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18)
- 2023(11673)
- 2022(9948)
- 2021(9447)
- 2020(7915)
- 2019(18238)
- 2018(17989)
- 2017(34716)
- 2016(19364)
- 2015(21789)
- 2014(22135)
- 2013(22027)
- 2012(21128)
- 2011(19104)
- 2010(19738)
- 2009(18614)
- 2008(18964)
- 2007(17971)
- 2006(15972)
- 2005(14259)
- 学科
- 济(81895)
- 经济(81745)
- 业(59187)
- 农(51444)
- 管理(50523)
- 企(36813)
- 企业(36813)
- 农业(34076)
- 方法(32226)
- 数学(28493)
- 数学方法(28071)
- 业经(22205)
- 中国(21802)
- 财(20351)
- 地方(17844)
- 制(17744)
- 学(16309)
- 贸(16068)
- 贸易(16063)
- 易(15656)
- 策(14940)
- 发(13129)
- 银(13129)
- 银行(13092)
- 农业经济(12538)
- 行(12473)
- 及其(12001)
- 融(11766)
- 金融(11764)
- 体(11614)
- 机构
- 学院(284892)
- 大学(280091)
- 济(116766)
- 经济(114014)
- 管理(106154)
- 研究(99323)
- 理学(90316)
- 理学院(89305)
- 管理学(87591)
- 管理学院(87075)
- 中国(77823)
- 农(69378)
- 科学(61295)
- 京(59244)
- 财(54687)
- 农业(53570)
- 所(52083)
- 业大(48797)
- 中心(47532)
- 研究所(46777)
- 江(46309)
- 财经(41641)
- 范(38522)
- 师范(38175)
- 经(37571)
- 北京(37296)
- 州(36303)
- 省(34250)
- 院(34240)
- 经济学(34229)
- 基金
- 项目(179877)
- 科学(139610)
- 研究(133995)
- 基金(127420)
- 家(111015)
- 国家(109930)
- 科学基金(92304)
- 社会(82951)
- 社会科(78024)
- 社会科学(77999)
- 省(71935)
- 基金项目(66882)
- 教育(60752)
- 划(59866)
- 自然(58225)
- 编号(57329)
- 自然科(56794)
- 自然科学(56771)
- 自然科学基金(55739)
- 资助(52482)
- 成果(48003)
- 重点(40393)
- 发(40335)
- 部(40061)
- 课题(39451)
- 农(37496)
- 创(36257)
- 性(34628)
- 科研(34134)
- 创新(33922)
- 期刊
- 济(140816)
- 经济(140816)
- 研究(83485)
- 农(72728)
- 中国(62537)
- 农业(49188)
- 学报(47171)
- 科学(42636)
- 财(42159)
- 大学(35946)
- 管理(34488)
- 学学(34088)
- 教育(31961)
- 融(31559)
- 金融(31559)
- 业经(28257)
- 技术(24634)
- 业(23803)
- 财经(20194)
- 问题(19665)
- 经济研究(19627)
- 版(17372)
- 经(17347)
- 农村(15800)
- 村(15800)
- 农业经济(15521)
- 世界(14960)
- 技术经济(14613)
- 贸(14134)
- 经济问题(13555)
共检索到4420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易红梅 张林秀
随着我国扶贫战略从区域扶贫向个人扶贫的转变,2007年我国在农村地区全面建立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基于一份具有全国代表性的农户资料,本文采用赤贫指数从多维度度量了农户的贫困程度,并将其应用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瞄准效率研究。赤贫指数越低,表示农户越贫困,理论上,这些农户也越应该获得领取最低生活保障资格。结果发现,现阶段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瞄准效率不高,瞄准遗漏和瞄准漏出同时存在。其中,在村级层面的分析结果发现,样本村中只有25.5%的最贫困农户在2007年得到了低保;同时,处于赤贫指数最低端的20%和40%的农户分别只得到了最低生活保障名额的50.67%和73.33%。而在获得最低生活保障...
