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663)
2023(18268)
2022(15629)
2021(14589)
2020(12117)
2019(27684)
2018(27250)
2017(52185)
2016(28515)
2015(31540)
2014(31372)
2013(31255)
2012(28646)
2011(25817)
2010(25818)
2009(23894)
2008(22561)
2007(19983)
2006(17595)
2005(15218)
作者
(83925)
(70068)
(69377)
(65988)
(43944)
(33994)
(31487)
(27563)
(26648)
(24780)
(23801)
(23671)
(22063)
(21902)
(21578)
(21440)
(21353)
(20524)
(20027)
(19898)
(17607)
(17105)
(17104)
(16114)
(15867)
(15650)
(15628)
(15497)
(14272)
(13993)
学科
(110880)
经济(110758)
(83299)
管理(75862)
(61182)
企业(61182)
(51992)
方法(48538)
数学(42234)
数学方法(41752)
农业(34609)
中国(32902)
业经(29369)
(28645)
(28242)
金融(28238)
(27232)
银行(27157)
(26115)
(25358)
地方(25339)
(23736)
(20026)
贸易(20011)
(19468)
(18575)
财务(18506)
财务管理(18472)
理论(18003)
技术(17866)
机构
学院(398797)
大学(397457)
管理(154765)
(154750)
经济(151349)
研究(135086)
理学(134917)
理学院(133407)
管理学(130974)
管理学院(130290)
中国(105298)
(88973)
科学(87819)
(83674)
业大(70077)
农业(69161)
(68961)
(68953)
中心(63934)
研究所(63465)
(58086)
财经(55779)
(51973)
北京(51867)
师范(51341)
(51002)
(48202)
(47779)
经济学(45660)
农业大学(43974)
基金
项目(280188)
科学(217783)
基金(201581)
研究(199713)
(178437)
国家(176894)
科学基金(150025)
社会(125097)
社会科(118209)
社会科学(118173)
(111578)
基金项目(108069)
自然(99150)
自然科(96818)
自然科学(96786)
自然科学基金(95032)
(93389)
教育(89843)
资助(82091)
编号(81508)
成果(64628)
重点(62811)
(60526)
(60372)
(58256)
课题(55487)
创新(54387)
科研(54096)
计划(52598)
国家社会(51195)
期刊
(168336)
经济(168336)
研究(110241)
(87801)
中国(76723)
学报(73636)
科学(64033)
农业(59189)
大学(54913)
学学(52000)
(50958)
管理(50482)
(46374)
金融(46374)
教育(38729)
业经(33124)
技术(31406)
(28598)
财经(26084)
经济研究(24942)
问题(23290)
(22538)
(22243)
业大(20814)
科技(20775)
图书(20528)
理论(18453)
资源(18412)
技术经济(18326)
现代(17426)
共检索到5778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吴迪  王卓  
小额信贷进入我国已有10余年历史,社会经济政治影响不断扩大。文章以社会学非介入性研究方法研究小额信贷,以《金融时报》文献为例,探索评价农村民间金融组织在中国的金融影响。研究发现,主流金融对小额信贷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简单直观到纷繁复杂、再趋统一规范的过程。小额信贷在促进农信社经营改革、帮助农民脱贫增收、发展地方经济和改善农村信用环境等方面均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得到主流金融界的积极评价。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崔慧霞  
民间金融广泛存在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中国近三千年的封建历史,造就了小农经济和民间信贷共生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农村民间金融的发展一波三折。如何看待民间金融与现代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民间金融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绩效、现阶段农村资金供求的变化以及如何制订规范发展农村民间金融的策略,都是本文着重探讨的内容。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兰虹  
民间金融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推进器"。我国农村民间金融发展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如民间金融未得到法律保护、潜伏着金融风险、容易产生经济纠纷等。当前,规范农村民间金融发展应从四方面着手:尽快建立健全与民间金融相关的法律法规;将民间金融纳入金融监管范围;在加大监管的前提下,对农村民间金融实行"国民待遇";建立起相关保险制度和贷款抵押担保机制,化解农村金融服务风险。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黄孝武  
我国农村正式金融安排实际上是一种从农村汲取资金的制度安排,而民间金融是真正满足农村经济需要的融资机制。可以通过正式认可民间金融以提供其发展空间,改革完善现有正式金融以提供其替代和规范现有民间金融以促进其演进来实现对农村民间金融的治理。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周昌发  张成松  
