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28)
- 2023(6993)
- 2022(5630)
- 2021(5274)
- 2020(4229)
- 2019(9525)
- 2018(9146)
- 2017(17989)
- 2016(9323)
- 2015(10187)
- 2014(10059)
- 2013(10173)
- 2012(9324)
- 2011(8511)
- 2010(8942)
- 2009(8848)
- 2008(7703)
- 2007(7134)
- 2006(6566)
- 2005(5872)
- 学科
- 农(48350)
- 济(44316)
- 经济(44279)
- 业(38982)
- 农业(32433)
- 融(24793)
- 金融(24793)
- 银(22192)
- 银行(22185)
- 行(21614)
- 管理(20845)
- 中国(18295)
- 企(18241)
- 企业(18241)
- 业经(17019)
- 方法(13900)
- 制(12945)
- 地方(12889)
- 数学(12735)
- 数学方法(12682)
- 农业经济(12443)
- 中国金融(10910)
- 财(10815)
- 发(9623)
- 村(9337)
- 农村(9320)
- 体(9046)
- 发展(8504)
- 展(8494)
- 策(7789)
- 机构
- 学院(134010)
- 大学(126629)
- 济(61453)
- 经济(60293)
- 管理(52305)
- 理学(45593)
- 理学院(45218)
- 管理学(44577)
- 管理学院(44380)
- 农(44071)
- 研究(43311)
- 中国(42481)
- 农业(32956)
- 财(26250)
- 业大(26116)
- 京(24331)
- 科学(23986)
- 中心(23641)
- 所(21222)
- 财经(20788)
- 江(20113)
- 农业大学(19842)
- 研究所(19036)
- 经(18940)
- 银(18893)
- 银行(18262)
- 经济学(18217)
- 经济管理(18094)
- 行(17293)
- 州(16782)
- 基金
- 项目(87483)
- 科学(69577)
- 研究(67981)
- 基金(63987)
- 家(54240)
- 国家(53602)
- 科学基金(46641)
- 社会(45774)
- 社会科(43039)
- 社会科学(43029)
- 省(36242)
- 基金项目(34546)
- 编号(29007)
- 教育(28412)
- 划(27842)
- 自然(27317)
- 农(27313)
- 自然科(26682)
- 自然科学(26677)
- 自然科学基金(26243)
- 资助(24877)
- 成果(22255)
- 发(20890)
- 部(19538)
- 国家社会(19013)
- 重点(18873)
- 创(18705)
- 课题(18639)
- 制(18303)
- 业(18157)
共检索到2069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柯畅
在农村金融市场上同时存在农村正规金融和民间金融,两者存在着相互博弈的关系。在新时代下,为了促进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农村正规金融与民间金融有必要加强合作,在博弈的过程中寻求稳定的合作模式,从而满足双方的发展。在本文中,笔者从当前农村金融环境下农村正规金融和民间金融的发展状况入手,指出在博弈过程中的两者稳定合作的基础条件,阐明了合作机理与合作模式,为促进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关键词:
农村正规金融 民间金融 博弈关系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丹 王翌秋 沈晖
正确认识农村金融市场中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之间的关系是政府和决策当局进行农村金融制度改革的起点。基于江苏省1202户农户调查数据,首先考察了农村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市场下影响农户借贷匹配的决定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创新性地建立了两者的放贷选择线,由此阐述了不同政策反应下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相互关系的区域变动。本文认为,未来政府需要进一步放宽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的市场准入政策,积极创新信贷产品与服务,完善农村产权抵押与担保制度,统筹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的合作,构建分工合理、功能互补的农村金融体系。
关键词:
正规金融 非正规金融 借贷匹配 互补关系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丹 王翌秋 沈晖
正确认识农村金融市场中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之间的关系是政府和决策当局进行农村金融制度改革的起点。基于江苏省1202户农户调查数据,首先考察了农村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市场下影响农户借贷匹配的决定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创新性地建立了两者的放贷选择线,由此阐述了不同政策反应下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相互关系的区域变动。本文认为,未来政府需要进一步放宽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的市场准入政策,积极创新信贷产品与服务,完善农村产权抵押与担保制度,统筹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的合作,构建分工合理、功能互补的农村金融体系。
关键词:
正规金融 非正规金融 借贷匹配 互补关系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沈红丽 李宁
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作为农村金融体系中的两大资金供给主体,二者长期共存并相互影响,对农村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基于演化博弈视角探讨农村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的动态合作机制并对其演化路径进行仿真模拟。结果表明:双方合作时达到帕累托最优均衡状态;选择合作策略的概率越大,选择该策略的时间也越短;创建良好的合作环境、创新双赢的合作模式、完善合理的激励与约束机制能够减少合作投入成本、增大合作收益、避免单方面选择竞争,进而促进二者相互合作。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仇冬芳 宁宣熙
我国农村正规金融机构面临的巨大信用风险严重抑制农村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应加强农村正规金融信用风险的管理。本文通过对农村金融信贷双方的动态博弈分析,认为各种制度的缺失和农村金融机构微观的风险管理能力欠缺是农村金融信用风险存在的根本原因。农村正规金融信用风险管理依赖于独立信用风险主体的培育、农村金融生态工程的建设、博弈主体之间合理的风险分担机制的建立、农村金融机构信用风险博弈能力和水平的提高以及引导农村金融借贷双方重复博弈等方面。