关键词:
农村低保 赤贫指数 瞄准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小云 董强 刘启明 王妍蕾 韩璐
本文通过对福建沙县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的实地调查,详细而全面分析了该政策的制定及实施过程和存在的问题。同时分析了在微观层面该政策如何偏离了其政策目标而导致瞄准偏差和瞄准遗漏。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解垩
基于2011—2012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基线调查(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ChaRlS)数据,本文考察了中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即农村低保)的瞄准效率,使用断点回归方法评估农村低保的消费效应。结果显示,农村低保补助金水平较低,反贫困的作用有限,减贫的幅度只有1%左右;农村低保瞄准失效,低保流向非贫困家庭的漏损率为10%,把贫困家庭排除在外的排斥率高达84%;低保对农户的食品消费、非食品消费及总消费均无显著影响。倾向值匹配(PSm)方法稳健性检验同样支持该结论。
关键词:
农村低保 瞄准效率 消费 断点回归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冯园园 郑来宾
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自开始实施以来,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这一制度在实施中还存在着:各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不统一、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难以确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统筹层次过低等三大瓶颈,从而制约了建立全国统一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步伐。
关键词:
农村低保标准 社会保障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谢东梅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以贫困农户作为瞄准单位,其运行成功与否取决于制度实施中目标家庭瞄准的准确性。本文从农户生计资产的视角,通过构建农户生计资产指标体系,对低收入农户生计资产进行量化分析,试图达到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目标家庭准确瞄准的目的。实证结果表明,农户生计资产量化分析可以直观地显示农户生计资产的组合及其配置状况,可用来判断农户整体生活状况,并可对低收入农户进行准确排序。农户生计资产量化分析方法不失为提高制度瞄准效率的一种有益尝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艳军
如何将最低生活保障分配给真正的贫困家庭,是政府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议题。在缺乏严格有效的财富审查机制背景下,基于宁夏690户农村家庭的微观调查数据,采用户主特征、家庭特征、住房特征和耐用消费品特征等与家庭收入和消费相关的核心指标,构建了一个新的目标瞄准体系——代理财富审查体系(PMT)。通过随后的目标瞄准效率检验发现,该体系对农户家庭经济状况具备较好的识别能力。在严格实施代理财富审查的基础上,加上其他的辅助措施,地方政府可以有效地实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目标瞄准。
关键词:
最低生活保障 目标瞄准 代理财富审查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韩华为 徐月宾
为了深入考察贫困测量误差对瞄准效果评估结果的影响,文章使用2010年河南和陕西省的农村低保执行状况调查数据,测算并比较了传统的收入贫困识别策略和多维度贫困识别策略下的农村低保瞄准效果。结果发现,除家庭人均收入外,影响农村居民获得低保的因素还包括家庭人口结构、人力资本状况、家庭财产拥有情况。如果仅通过家庭收入来识别贫困,农村低保会存在严重的瞄准偏误。当通过多维度贫困识别策略控制贫困测量误差后,农村低保的瞄准偏误明显下降,说明农村低保的瞄准偏误有相当部分是贫困测量误差所导致的。结果显示,样本地区农村低保的瞄准偏误维持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农村低保的瞄准效果优于其他发展中国家同类型救助项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艳军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是否给予了最贫困的家庭和个人?这是政府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问题。该文基于宁夏690户家庭的微观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目标瞄准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1.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没有有效地瞄准贫困家庭和个人,家庭经济状况并非确定低保对象的依据。2.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目标瞄准的偏误主要来自于农民对制度的不了解、人情因素以及分配程序的不公开。因此,政府需要建立新的家庭收入审核机制,同时强化制度的执行和监督。
关键词:
农村低保 目标瞄准 家庭调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沈港
由于贫困面广,应保者众以及地区财力弱等特点,渝东南成为重庆市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焦点和难点所在。因此,对于该地区的农村低保标准进行研究,不仅是重庆农村低保制度成败的关键点,而且会对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建设产生重要的影响。基于对渝东南地区的实地调查,本文通过对渝东南农村低保标准的统计分析,揭示了该地区低保标准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渝东南 贫困农村 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植民
借鉴西方政策执行影响因素分析的理论成果以及国内学者的前期研究成果,结合我国农村低保政策实施的现实场域,为促进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的有效执行,研究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建立农民的政策需求表达机制,提升政策的公平性与可操作性;二是提高基层民政干部的素质,加强基层民政干部的队伍建设;三是强化政策宣传,提高农民的政策认知水平;四是健全监督与激励机制,提高低保政策的落实效果;五是加强政策资源的投入,优化政策执行环境等方面着手。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何植民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是治理我国农村贫困问题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最后一道安全网。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实施效果如何,关系到亿万农民的切身利益以及政策的可持续发展,也引起了国内外学界的重视与关注。本文对国内外学界关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实施效果的相关研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与评析,有助于明确当前政策效果研究的主要视域、不足之处及其研究方向,以期有助于进一步深入推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姚红义 杨翠迎
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建立,但是制度运行之初已暴露出体系不健全、低保对象确定的随意性、监督管理不到位、保障面偏低等一些明显的问题,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制度推行较晚,工作滞后,严重地影响了农村低保工作的总体绩效水平。当前从完善体系、规范管理、加强监督、保障资金供给等方面努力,仍然是这项关系全体贫困农村居民基本生活的社会保障措施是否顺利实施的关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增文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项目的实施和管理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本身及配套项目的实施和管理水平。笔者从项目管理的角度提出了农村低保及其配套项目在民政部门人员和农村居民之间选择的差异性,以及资金来源的不同模式在决策方式、项目的形式等方面存在的差异。研究显示,民政部门人员对低保项目的实施效果的评价高于一般村民,低保资金来源的不同模式存在显著差异,资金来源需要多元化。
关键词:
农村低保 配套项目 资金充裕度 评估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田巍 阎贤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作为社会救助制度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困难群体基本生活的同时,维护着社会和谐。虽然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但在基层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和漏洞,需要进行有效的监督。宋朝的统治者就已经意识到民众监管官员,能够对官员形成约束。公众监督作为我国历史上行之有效的监督政策,在低保执行阶段可以有效记录行政机关对受助对象的违法乱纪现象。公共监督能够使低保制度发挥应有的作用,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关键词:
最低生活保障 公众监督 效果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李盛基 吕康银 朱金霞
利用福利经济学理论分析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农村劳动力供给和贫困的影响,并运用1990~200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协整分析农村低保制度对劳动力供给和减贫的效果。研究结果显示:农村低保制度会减少劳动供给,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迁移式扶贫政策和农民市民化政策的引导下,农村低保制度会促进劳动供给;农村低保支出对农村的减贫效果较差,产生"负向激励效应",虽然能够缩小农村贫困者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但是效果并不明显。此外,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农村低保制度并不是减贫的主要原因,经济增长才是减贫的主要动因。农村低保制度要充分发挥收入再分配功能,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提高农村低保制度的减贫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