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54)
2023(16252)
2022(13656)
2021(12803)
2020(10615)
2019(24785)
2018(24542)
2017(48204)
2016(25501)
2015(28981)
2014(28879)
2013(28584)
2012(26102)
2011(23591)
2010(24117)
2009(22411)
2008(20986)
2007(18658)
2006(16567)
2005(14536)
作者
(72748)
(60680)
(59915)
(57217)
(38299)
(29109)
(27248)
(23814)
(23011)
(21588)
(20715)
(20337)
(18964)
(18865)
(18673)
(18469)
(17863)
(17839)
(17363)
(17181)
(14951)
(14935)
(14817)
(13930)
(13659)
(13496)
(13319)
(13287)
(12247)
(11913)
学科
(110578)
经济(110464)
(79571)
管理(70703)
(57625)
企业(57625)
(51559)
方法(51092)
数学(45657)
数学方法(44965)
农业(34385)
中国(32048)
(28419)
金融(28417)
业经(27978)
(26800)
银行(26764)
(26531)
(25780)
地方(23771)
(22632)
(19751)
(18899)
贸易(18883)
(18335)
理论(17679)
(17188)
财务(17111)
财务管理(17075)
技术(16785)
机构
学院(365053)
大学(362112)
(149465)
管理(147797)
经济(146319)
理学(129128)
理学院(127875)
管理学(125529)
管理学院(124901)
研究(117104)
中国(94178)
(75143)
(71199)
科学(70572)
(66690)
业大(57866)
(57290)
中心(56200)
农业(54355)
财经(54140)
(52339)
研究所(52104)
(49436)
北京(47093)
(46032)
师范(45656)
经济学(44616)
(43231)
(41727)
经济学院(40430)
基金
项目(250051)
科学(197442)
研究(185532)
基金(182048)
(157001)
国家(155639)
科学基金(135062)
社会(117799)
社会科(111537)
社会科学(111506)
(98174)
基金项目(96286)
自然(86775)
教育(84954)
自然科(84792)
自然科学(84778)
自然科学基金(83249)
(81105)
编号(76911)
资助(75999)
成果(61663)
(55625)
重点(55223)
(53269)
课题(52041)
(51838)
国家社会(48295)
创新(48234)
教育部(48036)
人文(47426)
期刊
(161643)
经济(161643)
研究(104459)
(72387)
中国(68468)
学报(55297)
科学(51762)
管理(49880)
农业(48891)
(48269)
(46048)
金融(46048)
大学(43682)
学学(41542)
教育(38052)
技术(31950)
业经(31307)
财经(25881)
经济研究(24111)
(22598)
问题(21975)
(21905)
(18376)
技术经济(17998)
理论(17969)
统计(17397)
科技(17048)
图书(16535)
实践(16454)
(16454)
共检索到5306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宋坤  
农村正规金融和民间金融之间存在互补性,合作能够促进总体效应的提升。由于合作模式和稳定性分析有助于两者的经营决策,本文从数理角度构建适合我国农村民间金融和正规金融的博弈模型,推演合作的动态过程并找到合作模式稳定存在所要求的条件。然后结合1978年至2014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合作能够使两者相互有正向的促进作用,总的福利增加,依赖成长的对称互利合作模式能够在我国农村经济社会中稳定存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金峰  林乐芬  
作为农村金融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农村民间金融与正规金融之间不只是简单的替代关系,还可以形成一种基于各自核心专长的协同发展的共生关系。构建和深化这种共生关系,不仅有利于提高共生单元自身的盈利水平和发展能力,而且有利于增强农村金融的整体功能。当前,农村民间金融与正规金融在共生合作中还存在着共生模式不完善、共生收益分配机制不合理、正向共生环境营造不力等问题,影响到共生效应的发挥。因此,必须努力提高共生单元质量,积极改进共生收益分配机制,全面营造动态正向共生环境,不断改善农村民间金融与正规金融共生能力,巩固和深化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宋坤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于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在农村金融领域,不仅要求金融供给主体在数量上有增加,而且应优化资源配置结构。农村非正规金融和正规金融的互补性使得合作成为实现要素最优配置的一种方法。合作模式的稳定性对双方经营决策有决定性作用,从数理角度构建适合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机构和正规金融机构合作的模型,并得到保持稳定合作所要求的条件,最后以收集到的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4年的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村非正规金融与正规金融信贷量相差悬殊的省份适合寄生合作模式,而二者实力相当的省份则适合依赖成长的对称互利合作模式;寄生模式是过渡性的,而依赖成长对称互利模式能够使合作的总体效应增加。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乐柱  
根据农村生产力特点与农村经济主体的层次性需求,农村民间金融必须实行合作化,其路径选择:一是吸收民间资本入股农村信用社,逐步实现农村信用社的民有化;二是重构新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三是组建农村区域性小型或微型商业性金融组织;四是法律许可的情况下,使民间借贷规范化。必须创造良好的制度生态环境以使民间金融制度顺利构建并发挥效用。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沈红丽  李宁  
