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24)
- 2023(13589)
- 2022(11782)
- 2021(11251)
- 2020(9255)
- 2019(21284)
- 2018(21298)
- 2017(41326)
- 2016(22571)
- 2015(25326)
- 2014(25458)
- 2013(25139)
- 2012(23279)
- 2011(21061)
- 2010(21272)
- 2009(19439)
- 2008(18876)
- 2007(16836)
- 2006(15153)
- 2005(13171)
- 学科
- 济(90108)
- 经济(89942)
- 业(68051)
- 管理(60248)
- 农(51287)
- 企(45781)
- 企业(45781)
- 方法(36624)
- 农业(34001)
- 数学(31947)
- 数学方法(31534)
- 业经(24651)
- 中国(23893)
- 财(21109)
- 地方(19780)
- 学(18385)
- 制(17866)
- 贸(16294)
- 贸易(16289)
- 策(16071)
- 易(15864)
- 发(13971)
- 技术(13888)
- 理论(13525)
- 环境(13511)
- 银(13464)
- 银行(13427)
- 和(12970)
- 行(12848)
- 农业经济(12618)
- 机构
- 学院(319533)
- 大学(316171)
- 管理(129340)
- 济(127887)
- 经济(124943)
- 理学(112216)
- 理学院(111031)
- 管理学(109207)
- 研究(109047)
- 管理学院(108639)
- 中国(82354)
- 农(69710)
- 科学(67556)
- 京(67122)
- 财(56390)
- 所(54981)
- 业大(53792)
- 农业(53282)
- 中心(50657)
- 研究所(50000)
- 江(47587)
- 财经(44425)
- 范(42997)
- 师范(42659)
- 北京(42195)
- 经(40525)
- 院(38880)
- 州(38285)
- 经济管理(35613)
- 经济学(35457)
- 基金
- 项目(218459)
- 科学(171102)
- 研究(164109)
- 基金(156570)
- 家(135667)
- 国家(134394)
- 科学基金(114947)
- 社会(101758)
- 社会科(95895)
- 社会科学(95871)
- 省(86321)
- 基金项目(83411)
- 教育(73717)
- 自然(73684)
- 自然科(71898)
- 自然科学(71882)
- 划(71714)
- 自然科学基金(70589)
- 编号(69873)
- 资助(63797)
- 成果(57046)
- 部(48354)
- 重点(48172)
- 发(47729)
- 课题(47006)
- 创(44960)
- 创新(41813)
- 科研(41098)
- 国家社会(40811)
- 教育部(40789)
- 期刊
- 济(146996)
- 经济(146996)
- 研究(93578)
- 农(72018)
- 中国(63120)
- 学报(50754)
- 农业(49176)
- 科学(47394)
- 管理(43038)
- 财(39474)
- 大学(39202)
- 学学(37023)
- 教育(36222)
- 融(31515)
- 金融(31515)
- 业经(29470)
- 技术(26953)
- 业(22469)
- 经济研究(20310)
- 财经(20187)
- 问题(20083)
- 版(17216)
- 经(17051)
- 图书(16864)
- 科技(15837)
- 理论(15714)
- 农业经济(15503)
- 技术经济(15381)
- 农村(15247)
- 村(15247)
共检索到4725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何植民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是治理我国农村贫困问题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最后一道安全网。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实施效果如何,关系到亿万农民的切身利益以及政策的可持续发展,也引起了国内外学界的重视与关注。本文对国内外学界关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实施效果的相关研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与评析,有助于明确当前政策效果研究的主要视域、不足之处及其研究方向,以期有助于进一步深入推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魏程琳 史源渊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下文简称"低保")作为一项影响深远的民生工程,发挥着"兼顾公平"和"维护基层秩序"的重要功能。自农村低保实施以来,国务院、民政部颁布系列旨在推进低保制度规范化的文本。然而,这些制度文本除了给政策执行者带来工作困难、提供抵御外界干扰的制度保障外,也遇到了自身带来的反规范化问题。低保申请、公示和民主评议等制度文本的实践表明,只有在国家制度设计者、地方行政者和民众三方力量的共同努力下才可能真正推进低保制度规范化建设,确保低保功能的正常发挥。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李盛基 吕康银 朱金霞
利用福利经济学理论分析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农村劳动力供给和贫困的影响,并运用1990~200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协整分析农村低保制度对劳动力供给和减贫的效果。研究结果显示:农村低保制度会减少劳动供给,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迁移式扶贫政策和农民市民化政策的引导下,农村低保制度会促进劳动供给;农村低保支出对农村的减贫效果较差,产生"负向激励效应",虽然能够缩小农村贫困者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但是效果并不明显。此外,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农村低保制度并不是减贫的主要原因,经济增长才是减贫的主要动因。农村低保制度要充分发挥收入再分配功能,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提高农村低保制度的减贫效率。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植民
借鉴西方政策执行影响因素分析的理论成果以及国内学者的前期研究成果,结合我国农村低保政策实施的现实场域,为促进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的有效执行,研究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建立农民的政策需求表达机制,提升政策的公平性与可操作性;二是提高基层民政干部的素质,加强基层民政干部的队伍建设;三是强化政策宣传,提高农民的政策认知水平;四是健全监督与激励机制,提高低保政策的落实效果;五是加强政策资源的投入,优化政策执行环境等方面着手。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小云 董强 刘启明 王妍蕾 韩璐
本文通过对福建沙县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的实地调查,详细而全面分析了该政策的制定及实施过程和存在的问题。同时分析了在微观层面该政策如何偏离了其政策目标而导致瞄准偏差和瞄准遗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延冰
经济制度的公正性是保证经济活动运行的重要条件。最低生活保障政策是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的产物和体现,也是维护农民基本生存权利的根本保障。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现实来看,政策制定主体的伦理目标定位、伦理职能的发挥、政策执行主体的伦理责任及执行结果等方面均存在伦理缺陷;借助于数学模型分析发现,政策制定主体与执行主体的关系直接受到目标制定向度和目标执行向度的相互影响和作用。通过以上两个向度的分析,研究政策制定主体与执行主体所呈现出的价值分布状态,进一步构建"政策理念导向、政策制定与执行主体负责、价值分配与权力分配关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易红梅 张林秀
