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294)
2023(19128)
2022(16031)
2021(14977)
2020(12607)
2019(28761)
2018(28698)
2017(53888)
2016(29623)
2015(33391)
2014(33441)
2013(32538)
2012(30073)
2011(26914)
2010(27110)
2009(24964)
2008(24606)
2007(22365)
2006(19304)
2005(16827)
作者
(88111)
(74100)
(73478)
(69928)
(46411)
(35654)
(33577)
(29227)
(27954)
(26262)
(25112)
(24835)
(23490)
(23143)
(22997)
(22920)
(22705)
(21715)
(21240)
(21213)
(18634)
(18205)
(18169)
(16993)
(16792)
(16592)
(16434)
(16410)
(15137)
(14983)
学科
(118522)
经济(118386)
(82226)
管理(79944)
(59977)
企业(59977)
方法(53364)
(52301)
数学(47340)
数学方法(46600)
农业(34483)
中国(31499)
业经(29889)
(29694)
地方(24791)
(24687)
(23267)
(22049)
贸易(22038)
(21299)
理论(19012)
(18020)
银行(17952)
技术(17901)
(17471)
财务(17391)
财务管理(17347)
环境(17298)
(17111)
(16960)
机构
学院(421019)
大学(414412)
(163787)
经济(160188)
管理(158449)
研究(140154)
理学(137307)
理学院(135729)
管理学(132807)
管理学院(132069)
中国(105881)
(93182)
科学(91514)
(87213)
(73257)
业大(73120)
农业(72857)
(72425)
中心(66670)
研究所(66263)
(64529)
财经(58294)
(54770)
师范(54036)
北京(53747)
(53000)
(50967)
(50469)
经济学(48747)
技术(48303)
基金
项目(289679)
科学(225612)
基金(207277)
研究(205580)
(184073)
国家(182475)
科学基金(154873)
社会(127892)
社会科(120820)
社会科学(120784)
(117296)
基金项目(109890)
自然(103041)
自然科(100693)
自然科学(100664)
自然科学基金(98846)
(97672)
教育(95648)
资助(84756)
编号(84272)
成果(66847)
重点(65776)
(62617)
(62289)
(60300)
课题(59036)
创新(56320)
科研(56288)
计划(55210)
大学(52969)
期刊
(181677)
经济(181677)
研究(112037)
(91063)
中国(84832)
学报(75843)
科学(65892)
农业(61572)
大学(56730)
(56396)
管理(54581)
学学(53919)
教育(46171)
技术(38299)
(36877)
金融(36877)
业经(36418)
(31266)
经济研究(27966)
财经(27457)
问题(24776)
(24005)
(23561)
统计(21473)
业大(21109)
科技(20340)
技术经济(19979)
(19684)
商业(19656)
图书(19437)
共检索到6122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晶宇  
“双循环”战略背景下,进一步建设完善农村流通体系,进而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对于国民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选取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农贸市场数量、农村流通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农村居民收入和农村居民消费五个指标,建立状态空间模型分析农村流通体系与农村居民消费的关系,指出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农村流通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对农村居民消费促进作用较明显,而现阶段农贸市场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作用不大。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东  刘金东  
为了检验和测算农村信贷影响农村消费市场的直接效应与中介效应,本文首先建立不同类型农村信贷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经验模型,发现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消费性信贷较之生产经营性信贷更能提振农村消费。但是,基于状态空间模型和中介效应检验的实证分析却显示,1981~2010年间我国农村信贷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主要依靠农民纯收入的中介效应实现,这种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高达90%,而农村信贷促进农村居民消费的直接效应仅占到总效应的10%左右。这反映了农村信贷,特别是消费性信贷供给与需求压抑之间的结构性失衡,进一步指明了缓解消费性信贷约束、调整农村信贷结构的改革导向。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凤升  
为了研究中国农村居民消费与收入之间的动态关系,选取1990-2009年中国农村居民人均全年生活消费支出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统计数据作为样本,构建了变参数的状态空间模型。估计结果表明,中国农村居民自发消费为94.87元(以1990年为基期),边际消费倾向大约在0.63-0.74之间波动,即农村居民收入每增加100元,将有大约63-74元被用于生活消费支出。近年来,中国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和消费水平呈逐年提高、增长速度加快的趋势,但与城镇居民相比,消费和收入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应当从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健全社会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王晟先  陈梓元  
本文将人力资本视为资产的一种形式引入到消费函数中,利用状态空间模型的变参数估计刻画农村居民消费、收入和人力资本之间长期均衡关系的结构性变动。结果表明,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对收入的弹性系数为正且不断增长,农村居民人力资本的财富效应逐渐减弱,并且由正效应转变为负效应,说明农村居民教育投入增速较快,对消费产生挤出效应。因此,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加大农村教育投资力度,是促进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提升的关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荣  张敏新  
[目的]基于江苏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方法与结果]通过对江苏统计年鉴(2006~2012)农村居民数据处理,首先采用对比分析法,从收入、支出和消费结构3个方面对江苏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进行对比,结果显示苏北农村发展相对落后,消费结构有待升级。然后,结合苏北农村居民2008~2012年的经济数据,通过消费支出比率核算,得出食品的支出比率基本呈现逐年递减趋势,文教娱乐、家庭设备支出比例基本呈现逐年递增趋势,表明近年来苏北农村居民消费层次有了很大的提升。最后,采用ELES模型,对苏北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特征进行了实证研究。边际消费倾向分析表明,文教娱乐、食品、居住以及交通通讯是苏北农村居民主要消费重点。需求收入弹性分析表明,文教娱乐、家庭设备以及医疗保健为奢侈品,其他为生活必需品。[结论]为促进苏北农村居民消费结构进一步趋于合理,促进苏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从提高农民收入、提升生活品质、加大基础教育投入、改善基础设施并做好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等方面给出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荣  张敏新  
