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39)
- 2023(6904)
- 2022(5691)
- 2021(5431)
- 2020(4378)
- 2019(9800)
- 2018(9626)
- 2017(18871)
- 2016(10013)
- 2015(11032)
- 2014(11073)
- 2013(11233)
- 2012(10739)
- 2011(9903)
- 2010(10088)
- 2009(9391)
- 2008(9212)
- 2007(8562)
- 2006(7831)
- 2005(6818)
- 学科
- 济(51130)
- 经济(51083)
- 农(48676)
- 业(35015)
- 农业(32553)
- 管理(21068)
- 方法(17328)
- 业经(16819)
- 数学(15603)
- 数学方法(15475)
- 企(13730)
- 企业(13730)
- 农业经济(12337)
- 地方(12234)
- 中国(12202)
- 发(10532)
- 学(9532)
- 制(9502)
- 村(9424)
- 农村(9403)
- 发展(9074)
- 展(9066)
- 财(8525)
- 贸(8323)
- 贸易(8319)
- 收入(8202)
- 易(8068)
- 土地(7742)
- 策(7734)
- 及其(7541)
- 机构
- 学院(155003)
- 大学(149605)
- 济(68483)
- 经济(67339)
- 管理(58206)
- 研究(54725)
- 农(51602)
- 理学(51225)
- 理学院(50671)
- 管理学(49743)
- 管理学院(49510)
- 中国(42957)
- 农业(39210)
- 科学(34083)
- 业大(31520)
- 京(30320)
- 所(28649)
- 财(27918)
- 研究所(26115)
- 中心(25443)
- 农业大学(24190)
- 江(23787)
- 财经(22088)
- 范(20788)
- 师范(20604)
- 经济学(20306)
- 经(20150)
- 经济管理(19735)
- 业(19197)
- 省(19121)
- 基金
- 项目(104183)
- 科学(82791)
- 基金(77070)
- 研究(76492)
- 家(67695)
- 国家(66976)
- 科学基金(56802)
- 社会(51214)
- 社会科(47964)
- 社会科学(47953)
- 省(41890)
- 基金项目(41435)
- 自然(35371)
- 自然科(34542)
- 自然科学(34533)
- 自然科学基金(33921)
- 划(33563)
- 教育(32944)
- 编号(31536)
- 农(30585)
- 资助(29652)
- 成果(24630)
- 发(24366)
- 部(23587)
- 重点(23118)
- 国家社会(21622)
- 创(21455)
- 课题(20770)
- 业(20306)
- 创新(20012)
共检索到2311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胡绍雨 申曙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消费方式从与传统农业生产相适应的分散化、个体化、封闭性、低层次的传统消费方式,逐步向集中化、社会化、市场化、重视享受与发展的现代消费方式转变;其中,农村耐用消费品消费从"贫困—温饱"到"温饱—小康"再到"小康—全面小康"的三个阶段特征表现得尤为明显;消费习惯、消费者的自我认同、社会分层属性、区域位置、消费制度、家庭生命周期以及家庭收入是影响农村耐用消费品消费方式及其演进方向的重要因素。消费方式的变迁可以直接带来消费量的增加,而消费方式的变迁综合地取决于农民自身因素、农村客观环境因素和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胡绍雨 申曙光
农村消费方式是耐用消费品消费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耐用消费品消费经历从"贫困-温饱"到"温饱-小康"再到"小康-全面小康"的三个发展阶段。该文借鉴西方消费方式的研究范式,从农村消费方式的变迁入手,探求农村耐用消费品消费方式的影响因素和变迁机理,从而得出农村消费方式、农民收入与农村消费增长三者关系的相关结论。
关键词:
耐用消费品 消费方式 变迁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宋锋华 泰来提·木明
本文利用新近发展的面板协整技术和面板误差修正模型来判断我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趋势和短期波动情况,然后使用门限回归模型分析能源消费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是否存在一种结构变动,进而促使经济发展在跨越某一阶段后减少对于能源消费的依赖。研究结果表明了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存在着长期的协整关系,但地区间差异较大;并且存在着以能源强度为门槛变量的非线性转化关系,当能源利用效率较低时,经济增长是以资本和能源消耗为基础的;而当能源利用效率提高时,经济增长则依靠于资本和劳动投入,且两者的影响程度趋同,而对于能源投入的依赖程度下降。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乔海曙 邓婷
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应成为拉动农村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应努力通过农民收入和消费的增加来促进农村经济的增长。目前,由于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偏低、财政缺位导致公共品供给不足、金融缺位导致农村融资困难等原因,使得我国农村消费呈现总量不足、层次偏低的特点。要启动农村消费市场,就必须增强农村自身“造血”功能,增加农民收入;加大金融支农力度,保证农村资金的供给;加大财政“输血”力度,构造良好的消费环境。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任舒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城乡差距在逐步缩小,农村居民收入也在不断增加,农村消费支出不断增加,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农村消费成为促进内需增长的方式之一。然而,由于城乡双流体系尚不完善,农村居民收入增长乏力的问题较为突出,农村居民消费情况较为复杂,影响着农村消费的扩大,应当引起广泛关注。为此,本文就城乡双向流通背景下扩大我国农村消费问题展开研究,分析其现状,并提出解决路径,以期能够提供参考。
