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16)
- 2023(15805)
- 2022(12995)
- 2021(12177)
- 2020(9956)
- 2019(22884)
- 2018(22809)
- 2017(44205)
- 2016(23817)
- 2015(26977)
- 2014(27044)
- 2013(26689)
- 2012(24296)
- 2011(21749)
- 2010(22166)
- 2009(20653)
- 2008(19299)
- 2007(17315)
- 2006(15685)
- 2005(14062)
- 学科
- 济(97774)
- 经济(97659)
- 业(73204)
- 管理(64140)
- 企(51436)
- 企业(51436)
- 农(51235)
- 方法(37841)
- 农业(34188)
- 中国(32717)
- 数学(32595)
- 数学方法(32195)
- 业经(27901)
- 融(27742)
- 金融(27741)
- 银(26866)
- 银行(26828)
- 行(25846)
- 财(24299)
- 地方(23302)
- 制(22321)
- 学(19009)
- 贸(16973)
- 贸易(16957)
- 易(16494)
- 理论(15844)
- 发(15603)
- 体(15530)
- 务(15436)
- 财务(15358)
- 机构
- 学院(335423)
- 大学(332396)
- 济(135289)
- 管理(132811)
- 经济(132206)
- 理学(114414)
- 理学院(113245)
- 研究(113073)
- 管理学(111327)
- 管理学院(110753)
- 中国(91700)
- 京(70757)
- 农(69571)
- 科学(68754)
- 财(60875)
- 所(56646)
- 业大(54207)
- 中心(54012)
- 农业(52979)
- 研究所(51198)
- 江(50265)
- 财经(48209)
- 北京(44674)
- 范(44504)
- 师范(44156)
- 经(43799)
- 州(41490)
- 院(40045)
- 经济学(39161)
- 经济管理(36470)
- 基金
- 项目(225644)
- 科学(177219)
- 研究(170151)
- 基金(162302)
- 家(140034)
- 国家(138735)
- 科学基金(119261)
- 社会(106718)
- 社会科(100738)
- 社会科学(100710)
- 省(89419)
- 基金项目(86661)
- 教育(76368)
- 自然(75439)
- 自然科(73644)
- 自然科学(73631)
- 划(73615)
- 自然科学基金(72284)
- 编号(72024)
- 资助(65553)
- 成果(58497)
- 重点(49966)
- 部(49434)
- 发(49431)
- 课题(48547)
- 创(46779)
- 创新(43529)
- 国家社会(43389)
- 科研(42406)
- 项目编号(42264)
共检索到5073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乐柱
根据农村生产力特点与农村经济主体的层次性需求,农村民间金融必须实行合作化,其路径选择:一是吸收民间资本入股农村信用社,逐步实现农村信用社的民有化;二是重构新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三是组建农村区域性小型或微型商业性金融组织;四是法律许可的情况下,使民间借贷规范化。必须创造良好的制度生态环境以使民间金融制度顺利构建并发挥效用。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龙柯宇
信息经济学视域下,农村民间金融市场风险的生成机理源于信息在农村民间贷款人与借款人、农村民间金融机构所有者与经营者、农村民间金融中介机构与借贷双方、农村民间金融监管部门与被监管者等金融活动主体间的非对称性分布。应当以实现农村民间金融市场的可持续发展作为法律治理对应的目标定位,力求形成优胜劣汰的金融竞争机制,增强农村民间金融市场公信力,促进相关金融创新与自律活动。在制度性对策层面上,应从激励相容约束下农村民间金融机构经理人市场的建立与完善,法制背景下农村民间金融信息披露制度的强化,农村民间金融市场的适度监管法律机制的优化,农村民间金融的民事责任制度架构等方面,对农村民间金融道德风险行为进行科学治理...
