能源资源较为丰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