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57)
- 2023(11811)
- 2022(9676)
- 2021(9361)
- 2020(7628)
- 2019(17517)
- 2018(17328)
- 2017(33971)
- 2016(17917)
- 2015(20059)
- 2014(19693)
- 2013(18935)
- 2012(16998)
- 2011(15127)
- 2010(15007)
- 2009(13620)
- 2008(13003)
- 2007(11304)
- 2006(9789)
- 2005(8165)
- 学科
- 济(77688)
- 经济(77618)
- 业(58990)
- 农(49983)
- 管理(48177)
- 企(38216)
- 企业(38216)
- 方法(36120)
- 农业(33323)
- 数学(32845)
- 数学方法(32232)
- 业经(22582)
- 中国(18020)
- 财(17380)
- 制(14657)
- 地方(14310)
- 农业经济(12439)
- 贸(12308)
- 贸易(12303)
- 发(12126)
- 易(12051)
- 技术(11741)
- 策(11494)
- 学(11153)
- 理论(11131)
- 体(11068)
- 务(10756)
- 财务(10702)
- 财务管理(10676)
- 环境(10143)
- 机构
- 学院(247860)
- 大学(240923)
- 济(103288)
- 管理(102445)
- 经济(101379)
- 理学(90502)
- 理学院(89730)
- 管理学(87995)
- 管理学院(87552)
- 研究(73496)
- 中国(57449)
- 农(54391)
- 京(47612)
- 财(43980)
- 科学(43510)
- 业大(41256)
- 农业(41160)
- 中心(37012)
- 财经(35934)
- 江(35134)
- 所(33962)
- 经(33061)
- 研究所(30956)
- 经济学(30819)
- 范(30439)
- 师范(30175)
- 经济管理(29849)
- 北京(28396)
- 经济学院(27947)
- 州(27727)
- 基金
- 项目(175520)
- 科学(140527)
- 研究(131589)
- 基金(129096)
- 家(111121)
- 国家(110114)
- 科学基金(96891)
- 社会(85709)
- 社会科(80976)
- 社会科学(80955)
- 省(69759)
- 基金项目(68421)
- 自然(61647)
- 教育(60816)
- 自然科(60266)
- 自然科学(60256)
- 自然科学基金(59165)
- 划(57008)
- 编号(54815)
- 资助(51844)
- 成果(41936)
- 部(39625)
- 重点(38815)
- 发(38094)
- 创(37314)
- 课题(36022)
- 国家社会(35706)
- 创新(34758)
- 教育部(34404)
- 人文(34254)
- 期刊
- 济(110892)
- 经济(110892)
- 研究(63786)
- 农(59288)
- 中国(44192)
- 农业(40556)
- 学报(34504)
- 科学(34261)
- 管理(33749)
- 财(33227)
- 大学(28983)
- 学学(27844)
- 业经(26108)
- 技术(24067)
- 教育(23401)
- 融(22291)
- 金融(22291)
- 业(18397)
- 财经(16942)
- 问题(16036)
- 经济研究(15315)
- 农业经济(14699)
- 经(14458)
- 农村(14413)
- 村(14413)
- 版(13946)
- 技术经济(12581)
- 统计(12479)
- 世界(12006)
- 经济问题(11733)
共检索到3430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切排 赵志浩
改革开放之后,村民自治制度成为农村治理的基本政治制度。在国家自上而下将村民自治制度下沉到农村和农村自下而上去承接村民自治制度的互动过程中,村民自治出现了"惟村庄利益化"的现象。依据不同的视角可以将农村治理划分成不同的治理模式。以农村对国家供给项目资源的承接态度为标准,可以将农村治理化分为积极型、消极型和激进型治理模式。笔者考察了华北平原的X村在15年中经历了积极→消极→激进的治理模式的选择过程。得出以下结论:村民对农村治理模式选择是依据农村治理绩效的帕累托改进的标准,这种选择是一种理性选择,但往往会产生非正义的结果。将激进治理模式放在税费改革的时代背景之下,源自于农村获取治理资源的方式会发生由内部汲取到外部输入的根本转变。同时,地方政府在晋升锦标赛体制和政治维稳高压之下,也默许了激进型农村治理模式的存在。
关键词:
农村治理 帕累托改进 项目进村 村治模式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向玉琼 张健培 温瑜
