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82)
2023(7901)
2022(6468)
2021(6068)
2020(4772)
2019(10770)
2018(10411)
2017(20869)
2016(11185)
2015(12131)
2014(11894)
2013(11820)
2012(11044)
2011(10171)
2010(10500)
2009(9872)
2008(9612)
2007(8973)
2006(8272)
2005(7377)
作者
(30267)
(26145)
(25394)
(24547)
(16186)
(12337)
(11323)
(9874)
(9805)
(9276)
(8788)
(8392)
(8162)
(8050)
(8025)
(7706)
(7626)
(7506)
(7385)
(7264)
(6434)
(6393)
(6302)
(6089)
(6073)
(5879)
(5831)
(5489)
(5288)
(5234)
学科
(49260)
经济(49215)
(49204)
(40350)
农业(32733)
管理(26400)
(18568)
企业(18568)
业经(17153)
方法(14844)
数学(13717)
数学方法(13555)
中国(13174)
农业经济(12373)
(11705)
地方(11561)
(11377)
(11103)
(10348)
(10061)
贸易(10058)
(9888)
及其(9808)
(9533)
农村(9515)
政策(9386)
方针(9043)
发展(8835)
(8823)
(8588)
机构
学院(160269)
大学(152086)
(73908)
经济(72485)
管理(63389)
理学(54670)
理学院(54215)
研究(53711)
管理学(53524)
管理学院(53233)
(46929)
中国(46039)
农业(35122)
(33118)
(29870)
科学(29746)
业大(28584)
中心(27352)
(26167)
(25842)
财经(25332)
研究所(23292)
(23133)
经济学(21625)
农业大学(20996)
经济管理(20778)
(20045)
(19955)
师范(19941)
经济学院(19666)
基金
项目(103744)
科学(83103)
研究(81955)
基金(75901)
(64319)
国家(63605)
科学基金(55262)
社会(54349)
社会科(51218)
社会科学(51209)
(41806)
基金项目(39739)
教育(35297)
编号(35270)
(33234)
自然(32483)
自然科(31726)
自然科学(31721)
自然科学基金(31166)
资助(29969)
(28356)
成果(28125)
(24540)
(23819)
课题(23104)
国家社会(22578)
重点(22273)
(21853)
(21770)
(21624)
期刊
(90090)
经济(90090)
(54746)
研究(48721)
农业(36725)
中国(33696)
(26667)
金融(26667)
(22251)
业经(22199)
科学(21588)
学报(21232)
管理(18235)
大学(17994)
学学(17400)
(15904)
农村(14999)
(14999)
农业经济(14789)
教育(13674)
问题(13050)
技术(12321)
经济研究(11877)
财经(11739)
世界(10693)
(10031)
经济问题(9805)
(9801)
农村经济(9417)
社会(8708)
共检索到2486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赵泉民  
1990年代以来 ,民间借贷在农村地区因受市场需求、政府对正规金融市场的过度管制、资本趋利性等因素的催化而兴盛起来 ;民间借贷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资金市场的供需平衡 ,解决了农户生活性支出的需求矛盾 ,有利于金融市场竞争格局的形成 ,但它作为一柄“双刃剑” ,又带来许多新问题诸如资金流向的无序性、金融风险与监管困难等。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卢汉川  
近几年来,农村私人之间的自由借贷有了新的发展。自由借贷发展的原因是什么,它属于什么性质,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如何,应当采取什么对策,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我国农村私人间的自由借贷有很长的发展历史。全国解放以后,自由借贷时起时伏,从未间断,与国家银行信用、合作信用同时存在,彼此消长,客观上形成一个借贷市场。农村自由借贷的利率一般在月息2—3分左右(合年息30%左右),比银行和信用社的贷款利率高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石丹林  欧阳姝  
作为在农村自发产生的一种金融行为,农村民间借贷近年越来越活跃。它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 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阐述了它发展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促进民间借贷规范运行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伟  郭家  
1988年,江西省农村民间借贷总额已达5.76亿元,比1987年增长50%;民间借贷份额占农民借贷总额的比重由1987年的55.56%提高到59%(据江西省农业银行对全省640户农民家庭经济定点调查推算的结果)。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晓艳  
