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527)
- 2023(18090)
- 2022(15280)
- 2021(14111)
- 2020(12113)
- 2019(27634)
- 2018(27226)
- 2017(51919)
- 2016(28641)
- 2015(31915)
- 2014(31648)
- 2013(31439)
- 2012(29307)
- 2011(26516)
- 2010(26580)
- 2009(24806)
- 2008(24763)
- 2007(22322)
- 2006(19543)
- 2005(17186)
- 学科
- 济(120918)
- 经济(120794)
- 业(82968)
- 管理(78368)
- 企(60506)
- 企业(60506)
- 方法(55334)
- 农(52640)
- 数学(48988)
- 数学方法(48397)
- 农业(34803)
- 财(30569)
- 业经(30052)
- 中国(30045)
- 学(26735)
- 地方(24675)
- 制(23192)
- 贸(22742)
- 贸易(22734)
- 易(22089)
- 务(18981)
- 财务(18933)
- 财务管理(18888)
- 企业财务(18005)
- 银(17986)
- 银行(17904)
- 融(17569)
- 金融(17564)
- 环境(17481)
- 和(17464)
- 机构
- 学院(415113)
- 大学(413559)
- 济(166727)
- 经济(163362)
- 管理(157551)
- 研究(142101)
- 理学(136854)
- 理学院(135294)
- 管理学(132660)
- 管理学院(131920)
- 中国(107644)
- 农(94326)
- 科学(92369)
- 京(87106)
- 财(74544)
- 所(74351)
- 农业(73595)
- 业大(72456)
- 研究所(68067)
- 中心(67510)
- 江(63484)
- 财经(59955)
- 经(54647)
- 范(53802)
- 北京(53752)
- 师范(53103)
- 经济学(50646)
- 院(50226)
- 州(50056)
- 省(47919)
- 基金
- 项目(286433)
- 科学(223720)
- 基金(208140)
- 研究(200280)
- 家(185222)
- 国家(183664)
- 科学基金(155717)
- 社会(126863)
- 社会科(120014)
- 社会科学(119975)
- 省(114319)
- 基金项目(110555)
- 自然(103922)
- 自然科(101465)
- 自然科学(101426)
- 自然科学基金(99636)
- 划(95637)
- 教育(91351)
- 资助(85418)
- 编号(79969)
- 重点(65261)
- 成果(63904)
- 部(62816)
- 发(62027)
- 创(59007)
- 科研(56032)
- 创新(55300)
- 计划(55114)
- 课题(54840)
- 国家社会(52755)
- 期刊
- 济(182058)
- 经济(182058)
- 研究(110890)
- 农(92182)
- 中国(78964)
- 学报(78035)
- 科学(67776)
- 农业(62331)
- 大学(57566)
- 财(56876)
- 学学(54796)
- 管理(52889)
- 融(38890)
- 金融(38890)
- 教育(36509)
- 业经(35349)
- 技术(33547)
- 业(31350)
- 财经(29068)
- 经济研究(27217)
- 问题(25525)
- 经(24871)
- 版(23777)
- 业大(21354)
- 统计(20913)
- 资源(20593)
- 图书(20008)
- 技术经济(19892)
- 科技(19891)
- 世界(19568)
共检索到6063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玉敏 王金霞
论文利用全国10个省面板数据对中国农村水资源短缺的现状、趋势及对作物种植结构的影响做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无论是对水资源短缺进行总体判断,还是从灌溉水源、供水可靠性和地下水位变动趋势等其它方面进行分析,水资源短缺状况都不容忽视,而且这一趋势在加重。水资源越短缺,农民就越可能倾向于种植对灌溉依赖程度低、需水量小的作物,尤其是豆类作物。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涛生
在大量收集整理相关统计数据和连续追踪调查的基础上,本文对农民工供求总量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近10年来,中国持续存在农民工总供给减少和总需求增加的趋势;供给减少的驱力和需求增加的拉力正在导致中国农民工总供给的短缺,2004年,供求曲线首次相交,这预示着农民工的供给剩余正在转向供给短缺。对中国农民工供求未来走势的回归分析和预测结果显示:到2008年,中国农民工的供求缺口将突破3000万人,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其供求缺口将有持续扩大的趋势。
关键词:
农民工 供给 需求 短缺 趋势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崴 许新宜 王红瑞 陈午 范琳琳
开展水资源的短缺程度及变化趋势研究是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的基础支撑。以PSR和DCE综合模型为研究工具,构建了水资源短缺程度及变化趋势动态评价模型,并对北京市各行政区2003—2010年水资源短缺程度及变化趋势开展应用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的水资源短缺程度呈先加重再减缓又加重的波动变化,除市辖区、昌平区、密云县、延庆县的变化幅度较为明显,大多数行政区水资源短缺程度变化并不剧烈;房山区、顺义区、昌平区、怀柔区、平谷区、延庆县在2003—2010年水资源短缺程度变化速度综合情况为正值,即短缺程度呈现加重趋势;市辖区、通州区、大兴区、密云县在2003—2010年水资源短缺程度变化速度综合情况为负...
