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53)
2023(11482)
2022(9586)
2021(9022)
2020(7025)
2019(16071)
2018(15693)
2017(29629)
2016(15751)
2015(17937)
2014(17564)
2013(17696)
2012(16977)
2011(15841)
2010(16041)
2009(14728)
2008(14406)
2007(13027)
2006(11943)
2005(11123)
作者
(44681)
(37860)
(37569)
(35497)
(23704)
(18269)
(16779)
(14777)
(14606)
(13321)
(13151)
(12413)
(12052)
(12045)
(11737)
(11419)
(10949)
(10919)
(10636)
(10601)
(9698)
(9279)
(9125)
(8909)
(8548)
(8543)
(8309)
(8235)
(7715)
(7706)
学科
(80885)
经济(80716)
(50260)
(45206)
农业(33539)
管理(32582)
中国(28519)
方法(24919)
业经(22760)
(22474)
企业(22474)
地方(22389)
数学(20597)
数学方法(20505)
(16138)
(15652)
贸易(15636)
(15332)
(15221)
发展(12984)
(12982)
银行(12973)
(12960)
(12793)
农业经济(12764)
(12626)
(12583)
(12547)
金融(12544)
环境(11579)
机构
学院(231363)
大学(227819)
(109079)
经济(107222)
研究(90340)
管理(84134)
理学(71487)
中国(71352)
理学院(70627)
管理学(69758)
管理学院(69315)
(55265)
科学(50473)
(49432)
(45547)
(45344)
农业(41616)
研究所(40746)
中心(40715)
业大(36379)
财经(35307)
(35209)
经济学(33872)
(33233)
师范(33014)
(32300)
北京(31966)
(31040)
经济学院(30416)
科学院(28627)
基金
项目(148096)
科学(118109)
研究(115329)
基金(108002)
(93215)
国家(92298)
社会(78802)
科学基金(78184)
社会科(73403)
社会科学(73387)
(56625)
基金项目(56447)
教育(50568)
编号(47258)
(47103)
自然(44468)
自然科(43408)
自然科学(43400)
自然科学基金(42652)
资助(42602)
成果(39089)
(38991)
(34745)
国家社会(33305)
重点(33258)
课题(32840)
发展(32739)
(32209)
(32026)
(30434)
期刊
(135641)
经济(135641)
研究(76597)
(61553)
中国(57305)
农业(42100)
科学(34730)
学报(34153)
(30938)
管理(28537)
(27805)
金融(27805)
大学(27783)
教育(27558)
业经(26958)
学学(26150)
经济研究(20391)
(19848)
问题(19029)
技术(18426)
财经(18006)
世界(16872)
(15728)
农业经济(15437)
农村(15140)
(15140)
(13972)
经济问题(13282)
(12848)
国际(12386)
共检索到3750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大伟  
农村村民自治的发展路径是一个农村村民自治与城市社区居民自治相互参照、相互借鉴、相互促进的动态发展进程。农村村民自治既促进了城市社区居民自治的发展,又从城市社区居民自治中汲取经验促进了自身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范文曜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国家政治体制改革,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是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政治基础,也是高等教育治理改革的政治基础。扩大高等教育治理的社会参与,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竞争力提升具有重要基础作用,对于国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扩大基层民主具有重要示范作用。随着高等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地位的提升,社会参与高等教育治理的广度和深度都随之发生正向变化,呈现出规律性的特征。促进高等教育治理的社会广泛参与,实现高等教育良治,需要政府、社会和高等教育机构共同做出努力。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周旭东  
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本文阐述了加强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意义,分析了目前我国公民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构建公民意识教育的核心概念体系,强调公民意识教育要符合个体政治社会化的规律,并同民主政治建设相协调。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党国英  
在传统乡村社会,可以有“自治”,但不会有“民主自治”,也不存在对民主政治的需求;产生于社会结构转型时期的乡村民主政治,是全社会民主政治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应该是全社会政治变革的最后一个环节。在中国推行乡村民主自治制度的进程中,富人政治和宗派政治可能会强化;乡村政治改革应遵从民主政治发展的一般规律。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赖海榕  
对以农村为起点建设社会主义民主的探索○赖海榕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是一项重要的事业,也是一项艰难的事业。“中国县乡两级人民代表大会运行机制课题组”花了两年时间,深入我国基层,对基层民主建设的实际情况做了大量的调查和详尽的分析,撰写了长篇报告,发表于《经济社...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闫铁力  
人类的需要决定了人类文明的产生 ,物质、政治、精神三大需要产生了三大文明。而政治文明的标志就是民主政治 ,因此在物质、精神文明的基础上 ,决定了民主政治逐渐发展的必然性。“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 ,建设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需要。要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更好地发展 ,就要加快民主政治建设。本文从经济发展要求政治民主 ,民主文化催生民主政治 ,政治需要呼唤政治民主三个方面系统地论证了这个观点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熊焱生  