关键词:
城乡双向流通 农村消费 流通创新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王明祥 周建华
影响我国农户消费需求增长的因素除了收入、价格、消费观念外,农村消费环境较差且长期得不到改善也是一大“瓶颈”。它对农户消费需求增长形成的束缚链条,不仅影响农户的生活水平、质量,而且不利于农村消费市场的启动繁荣、城乡经济社会的统筹发展。改善农村消费环境、构架新型城乡一体化购销网络体系、开发适销对路的农村消费品等,已成当务之急。
关键词:
农村消费环境 农户消费需求 影响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胡愈
随着消费者行为主体消费观念和消费偏好不断更新,客观上要求现代物流业态随之变迁。现代农村居民消费偏好提升了现代农村物流业态的需求,改变现代农村居民消费结构,进而影响现代农村物流业态的变迁。世界上最大的零售企业——沃尔玛向农村发展的率先表现,为发展我国现代农村物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现实的借鉴意义。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裕国
居民消费变迁与经济增长方式转换王裕国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合理转换经济增长方式,最终目的在于确保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生活从温饱到小康再向富裕过渡。现阶段城乡居民消费的演变,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契机。为此,分析我国居民消费变迁的特征、成因及意义,把...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永平 徐盈之
利用2000-2012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新型城镇化和制度变迁对居民消费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新型城镇化始终对居民消费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而三种制度(土地、户籍和社会保障)变迁的作用并不明显甚至还存在阻碍作用;进一步利用滞后模型分析发现土地制度变迁的滞后作用明显,而户籍和社会保障制度变迁的滞后作用为正但并不显著;通过考察新型城镇化与三种制度变迁对居民消费增长的综合效应,得到的结果与理论预期有较大差距,可见当前的三种制度已成为阻碍新型城镇化发展与居民消费增长的瓶颈因素。因此,若要不折不扣地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发挥其刺激内需与推动消费增长的引擎作用,则土地制度、户籍制度和...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惠敏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变迁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而逐渐完善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变迁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为了更好地促进农村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必须从社会保障制度的变迁中进一步探讨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深入探讨制约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创新的原因,提出创新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 社会保障制度 经济增长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盛来运 唐平
收入是消费增长的基础。前几年农村居民收入增长较慢,直接影响消费水平的提升。2004年农村居民纯收入人均2936元,实际增长6.8%,创1997年以来的最高增速;同期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人均2185元,实际增长7.3%,不仅创1997年以来的最高增速,还比同期纯收入增速快0.5个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邦科 邓胜梁
本文将消费习惯引入Lucas(1987)模型,采用农村五等份收入户的人均消费数据进行数值模拟,结果发现:消费增长比消费平稳更重要,且收入等级越高,这种相对重要性就越突出。当相对风险规避系数一定时,两类福利成本之比随习惯强度变化的轨迹呈倒U型;当习惯强度一定时,两类福利成本之比随相对风险规避系数的增大而递减。相对于其他等级的收入户,促进消费增长的经济政策为高收入户带来相对较多的福利,而平抑消费波动的经济政策能为低收入户带来较多的福利。因此,政府在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增长的同时,也应重视消费波动给低收入群体造成的福利成本。
关键词:
消费增长 消费平稳 消费习惯 福利成本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黄季
收入增长与农村稻米消费的演变黄季一、研究背景稻米是我国居民的主要粮食,它为国民提供了约40%的总热量需要。除了西北、华北和东北的大部分地区以外,稻米是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主食,为南方稻区的居民提供了60%-80%的热量需要。稻米不仅是我国居民的主食,也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