关键词:
PSR DCE 水资源短缺程度 北京市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鹏飞 马啸
大田作物一般成行种植,以提高种植效率和方便田间管理。因此,作物种植行自动检测对于智能农机携带传感器拍摄影像实现自主导航、精准打药,乃至基于无人机搭载传感器拍摄高分辨率影像生成田间的精准管理作业单元都具有重要意义,是智慧农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首先系统归纳总结了已有作物种植行自动检测方法,分析了Hough变换法、最小二乘法、绿色像元累积法、Blob分析法、滤波法、消隐点法等作物种植行提取方法的基本原理、发展现状与优、缺点;其次,针对已有研究,提出目前还存在的、需要探讨的科学技术问题,比如不同空间和光谱分辨率影像如何影响作物种植行提取的精度;怎样基于无人机识别不同空间分布特征的作物种植行并进行长势空间精准制图;如何构建标准化的作物种植行识别技术流程等;最后,针对种植行提取技术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未来的若干研究方向,包括能适应高杂草压力等复杂环境的作物种植行精准识别技术,以提高智能农机自主导航精度;能基于种植行识别结果进行作物长势精准制图,从而支撑田间精准分区的方法;耦合无人机遥感精准作物长势监测与智能农机作业的田间精准管理技术等。本文可为影像中作物种植行自动提取及其相关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种植行 作物 自动检测 现状 趋势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欧阳涛 龙晶
随着农村劳动力不同质的转移,大量农村地区出现了劳动力老龄化、妇女化、低素质化等现象,留守的农村劳动力出现了严重的结构性短缺,农村劳动力一定程度的畸形转移与结构性缺失,使得农村发展过渡到了一个瓶颈阶段。文章基于224户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影响农村劳动力结构性短缺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模型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结构性短缺受人力资本、家庭、收入、就业因素的影响。其中,(1)人力资本因素,人力资本因素的贡献率是最大的,留守农户拥有技能、接受培训与否直接影响着农村劳动力的结构;(2)家庭因素,家庭年纯收入、家庭人口数量、土地经营情况对农村劳动力结构性短缺的影响较大,(3)收入因素,本人月收...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郎一环 王礼茂
短缺资源是指在一定时空范围和一定技术经济条件下,因需求量大于供给量而产生明显缺口的资源。按照短缺资源的分类,中国战略性短缺资源主要有石油、耕地和淡水,三者对国家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和长远性影响。中国非战略性短缺资源主要有森林、富铁矿、铬铁矿、铜矿和钾盐等。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继续增长,从本世纪初到本世纪中叶,上述各种短缺资源的短缺数量增加,短缺程度趋于加剧。解决中国短缺资源的供需矛盾,需要从多种途径综合考虑:①多元化利用国外资源,弥补国内资源短缺;②建立战略资源储备体系,应付突发危机;③节约、替代和综合利用降低资源消耗;④强化资源保护,提高资源再生能力;⑤依靠科技进步,寻求解决短缺资...
关键词:
短缺资源 类型 供需趋势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红瑞 刘昌明 毛广全 刘杰
北京市农业水资源短缺状况十分严峻。针对水资源短缺对北京农业经济、农村生态环境和社会稳定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认为北京市目前的用水政策会进一步加剧农业用水的紧张趋势。进而提出了诸如发展利用和推广节水农业技术、大力建设节水灌溉工程设施、调整种植结构、发展特色农业、适度发展污水灌溉、建设地下水应急备用水源、加速推广雨洪利用技术、实施人工增雨工程、加强农村水资源的宏观和微观管理等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水资源短缺 节水 不利影响 北京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蔡荣 蔡书凯
作为一种替代传统翻耕的环境友好型技术,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发达国家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在国内,其推广工作却相对较晚。本文基于安徽省水稻种植户的调查数据,实证考察了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采用现状和影响因素,并进一步对保护性耕作技术对稻谷单产的具体影响进行了定量评价。利用Probit回归方法分析农户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影响因素;利用OLS回归方法分析保护性耕作技术对稻谷单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保护性耕作技术作用认知、户主非农兼业情况、户主受教育年限和户主是否村干部是影响农户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主要因素;保护性耕作技术对稻谷单产水平具有正向积极作用。具体来讲,对保护性耕作技术作用认知程度越高、户主非农兼业时间...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吴华
本文在对“我国教育经费结构性短缺”的现状和趋势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投资性学杂费剩余”创立“教育发展互助投资基金”,以全面实现上述反短缺目标的新构想,并对“教育经费短缺强度”、“具有反短缺机制教育投资体制的三元结构模式”、“教育经费反短缺基本原则”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魏君英 韩丽艳
