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23)
- 2023(8268)
- 2022(6691)
- 2021(6541)
- 2020(5308)
- 2019(12210)
- 2018(12271)
- 2017(23383)
- 2016(12814)
- 2015(14319)
- 2014(14275)
- 2013(13783)
- 2012(12691)
- 2011(11665)
- 2010(12230)
- 2009(11412)
- 2008(11325)
- 2007(10244)
- 2006(9239)
- 2005(8152)
- 学科
- 济(58188)
- 经济(58136)
- 农(49143)
- 业(43039)
- 农业(32811)
- 管理(29844)
- 方法(24221)
- 企(22595)
- 企业(22595)
- 数学(21865)
- 数学方法(21327)
- 业经(18719)
- 中国(13618)
- 农业经济(12404)
- 制(12055)
- 地方(10969)
- 发(10882)
- 学(10723)
- 财(10245)
- 村(9474)
- 农村(9450)
- 体(9318)
- 策(9306)
- 发展(9148)
- 展(9136)
- 贸(8638)
- 贸易(8634)
- 理论(8593)
- 易(8411)
- 土地(7914)
- 机构
- 学院(188155)
- 大学(182718)
- 济(75201)
- 经济(73677)
- 管理(72914)
- 理学(63919)
- 理学院(63274)
- 研究(62633)
- 管理学(61753)
- 管理学院(61449)
- 农(53586)
- 中国(49084)
- 农业(40649)
- 科学(39469)
- 京(37968)
- 业大(35834)
- 所(31885)
- 财(31494)
- 中心(29840)
- 研究所(29056)
- 江(28767)
- 农业大学(25248)
- 范(25225)
- 师范(25007)
- 财经(24971)
- 北京(23181)
- 经(22783)
- 州(22575)
- 经济管理(22352)
- 院(21338)
- 基金
- 项目(126876)
- 科学(100272)
- 研究(93656)
- 基金(91794)
- 家(80501)
- 国家(79712)
- 科学基金(68186)
- 社会(59573)
- 社会科(55966)
- 社会科学(55947)
- 省(51469)
- 基金项目(48338)
- 自然(43863)
- 自然科(42856)
- 自然科学(42846)
- 教育(42759)
- 划(42201)
- 自然科学基金(42065)
- 编号(39729)
- 资助(37314)
- 成果(31670)
- 农(31149)
- 重点(28604)
- 部(28176)
- 发(27917)
- 课题(26837)
- 创(26197)
- 创新(24444)
- 国家社会(24326)
- 科研(23876)
共检索到2763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吴淼 黄倩
农村水利是保证农业健康发展和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当前我国农村水利的脆弱性已经成为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本文认为,农村水利系统具有多户共用性、建设管理投入大以及毁损累积性的性质,这些性质决定了水利在治理上需要明确各方权责,维护农民之间的公平,在投入上应采取农民可承受和常态化的水利管理方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农村水利的账户基金制治理模式,即从水利账户系统、账户基金来源、使用分配、制度建设、管理监督等方面来确保水利账户基金制度的运行,最终保证农村水利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农村水利 治理需求 农村水利账户基金制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罗诚 秦鹏
农村水利设施的治理应契合农村公共物品的善治逻辑,即以农村水利设施所具有的公共物品属性为逻辑起点,以社会公共利益最大化为价值旨归,以实现民主协商为本质要求。针对农村水利设施目前存在的现实困境,亟需构建"上下结合"的多中心治理模式,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筹资机制,明晰产权规范,创新监管制度,采用水联网,完善评估与考核制度等作为制度回应。
关键词:
农村公共物品 善治 多中心治理 制度回应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耀锋
随着项目制对我国农村治理的影响力渐增,"项目进村"如何有效激发农村治理活力成为农村治理创新的关键。相关研究聚焦于政府视角和宏观层面,对村庄回应还少有关注。村庄回应包括交相作用的三个层面:对自身利益诉求和资源的感知,对外来行动主体之诉求和影响的评判与认同,互动方式的选择与社会行动的实现。基于不同类型项目的调研发现,三个层面各有其特点且存在不少现实问题,村庄回应水平及效能的低下使"项目进村"意外效应不断,难以达到预期政策目标。以村庄回应为理论视角和实践面向,有利于探明"项目进村"的实践逻辑与问题成因。只有优化村庄回应能力,才能充分发挥支农资源的积极作用以及"项目进村"对农村治理活力的撬动效应。
关键词:
项目制 项目进村 村庄回应 农村治理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宋江洪 陈静科 陈理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何寿奎 李霞 洪迪
农村水利进行产权改革以及社会资本参与农村水利建设有利于解决建设资金紧张以及村集体管理上的低效问题,如何建设管理好多元供给模式下农村水利项目是对执政能力的挑战。文章在分析农村水利改革与治理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健全农村基层组织,科学选择监管途径,依法对社会投资项目进行规制,以推进多元供给模式下农村水利项目健康发展。
关键词:
供给模式 组织治理 利益分配 价格规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何寿奎