关键词:
农村民间金融 信息经济学 金融监管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宋坤
农村正规金融和民间金融之间存在互补性,合作能够促进总体效应的提升。由于合作模式和稳定性分析有助于两者的经营决策,本文从数理角度构建适合我国农村民间金融和正规金融的博弈模型,推演合作的动态过程并找到合作模式稳定存在所要求的条件。然后结合1978年至2014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合作能够使两者相互有正向的促进作用,总的福利增加,依赖成长的对称互利合作模式能够在我国农村经济社会中稳定存在。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崔慧霞
民间金融广泛存在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中国近三千年的封建历史,造就了小农经济和民间信贷共生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农村民间金融的发展一波三折。如何看待民间金融与现代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民间金融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绩效、现阶段农村资金供求的变化以及如何制订规范发展农村民间金融的策略,都是本文着重探讨的内容。
关键词:
农村经济 民间金融 资金供求 金融效率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兰虹
民间金融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推进器"。我国农村民间金融发展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如民间金融未得到法律保护、潜伏着金融风险、容易产生经济纠纷等。当前,规范农村民间金融发展应从四方面着手:尽快建立健全与民间金融相关的法律法规;将民间金融纳入金融监管范围;在加大监管的前提下,对农村民间金融实行"国民待遇";建立起相关保险制度和贷款抵押担保机制,化解农村金融服务风险。
关键词:
民间金融 农村 规范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黄孝武
我国农村正式金融安排实际上是一种从农村汲取资金的制度安排,而民间金融是真正满足农村经济需要的融资机制。可以通过正式认可民间金融以提供其发展空间,改革完善现有正式金融以提供其替代和规范现有民间金融以促进其演进来实现对农村民间金融的治理。
关键词:
农村金融 民间金融 非正式金融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乔桂明
本文通过对江苏省县域农村地区所存在的非正规金融的考察,采用访谈、调查的形式分析了其发展现状、组织形式、现阶段发展特征和变化趋势及其积极作用和负面影响,并针对当前江苏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对农村民间金融的发展作了一些政策上的建议和展望。
关键词:
农村 民间金融 发展研究 江苏省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段飞
农村民间金融具有二重性,一方面对缓解农民融资需求,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民间金融的自发性和不可控性也会给经济带来负面影响。本文主要探讨农村民间金融规范化建设的思路,包括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对民间金融实行分类监管以及对其股权结构、法人治理结构、经营管理等进行规范化建设。
关键词:
民间金融 规范化 分类监管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朱彩云 赵丙奇
本文分别从信息形成机制和违约惩罚机制研究了农村民间金融风险内控机制。信息形成机制通过消除借贷双方事前、事后信息不对称来避免逆向选择问题和道德风险问题;违约惩罚机制通过增加借方违约成本来缓解道德风险问题。本文认为,民间金融内在的风险控制机制有效地缓解了民间金融的信用风险,这既是对民间金融高履约率的解释,也是民间金融在农村得以产生并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条件,同时,这也是农村民间金融可以以低交易成本运行的原因所在。
关键词:
信息形成 违约惩罚 风险控制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潘朝顺
近年来,农村民间金融迅速发展,在部分地区已处于主导地位,有力地缓解了农村经济主体融资困难。本文通过梳理中国农村民间金融制度环境变迁过程,运用制度变迁理论对此作出解释,认为根据不同形式民间金融制度安排所具有的特点,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加强监管,而不是以“一刀切”方式禁止或放开民间金融,是破解农村民间金融困难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
中国农村民间金融 制度环境 制度变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玉 王吉恒 张理达
改革开放多年,民间资金投资难与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矛盾始终桎梏着我国地方经济的发展。事实已经证明,民间资本宜疏不宜堵。只有让民间资本在合理监管中规范运行,实现与中小企业共生,才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唯一合理路径。文章运用共生理论剖析了民间金融的存在效应,探讨了农村民间金融的发展障碍,提出遵循共生规律推进民间金融发展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
中小企业 民间金融 共生理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袁梅婷 赵丙奇
民间金融虽在正规金融严重缺失的农村金融市场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其固有的内在脆弱性所蕴含的风险亦不容小觑。本文通过比较不同形式民间金融对应的风险,找出其中的异同点,并引入博弈论的方法深入剖析民间金融风险产生的根源,提出了由民间自行发起建立全国统一的民间借贷征信系统来控制民间金融风险的建议。
关键词:
农村 民间金融 博弈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金峰 林乐芬
作为农村金融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农村民间金融与正规金融之间不只是简单的替代关系,还可以形成一种基于各自核心专长的协同发展的共生关系。构建和深化这种共生关系,不仅有利于提高共生单元自身的盈利水平和发展能力,而且有利于增强农村金融的整体功能。当前,农村民间金融与正规金融在共生合作中还存在着共生模式不完善、共生收益分配机制不合理、正向共生环境营造不力等问题,影响到共生效应的发挥。因此,必须努力提高共生单元质量,积极改进共生收益分配机制,全面营造动态正向共生环境,不断改善农村民间金融与正规金融共生能力,巩固和深化
关键词:
农村民间金融 农村正规金融 共生关系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炎媛
二元制的金融体系结构下,农村正规金融与民间金融的相互博弈关系体现为分割、竞争、互补和联结四种类型。尽管后者在信息甄别、监督和合约执行上具有独特的优势,但其逐利性也被日趋放大,而与之配套的农村金融法律供给又存在异化:一方面相关法律供给与需求不均衡,另一方面正式金融机制、法律制度与农村社会内生规则存在天然的冲突性,因而极易产生隐藏行为、隐藏信息和道德风险。基于此,农村民间金融法律供给应以社会公平和市场效率作为法律治理之理念逻辑;着眼于完善相关金融法律法规,凸显非正式制度的辅助效用;还须建立金融风险防范机制,全面提升金融监管力度与执法水平;此外,应强调声誉机制的效应性,立足建立健全的农村民间金融安全信用制度以及建构法律监管与声誉约束的相互协调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