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20)
- 2023(10909)
- 2022(8489)
- 2021(7789)
- 2020(6117)
- 2019(13696)
- 2018(13771)
- 2017(26407)
- 2016(14319)
- 2015(15882)
- 2014(15562)
- 2013(15135)
- 2012(13875)
- 2011(12209)
- 2010(12260)
- 2009(11335)
- 2008(11281)
- 2007(10256)
- 2006(9404)
- 2005(8498)
- 学科
- 济(63477)
- 经济(63425)
- 农(49223)
- 业(44534)
- 管理(35464)
- 农业(32926)
- 企(23378)
- 企业(23378)
- 业经(20801)
- 方法(19455)
- 中国(18458)
- 数学(17241)
- 数学方法(17143)
- 地方(17009)
- 财(14948)
- 发(13520)
- 制(13152)
- 农业经济(12501)
- 发展(11252)
- 展(11246)
- 体(10333)
- 村(9589)
- 农村(9567)
- 环境(9274)
- 策(8946)
- 建设(8938)
- 土地(8770)
- 学(8688)
- 技术(8455)
- 银(8378)
- 机构
- 学院(196285)
- 大学(190512)
- 济(82751)
- 经济(80986)
- 管理(75448)
- 研究(65915)
- 理学(64811)
- 理学院(64175)
- 管理学(63236)
- 管理学院(62883)
- 中国(51731)
- 农(50313)
- 京(39783)
- 科学(37844)
- 农业(37765)
- 财(36826)
- 业大(33759)
- 中心(32305)
- 所(31381)
- 江(31060)
- 财经(28343)
- 研究所(28041)
- 范(26660)
- 师范(26474)
- 经(25783)
- 州(24919)
- 经济学(24204)
- 北京(24136)
- 农业大学(23580)
- 院(23414)
- 基金
- 项目(131216)
- 科学(103993)
- 研究(103246)
- 基金(93633)
- 家(79894)
- 国家(79060)
- 科学基金(68462)
- 社会(67333)
- 社会科(63287)
- 社会科学(63266)
- 省(53592)
- 基金项目(50628)
- 教育(45143)
- 编号(45025)
- 划(42848)
- 自然(40309)
- 自然科(39283)
- 自然科学(39278)
- 自然科学基金(38567)
- 成果(35706)
- 资助(34879)
- 发(30549)
- 农(30215)
- 课题(29862)
- 部(29055)
- 重点(28955)
- 国家社会(27909)
- 创(27133)
- 制(26730)
- 性(26019)
- 期刊
- 济(102589)
- 经济(102589)
- 研究(56882)
- 农(56827)
- 中国(44018)
- 农业(38630)
- 财(28056)
- 学报(28043)
- 科学(27147)
- 业经(23527)
- 大学(23160)
- 管理(22674)
- 学学(21731)
- 融(21557)
- 金融(21557)
- 教育(21468)
- 业(17547)
- 技术(17262)
- 问题(15642)
- 农业经济(14861)
- 农村(14537)
- 村(14537)
- 财经(13475)
- 经济研究(13063)
- 版(12054)
- 图书(11647)
- 经(11643)
- 世界(11612)
- 经济问题(10818)
- 资源(10631)
共检索到3020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东平 王海员
本文利用实地调查数据、运用条件价值评估法进行成本收益分析,对农村民主化治理与公共投资效率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发现,目前农村中选举程序的规范性对公共投资效率的影响不显著,而选举的竞争性与投资效率存在较为明显的倒U型关系,即适度竞争有利于保证公共投资的较高效率,过于激烈或几乎没有竞争的选举对投资效率会存在负向影响;上级政府指定项目施工方对投资效率有负面影响,而村民的参与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投资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
基层民主 选举 公共投资 效率 农村道路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海员 陈东平
本文利用一组实地调查数据,计量分析了目前村庄民主化治理对公共品供给数量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村集体经济水平的提高,选举的规范程度对公共品供给数量的正向影响会得到强化;选举的激烈程度对于公共品供给数量具有"倒U型"影响。需要注意的是,选举对公共品供给数量的影响机制,一定程度上表达的是村庄之间对政府资源的争夺,所以,选举主要影响了资源在村庄之间的配置而非资源总量的增加。
