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14)
2023(7544)
2022(6022)
2021(5660)
2020(4520)
2019(9853)
2018(9300)
2017(18025)
2016(9601)
2015(10422)
2014(10033)
2013(9876)
2012(9238)
2011(8413)
2010(8809)
2009(8615)
2008(7601)
2007(7121)
2006(6555)
2005(6092)
作者
(25750)
(22209)
(21529)
(20744)
(13459)
(10615)
(9824)
(8515)
(8505)
(7746)
(7568)
(7285)
(6920)
(6837)
(6690)
(6683)
(6362)
(6322)
(6206)
(6081)
(5426)
(5403)
(5355)
(5225)
(5126)
(4995)
(4953)
(4734)
(4623)
(4598)
学科
(48512)
(39880)
经济(39846)
(37872)
农业(32575)
(24724)
金融(24723)
(22275)
银行(22270)
(21725)
管理(20144)
中国(18314)
业经(17173)
(16858)
企业(16858)
(14056)
农业经济(12460)
地方(12306)
(11006)
中国金融(10890)
方法(10195)
(10006)
(9532)
(9378)
农村(9361)
数学(9221)
数学方法(9176)
发展(8337)
(8330)
建设(7306)
机构
学院(133144)
大学(124814)
(58551)
经济(57321)
管理(49664)
研究(45804)
(45565)
中国(43923)
理学(42589)
理学院(42239)
管理学(41684)
管理学院(41467)
农业(34170)
业大(26202)
(25939)
科学(25366)
中心(24992)
(24857)
(22742)
(20782)
研究所(20399)
农业大学(20339)
财经(20118)
(19304)
银行(18642)
(18366)
(17646)
经济学(17244)
(17209)
经济管理(17117)
基金
项目(86794)
研究(69394)
科学(67951)
基金(61466)
(52660)
国家(51994)
社会(45249)
科学基金(44171)
社会科(42431)
社会科学(42419)
(36502)
基金项目(32726)
编号(30476)
教育(29038)
(28339)
(28004)
自然(24892)
成果(24285)
自然科(24259)
自然科学(24257)
自然科学基金(23844)
资助(23404)
(21462)
课题(20192)
(19388)
重点(19318)
(19105)
国家社会(18788)
(18774)
(18640)
期刊
(72872)
经济(72872)
(54278)
研究(37478)
农业(36486)
(32868)
金融(32868)
中国(31332)
学报(20447)
业经(19351)
科学(19321)
(18205)
大学(17008)
学学(16620)
(15593)
农村(14500)
(14500)
农业经济(14429)
管理(12485)
问题(10654)
教育(10480)
(9609)
财经(9481)
技术(9409)
世界(9368)
农村经济(9120)
社会(8582)
经济问题(8525)
经济研究(8268)
(8025)
共检索到2106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冯道星  
民间金融是满足农村经济需要的一种有效的融资机制。发展民间金融有其必要性。可以通过正式认可民间金融以提供其发展空间,改革完善现有正规金融以替代和规范民间金融,实现对农村民间金融的治理。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金峰  林乐芬  
作为农村金融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农村民间金融与正规金融之间不只是简单的替代关系,还可以形成一种基于各自核心专长的协同发展的共生关系。构建和深化这种共生关系,不仅有利于提高共生单元自身的盈利水平和发展能力,而且有利于增强农村金融的整体功能。当前,农村民间金融与正规金融在共生合作中还存在着共生模式不完善、共生收益分配机制不合理、正向共生环境营造不力等问题,影响到共生效应的发挥。因此,必须努力提高共生单元质量,积极改进共生收益分配机制,全面营造动态正向共生环境,不断改善农村民间金融与正规金融共生能力,巩固和深化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黄孝武  
我国农村正式金融安排实际上是一种从农村汲取资金的制度安排,而民间金融是真正满足农村经济需要的融资机制。可以通过正式认可民间金融以提供其发展空间,改革完善现有正式金融以提供其替代和规范现有民间金融以促进其演进来实现对农村民间金融的治理。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祥国  
由于信贷抵押能力和风险、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单纯倚重正规金融组织很难解决农村融资问题。所以,必须寻求新的融资模式,需要一个合适的、有利于解决农村金融问题的金融制度安排。这种金融制度安排应包括正规金融和农村民间金融的分工与合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万江红  胡艳华  
本次调查选择的是湖北省山区与平原地区农村的两个村庄。其中一个村是该省西部恩施州的山区(以下简称A村);另一个是位于该省中南部枝江市的江汉平原地区,(以下简称B村)。调查主要采用结构式访问与个案访谈相结合的方法,以家庭为单位,以当地农户为对象来开展调查的。由于问卷的专业性较强,因此,我们采用当面访问法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树生  
