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375)
- 2023(17713)
- 2022(14926)
- 2021(13752)
- 2020(11828)
- 2019(26957)
- 2018(26383)
- 2017(50147)
- 2016(27442)
- 2015(30799)
- 2014(30643)
- 2013(30074)
- 2012(27662)
- 2011(24933)
- 2010(24906)
- 2009(23085)
- 2008(23020)
- 2007(20837)
- 2006(18220)
- 2005(16064)
- 学科
- 济(112876)
- 经济(112709)
- 业(80297)
- 管理(74299)
- 企(58282)
- 企业(58282)
- 农(52077)
- 方法(50392)
- 数学(44726)
- 数学方法(44120)
- 农业(34322)
- 财(29393)
- 中国(29038)
- 业经(28638)
- 学(24595)
- 制(22884)
- 地方(21843)
- 贸(21217)
- 贸易(21211)
- 易(20680)
- 银(17256)
- 务(17179)
- 银行(17178)
- 财务(17124)
- 财务管理(17076)
- 融(16712)
- 金融(16709)
- 技术(16650)
- 发(16463)
- 行(16354)
- 机构
- 学院(395307)
- 大学(395063)
- 济(159510)
- 经济(156282)
- 管理(149906)
- 研究(135108)
- 理学(130415)
- 理学院(128899)
- 管理学(126384)
- 管理学院(125670)
- 中国(101669)
- 农(90916)
- 科学(87206)
- 京(82587)
- 财(71622)
- 农业(71098)
- 所(70215)
- 业大(69635)
- 研究所(64199)
- 中心(63674)
- 江(59600)
- 财经(57188)
- 经(52150)
- 北京(51013)
- 范(50958)
- 师范(50249)
- 经济学(48464)
- 院(47762)
- 州(46818)
- 农业大学(45100)
- 基金
- 项目(273006)
- 科学(213424)
- 基金(199055)
- 研究(190990)
- 家(178148)
- 国家(176420)
- 科学基金(149035)
- 社会(121553)
- 社会科(114837)
- 社会科学(114802)
- 省(107558)
- 基金项目(105620)
- 自然(99398)
- 自然科(97119)
- 自然科学(97083)
- 自然科学基金(95384)
- 划(90916)
- 教育(87206)
- 资助(81033)
- 编号(75602)
- 重点(62015)
- 成果(60602)
- 部(59978)
- 发(58602)
- 创(56613)
- 科研(53657)
- 创新(53015)
- 计划(52310)
- 课题(52259)
- 国家社会(50620)
- 期刊
- 济(175225)
- 经济(175225)
- 研究(107755)
- 农(89898)
- 中国(76217)
- 学报(73713)
- 科学(64826)
- 农业(60825)
- 大学(55373)
- 财(55172)
- 学学(52877)
- 管理(51009)
- 融(36468)
- 金融(36468)
- 教育(36278)
- 业经(33940)
- 技术(31823)
- 业(30396)
- 财经(27899)
- 经济研究(26331)
- 问题(24436)
- 经(23866)
- 版(23141)
- 业大(20633)
- 世界(19106)
- 科技(19078)
- 技术经济(18727)
- 统计(18661)
- 农业大学(17697)
- 资源(17594)
共检索到5758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苏群 邢义青
基于家庭环境和同伴效应的维度,并采用城镇初中生作为参照组,利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2014—2015学年数据,探讨了农村流动初中生不良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地区差异,结果表明:家庭环境是抵御不良行为的重要保护因素,优质同伴的榜样示范作用一定程度上能够抑制不良行为,而结交不良同伴则会对个人不良行为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相对城镇初中生而言,农村流动初中生的上述影响效应更加显著;无论是东部还是中西部地区,家庭和同伴因素对农村流动初中生不良行为的影响均大于城镇初中生,在中西部地区这两类群体之间的影响差异更大。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杨钋 朱琼
为了深化对同伴效应研究中内生性问题的认识,本文利用北京市三所初中的学生追踪调查数据对同伴关系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学生个体特征是影响同伴群体规模、良好同伴关系和同伴群体位置的主要原因,父母对孩子的关心与教育期望亦有显著影响,而学生家庭社会经济背景作用微弱且不显著。本文将同伴关系性质、自我效能、父母关心与期望等新变量引入教育经济学对同伴效应的研究中,扩展了分析视角。
关键词:
