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52)
- 2023(15696)
- 2022(13305)
- 2021(12319)
- 2020(10502)
- 2019(24231)
- 2018(23861)
- 2017(46245)
- 2016(24973)
- 2015(28349)
- 2014(28131)
- 2013(28001)
- 2012(25785)
- 2011(23194)
- 2010(23232)
- 2009(21797)
- 2008(21695)
- 2007(19532)
- 2006(17014)
- 2005(15048)
- 学科
- 济(109272)
- 经济(109127)
- 业(78855)
- 管理(73197)
- 企(56761)
- 企业(56761)
- 农(52086)
- 方法(49701)
- 数学(44736)
- 数学方法(44234)
- 农业(34574)
- 财(30121)
- 业经(27859)
- 中国(26154)
- 制(24407)
- 地方(22428)
- 贸(19528)
- 贸易(19523)
- 学(19068)
- 易(19009)
- 务(18386)
- 财务(18332)
- 财务管理(18280)
- 企业财务(17377)
- 体(16933)
- 银(16410)
- 银行(16379)
- 融(15931)
- 金融(15925)
- 技术(15599)
- 机构
- 学院(360852)
- 大学(357038)
- 济(150456)
- 经济(147469)
- 管理(141551)
- 理学(122834)
- 理学院(121577)
- 管理学(119552)
- 管理学院(118899)
- 研究(115461)
- 中国(89613)
- 农(73486)
- 京(72941)
- 财(70400)
- 科学(69689)
- 江(58624)
- 所(57325)
- 业大(57281)
- 农业(56578)
- 中心(56315)
- 财经(55759)
- 研究所(51710)
- 经(50659)
- 经济学(45977)
- 范(45217)
- 师范(44741)
- 北京(44108)
- 州(43013)
- 经济学院(41766)
- 财经大学(41052)
- 基金
- 项目(243528)
- 科学(192995)
- 研究(178818)
- 基金(178238)
- 家(154052)
- 国家(152710)
- 科学基金(132477)
- 社会(115265)
- 社会科(109091)
- 社会科学(109063)
- 省(96935)
- 基金项目(94668)
- 自然(85080)
- 自然科(83084)
- 自然科学(83062)
- 教育(82249)
- 自然科学基金(81586)
- 划(79680)
- 编号(73011)
- 资助(72459)
- 成果(58421)
- 部(54813)
- 重点(54510)
- 发(52486)
- 创(50752)
- 课题(49746)
- 制(48363)
- 国家社会(47849)
- 创新(47517)
- 教育部(47075)
- 期刊
- 济(167126)
- 经济(167126)
- 研究(100075)
- 农(74173)
- 中国(69563)
- 财(56001)
- 学报(55224)
- 科学(51366)
- 农业(50195)
- 管理(48155)
- 大学(43300)
- 学学(41354)
- 融(36496)
- 金融(36496)
- 业经(33061)
- 教育(32822)
- 技术(31587)
- 财经(27677)
- 经济研究(24344)
- 业(24190)
- 经(23546)
- 问题(23278)
- 版(19560)
- 技术经济(17780)
- 统计(17652)
- 世界(16992)
- 理论(16736)
- 资源(16581)
- 策(16290)
- 农村(16086)
共检索到5280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玲 申恒胜
目前,乡村水利普遍出现困境,它经历了集体时期的开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的维持,以及在农业税费改革之后陷入困境的过程。其中,国家、基层政府和农民等多方参与主体的行动困境是水利困局形成的重要机制。公司涉入水利的"以林养渠,林水结合"的模式,以及社会力量参与水利建设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水利困局的突破,但它们也存在明显的缺陷,多方合作治理是扭转水利困局并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良好途径。
关键词:
农村水利 以林养渠 合作治理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思
在农业现代化背景下,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是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关键,探索一种农户本位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路径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在田野调查中发现,企业统一向分散农户供给农业社会化服务,存在交易成本过高、管理风险较大等困境,而且标准化服务也难以回应农户个体化需求与激励雇佣人员。在资本逐利性的驱使下,企业主动退出统一服务供给模式,其后由基层组织和村集体统筹服务,转变服务供给方式,在兼顾农民个体化需求的同时低成本供给服务。研究表明,发挥基层组织的统筹功能,调动多元主体协同供给服务,回应农户个体化服务需求,能够走出一条农户本位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路径。这一路径有助于增强基层组织的治理和服务能力,实现以小农户为基础的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思
在农业现代化背景下,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是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关键,探索一种农户本位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路径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在田野调查中发现,企业统一向分散农户供给农业社会化服务,存在交易成本过高、管理风险较大等困境,而且标准化服务也难以回应农户个体化需求与激励雇佣人员。在资本逐利性的驱使下,企业主动退出统一服务供给模式,其后由基层组织和村集体统筹服务,转变服务供给方式,在兼顾农民个体化需求的同时低成本供给服务。研究表明,发挥基层组织的统筹功能,调动多元主体协同供给服务,回应农户个体化服务需求,能够走出一条农户本位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路径。这一路径有助于增强基层组织的治理和服务能力,实现以小农户为基础的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黄玛兰 李晓云 袁梦烨 刘念 张翅 罗碧霞
以江汉平原为例,基于行为理论在农户行为决策研究中的应用,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农户作物种植决策的因素,并比较分析了农户作物选择决策感知与决策行为之间的差异及其原因。结果表明,行为意愿对行为有很强的预测作用。农户感知重要的经济效益、产量保障及家庭财富因素对农户种植决策行为影响显著;农户感知不重要的种植技术及种植补贴因素对农户种植决策行为影响不显著。但样本中农户作物选择决策感知与实际决策影响因素不一致的现象也普遍存在。农户感知重要的灌排条件因素未通过农户行为决策模型显著性检验;并且感知与行为决策显著性因子的重要性排序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农户感知与行为决策存在差异的情况下,政府在...
