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84)
- 2023(13135)
- 2022(11036)
- 2021(10218)
- 2020(8427)
- 2019(18513)
- 2018(18274)
- 2017(34825)
- 2016(18961)
- 2015(20261)
- 2014(19481)
- 2013(19022)
- 2012(17505)
- 2011(15895)
- 2010(16114)
- 2009(15048)
- 2008(15100)
- 2007(13919)
- 2006(12256)
- 2005(10925)
- 学科
- 济(72692)
- 经济(72586)
- 业(68821)
- 管理(58736)
- 农(49696)
- 企(47818)
- 企业(47818)
- 农业(33180)
- 方法(25688)
- 业经(24467)
- 数学(21855)
- 制(21650)
- 财(21645)
- 数学方法(21594)
- 中国(20265)
- 技术(18895)
- 体(15728)
- 地方(14152)
- 银(13781)
- 银行(13760)
- 学(13281)
- 行(13215)
- 策(12827)
- 融(12548)
- 金融(12546)
- 务(12535)
- 财务(12512)
- 财务管理(12481)
- 农业经济(12465)
- 技术管理(12413)
- 机构
- 学院(260561)
- 大学(255391)
- 济(110231)
- 经济(108075)
- 管理(101684)
- 理学(88110)
- 研究(87580)
- 理学院(87242)
- 管理学(85908)
- 管理学院(85415)
- 中国(68523)
- 农(60247)
- 财(52764)
- 京(51801)
- 科学(51177)
- 农业(45696)
- 业大(43040)
- 所(43013)
- 中心(41337)
- 财经(40685)
- 江(40530)
- 研究所(38544)
- 经(37076)
- 经济学(33081)
- 范(32047)
- 师范(31746)
- 北京(31574)
- 州(31553)
- 院(31073)
- 财经大学(29901)
- 基金
- 项目(175807)
- 科学(141099)
- 研究(132197)
- 基金(128917)
- 家(112186)
- 国家(111105)
- 科学基金(96293)
- 社会(87514)
- 社会科(82675)
- 社会科学(82654)
- 省(70848)
- 基金项目(68403)
- 自然(59736)
- 教育(59425)
- 自然科(58391)
- 自然科学(58377)
- 划(57733)
- 自然科学基金(57417)
- 编号(52633)
- 资助(49705)
- 成果(42625)
- 创(42199)
- 部(39643)
- 重点(39565)
- 制(39523)
- 创新(38627)
- 发(38555)
- 国家社会(36792)
- 课题(36783)
- 性(35409)
- 期刊
- 济(129493)
- 经济(129493)
- 研究(76819)
- 农(65076)
- 中国(59666)
- 农业(43838)
- 财(41537)
- 学报(40054)
- 科学(38929)
- 管理(37296)
- 大学(32308)
- 学学(30972)
- 融(29236)
- 金融(29236)
- 教育(27029)
- 业经(27003)
- 技术(21649)
- 业(21141)
- 财经(20428)
- 经济研究(18346)
- 经(17544)
- 问题(17538)
- 版(15401)
- 农村(15164)
- 村(15164)
- 农业经济(14977)
- 科技(14507)
- 世界(13603)
- 技术经济(13355)
- 经济问题(12247)
共检索到3958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马培衢
通过对湖北农田水利供给的非均衡性分析,探寻农田水利供给困境的根源。研究表明:农田水利的集体供给体制越来越难以维系,农户自我供给制加速了集体供给制的衰退;受制度环境,合伙互助供给制只局限于狭小的范围内;农户合作供给行为因制度短缺和资源禀赋约束而难以发展壮大。最后,文章力图提出适宜的农田水利供给制度创新思路。
关键词:
农田水利 非均衡分析 供给制度 制度创新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邓大才
制度是一个地区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东西部发展的差距不仅是经济发展上的差异 ,从本质上来看 ,是制度安排、制度结构和制度利用效率的差距。本文从东西部制度非均衡的表现着手来探讨西部地区制度供给和制度安排滞后于东部的原因 ,并以此提出了西部完善制度、创新制度的一些建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钟怀宇
我国城市化的非均衡性制度安排究其根源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城乡二元体制结构,而地方政府的角色偏差和制度供给失当则对强化二元结构的非均衡城市化制度安排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因此,要转变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非均衡发展模式,实现地方政府角色定位和职能的转变,并对城市征地制度改革、土地财政制度改革、城市户籍制度改革,以保证城市化进程中制度安排的均衡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
城市化 制度安排 均衡性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刘立民 卫刚华 陈参军
经济金融发展的"二元性"造成了我国农村地区金融供需的非均衡性问题,国内外学者从金融抑制、交易成本、社会特性和体制等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本文分析指出,金融供需的非均衡性体现在总量矛盾与结构矛盾并存上,总量矛盾主要是我国农村金融供给和需求抑制而引起,而结构矛盾则是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经营定位、业务创新、服务方式与农村金融需求总量、需求多无化趋势等难以有效对接等矛盾交织形成。本文分别从总量矛盾和结构矛盾两方面,提出了解决农村金融供需非均衡性问题的对策。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秀茹