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作为农村金融体系中的两大资金供给主体,二者长期共存并相互影响,对农村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基于演化博弈视角探讨农村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的动态合作机制并对其演化路径进行仿真模拟。结果表明:双方合作时达到帕累托最优均衡状态;选择合作策略的概率越大,选择该策略的时间也越短;创建良好的合作环境、创新双赢的合作模式、完善合理的激励与约束机制能够减少合作投入成本、增大合作收益、避免单方面选择竞争,进而促进二者相互合作。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彭澎  张龙耀  李心丹  
为了更好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本文试图从新的视角对如何改进农村正规金融市场中的信贷配给问题展开研究。具体而言,首先分析了我国农村正规信贷配给的形成机理及对其实现改进的基本思路。然后,基于目前实践中已有的"政银保"模式,分别从理论和实证层面就其如何改进农村正规信贷配给展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政银保"可以通过提高银行发放单位贷款的期望利润来增加信贷市场的供给水平,从而缩小供需缺口、改进农村正规信贷配给。以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2015年的专题调查为数据来源的实证研究也证明了"政银保"的确能够显著降低农户受到的配给程度,这有利于普惠金融的实现。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史小坤  
本文运用金融地理学理论,分析中国农村现实的社会发展环境和人文环境约束,指出农村二元金融模式脱离了中国农村现实的地理环境,无法解决中国农村的融资问题。在中国农村双重地理环境约束下研究农村金融发展模式,并结合实例提出适合中国农村地理环境约束的发展模式:以大型农业合作社或龙头企业为中介的农村正规和非正规金融联合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吴成颂  
本文在对非正规金融与正规金融联接的必要性以及对世界其他地区的联接模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非正规金融与正规金融进行水平联接和垂直联接的几种模式构想,在相关的制度安排上建议让非正规金融合法化、加强金融监管、完善服务体系。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崔慧霞  
民间金融广泛存在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中国近三千年的封建历史,造就了小农经济和民间信贷共生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农村民间金融的发展一波三折。如何看待民间金融与现代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民间金融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绩效、现阶段农村资金供求的变化以及如何制订规范发展农村民间金融的策略,都是本文着重探讨的内容。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兰虹  
民间金融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推进器"。我国农村民间金融发展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如民间金融未得到法律保护、潜伏着金融风险、容易产生经济纠纷等。当前,规范农村民间金融发展应从四方面着手:尽快建立健全与民间金融相关的法律法规;将民间金融纳入金融监管范围;在加大监管的前提下,对农村民间金融实行"国民待遇";建立起相关保险制度和贷款抵押担保机制,化解农村金融服务风险。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黄孝武  
我国农村正式金融安排实际上是一种从农村汲取资金的制度安排,而民间金融是真正满足农村经济需要的融资机制。可以通过正式认可民间金融以提供其发展空间,改革完善现有正式金融以提供其替代和规范现有民间金融以促进其演进来实现对农村民间金融的治理。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伟毅  胡士华  
本文首先对农村民间金融的范围作了界定 ,探讨了其特征、制度效率和绩效 ,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其不同形态之间的层次递进和演进中的障碍因素 ,对当前我国农村民间金融发展中政府可能的行为选择模式进行了比较 ,提出应降低市场准入条件 ,引导扶持农村民间金融的发展 ,使其成为农村金融多元化策略中的一极。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陈柳钦  
农村民间金融在我国农村有其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农村民间金融的主要运行形式有: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基金、合会、民间借贷、私人钱庄、民间集资和小额信贷等。目前,我国农村民间金融发展中存在不少问题,比如民间借贷的利率失控,农村民间金融潜伏着金融风险,容易产生经济纠纷,给国家宏观调控带来困难以及还难以得到法律的保护等。因此,规范和发展农村民间金融,我们要明确民间金融的地位,改善农村金融领域中二元结构的紧张与对立;将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造成真正的民间金融;规范农村民间金融,将民间金融纳入金融监管范围;继续支持农村小额信贷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殷俊华  
本文借助一个对沈阳地区农村民间借贷情况的问卷调查,研究了民间借贷这种农村普遍存在的非正规金融在农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和影响,并进而探讨了民间借贷与农村金融改革的相互关系问题。本文的主要结论和政策含义是,强化和完善农村正规金融并不一定以要限制非正规金融的发展为条件;相反,强化和完善农村正规金融还需要非正规金融的支撑。因此,对于农村民间借贷,任其自然发展是一个比较好的政策选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易远宏  
三农问题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长期存在且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而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主要就是资金缺乏,农户和私营企业无法从正规金融获得足够资金支持,而农村民间金融是其有效的补充,但如果不能有效监管引导将导致较大风险。文章运用金融相关方法,借鉴李建军的测算方法,以广东省为研究对象,测算1990~2010年期间广东省农村民间金融规模,揭示广东农村民间融资主体主要是私营经济和工商个体户,广东农村民间金融具有相当规模,需要政府采取相应措施如深化农村金融体制、增加农村金融供给主体、完善规范农村民间金融市场等,从而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