同伴关系 初中 内生性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闵文斌 常芳 王欢
利用分层随机抽样选取的4840名农村初中生的数据,采用Probit回归模型分析非经济因素对农村初中生辍学的影响,并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检测经常与辍学同伴联系对辍学影响的大小。结果表明:学术系统内的失败和社交系统下的冲动选择这两大非经济因素是影响农村初中生辍学的主要因素;经常与辍学同伴联系是非经济因素中对辍学影响最大的因素,将农村初中生的辍学概率提高了7.8%。
关键词:
农村初中生 非经济因素 辍学同伴 辍学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小明 文剑冰 董辉 柯政
对中部某省Z市七年级和八年级初中生的语文与数学两科的家庭作业情况的调查发现,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家庭作业在类型上体现了课程改革倡导的一些理念,但在某些类型上还可进一步强化。学生的作业时间有超过教育部门为落实"减负"而规定的作业时限的倾向,但大部分学生对家庭作业的感受较为积极。有关教育部门在处理学生的个别差异以及提高教学和作业效率上需作进一步探索。
关键词:
家庭作业 课业负担 减负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朱新卓 刘焕然
目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属于外延式发展,解决了办学条件和显性辍学问题,但无法解决大量存在的农村初中生隐性辍学问题。从文化的角度分析农村初中生隐性辍学,发现其根源在于:学生和家长在"新读书无用论"的影响下主动放弃教育,现代城市文明的吸引使农村学生疏离农村向往城市,这导致了农村初中生隐性辍学的主动性;学校主流文化与农村学生携带的劳工文化、乡村文化之间的冲突从内部增加了农村学生取得良好学业成绩的难度和产生厌学情绪的可能性,这导致了农村初中生隐性辍学的被动性。消除农村学生隐性辍学需要实现城乡均衡发展,在全社会和学校教育过程中建立各阶层文化、城乡文化之间平等、共生的关系,基于农村学生原初的直接经验,重建...
关键词:
农村教育 隐性辍学 阶层文化 文化冲突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候玉娜 李馥丽
本研究考查了我国初中生教育期望的城乡差异现状,并从个人家庭与学校社会两个视角探究了差异产生的机制。研究发现,我国初中生对于获得普通高等教育的期望存在显著的城乡差异,城市户籍学生的教育期望高于农村及流动学生。这种差异受学生认知能力、家庭背景及学校环境共同影响,其中家庭背景的影响大于认知能力,学校户籍结构的影响作用最为明显。研究认为,营造良好学校教育氛围、缓解学校户籍分割、增强学校融合是促进我国教育公平与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吴翌琳
课外补习由于依附于主流教育,因此被称为影子教育(shadow education)。本文通过对全国112所初中进行抽样调查,对现阶段我国初中生课外补习的规模、强度、支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与探讨。研究显示:参加课外补习的学生规模庞大。九年级比七年级课外补习的强度更大。课外补习支出与家庭经济水平呈正比例关系。女性比男性的补习参与几率、强度与支出都高。成绩排名越高,父亲受教育程度越高,学生参加补习的几率、强度与支出越大。
关键词:
课外补习 补习强度 Logistic回归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杜育红 郭艳斌
同伴是影响初中生学业成绩的重要因素。国内已有研究对这一问题进行过探讨,但在解决内生性方面还有一定的不足。因此,本文利用同一班级相邻两年的初中生发育成熟度的自然变化这一随机效应来识别由于青春期发育成熟度变化带来的同伴效应,采用一阶差分和分位数回归的策略,解决了一般回归分析中存在的内生性问题。研究发现:女生发育成熟度与学生成绩为显著的负向关联,男生发育成熟度与学生成绩为显著的正向关联,这说明男女生发育成熟度对初中生学业成绩的影响具有性别差异。此外,同伴效应还具有异质性,总体来看,班级女生发育成熟度越低,越有利于学生成绩的提高;班级男生发育成熟度越高,越有利于学生成绩的提高。本研究的发现对于适龄儿童入学年龄的调整有一定的政策含义。
关键词:
同伴效应 自然实验 发育成熟度 异质性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杨莉
本文基于2013—2014年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数据,利用OLS与分位数回归方法、控制学校固定效应,分析了班级同伴成绩高低及离散程度对初中生成绩的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不同分位点处学生均显著受益于班级同伴成绩的提升,且中间能力水平学生的受益程度最大;班级同伴成绩离散程度能显著提高优等生的成绩,但对差生成绩具有不显著的负向影响;与女生相比,不同分位点处男生受班级同伴成绩的影响更为一致;相较于弱势家庭,优势家庭学生从班级同伴效应中获益更多,受损更少。因此,学生与家长应该综合考虑学生学业基础及家庭社会经济背景,避免跟风择校;学校在进行混合编班的同时,还需采取一些有利于补偿差生的配套措施。
关键词:
同伴效应 初中生 学业成绩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邓林园 李蓓蕾 武永新 许睿 靳佩佩
