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20)
2023(12690)
2022(10737)
2021(10301)
2020(8558)
2019(19279)
2018(19047)
2017(36164)
2016(19637)
2015(21782)
2014(21317)
2013(20973)
2012(19222)
2011(17130)
2010(17241)
2009(15710)
2008(15280)
2007(13624)
2006(12082)
2005(10369)
作者
(53514)
(45401)
(44954)
(42738)
(28500)
(21721)
(20271)
(17516)
(17430)
(16022)
(15538)
(15429)
(14214)
(13929)
(13811)
(13796)
(13342)
(13148)
(13146)
(12896)
(11271)
(10992)
(10943)
(10762)
(10321)
(10218)
(10039)
(9923)
(9150)
(9136)
学科
(81291)
经济(81112)
(60345)
管理(51347)
(50538)
(39801)
企业(39801)
方法(34869)
农业(33650)
数学(29760)
数学方法(29297)
业经(24516)
中国(20981)
(19693)
(17234)
地方(17051)
(15121)
(13032)
(12814)
贸易(12808)
理论(12673)
农业经济(12561)
(12467)
(12220)
(11990)
(11928)
(11515)
技术(11506)
银行(11486)
(11439)
机构
学院(270307)
大学(266436)
(109548)
经济(107333)
管理(106328)
理学(92316)
理学院(91359)
管理学(89704)
管理学院(89188)
研究(87677)
中国(67612)
(62227)
(54052)
科学(53344)
(49977)
农业(47372)
业大(45298)
中心(43438)
(42558)
(42178)
财经(39660)
研究所(38618)
(36198)
(36187)
师范(35844)
(35319)
经济学(32737)
北京(32630)
(30886)
经济管理(30247)
基金
项目(187402)
科学(148681)
研究(139153)
基金(136962)
(119156)
国家(118037)
科学基金(101917)
社会(90938)
社会科(84974)
社会科学(84944)
(74430)
基金项目(72959)
自然(65019)
教育(63662)
自然科(63516)
自然科学(63493)
自然科学基金(62358)
(61855)
编号(57133)
资助(54333)
成果(45703)
(42310)
重点(42008)
(40840)
(39119)
课题(38523)
国家社会(37411)
创新(36537)
教育部(36145)
科研(36024)
期刊
(125586)
经济(125586)
研究(75062)
(66329)
中国(54845)
农业(45073)
学报(43327)
科学(40468)
(38539)
管理(35635)
大学(34452)
学学(32678)
教育(28758)
业经(26847)
(26595)
金融(26595)
技术(23490)
(20922)
财经(19224)
问题(17970)
(16561)
(16446)
经济研究(16275)
农村(15015)
(15015)
农业经济(14926)
世界(13353)
资源(12954)
经济问题(12630)
技术经济(12603)
共检索到3997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卢飞  
基于湖北恩施州"整酒风"的调研表明:农村社会人情异化主要体现在人情仪式的异化和人情性质的异化,其主要表现为人情往来中的"要面子"、"拉关系"与"谋财"等异常行为;乡村社会原有的人情往来面临着规范缺失和控制弱化,加之人情往来中的面子焦虑和利益博弈、熟人社会礼尚往来的人情环境阻碍了有效赏罚的实施,进而导致人情异化问题的产生。要有效治理这种人情异化现象,必须建立回归人情常态的有效规范,规范村民人情往来的自主权;构建人情规范管理体系,进而实现有效赏罚的实施。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乔花芳  许建波  刘荣  郭子钰  谢双玉  
有效预防返贫风险是后脱贫时代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的关键。该研究将风险的概率纳入返贫风险评估体系,从发生概率和破坏程度两方面综合评估其返贫风险,系统反映返贫风险的可能性和破坏性,进而探究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农户各维度的返贫风险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个体风险、家庭风险、社会风险和自然风险,农户受家庭风险和个体风险影响较大,存在明显的内生性、个体化特征。2)依据风险的发生概率和破坏程度,返贫风险可分为“高概率—高破坏”型、“高概率—低破坏”型和“低概率—低破坏”型3种类型,其中,“高概率—高破坏”型风险包括非农就业能力和教育负担,返贫风险指数最高,对农户返贫的威胁最大。3)抚养人数和户主的文化程度等家庭特征是影响返贫风险的主要因素,乡村旅游扶贫开发模式不同导致农户的返贫风险存在显著差异。在返贫防治实践中,应因户施策,重点防治内生性返贫,同时要根据返贫风险发生概率及破坏程度的差异,制定合理的返贫风险预警机制及防治措施。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彦  李忠斌  毛中明  
运用对国家民委的863科技项目推广点之一的湖北恩施自治州利川市的调研数据,采用多变量回归和Logistic回归模型对信息化与农村经济发展、特别是与农民收入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信息化与农民收入有着正相关的关系;农民的收入结构与信息化、农民的文化程度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贝  李海鹏  
基于恩施州龙凤镇的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模型探讨了影响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农户贫困与否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第一,在现行的划分标准下,受访地区高达27.83%的农户家庭仍处于贫困状态。第二,户主层面,性别为女、文化程度低、兼业时间短的农户家庭处于贫困的可能性更大;家庭基本特征层面,耕地面积少的农户家庭更容易陷入到贫困状态;家庭生命周期层面,拥有的未成年子女数量少、遭受过重大疾病或伤残的农户,其家庭贫困的可能性更大。第三,户主年龄、交通通达度、是否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劳动力数量、是否拥有在读大学生等5个变量均不是影响农户家庭贫困与否的关键性因素。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促进连片特困地区农户早...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余芳  