垃圾治理有利于实现乡村环境的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命题。广东省W县提供了农村垃圾治理的一个成功案例,其成功经验可以从互动治理的理论框架中得到解释。根据互动场域的不同,互动治理可分为科层间互动、跨领域互动与社会内互动3种互动模式。科层间互动通过上下联动、高位推进与行政动员推动整体治理;跨领域互动通过共识建构、多管齐下与放松规制达成多元主体的合作行动;社会内互动通过行政嵌入、柔性治理与弹性执行培育良好的自治土壤。研究发现,3种互动模式在组织结构、行动逻辑与运行机制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不同互动模式触发先后顺序不同,且模式之间存在紧密关联与潜在张力。本研究的理论贡献在于开拓了农村垃圾治理的研究视角,并从类型学上增进了对互动治理多种模式的认识。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向玉琼 张健培 温瑜
垃圾治理有利于实现乡村环境的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命题。广东省W县提供了农村垃圾治理的一个成功案例,其成功经验可以从互动治理的理论框架中得到解释。根据互动场域的不同,互动治理可分为科层间互动、跨领域互动与社会内互动3种互动模式。科层间互动通过上下联动、高位推进与行政动员推动整体治理;跨领域互动通过共识建构、多管齐下与放松规制达成多元主体的合作行动;社会内互动通过行政嵌入、柔性治理与弹性执行培育良好的自治土壤。研究发现,3种互动模式在组织结构、行动逻辑与运行机制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不同互动模式触发先后顺序不同,且模式之间存在紧密关联与潜在张力。本研究的理论贡献在于开拓了农村垃圾治理的研究视角,并从类型学上增进了对互动治理多种模式的认识。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赵海萍
基于现状考察和价值考量的基础上对农村不动产物权变动模式的立法选择进行研究。在当前制度背景和现行法律框架下,我国农村不动产物权变动应采用公示对抗主义为主、登记生效主义为例外的立法模式。本文从我国农村登记制度的不健全、乡村法秩序的特点、登记对抗主义移植的经济基础以及城乡二元土地格局的长期存在等四个方面论证了该模式选择的合理性。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康 李放
从"村庄本位"角度提出农村互助养老发展关键在于自主治理。美国"村庄"互助养老的本质特征就是"老年群体本位"自主治理,其通过"在地化养老"目标统领、自主组织引领、适应性规则供给、以老年人为基础的资源供给、全过程监督等保证互助养老福利的合作生产与有效供给。深化中国农村互助养老自主治理,需要树立人本主义与合作生产理念,建构以自治基础的合作治理体制,培育自主组织引领的参与式治理方式,完善资源保障、制度供给与多元互助的长效治理机制,从而形成内外协同、上下互动的"发展术",保障农村互助养老发展的持续性与有效性。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华慧婷 郝渊晓
在我国农村,电商企业大多沿用其在城市的物流配送模式,存在全国农村电商企业物流模式趋同化、同一县域多种物流模式并存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农村电商企业的发展壮大。农村电商企业必须综合考虑交易金额大小,农村居民消费理念和习惯、居住地集中度/分散度,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完善程度等因素。引用利润最大化理论,以农村某一县域为对象,基于物流供求均衡视角研究发现,一段时间内,该县域所有电商企业的物流最佳需求量,是运用某种物流模式所带来的最后一单位收益正好等于完成配送的成本;在一个县域选择自建物流模式或第三方物流模式,受农村电商企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郭长伟
针对农村人力资源发展与流动中的"农村——城市——农村",农民工在中间环节被消耗性使用的现象,及其人力资源开发过于依赖外部教育资源,由此进一步造成优质人力资源外流的现象,提出"本土化"——"新农民"与"融入城市"——"新市民"的发展与开发并行且行之有效的农村人力资源发展与开发的新模式。它的有效实施以相关措施为依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进展;农村教育体系的持续完善;农业现代化程度的提升、农业补贴政策的持续实行;对农民本土创业、创新的制度扶持等。
关键词:
农村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开发 本土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丁宁宁 李国锋 袁王月
农村社区治理模式变迁可以看作是原有的行政力量在稳定的前提下有序退出,而参与农村社区管理的其他主体有序进入,并形成"遵从"导向下符合社会效率和各方利益的系列制度演化活动,这个过程受到乡村社区中面临的行政压力,社区自身的利益基础水平以及社区内部的社会结构状况的综合影响。本文回溯了不同农村社区制度变迁过程中的关键影响因素和治理模式状况,利用多案例比较的方法,将相应治理机制的制度选择概括为代理型自治、竞争型自治、操作型自治、行政供给四种模式,为如何整合农村社区管理秩序,提高农村社区公共服务水平和实施效果等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何寿奎