为探讨家庭环境、自我效能感和共情对青少年助人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本研究采用分层整群取样的方法从山东和重庆抽取768名初一至初三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初中生的助人行为、自我效能感以及共情各维度(认知共情和情感共情)和家庭环境各维度(家庭亲密度和家庭适应性)的得分均处于中上水平;(2)家庭环境、共情和自我效能感均与初中生的助人行为呈显著正相关;(3)自我效能感、家庭适应性和认知共情依次显著正向预测初中生的助人行为,累计解释率达26%;(4)初中生家庭环境不仅能直接影响其助人行为,还能通过共情和自我效能感间接影响其助人行为,间接效应共有三条路径,分别为家庭环境→共情→助人行为,家庭环境→自我效能感→助人行为,家庭环境→共情→自我效能感→助人行为。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陆 游志麒
为探讨农村初中生公正世界信念、感恩和时间管理对学业成绩的影响,以及其中的调节和中介机制,本研究运用个人一般公正世界信念量表、感恩问卷、时间效能量表和学业成绩主观评定量表对472名农村初中生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1)农村初中生普遍拥有积极的公正世界信念、感恩心理和时间管理状况,三者之间及其与主观评定学业成绩之间有显著正相关;(2)留守类型在公正世界信念、时间管理与学业成绩间起调节作用。父母均外出工作的初中生,他们的公正世界信念与学业成绩间没有关系,时间管理与学业成绩间有较弱正相关,而父母一方外出和父母均未外出的初中生,他们的公正世界信念、时间管理与学业成绩间有较强正相关;(3)感恩和时间管...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方光宝 侯艺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儿童认知能力发展的关系是研究者长期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通过链式中介影响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本研究使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以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日常关怀、自我教育期望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初中生认知能力之间的链式中介作用。结果表明,日常关怀、自我教育期望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初中生认知能力之间存在显著的部分链式中介效应。因此,为了促进初中生认知能力的发展,家长关怀子女的日常学习和生活时,应该将重点放在影响和塑造子女积极的自我教育期望之上。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李子华
留守初中生是初中生中的特殊群体,本研究运用问卷法调查了306名留守初中生,考察他们的自我意识、同伴关系对孤独感影响以及自我意识在同伴关系与孤独感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留守初中生的同伴关系、自我意识对孤独感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并且自我意识在同伴关系与孤独感关系中的调节作用显著。所以提高留守初中生自我意识不仅可以减弱同伴关系对孤独感的负向预测作用,还可以减少同伴关系降低对孤独感的消极影响。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叶娜 张陆
本研究意在考察个人公正世界信念和感恩在一般公正世界信念对农村留守初中生情绪体验影响中的多重中介作用。采用《一般/个人公正世界信念量表》、《感恩问卷CGQ-6》和《快乐感量表》对315名农村留守初中生进行了测量。结果发现:(1)除感恩与消极情绪间外,变量间相关均显著;(2)个人公正世界信念和感恩纳入回归方程后,一般公正世界信念对积极情感的作用不再显著;(3)个人公正信念纳入回归方程后,一般公正世界信念对消极情感的作用不再显著。结论:个人公正世界信念和感恩在一般公正世界信念与情绪体验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农村初中生劳动素质培养的实践研究
农村家庭金融市场参与影响因素的比较研究
农村家庭收入满足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家庭结构对农村青少年不良社会行为的影响:监管VS理解——基于中国家庭教育追踪数据(CEPS)的实证检验
消费升级视角下居民金融素养提升与健康消费关系研究——基于城镇和农村居民家庭的比较分析
农村初中生物实验教学面临的困境和应对策略
我国农村家庭收入流动的影响因素分析:1989—2009
城市本地家庭和农村流动家庭的消费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对中国城市劳动力市场调查数据的分析
农村初中生感恩对学校归属感的影响:领悟社会支持和自尊的链式中介作用
家校合作与青少年学业和行为发展:不良同伴交往及意志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