关键词:
农村 基层民主 选举 公共品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杜胜利
随着农村社会的发展,农村组织分化现象日益明显,农村组织分化对村庄治理与和谐村庄建设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必须通过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鼓励、规范和引导农村组织充分合理分化,打击各种非法组织等对策,发挥农村组织分化对村庄治理与和谐村庄建设的积极影响,抑制其消极影响。
关键词:
农村组织 分化 村庄治理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谢迪 吴春梅
本文构建了农民理性、村庄治理与农村公共服务效率关系的理论模型,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对湖北省5个村庄1098份有效问卷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证实了农民公共理性、村庄治理均对农村公共服务效率以及农民公共理性对村庄治理具有促进作用的已有研究结论;发现并验证了村庄治理在农民公共理性对农村公共服务效率的正向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揭示出公共性是三者之间内在关联的理论根基;发现并验证了村庄治理在农民个体理性对农村公共服务效率的正向影响中起完全中介作用,揭示出农民个体利益与村庄公共利益的有机结合是这种正相关关系产生的现实基础。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郑永君
农村组织的公共性、内生性与村庄治理相关联,公共性高,则治理动力强,内生性大,则治理能力强,进而村庄治理绩效更好。农村传统组织具有天然的内生性优势,促进其现代公共性生长能够缓解村庄治理的组织联结困境,促进村庄有效治理。通过对广东梅州地区和江西赣州地区两个村庄的研究表明,农村传统组织的公共性生长表现为服务领域从传统事务到公共事务的扩大、服务范围从血缘性内群体到村庄治理单元的扩张、合作传统对村民的内生性再组织。而促进公共性生长的条件包括:组织的内生动力、行政性主体的外部引导以及丰富的传统治理资源。
关键词:
农村传统组织 公共性 内生性 村庄治理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郑永君
农村组织的公共性、内生性与村庄治理相关联,公共性高,则治理动力强,内生性大,则治理能力强,进而村庄治理绩效更好。农村传统组织具有天然的内生性优势,促进其现代公共性生长能够缓解村庄治理的组织联结困境,促进村庄有效治理。通过对广东梅州地区和江西赣州地区两个村庄的研究表明,农村传统组织的公共性生长表现为服务领域从传统事务到公共事务的扩大、服务范围从血缘性内群体到村庄治理单元的扩张、合作传统对村民的内生性再组织。而促进公共性生长的条件包括:组织的内生动力、行政性主体的外部引导以及丰富的传统治理资源。
关键词:
农村传统组织 公共性 内生性 村庄治理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陈前恒 职嘉男
运用中国中西部地区4个省8个县64个村庄956个农村居民的调查数据,本文探讨了村庄直接民主对农村居民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发现:村庄直接民主能够显著增加农村居民幸福感,村民大会召开次数每增加1个百分点带来的幸福感增加相当于农村居民家庭年人均纯收入增加1.62个百分点带来的幸福感增加;把穷人与非穷人分开进行分析时,村庄直接民主对非穷人的幸福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对穷人幸福感的增加没有显著影响。因此,本文认为,在客观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发展村庄直接民主仍是必要的,并应采取适当的政策促使村庄直接民主能够增进穷人的幸福。
关键词:
村庄直接民主 幸福感 生活满意度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余小平
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农村村庄建设的程度、水平很重要,因为无论是加速城市化,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的战略性结构调整,发展农村服务业,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还是进行农村社会、经济组织和体制创新,都需要农民具有现代素质、现代化思想意识观念,需要农民生活、生长环境的现代化。现代村庄是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基础环节,现代村庄建设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的内容。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卫龙宝 凌玲 阮建青