与正规金融机构的基准贷款利率相比较,农村民间借贷利率普遍较高。较高的借贷利率为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埋下了隐患。分析了农村民间借贷高利率形成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规范对策,旨在促进农村民间借贷健康运行,为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服务。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钮明  
近年来,农村民间借贷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在当前农村金融服务功能弱化的情况下,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规范和引导民间金融的发展,培育新的农村金融市场应是当前的政策取向。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付玲  冯中校  
在农村,民间借贷是一种直接的、灵活的融资形式。与银行信用相比,这些民间借贷不规范,但作为银行信用的补充,它为农村经济发展也作出了不小的贡献,有必要用发展的眼光重新认识当前农村地区的民间借贷。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卫东  徐伟平  
当前在国家宏观调控大背景下,央行继续实行从紧货币政策,连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社会资金面趋于紧张,银企之间资金供求矛盾加大,市场利率不断攀升,央行基准利率与市场利率利差不断扩大。由于资金的逐利性,一些居民便将家庭部分积蓄资金投向民间融资借贷,以增加收益,民间借贷日趋活跃;一批专门从事融资业务机构和个人,如担保公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栾香录  刘钟钦  徐悦  
近年来 ,在我国农户信贷资金需求遭遇正规金融机构资金供给严重不足的背景下 ,民间借贷又重新活跃在农村信用领域。本文以辽宁省为例 ,具体分析了民间借贷现状 ,强势发展的深层原因 ,以及政府在引导民间借贷规范发展时所应采取的有效措施。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王向南  
民间借贷是农村要素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对农村民间借贷治理主要依赖挤压限制的控制型模式,既不能有效引导民间资本优化配置,也不能防范规避可能产生的内外部风险。从趋利避害的视角出发,应正视农村民间借贷的发展实际,转变传统治理惰性思维,建立更具针对性和激励性的规制工具,形成正向激励为主的调控引导型治理架构,并通过相应制度设计和正规平台建设,激活农村生产要素,有效防控金融风险。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娄底市中心支行调研组  
本文分析局部农村个案,阐述当前农村民间借贷持续存在发展原因与现状,如何给现实中农村民间借贷适度的发展空间,实事求是地认识民间借贷的作用,而不是一味地取缔。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王向南  
民间借贷是农村要素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对农村民间借贷治理主要依赖挤压限制的控制型模式,既不能有效引导民间资本优化配置,也不能防范规避可能产生的内外部风险。从趋利避害的视角出发,应正视农村民间借贷的发展实际,转变传统治理惰性思维,建立更具针对性和激励性的规制工具,形成正向激励为主的调控引导型治理架构,并通过相应制度设计和正规平台建设,激活农村生产要素,有效防控金融风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栾香录  刘钟钦  
近年来,农业效益、农村就业和农民收入、投入等在1997年之后连续四年增长乏力,以农民问题为主的“三农”问题是当前乃至今后很长一个时期影响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增长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之一,也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所共同面对的发展难题之一。而这一问题的形成与解决都与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状况密切相关。“三农”问题的难点是资本高度稀缺,而既有的制度安排并不能化解这一问题。与正规金融机构相比,民间借贷由于手续简便,现金供应及时等特点重又占领农村信用领域。据农研中心2000年“农户信用与民间借贷”研究报告对15个省20市县的调查显示,民间借贷发生率高达95%,高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海洋  平新乔  
本文使用农户抽样调查数据,比较了农村民间信贷市场中借贷双方的收入状况。文章发现,民间信贷资金并不是一致地从富人流向穷人,也不是一致地从穷人流向富人,而是表现出较强的"正向分类相聚"(Positive Assortative Matching)性质:穷人把钱更多地借给了穷人,富人把钱更多地借给了富人。本文使用搜寻—匹配模型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这一现象可能的原因,并从理论上证明了模型均衡的存在性,使用数值模拟的方法描述了借贷可能发生的区域(匹配集合),比较好地拟合了观察到的现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