随着我国扶贫战略从区域扶贫向个人扶贫的转变,2007年我国在农村地区全面建立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基于一份具有全国代表性的农户资料,本文采用赤贫指数从多维度度量了农户的贫困程度,并将其应用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瞄准效率研究。赤贫指数越低,表示农户越贫困,理论上,这些农户也越应该获得领取最低生活保障资格。结果发现,现阶段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瞄准效率不高,瞄准遗漏和瞄准漏出同时存在。其中,在村级层面的分析结果发现,样本村中只有25.5%的最贫困农户在2007年得到了低保;同时,处于赤贫指数最低端的20%和40%的农户分别只得到了最低生活保障名额的50.67%和73.33%。而在获得最低生活保障...
关键词:
农村低保 赤贫指数 瞄准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毕红霞 薛兴利 李升
近年我国财政加大了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支持力度,农村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权益进一步有所保障,但数据分析表明,现行农村低保仅是低水平的保障,财政支持表现出了非适度性,需要进一步加大补助力度。本文运用恩格尔系数法对农村低保标准的适度性进行了探讨,并从农村低保合理筹资制度的建立、转移支付制度的完善、财政责任分担的优化和分层次制度建设思路的确立等四方面提出了农村低保财政支持政策优化措施。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林志达 张国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建立。但对福建省4个山区的实地调查表明,处于起步阶段的我国农村低保制度仍存在上级政府与下级政府之间激励不相容、资金难以落实、低保标准偏低等诸多明显缺陷,而其最根本的症结在于政府责任的缺位。因此,要完善农村低保制度,首先应当明确政府在该项制度建构中的主导责任,并在此前提下从资金投入、激励监督、保障水平以及甄别标准等方面寻求政策矫正与机制创新的思路。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秦凤翔 张景辉 王瑛珲
建立和实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改革和完善农村社会救济制度、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缓解社会矛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有着重大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田祥宇 景香君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基本保障。但我国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呈现区域、城乡差距过大,分配不合理的问题。在已有供给领域存在供给与需求不匹配的问题,资源浪费严重。应建立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公平性的评价体系,针对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公平评价建立合理的投资方式和投资制度。对国内外研究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文献进行归纳,指出了我国农村基础设施的公平供给的现状和问题,对我国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公平性政策制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从而引导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数量和谐、供需匹配。
关键词:
农村基础设施 公平性 政策保障机制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赵卓
[目的]通过总结现状及取得的成果,挖掘农村低保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政策性建议,以期为农村地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完善提供理论支持。[方法]文章基于统计年鉴与文献分析法,采取问卷、座谈、入户走访等方法,以低保享受家庭、低保管理人员及其他群众为调研对象,随机抽样了解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管理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并基于各省的统计年鉴,统计分析各省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人均医疗的差异性;由此提出设置低保准入强制性条件、推行低保时限及渐退制度、开展低保专项治理工作等对策。[结果]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的农村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肖金萍
2009年9月颁发的《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对于解决我国农村养老保障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标志着中国亿万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倩 毕红霞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最后一道安全网",意在为贫困人口解决基本生活需要的问题。本文借助ELES模型测算出我国农村低保标准的三个层次理论值,通过比较分析,得出我国现行的农村低保水平偏低,现行低保标准明显不能满足贫困人群的基本需求,而ELES模型测算的基本型保障标准却可以满足"保基本"的原则。基于这一结论,本文从政府角度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确保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合理制定,实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 保障标准 ELES模型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赵卓
[目的]通过总结现状及取得的成果,挖掘农村低保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政策性建议,以期为农村地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完善提供理论支持。[方法]文章基于统计年鉴与文献分析法,采取问卷、座谈、入户走访等方法,以低保享受家庭、低保管理人员及其他群众为调研对象,随机抽样了解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管理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并基于各省的统计年鉴,统计分析各省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人均医疗的差异性;由此提出设置低保准入强制性条件、推行低保时限及渐退制度、开展低保专项治理工作等对策。[结果]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的农村低保标准明显高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而同属于发达省份的广东省低保标准远低于北京、上海,主要原因是由广东省内部各地区贫富差距所引起的区域差异。各省市农村医疗标准差距不大,主要原因是物价指数、医价指数在全国范围内基本无差距。[结论]目前我国农村低保人数逐渐增加,农村低保补贴标准有了较大提高;与此同时,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也存在着农村贫困线较低、各省(市)低保标准差异较大、低保对象确定程序缺乏公开、公正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