关键词:
农村正规金融 博弈分析 信用风险 管理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永平
本文对我国农村正规金融组织和非正规金融组织在市场进入方面进行了比较,包括两者的进入方式、进入过程、进入后绩效以及进入动因等。分析结果表明,两者在市场进入方面各具特点,正规金融机构的发展不可能完全替代非正规金融组织在农村的作用,应放松对适度规模非正规金融组织市场进入的管制,引导规模扩大后的非正规金融组织向正规金融机构方向发展,以增加当地资金供给、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正规金融机构 非正规金融组织 市场进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曲小刚 李妹
文章利用1978—2009年的统计数据,建立VAR模型研究农村正规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和农村金融结构对农民收入有负向影响,农村金融效率对农民收入几乎没有影响。农民收入对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和农村金融结构没有影响,对农村金融效率有负向影响。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官兵
本文构造了一个“企业家——组织”框架来分析农村金融市场的替代与互补问题。本文认为:农村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面临着不同的制度结构。在不同的制度结构里,金融企业家以组织方式来实现其理性行为,因此就表现为不同市场里的不同组织行为和组织绩效。
关键词:
企业家 组织 正规金融 非正规金融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葛永波 王家传 苑壮
农村正规金融信贷效力的高低直接决定农村金融体系的运行效率,并对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从两个角度完成对农村正规金融信贷效力的考量:一是统计与调查的角度,二是协整分析的角度。研究表明,我国农村正规金融信贷现状不能满足农村经济主体的融资需求,农村正规金融信贷与农村金融系统及农村经济发展之间均不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其市场效力难以令人满意。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黄定成
对农村正规金融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的关系一直存在争论,主要有促进论、抑制论和介于其中的非显著论三种。为了验证可能的关系,通过对江西省1990年~2006年数据的协整分析,建立了误差修正模型。实证结果表明,农村正规金融一直处于压抑状态,农村信贷市场由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近乎单一地参与方式,已经明显影响了农民收入增长。
关键词:
农村正规金融 农民增收 金融伤农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玉奎 冯乾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分析了农村正规金融及非正规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差距的关系。理论上,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差距间长期呈倒U型关系;实证上,综合农村正规金融及农村非正规金融相关指标,利用我国1980—2011年相关数据检验显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村收入分配间符合库兹涅茨效应假说,但农村正规金融发展与农村收入分配间尚不满足倒U型关系,而更倾向正相关关系;农村非正规金融与农村收入分配间的关系并不显著。上述结论符合我国农村经济和金融发展水平不高、农村金融规模较小且效率较低,农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实际,因此二者关系应还处于倒U型曲线的左侧。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鲁钊阳 李树
文章以农村正规与非正规金融发展影响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理论为基础,以我国31个省级单位1998-2012年的数据为例,实证检验了农村正规与非正规金融发展对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结果发现:农村正规与非正规金融的发展有利于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且两者在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方面的互补效应明显。同时还发现:区域的财政支出水平、人力资本水平、技术水平以及区域人均消费实力均会影响区域产业结构升级,而区域对外开放水平对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则并不显著。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胡宗义 刘灿 刘亦文
基于2003—2010年的省际面板数据,研究了农村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的农村居民收入效应,同时采用面板数据分位数回归方法,分析了不同收入水平下该效应的差异。研究发现: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存在空间极化现象,空间溢出效应明显;农村正规金融对农村居民增收的促进作用不显著;农村非正规金融对农村居民增收的促进作用非常显著,但是随着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促进作用逐渐减弱,进而说明农村非正规金融在缩小农村贫富差距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史小坤
本文运用金融地理学理论,分析中国农村现实的社会发展环境和人文环境约束,指出农村二元金融模式脱离了中国农村现实的地理环境,无法解决中国农村的融资问题。在中国农村双重地理环境约束下研究农村金融发展模式,并结合实例提出适合中国农村地理环境约束的发展模式:以大型农业合作社或龙头企业为中介的农村正规和非正规金融联合模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金峰 林乐芬
作为农村金融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农村民间金融与正规金融之间不只是简单的替代关系,还可以形成一种基于各自核心专长的协同发展的共生关系。构建和深化这种共生关系,不仅有利于提高共生单元自身的盈利水平和发展能力,而且有利于增强农村金融的整体功能。当前,农村民间金融与正规金融在共生合作中还存在着共生模式不完善、共生收益分配机制不合理、正向共生环境营造不力等问题,影响到共生效应的发挥。因此,必须努力提高共生单元质量,积极改进共生收益分配机制,全面营造动态正向共生环境,不断改善农村民间金融与正规金融共生能力,巩固和深化
关键词:
农村民间金融 农村正规金融 共生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