笔者认为,我国农村民间金融具有重要地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我国农村民间金融具有方便高效、灵活简单、周到及时等优势,有利于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但也隐藏着较大风险。因此,我国农村民间金融发展的出路在于规范和引导民间资金, 建立和谐的农村金融体系。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丹红  
本文研究了我国农村民间金融发展现状、存在问题、现行政策及效果 ,探讨了完善政策 ,具体改进政策的步骤 ,从而促进民间金融发展和农村金融改革 ,逐步使整个金融体系焕发生机与活力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英魁  张长虹  
作为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中国乡村的民间信仰长期存在于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之间,且伴随乡村经济转型与多元文化观念影响,其呈现多元化的发展态势。新农村建设进程中,中国乡村民间信仰的多元化态势在意识形态理念与实践形式两个层面都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冲突现象。多元化的民间信仰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乡村社会的发展和农村的和谐,但当超越其良性冲突的界线,就会产生诸多负面影响。政府与相关社会组织应对乡村民间信仰进行积极地监测、评估及治理,发挥其正面功能,消除激烈冲突而带来的消极作用,进而为有效推进新农村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周昌发  张成松  
因受金融抑制的影响,农村民间金融缺乏专门的治理机制,黑色金融乃至灰色金融诱发的金融风险加大,失信等行为已导致民间金融风险的社会化和金融秩序的非规范化。农村民间金融与软法规范天然耦合,实行不同于刚性制度的柔性治理机制既是金融制度变迁的应然诉求,同时还符合"熟人社会"的本土化需求,可以有力地超越"市场失灵"和"政府失效"的双重范式,实现包容性的农村民间金融治理之道。农村民间金融需要在法律赋权(能)和金融公平原则的基础上,确认民间金融的法律地位和农村金融消费者的基本权利,建构农村民间金融的柔性治理机制,化解金融纠纷,防范信用风险,力求农村金融秩序的良好实现。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崔慧霞  
金融是国民经济发展中最重要、最敏感,也是最脆弱的“神经”,在资源配置中起主导作用。深化农村金融改革、维护金融安全是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两大主题,也是推进农村市场经济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防范农村民间金融风险的思路是:(1)提高辨别我国农村民间金融脆弱性程度的能力,这是防范和化解金融脆弱性的前提;(2)通过金融制度创新,防范和化解金融脆弱性;(3)构建多元化的农村金融组织结构;(4)提高农村民间金融监管效率,保证农村金融的安全运行;(5)改变监管政策,拓宽资金供应渠道。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崔慧霞  
金融是国民经济发展中最重要、最敏感,也是最脆弱的“神经”,在资源配置中起主导作用。深化农村金融改革、维护金融安全是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两大主题,也是推进农村市场经济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晓艳  刘明  
对农村民间金融不完备借贷契约下的高履约率现象进行了分析。认为农村民间金融保持高履约率的"秘密"在于其高效的私人治理机制,这些机制主要包括信息与信任机制、重复博弈与声誉机制、灵活的抵押担保机制和多样的惩罚机制等。得出的结论是:农村民间金融具有自动履约的内在机制,当前应赋予农村民间金融合法的生存地位,并通过相关法律的完善促进其规范发展。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崔慧霞  
民间金融广泛存在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中国近三千年的封建历史,造就了小农经济和民间信贷共生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农村民间金融的发展一波三折。如何看待民间金融与现代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民间金融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绩效、现阶段农村资金供求的变化以及如何制订规范发展农村民间金融的策略,都是本文着重探讨的内容。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兰虹  
民间金融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推进器"。我国农村民间金融发展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如民间金融未得到法律保护、潜伏着金融风险、容易产生经济纠纷等。当前,规范农村民间金融发展应从四方面着手:尽快建立健全与民间金融相关的法律法规;将民间金融纳入金融监管范围;在加大监管的前提下,对农村民间金融实行"国民待遇";建立起相关保险制度和贷款抵押担保机制,化解农村金融服务风险。
[期刊] 征信  [作者] 龙柯宇  
农村民间金融能够较好地弥补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缺口,是农村金融市场不健全和不完善的产物,是一种过渡金融体制。当下农村民间金融的治理难题归根于相关法律供给的异化,尤其是硬法规制模式的乏力甚至失灵。法经济学视阈下,软法可以发挥其在创制方式、立法成本、规范架构、实施机制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农村民间金融软法治理应秉持金融公平、金融效率、金融共享和绿色金融的价值理念,彰显社会公权力的治理效用、声誉机制的外溢效力、激励约束机制的常态化以及非司法中心主义的路径依赖,并在软硬法有机协同下推动农村民间金融的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