农村水利供给主体、供给范围与治理机制是产权改革的三大要素。本文根据农村水利设施的性质、考虑供给主体的供给效率建立农村水利设施供给主体选择模型,提出基于项目资金价值的农村水利多元供给模式选择的一般方法。阐述农村水利多元供给治理面临的问题,提出多元供给模式下完善农村水利市场准入机制、项目控制权选择准则、社会资本收益分配原则、国有资产监督制度、内部治理结构与外部监督制度、补偿机制及社会资本退出机制等治理路径,阐述农村水利政府、市场、协会多元供给的治理要点,为农村水利供给制度改革与治理提供参考。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唐清利
村社是国家基层治理和社会自我管理的载体。本文选择以村社的功能分析理论为主线,努力避免不同分析框架产生的限制,力求发现一条附着在村社作用机制上的国家基层管理和社会治理变迁路径;力求清晰地显示村社功能的变迁格局和相应理论的回应程度,并为国家的相关政策选择和法制建设提供可能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
村民自治 村社功能 变迁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国磊 张新文
在科层制体系中,自上而下的行政考核在增强任务压力的同时,也催生出基层多样化的减负回应方式。基于"压力-回应"的分析框架对农村基层治理考察发现:以精细化管理为特征的行政考核不仅加剧了自上而下的政策执行压力,也塑造出上级部门常态化考核与基层淘汰式回应、上级领导不定期督查与基层拼凑式应对、上级政府签订责任状与基层选择性消解的治理样态。以靶向式的底层回应过程,在降低被督查和问责风险的同时,也显现出从"条块分割"走向"合作互动"的跨部门共谋,从"刚性约束"走向"弹性结合"的策略性变通,从"痕迹管理"走向"分类治理"的责任转移现象。因此,各级地方政府应因地制宜加强政策供给的有效性,使政策执行的刚性约束与考核目标的弹性机制相结合,在拓宽基层自治空间的基础上,提升各基层干部的执行能力,使中央减负政令真正落地。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陆剑
我国农民朴素公平观包含生存第一、权责统一和多数人决等基本内涵。全国7县84村田野调查发现,农村土地承包法律与农民朴素公平观存有背离现象:"生不增,死不减"导致部分集体成员的生存无法保障;权责不统一,发包方与承包方的权利义务存在失衡现象;多数人决困局,即涉及土地承包事宜存在有事不能议、议而不能决、决而不能行的问题。在《农村土地承包法》修改中:应尊重农民"生存第一"的要求,坚持土地均分原则并稳定农户承包权;坚持权责统一原则,实现发包方与承包方之间的权利义务对等;赋予集体成员多数人决的正当性和可执行性。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吴松
水利设施现代化建设、管护、运营,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农村经济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近年来,受农业比较效益低、务农人员减少、农村集体经济滞后等影响,一些地方农村水利设施荒废问题突出。对此,应提高认识,广辟渠道,加大建设资金来源,加强监管,积极创新农村水利设施建管新模式。
关键词:
农村水利设施 建管 模式创新 农业现代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梅华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叶敬忠 陆继霞 孟祥丹
本文从不同社会行动者的视角出发,探讨他们如何回应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政策的实施及其影响。学生、家长、教师、合并校校长、乡镇政府及教育部门领导等看似被动的政策接受者,实质上都能够辨别困境、生产知识、寻找资源、积极地发挥能动性重构生活,并且,种种回应均是动态的、变化的过程。
关键词:
农村中小学 布局调整 社会行动者 回应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王革
民族地区中小学"大一统"且"同质化"的外语教学模式难以解决学生的母语文化和主流文化以及外语文化脱节或割裂的问题,从而影响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外语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基于"文化回应教学"模式,英语教师应将学生母语及民族文化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将学生的母语学习经验推广到外语学习中。可从加强制度建设和政策保障、促进教师和学生发展、实施课程开发与教学模式改革、创新评价体系与鼓励社会参与四个方面进行外语教学改革。为此,需要结合民族地区中小学外语教学的现状(教师、教材、教法、评价机制),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地区外语课堂"文化回应教学模式",并培养一批能熟练运用"文化回应教学模式"的一线外语教师。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蒋莎莎
P2P网络贷款平台近年来的发展引人关注,其中宜信通过"线下债权转让模式"实现了P2P网络贷款平台的快速发展,被行业内称为"宜信模式"并被纷纷效仿。"宜信模式"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也因为其独特的运营模式遭到质疑。宜信模式实际上是一种异化的P2P网络贷款,其债权转让模式已具备类资产证券化的性质,且其采用规避法律的个人放贷模式使宜信模式具有较大的风险。对于宜信模式的信用风险和法律风险,监管制度应该有所回应,促使其运行的"阳光化"和"透明化"。
[期刊] 改革
[作者]
甘琳 张仕廉
我国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农民、农村、农业起着重要的作用,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然而,我国农村水利设施建设普遍落后,不能满足农村发展的需要。资金缺乏是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的关键问题。在现阶段扩大内需的前提下,如何有效地利用资金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类型的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应采取不同的融资模式。
关键词:
农村水利 基础设施建设 投融资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