我国农村金融制度的特点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为我国农村金融制度的改革确立了战略性目标,即建立多层次、广覆盖的农村金融体系。农村金融制度伴随农村经济和金融的发展而产生,直接影响金融体制的构建,并从根本上决定农村金融体制和运行机制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马茹 王宏伟
利用2007—2014年中国城市层面的数据,通过计算加权相对泰尔指数,对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城市群的创新非均衡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城市群创新活动存在地区差异,且主要体现在创新人力资本和以专利申请量表征的创新产出方面;京津冀城市群内部的创新差异较长三角城市群和珠三角城市群更为明显,且近年来其创新产出极化现象持续加剧;长三角城市群和珠三角城市群的R&D经费投入差异和创新产出差异明显缩小;中心城市的"虹吸效应"导致的创新人才的区域差距是三大城市群亟待解决的共同难题。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马茹 王宏伟
利用2007—2014年中国城市层面的数据,通过计算加权相对泰尔指数,对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城市群的创新非均衡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城市群创新活动存在地区差异,且主要体现在创新人力资本和以专利申请量表征的创新产出方面;京津冀城市群内部的创新差异较长三角城市群和珠三角城市群更为明显,且近年来其创新产出极化现象持续加剧;长三角城市群和珠三角城市群的R&D经费投入差异和创新产出差异明显缩小;中心城市的"虹吸效应"导致的创新人才的区域差距是三大城市群亟待解决的共同难题。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马茹 王宏伟
利用2007—2014年中国城市层面的数据,通过计算加权相对泰尔指数,对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城市群的创新非均衡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城市群创新活动存在地区差异,且主要体现在创新人力资本和以专利申请量表征的创新产出方面;京津冀城市群内部的创新差异较长三角城市群和珠三角城市群更为明显,且近年来其创新产出极化现象持续加剧;长三角城市群和珠三角城市群的R&D经费投入差异和创新产出差异明显缩小;中心城市的"虹吸效应"导致的创新人才的区域差距是三大城市群亟待解决的共同难题。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颖 甘煜 刘英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钟昌标 胡亮
一、中国金融制度变迁的特征分析 中国市场取向的金融制度变迁,是从打破“大一统”的金融垄断体系,引入竞争机制开始的。其路径大致可描述为:突破银行业务禁区→恢复和分设国家专业银行→建立中央银行→开放金融市场→专业银行企业化→调整和集中→专业银行商业化→建立间接金融调控体系→强化和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其制度变迁过程与众不同,可以归纳为: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李祺
农村信用社的制度变迁过程也是各利益主体之间利益博弈与政治博弈的过程。相对于地方政府和信用社社员,中央政府是进行制度创新的积极推动者。因此,应通过产权制度创新、组织制度创新、法律制度创新,使农信社改革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 制度创新 博弈分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杜业明
目前我国耕地面积锐减,土地利用秩序混乱,这种情况令人担忧。现行农村土地发展权制度不均衡是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并将导致其自身的变迁,只有优化现有农村土地发展权的配置结构,才能促进土地利用的可持续发展,从根本上维护农民利益。
关键词:
农村 土地发展权 外部性 政府失灵
[期刊] 改革
[作者]
武深树
本文根据我国不同地区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人群的农村养老方式、保障水平、不同的农村养老保障实践结果 ,提出建立与地区经济增长非均衡战略相适应的农村养老非均衡保障制度 ,并对其发展规律作了初步探讨 ,认为农村养老非均衡保障是经济发展过程中 ,非均衡经济增长特定时期的特定产物 ,是实现农村养老保障向更高级发展阶段的均衡政策的一种重要手段。当前 ,我国农村养老非均衡保障政策应该是不同地区分类选择 ,不同人群的社会养老保险分批推进。
关键词:
农村 社会养老保障 非均衡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武深树 邓真惠
根据我国不同地区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人群的农村养老方式、保障水平不同的农村养老保障实践结果,提出建立与地区经济增长非均衡战略相适应的农村养老非均衡保障制度。农村养老非均衡保障是经济发展过程中非均衡经济增长特定时期的特定产物,是实现农村养老保障向更高级发展阶段的均衡政策的一种重要手段。当前,我国农村养老非均衡保障政策应该是不同地区分类选择,不同人群的社会养老保险分批推进。
关键词:
农村 社会养老保障 非均衡 养老保险
[期刊] 改革
[作者]
余逢伯
现阶段,随着经济发展,政府、企业、农民等主体对土地有了新的诉求,农村土地制度非均衡问题越来越突出。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土地的要素功能和保障功能的矛盾造成的。根据各主体的利益诉求和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历史趋势,今后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方向是进一步明晰产权和建立高效、规范的产权交易市场,最终目标是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农村土地制度。
关键词:
农村土地制度 非均衡 制度变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