本文基于2002~2016年中国粮食主产区面板数据,运用全面FGSL估计方法,实证分析了农村人口结构变化对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种植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口文化教育结构的变化对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年龄结构的变化,就业结构变化的影响最小。人口文化教育结构和年龄结构的变化对水稻、玉米和油料作物种植比重均产生负向影响。因此,在农村人口结构变动背景下,农作物种植结构的调整,应重点关注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人力资本流失、人口赡养负担问题。一方面,应大力提高农村人力资本水平,减少人力资本流失,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减轻正常劳动人口的赡养负担;另一方面,加快农业政策改革力度,继续加大农业机械化和水利基础设施投入。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梁媛 许新宜 王红瑞 庞博 刘晓
区域水资源短缺评价是水资源风险研究的基础。前期的研究多采用单一评价方法进行,致使评价结果存在差异。论文提出采用循环修正模式对单一评价方法得出的不同评价结果进行组合修正。通过构建云南省水资源短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模糊物元、模糊识别等多种单一评价方法进行评价,最后运用平均值法、Boarda法和Compeland法三种组合评价方法对单一评价方法得到的不同结果进行组合评价,建立了基于循环修正模式的水资源短缺程度评价模型并加以应用,给出了云南省16个地、市、州的水资源短缺程度的排序及其缺水类型的划分。
关键词:
水资源短缺 循环修正模式 云南省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仇焕广 严健标 李登旺 韩炜
促进农村能源消费结构优化和可再生能源利用对缓解我国能源安全和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4省409户农户的两期实地调查数据,研究了我国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现状、发展趋势及其决定因素。研究表明,我国农村生活能源消费仍以秸秆和薪柴等传统生物质能为主,尽管其所占比例呈明显下降趋势,但仍占生活能源消费的60%以上;电能、燃煤、燃气等化石能源消费快速上升;太阳能、沼气等新型能源发展较快,但所占比例依然较低。计量经济模型估计结果表明,收入水平和劳动力成本是影响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的决定性因素,能源市场发育程度、户主受教育程度和非农就业经历、家庭人口结构特征等因素对农村生活能源消费也具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
农村能源 消费结构 发展趋势 决定因素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江卫东
我国现阶段教育投资变动趋势及其短缺的原因分析南开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博士生江卫东教育投资是投入教育领域、用于培养学生的人力和物力的货币表现。我国自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教育投资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辅以其它各项投入,教育投资来源多元化的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于长永 董敏琳 马瑞丽
本文基于全国12个省份1395份基层调查数据,利用二元Logistics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代际关系质量对农村老年贫困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家庭代际关系质量总体较好,代际关系质量对农村老年贫困有显著影响,且存在显著差异。代际关系质量对农村老年收入贫困的影响来自于与儿子关系、与儿媳关系和与女婿关系;代际关系质量对农村老年精神贫困的影响,来自于四个方面。基于血缘关系的代际关系质量对农村老年贫困的影响效应,明显大于基于姻缘关系的代际关系质量对农村老年贫困的影响效应,与儿子关系在代际关系中起主导作用。代际关系质量存在示范效应,但其对农村老年贫困的影响非常有限。农村老年贫困个体差异明显。因此,从代际关系质量视角治理农村老年贫困问题,应在分类施策基础上,重点提升老年人与儿子关系的质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丽排 张建兵 陆双龙 钟丽雯 刘璐瑶 龚慧芹 巢林 黄太庆 甘磊
【目的】解析广西农作物种植结构的时空演变格局及其驱动因子,为广西农作物种植结构优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广西14个地级市2003—2018年粮食作物(稻谷和玉米)、经济与其他作物(蔬菜、甘蔗、油料和木薯)及自然与社会经济面板数据,运用地理时空分析与主成分分析方法,探讨广西农作物种植结构的时空演变格局及其关键驱动因素。【结果】在时间上,广西2018年的农作物总种植面积较2003年减少4.88%,种植结构表现为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下降19.25%,经济与其他作物种植面积上升9.83%,粮经比由1.22降至0.88;在空间上,广西农作物种植集中分布于广西东北—西南对角线(桂林、来宾、南宁和崇左市)及其对角线西北部(柳州、河池和百色市)、东南部(贵港和玉林市),种植结构呈现以"粮"为主型(玉林、贵港、钦州、百色和河池市)、以"经"为主型(崇左、南宁、来宾和柳州市)、由"粮"转"经"型(防城港、北海、梧州和贺州市)和波动型(桂林市)4种类型,种植结构组合类型由以稻谷单一组合型转向稻谷—蔬菜—甘蔗组合型。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生产总值、第一产值比重和农村人均纯收入)、种植条件(农村人口比重、农村人均耕地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和农村用电量)、交通通达性水平(等级公路里程)、粮食安全与自给情况(粮食产量和粮食人均占有量)及气候因子(年平均降水量)是影响广西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关键因子。【结论】广西农作物种植结构时空差异明显,其时空演变由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种植条件、粮食安全与自给情况及气候因子驱动。因此,提高农作物种植效益和农村劳动力收入,改善农作物种植条件,维持足够的农村劳动力,是优化广西农作物种植结构的重要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