文章简要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的文化渊源和理论基础,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基本过程,比较全面地梳理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的基本内涵。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敏娜  陆卫明  王军  
以"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三变"改革在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建设中取得显著成效,从4个方面体现和丰富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重大原则:一是探索新型农业合作化道路,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原则";二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原则";三是优化市场和政府配置资源的分工配合关系,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原则";四是注重分配公平,坚持"共同富裕原则"。同时,"三变"改革以确立农民主体地位、赋予农民财产权利、维护农民切身利益为主旨,坚守和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具有理论发展与实践推广的双重价值。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洪远朋  
习近平同志关于经济理论的论述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发展。习近平的经济思想分布在他的著作和论文中,体现在他的报告和讲话中,主要集中于他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以下简称十九大报告)中。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于爱涛  胡艳丽  
政治经济学是经济学学科中的一个重要门类,它所揭示的社会生产关系与政治经济发展规律,对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其他学科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从我国国情出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有利于全面认识和掌握社会主义经济动态发展的一般规律,深刻理解党的各项工作路线与政策的目标与意义,进而为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政治经济政策奠定良好的理论认知基础。逄锦聚、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荣长海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日益引起国内外学术界和国家领导层的重视,对它加以科学的界定和阐述已成为一项迫切而严肃的工作。本文从近代以来150年的历史透视出发,提出发展模式始终是中国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认为发展模式既不同于发展道路,也不同于经济发展模式,而是指现代化模式;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人的发展以及对外关系各个方面的具体表现,从而初步勾勒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基本框架。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文圣  
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所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和具体道路的辩证关系原理以及对未来社会的原则性构想,对于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法性,增进社会主义的凝聚力;对于界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态特质;对于解答和回应人们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种种疑惑,解放人们的思想,都具有重要指导价值。同时,马克思所揭示的社会形态的有机结构理论和人的发展理论,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对于促进当代中国人的全面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马陆亭  刘承波  张伟  鞠光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凝练于新中国成立70年的伟大实践。通过分阶段对成功实践探索的系统回顾,可以总结出新中国教育发展的"建设—实践"型模式。"建设"代表着对目标、理想、方案的主观追求,"实践"体现了对创新、实干、蓝图的客观探索,二者共同构成了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实现特征,体现了价值追求与探索创新的有效结合。进而可以总结出这条道路的基本内涵:坚持党的领导与人民中心相一致、坚持服务国家与立德树人相统一、坚持牢记使命与改革创新相赋能、坚持长远目标与短期方案相协调、坚持重点带动与全面推动相促进、坚持中国特色与世界经验相结合。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冀生  
新中国建立半个多世纪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全党全社会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其中,"开辟"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道路"指明了继续前进的方向,"发展"保障了亿万人民群众受教育的权利。中国未来的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关键在人才,基础在教育,要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由大变强"、任重而道远。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蔡立东  
以问题引领,以方法带动,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法理论的建构。在中华民族的前行之路上,不仅会遇到普遍问题,也会遭遇特殊问题。升华中国智慧,需要以扎实的实证研究,发现中国的真实经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