关键词:
作物选择 感知 行为决策 农户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李伯华 刘传明 曾菊新
本文应用条件价值评估法调查了湖北省石首市农户对获得安全饮水的支付意愿,并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户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对农村饮水安全的支付意愿较高,71.5%的农户表示愿意支付,平均支付金额为121.94元。影响农户支付意愿的因素主要有户主年龄、家庭人口数量和户主文化程度。根据农村饮水的公共物品特征,本文认为,必须明确农户的支付领域,而政府的介入是确保农村饮水安全的关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钢桥 靳艳艳
本文采用湖北省江汉平原6个县(市、区)和太湖平原5个县(市、区)的893份农户调查问卷,分析了农地流转对农户农地投入行为影响的区域差异。研究表明,在要素市场活跃的情况下,农户生产决策和消费决策是分离的,且生产决策优先于消费决策;在市场不活跃的情况下,农户生产决策和消费决策是相互作用的。农地流转规模和稳定性存在区域差异,因此农户农地流转的目标不同,进而使得农地流转对不同区域农户农地投入行为的影响不同。相对于经济较不发达的地区,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户流转农地的规模相对较大,稳定性较高,其农业生产目标更多地表现为利润最大化,更有条件从事农业规模化经营,更有增加投入的动机。农地流转市场发育程度、农地流转的...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杨钢桥 靳艳艳 杨俊
研究目的:分析农地流转对不同类型农户的农地投入行为的影响。研究方法:比较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及回归分析法。研究结果:(1)不同类型农户的行为目标不同,农地流转对其农地投入的影响存在差异;(2)农户的农业生产行为市场化程度越高,农地流转对其农地投入的影响就越大,农业生产的规模效应就越明显;(3)农地流转市场发育程度和农户农地流转的市场参与程度,对不同类型农户农地投入行为都有影响。研究结论:完善农地流转市场,规范农户农地流转行为,对引导不同类型农户进行农地的合理投入、促进农地可持续利用、提高农民收入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廖莉 袁爱玲
学前教育是具有强正外部效应的准公共产品。本文通过对广东省农村学前教育的调查,发现其财政投入存在投入主体错位,投入缺乏保障,投入结构失衡等困境。为突破上述困境,从公共产品理论的视角出发,宜采取明确投入主体,厘清责任边界;完善政策设计,解决投入实施问题;优化政府间财权-事权结构,构建动态调整供给模式等基本策略,以化解目前财政投入的困境,从而为保障农村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关键词:
农村学前教育 财政投入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麦尔旦·吐尔孙 杨志海 王雅鹏
文章基于江汉平原粮食主产区400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DEA-Tobit模型研究了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对种植业生产技术效率及其拐点的影响。结果表明:总体而言,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对农户的综合技术效率与纯技术效率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对规模效率没有产生显著的影响。而"年轻户"对农户的综合技术效率与纯技术效率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对规模效率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在其他环境变量中,是否接受过农业技术培训对农户种植业生产技术效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正向影响;而家庭非农收入的比重、家庭劳动力中60岁及以上劳动力劳动时间的比重、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一涛
农村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不高是阻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当前我国农村师资队伍存在骨干教师减少与流失、教师年龄老化、部分学科教师短缺、师资培训效果不佳、教师管理体制不健全等多方面的困境。解决这些困难需要从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两个方面入手,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扶持力度并建立起高效公平的教育管理体制。
关键词:
农村教育 农村教师 教育管理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在娟
推动农村公共服务智慧化对于加快农村高质量发展、推动农村社会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我国很多地区针对农村的智慧化治理实践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由于我国农村地区存在基础设施、信息化认知等各方面的不足,政府针对农村的智慧化公共服务供给还存在一定困难,不利于农村公共服务的精准供给,也很难提高农村社会治理效率。本文从农村发展实际出发,提出了推动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智慧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智慧化 公共服务 农村发展 供给困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银特妮拉
加快数字乡村建设有利于带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作为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提升农村智慧化公共服务供给能力,能够优化信息化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影响效应,并驱动引领乡村振兴,因此,从公共服务视角探索智慧乡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讨论公共服务智慧化供给存在的问题,为乡村智慧化、数字化建设提供对策建议。
关键词:
智慧乡村 公共服务 智慧化 乡村治理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徐菂 李欣婷
一、农村金融发展现状1.金融机构增长迅速。截至2012年底,我国共有各类农村金融机构1800余家,比2005年增长250%。其中,1000余家是传统金融机构,比2005年增长180%,800余家是农村新型金融机构,比2005年增长300%。农村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5万亿元,比2005年增长80%,贷款余额20万亿元,比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伯华 刘传明 曾菊新
本文从公共物品理论的角度,以江汉平原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和收集的资料及数据对农村饮水安全的现状和成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农村饮水安全中要素的多层性和异质性特征以及各子要素的外部性特征,使农村饮水安全陷于困境。因此,政府的强力介入和供给主体的异化是解决困境的有效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农业生产托管与保障粮食安全——基于江汉平原的调研证据
江汉平原农户教育收益率分析
农业社会化服务可否促进农业减量化生产?——基于江汉平原水稻种植农户微观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农户减灾意识的综合判断及原因分析——基于江汉平原233户农户的调查
农户过量施肥风险认知及规避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江汉平原284个农户的问卷调查
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对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的影响分析——基于江汉平原393个水稻种植大户的调查
农户种植结构区域分异研究——基于江汉平原与太湖平原农户调查数据
基于公共物品理论的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研究——以江汉平原为例
江汉平原耕地数量变化驱动机制分析——以仙桃市为例
老商品粮基地县的现状、困境与对策——江汉平原监利县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