农村水利供给主体、供给范围与治理机制是产权改革的三大要素。本文根据农村水利设施的性质、考虑供给主体的供给效率建立农村水利设施供给主体选择模型,提出基于项目资金价值的农村水利多元供给模式选择的一般方法。阐述农村水利多元供给治理面临的问题,提出多元供给模式下完善农村水利市场准入机制、项目控制权选择准则、社会资本收益分配原则、国有资产监督制度、内部治理结构与外部监督制度、补偿机制及社会资本退出机制等治理路径,阐述农村水利政府、市场、协会多元供给的治理要点,为农村水利供给制度改革与治理提供参考。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林瑛
"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目标是形成以城区店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农村消费网络,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农村物流是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关键环节。针对农村商贸物流体系存在的问题,首先,必须从环境入手,建立和完善农村物流的发展条件。其次,流通企业必须认清农村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的特点和模式,寻找经济有效的物流配送方式和策略。
关键词:
万村千乡 农村物流 配送 策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杜英娜 王文青
我国现有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由于国有商业银行的退出、农村政策性金融职能的弱化以及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的滞后等原因而处于萎缩状态,不能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本文从构建农村金融服务一体化模式出发,通过各金融领域的沟通与协作,铸造一个健康、高效、相互协调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关键词:
一体化 农村金融服务 混业经营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蒋志远
通过对华北农村以红白喜事互助为主要目的的"随姓"结合现象的考察表明:"随姓"结合关系具有多缘选择性、功能指向性、对等互惠性及代际传递性等特征;多姓聚居的历史沿革、传统文化中的族群集团意识以及村落认同的内生性力量,是"随姓"结合关系生成的主要诱因。"随姓"结合现象呈现出华北农村社会结构的"阶序性"、"文化互嵌性"及"混合性"等特征,并折射出村落社会变迁过程中村民社会关系的不稳定性和日益疏离性。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朱玉春 唐娟莉 郑英宁 霍学喜
陕西一直实行"以农补工、优先发展城市、优先发展工业"的倾斜性战略政策,使得城乡在资源分配和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农村发展处于劣势地位,尤其是农村公共物品未能得到有效供给,其供给主要是采取以政府为主导的模式。研究利用陕西农村1990-2008年的时间序列统计数据,通过构建陕西农村经济发展的9个评判指标并对其分别赋予不同的隶属度,运用模糊评判法,对陕西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经济发展阶段进行了定量评判。实证研究表明,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陕西农村地区整体上处于经济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即经济发展的成长阶段。因此,陕西应主要采取以政府为主导型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模式,而私人(市场)供给只能作为农村...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吴光芸
将多中心治理理论引入新农村建设,能够改变政府对乡村社会的行政性管理和控制,让乡村内部的自主性力量在公共服务供给、社会秩序维系、冲突矛盾化解等多个领域充分发挥基础性作用,从而拉近地方政府与人民之间的距离,恢复草根民主和公共精神。应尽可能地实行多层次的地方治理,依靠政府、市场、民间组织、农民等多方主体的协商合作来解决农村公共事务问题。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李云森 王军辉 罗良
基于北京师范大学"全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育特征数据库",本文全面研究了父母外出对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其机制,以此评估留守的福利成本。倾向得分匹配估计结果表明:一方面,父母仅一方外出对孩子的主观幸福感没有显著的影响;另一方面,父母都外出显著降低留守儿童的主观幸福感,尤其是初中女生。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具有以下特征的孩子的主观幸福感更容易受到父母外出的影响:来自落后地区、父母外出时间至少一年以上以及低学历抚养人。影响机制研究结果则表明,父母都外出显著改变了女孩家庭环境并恶化了其亲子关系。
关键词:
父母外出 留守儿童 主观幸福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