[目的]基于江苏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方法与结果]通过对江苏统计年鉴(20062012)农村居民数据处理,首先采用对比分析法,从收入、支出和消费结构3个方面对江苏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进行对比,结果显示苏北农村发展相对落后,消费结构有待升级。然后,结合苏北农村居民20082012年的经济数据,通过消费支出比率核算,得出食品的支出比率基本呈现逐年递减趋势,文教娱乐、家庭设备支出比例基本呈现逐年递增趋势,表明近年来苏北农村居民消费层次有了很大的提升。最后,采用ELES模型,对苏北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特征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纪明  赵菊花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需求不振是制约消费拉动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破解农村居民消费困境的关键是提高农村居民不同来源收入的收入水平和边际消费倾向。本文以LCH-PIH理论为基础构建理论模型和实证分析模型,采用中国1993-2008年数据实证研究了农村居民不同来源收入对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营性收入的长短期边际消费倾向均大于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提升消费具有乘数效应;财产的消费效应微弱。基于不同来源收入边际消费倾向的差异,提升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水平,促使工资性收入成为一种常态、趋于稳定的收入,创造条件让农村居民享有更多的收益性财产和适当扩大政府的转移性支付是破解农村居民消费困境的有效途径。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封福育  赵梦楠  
在当前我国内需不振、农村居民消费低迷的背景下,探讨货币政策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同时也有积极的现实意义。笔者首先基于动态优化理论,构建了货币政策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的理论模型,而后利用我国各省份1990—2012年的经验数据,建立平滑转换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实证分析货币政策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货币政策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具有非线性和非对称性特征。当实际利率低于阈值时,货币政策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较小,反之则反;当实际利率在阈值附近时,货币政策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程度在高低两个机制之间平滑转换,且机制转换速度非常快。最后,笔者提出:在货币政策实施过程中,...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蔡兴  刘淑兰  
本文通过引入人口结构变量,对传统的LA/AIDS模型进行了拓展,并采用变系数SUR模型和混合回归模型对2000-201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回归,以考察人口结构变化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农村少年抚养比对食品类和其他类消费支出的影响显著为正,而对衣着类、家庭设备类、医疗保健类、交通通讯类和居住类的消费支出有显著的负向影响。(2)农村老年抚养比对医疗保健类和交通通讯类消费支出的影响显著为正,而对食品类、衣着类、家庭设备类、文教娱乐类和居住类的消费支出有负向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黄大湖  丁士军  陈玉萍  
在考虑空间溢出效应的基础上,本文以农村劳动力流动规模和流动方式为切入点,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考察了2009-2019年期间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流动能够有效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劳动力流动总规模扩大不仅可以提高本地区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还可以促进邻近地区农村居民消费的增长;农村劳动力本地流动、外出-省内流动和跨省流动对本地区和邻近地区农村居民消费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不同流动方式对农村居民消费的促进效应差异化明显,外出-省内流动的直接效应大于跨省流动,本地流动的直接效应最小。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多数消费支出项目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有助于推动农村消费升级。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郝爱民  
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是促进经济平稳增长的重要手段。采用有序概率模型,以河南部分地区为调查对象,利用数据分析农村流通体系的各个指标对农民消费意愿及消费热情的影响。模型的计量分析表明,当前农民消费需求难以有效启动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我国农村流通体系的不完善,应高度重视我国农村现代流通体系的建设。通过大力发展农村新型流通业态、健全农村物流系统、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农村的流通服务、构建农村信息服务平台等有效手段,最终促进农民消费。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黄湘萌  
发展农村流通业是未来我国很长一段时间内扩大内需、推动农村经济发展、释放经济活力的重要引擎。本文在对流通业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规律进行研究后,将灰色关联理论与统计数据相结合,实证研究了农村流通业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最后,进一步梳理了影响流通业发展的几个关键因素,为未来农村流通业的发展提供了参考路径。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晓毅  
以中国农村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基于2000—201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利用静态和动态空间面板模型,考察了"老龄化"和"少子化"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老龄化"和"少子化"均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老龄化"的影响更为强烈。"老龄化"对农村居民消费的正效应可以由农村的养老模式和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来解释;"少子化"对农村居民消费有正效应的原因在于养育观念的改变以及养育成本的提高。要解决农村消费市场疲软的问题,必须从健全社会保障和提高生产力两方面入手。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朱建军  常向阳  
本文在对相关文献回顾的基础上,运用面板模型分析显示,地方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补贴性支出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万兴  郭晓梅  
农村居民的消费潜力巨大,扩大内需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的核心,对提升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影响巨大。通过VAR模型分析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及结构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农村金融深化是农村居民消费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农村金融变量变动时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具有较明显的时滞。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主要由其自身解释,农村金融深化因素在当期和下一期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变动的相对贡献度较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