因受金融抑制的影响,农村民间金融缺乏专门的治理机制,黑色金融乃至灰色金融诱发的金融风险加大,失信等行为已导致民间金融风险的社会化和金融秩序的非规范化。农村民间金融与软法规范天然耦合,实行不同于刚性制度的柔性治理机制既是金融制度变迁的应然诉求,同时还符合"熟人社会"的本土化需求,可以有力地超越"市场失灵"和"政府失效"的双重范式,实现包容性的农村民间金融治理之道。农村民间金融需要在法律赋权(能)和金融公平原则的基础上,确认民间金融的法律地位和农村金融消费者的基本权利,建构农村民间金融的柔性治理机制,化解金融纠纷,防范信用风险,力求农村金融秩序的良好实现。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崔慧霞  
金融是国民经济发展中最重要、最敏感,也是最脆弱的“神经”,在资源配置中起主导作用。深化农村金融改革、维护金融安全是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两大主题,也是推进农村市场经济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防范农村民间金融风险的思路是:(1)提高辨别我国农村民间金融脆弱性程度的能力,这是防范和化解金融脆弱性的前提;(2)通过金融制度创新,防范和化解金融脆弱性;(3)构建多元化的农村金融组织结构;(4)提高农村民间金融监管效率,保证农村金融的安全运行;(5)改变监管政策,拓宽资金供应渠道。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崔慧霞  
金融是国民经济发展中最重要、最敏感,也是最脆弱的“神经”,在资源配置中起主导作用。深化农村金融改革、维护金融安全是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两大主题,也是推进农村市场经济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朱彩云  赵丙奇  
本文分别从信息形成机制和违约惩罚机制研究了农村民间金融风险内控机制。信息形成机制通过消除借贷双方事前、事后信息不对称来避免逆向选择问题和道德风险问题;违约惩罚机制通过增加借方违约成本来缓解道德风险问题。本文认为,民间金融内在的风险控制机制有效地缓解了民间金融的信用风险,这既是对民间金融高履约率的解释,也是民间金融在农村得以产生并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条件,同时,这也是农村民间金融可以以低交易成本运行的原因所在。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潘朝顺  
近年来,农村民间金融迅速发展,在部分地区已处于主导地位,有力地缓解了农村经济主体融资困难。本文通过梳理中国农村民间金融制度环境变迁过程,运用制度变迁理论对此作出解释,认为根据不同形式民间金融制度安排所具有的特点,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加强监管,而不是以“一刀切”方式禁止或放开民间金融,是破解农村民间金融困难的主要途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玉  王吉恒  张理达  
改革开放多年,民间资金投资难与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矛盾始终桎梏着我国地方经济的发展。事实已经证明,民间资本宜疏不宜堵。只有让民间资本在合理监管中规范运行,实现与中小企业共生,才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唯一合理路径。文章运用共生理论剖析了民间金融的存在效应,探讨了农村民间金融的发展障碍,提出遵循共生规律推进民间金融发展的具体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袁梅婷  赵丙奇  
民间金融虽在正规金融严重缺失的农村金融市场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其固有的内在脆弱性所蕴含的风险亦不容小觑。本文通过比较不同形式民间金融对应的风险,找出其中的异同点,并引入博弈论的方法深入剖析民间金融风险产生的根源,提出了由民间自行发起建立全国统一的民间借贷征信系统来控制民间金融风险的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乐柱  
根据农村生产力特点与农村经济主体的层次性需求,农村民间金融必须实行合作化,其路径选择:一是吸收民间资本入股农村信用社,逐步实现农村信用社的民有化;二是重构新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三是组建农村区域性小型或微型商业性金融组织;四是法律许可的情况下,使民间借贷规范化。必须创造良好的制度生态环境以使民间金融制度顺利构建并发挥效用。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龙柯宇  
信息经济学视域下,农村民间金融市场风险的生成机理源于信息在农村民间贷款人与借款人、农村民间金融机构所有者与经营者、农村民间金融中介机构与借贷双方、农村民间金融监管部门与被监管者等金融活动主体间的非对称性分布。应当以实现农村民间金融市场的可持续发展作为法律治理对应的目标定位,力求形成优胜劣汰的金融竞争机制,增强农村民间金融市场公信力,促进相关金融创新与自律活动。在制度性对策层面上,应从激励相容约束下农村民间金融机构经理人市场的建立与完善,法制背景下农村民间金融信息披露制度的强化,农村民间金融市场的适度监管法律机制的优化,农村民间金融的民事责任制度架构等方面,对农村民间金融道德风险行为进行科学治理...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宋坤  
农村正规金融和民间金融之间存在互补性,合作能够促进总体效应的提升。由于合作模式和稳定性分析有助于两者的经营决策,本文从数理角度构建适合我国农村民间金融和正规金融的博弈模型,推演合作的动态过程并找到合作模式稳定存在所要求的条件。然后结合1978年至2014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合作能够使两者相互有正向的促进作用,总的福利增加,依赖成长的对称互利合作模式能够在我国农村经济社会中稳定存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金峰  林乐芬  
作为农村金融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农村民间金融与正规金融之间不只是简单的替代关系,还可以形成一种基于各自核心专长的协同发展的共生关系。构建和深化这种共生关系,不仅有利于提高共生单元自身的盈利水平和发展能力,而且有利于增强农村金融的整体功能。当前,农村民间金融与正规金融在共生合作中还存在着共生模式不完善、共生收益分配机制不合理、正向共生环境营造不力等问题,影响到共生效应的发挥。因此,必须努力提高共生单元质量,积极改进共生收益分配机制,全面营造动态正向共生环境,不断改善农村民间金融与正规金融共生能力,巩固和深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