人情是基于某人的某事件而导致与之有联系的人通过钱或物的形态表达情感或态度的一个过程,也是农村社会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常用的记账单位,根据在同一事件里担任的角色的不同,可以分为"办酒"者和"送人情"者,二者在不同事件里是可以相互转换的。由于受到市场经济的浸染且传统文化受到极大的破坏等,现今农村社会的人情已与早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出现了部分异化:一方面,现今农村社会的人情全过程开始去繁求简,而另一方面却又趋于标准化、功利化和账本化。要使农村社会人情理性回归,除了如湖北恩施的政府适时介入从政策层面规范部分过份异化的人情外,必须重建传统文化及其道德制约,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农村社会人情的健康和持续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赵绪福  吕世安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升  
基于农村熟人社会的特性,以农村"办酒"消费为切入点,采用案例分析研究农村社会的消费机制,结果发现,在村庄这个熟人社会中,"办酒"不仅受到个人理性影响,还受到社会结构、社会规范和社会文化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农村熟人社会的消费机制不但是由消费者的个人行为构成,而且要与所处的具体情境类型相匹配,体现出与环境的合宜性,行动的理性要受到社会环境约束,因此,个人的消费实际上是嵌入到社会之中,表现为一种"可预测的消费"。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婷  
将熟人社会作为农村阶层研究的微观场域,具体地分析阶层之间的互动和作用机制,把握阶层之间的关系状态和性质。在信息对称的熟人社会中,村民在不断地交往中形成阶层认知和阶层定位,而熟人社会中的公共性以及内向价值所产生的强制性使得阶层之间形成长期而稳定的互动,因此,阶层关系的机制性研究在熟人社会中得以实现,农村阶层研究的关系论范式在这一熟人社会中同样得以实现。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郭子钰  谢双玉  乔花芳  许建波  贾垚焱  
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后,要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必须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以湖北省恩施州18个乡村旅游村为案例地,识别农户面临的各类潜在返贫风险,构建返贫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利用入户问卷调查获取数据,采用加权求和指数法评估农户的总体及不同维度返贫风险,并利用方差分析进一步对比不同类型农户的内部差异。结果表明,恩施州乡村旅游地农户面临的潜在返贫风险包括自然、消费、教育、收入和健康5个维度;农户总体返贫风险指数为16.737,处于较低水平。不同风险的威胁程度不尽相同,其中收入风险相对较高,为4.682,教育和自然风险次之,消费和健康风险相对较低,分别为2.614和2.230。不同类型农户返贫风险也存在显著差异,相较于非旅游生计策略农户,旅游生计策略农户总体返贫风险更高,而务农主导型农户的自然风险、补贴依赖型农户的健康风险更高。因此,为“后精准扶贫”时期恩施州乡村旅游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阻断农户返贫风险,提出设立巩固脱贫成果专项资金,因户制宜制定帮扶措施;完善技能培训体系,提升农户非农就业能力;持续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树立理性消费理念的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鄢哲明  李学升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韩磊  乔花芳  谢双玉  张祥  王安琦  
精准扶贫背景下,旅游扶贫地居民对旅游发展的影响感知反映了旅游扶贫政策实施的实际效应,其内部差异、类型值得深入研究。基于从恩施州22个旅游扶贫村收集的问卷调查数据,引入潜在冲突指数(Potential Conflict Index,PCI),运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方法,分析旅游扶贫村居民影响感知的维度、水平和内部差异,并对其分类。研究结果表明:(1)恩施州旅游扶贫村居民认可旅游发展带来的环境-社会效益、扶贫效益和素质提升作用,但认可度普遍不高,认为旅游发展没有带来环境、社会和经济成本;(2)居民对旅游发展、扶贫效益、素质提升、环境成本和经济成本的感知存在较大内部差异;(3)基于这些差异,将居民分为旅游发展认可者、经济成本关注者、谨慎观望者、扶贫效益认可者、环境成本关注者五类。最后,根据分析结果,针对五类居民,提出了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商世民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北省西南部,俗称鄂西。全州六县两市,属武陵山腹地的农业经济区。恩施州成立于1983年,是我国最年轻的自治州,也是湖北省惟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和惟一被纳入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地区。在国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先义  
基于安庆殡葬改革的考察表明:农村殡葬改革存在"为民"政策引发民众抗争、"骨灰棺葬"盛行、葬礼文化式微与丧葬费用增加等异化现象;其主要原因在于殡葬改革急功近利且缺乏弹性、农村殡葬服务供给能力不足、农民传统思想观念梗阻。农村殡葬改革异化的治理策略主要有:因地制宜,制定弹性殡葬政策;文明执法,循序渐进推行殡葬改革;增加投入,提升殡葬服务能力;注重宣传,促进民众思想观念变革。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新平  曹骞  
2008年,湖北省委、省政府作出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重大战略决策,圈内的恩施、宜昌、十堰等州、市纷纷响应,积极主动融入"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本文以恩施州为研究对象,应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探讨生态功能区划系统以及区划原则问题,并且针对不同类型功能区的特点,将恩施州划分出四大复合生态区,同时提出了相应的生态建设战略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