本文在集体行动理论基础上建立理论框架解释村庄特征影响村民形成集体行动,进而分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内在机制;利用CGSS村级调研数据实证检验了理论假说。研究表明,村庄规模显著负向影响村民参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村庄密度显著正向影响村民参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而基于宗族结构的传统社会关联影响并不显著。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为径
2000年后,社会学界关于"农民市民化"主题的研究日益丰富,学者们主要致力于回应两大问题:其一,农民在市民化过程中关切为何;其二,农民市民化进路何在。文章通过对广东广州城郊K村"新农村建设"项目的成果调查与文件梳理,试图窥探村庄规划如何通过达标机制、生成机制、发展机制有效推动新型农村社区的农民市民化进程,以及其特征与局限性,并由此回应上述两大问题,论证新型现代性、城乡一体化和"人的城市化"对当前农民市民化的重要性。
关键词:
农民市民化 新农村建设 村庄规划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为径
2000年后,社会学界关于"农民市民化"主题的研究日益丰富,学者们主要致力于回应两大问题:其一,农民在市民化过程中关切为何;其二,农民市民化进路何在。文章通过对广东广州城郊K村"新农村建设"项目的成果调查与文件梳理,试图窥探村庄规划如何通过达标机制、生成机制、发展机制有效推动新型农村社区的农民市民化进程,以及其特征与局限性,并由此回应上述两大问题,论证新型现代性、城乡一体化和"人的城市化"对当前农民市民化的重要性。
关键词:
农民市民化 新农村建设 村庄规划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郭正林
村民直选为农村建立一个民主的治理结构提供了可能。村民通过直接选举的制度 渠道 ,有机会把他们心目中的经济能人推上村政舞台 ,并期待这些精英人物为他们谋求实 际利益 ,从而体现出村民理性选择的动机。本文还分析了“精英治理”的制度化问题 ,认为 民主的制度化程度越高 ,精英治理蜕变成强人专断的可能性越小 ;而民主的制度建设是渐 进积累的 ,累积式的制度化促使了从“能人治理”向“制度治理”的过渡
关键词:
农村精英 治理 民主化 制度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伊庆山 施国庆
农业型村庄人、财、物流向城市的趋势不逆转,农村的经济、社会、文化衰败将愈加严重。新型农村社区以改善居住环境和均等化公共服务为遏制村庄空心化的逻辑起点,增强了农民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让社区再次成为农民的安居之地。然而,商品化社区生活所推动的离农化和陌生化人际交往所产生的离心力使得新型农村社区存在着演变为"空心化社区"的风险。因此,有必要让新型社区农民重新聚拢起来和互动起来,具体措施包括:利用农业型村庄土地优势发展农业现代化,结成外出农民和留村农民社区经济利益共同体;壮大村集体经济,使其有能力和积极性开展社区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徐琰超 杨龙见 尹恒
本文利用CHIPS2002村庄调查数据,使用双重差分(DID)方法和双重差分结合匹配倾向得分(DID+PSM)方法,估计了农村税费改革对村庄公共物品供给总量和结构的影响,得到了稳健的结论:农村税费改革导致村庄公共物品供给水平显著下降,其中,教育开支和行政成本的下降尤为突出。导致上述结果的核心原因是,农村税费改革减少了基层政府的财力。在结构上,一方面,农村税费改革规范了农村税费的征收机制,削弱了县乡政府干预村庄治理民主化的动机,从而加强了村民对村干部的监督,节约了行政开支;另一方面,在农村教育支出责任上收到县级政府,村庄集体收入减少的条件下,削减教育经费便成为村级组织的理性选择。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印子
中农阶层是中国农村社会中的治理主体阶层,中农阶层成为维系中国社会稳定的重要社会阶层力量。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中农阶层在农村社会治理中的结构性位置与农村社会阶层的深层结构有关,农村社会阶层关系的区隔化使得数量庞大的中产阶层不仅无法在村庄治理中发挥应有的"中间价值",反而被吸纳进由富人治村与派性格局所形塑的治理结构之中。在富人治村不可逆的结构性背景下,国家的农村政策制定应充分考虑到村庄社会的阶层结构现状,加大对合适的阶层特别是农村中产阶层的扶植力度,以保障农村社会公共建设具有可供倚靠的治理主体阶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