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81)
- 2023(14976)
- 2022(12721)
- 2021(12106)
- 2020(9898)
- 2019(23045)
- 2018(23134)
- 2017(44029)
- 2016(23793)
- 2015(26842)
- 2014(26773)
- 2013(26432)
- 2012(24118)
- 2011(21901)
- 2010(22351)
- 2009(20969)
- 2008(19722)
- 2007(17311)
- 2006(15730)
- 2005(13908)
- 学科
- 济(94921)
- 经济(94804)
- 业(70721)
- 管理(61982)
- 农(51225)
- 企(49573)
- 企业(49573)
- 方法(38075)
- 农业(34160)
- 数学(32872)
- 数学方法(32484)
- 中国(30857)
- 融(27718)
- 金融(27716)
- 业经(27112)
- 银(26265)
- 银行(26223)
- 行(25348)
- 财(24377)
- 制(23777)
- 地方(22053)
- 学(20169)
- 体(16635)
- 理论(16216)
- 贸(15684)
- 贸易(15671)
- 易(15250)
- 发(14706)
- 务(14508)
- 财务(14445)
- 机构
- 学院(334328)
- 大学(333567)
- 济(133339)
- 管理(131150)
- 经济(130359)
- 研究(115531)
- 理学(113388)
- 理学院(112141)
- 管理学(110225)
- 管理学院(109624)
- 中国(91883)
- 农(71305)
- 科学(71216)
- 京(71137)
- 财(61700)
- 所(58402)
- 业大(54905)
- 农业(54448)
- 中心(54104)
- 研究所(53177)
- 江(49864)
- 财经(48376)
- 范(46021)
- 师范(45639)
- 北京(44937)
- 经(44156)
- 院(40689)
- 州(40591)
- 经济学(38832)
- 师范大学(36796)
- 基金
- 项目(226985)
- 科学(177955)
- 研究(170237)
- 基金(163347)
- 家(141939)
- 国家(140631)
- 科学基金(120026)
- 社会(106056)
- 社会科(100048)
- 社会科学(100019)
- 省(89259)
- 基金项目(87353)
- 教育(76717)
- 自然(76423)
- 自然科(74566)
- 自然科学(74548)
- 划(74512)
- 自然科学基金(73198)
- 编号(71447)
- 资助(65927)
- 成果(58896)
- 重点(50643)
- 部(50089)
- 发(49519)
- 课题(48673)
- 创(47040)
- 创新(43816)
- 国家社会(43244)
- 科研(42790)
- 教育部(42565)
共检索到5045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欣颀
在经济新常态的发展背景下,大力实施供给侧的改革正在深入进行,我国也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普惠金融概念的引入,为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动力,在广大农村金融市场中,明确农村普惠金融改革的基本取向,积极构建和完善现代农村金融体制,切实保障农村金融体系整体资金充足、功能健全、服务完善以及运行安全,对于促进农村吸引更多的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创建宽松的农村金融市场环境,保证农村经济建设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农村普惠金融 改革 基本取向 实现研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汤敏
从整体上来说,农村金融改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农信社在各地发展还十分不平衡,近十年来农村与农业的快速发展,给农信社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普惠型金融指的是一个能有效地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提供服务的金融体系。在农村,普惠型金融的主要任务就是为传统金融机构服务不到的小农户、贫困户及贫困地区的人群提供金融服务。最近开始的浙江丽水的农村金融改革试点是继温州金融改革试点后推动普惠型金融改革的又一重大举措,也是农村金融改革又一新的里程碑,值得密切关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孔祖根
2012年3月30日,中国人民银行与浙江省政府联合发文,决定在丽水市开展农村金融改革试点。这意味着唯一一个中国人民银行与地方政府通过"行省共建"模式开展的改革试点落地浙江省丽水市,一场着力于解决"三农需求大、融资难,城乡差距大、普惠难""两大两难"问题的农村金融改革正式启动。丽水农村金融改革实践中所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农村金融服务是党和政府联系农村、农民的重要纽带。近年来,丽水市围绕建设生态文明和全面小康社会两大目标,积极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精神,重点实施了"信贷支农、信用惠农、支付便农、创新利农"四大金融支农工程,大力推动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方式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林权抵押贷款、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等工作形成了较有特色的"丽水模式"。经中国人民银行和浙江省人民政府联合批准,丽水市农村金融改革试点5月17日正式启动,丽水成为了中国首个经央行批准的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地区。如何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创新,关系到城乡金融均等化及山区经济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本刊现...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董晓林 朱敏杰
本文基于农村金融供给侧改革与普惠金融体系建设之间的内在联系,认为农村普惠金融体系建设是现阶段农村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目标。在总结近年来中国农村金融改革成效的基础上,着重分析现阶段我国农村金融供给侧改革中存在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提出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农村金融供给侧改革应重点从制度变革和技术创新方面推进农村金融普惠,建设更加开放、便利的普惠金融体系,更好地服务于农村小微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及低收入群体。
关键词:
农村金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普惠金融体系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孟亮 张国政
农村金融信贷补贴论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流行的农村金融改革方法,但实践证明这种改革方法并没有实现预期的目的。随后出现了农村金融市场论的改革方法,但由于农村经济的特点使农村金融服务成本较高,农村不能获得应有的资金支持。90年代以后,在"普惠"金融理念指导下服务农村的微型金融成为农村金融的新范式。当前我国应该从农村金融改革范式转变中吸取经验,采用农村金融改革新方法。
关键词:
农村金融 新方法 普惠金融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应国虎
本文基于普惠金融价值理念,结合浙江丽水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实践,尝试构建农村普惠金融评价指标体系,用于评价丽水农村金融改革成效。利用2011年1月-2014年9月的相关数据,计算丽水农村金融改革下农村普惠金融的各项指标。结果显示,丽水普惠型农村金融改革各项工作稳步推进,整体成效明显,农村金融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金融组织层次不断丰富、金融市场活力不断释放、金融服务覆盖面不断扩大。
关键词:
农村 金融改革 普惠金融 评价体系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姜振水
随着科技与金融的不断融合,数字普惠金融是未来发展方向。论文分析了当前依托信息技术推进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具备的基础和条件,指出了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存在的瓶颈制约,并提出了加快推进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基本路径。
关键词:
普惠金融 基础金融服务 农村 实现路径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姜振水
随着科技与金融的不断融合,数字普惠金融是未来发展方向。论文分析了当前依托信息技术推进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具备的基础和条件,指出了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存在的瓶颈制约,并提出了加快推进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基本路径。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谢平 刘海二
我国农村居民具有浓厚的乡土情结,现有的商业性金融机构由于不能适应这种乡土情结,导致了农村金融功能的缺失。而手机与手机银行的诞生,成为连接农村熟人社会与生人社会的纽带,使农村熟人社会的边界得以拓展(半熟人社会),促进了农村金融功能的发挥,表现在:手机银行具有资金聚集的功能,能够提高农村资金的匹配效率,有助于农村金融风险的管理。通过以上三种途径,手机银行可以实现农村普惠金融。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姜振水
随着科技与金融的不断融合,数字普惠金融是未来发展方向。论文分析了当前依托信息技术推进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具备的基础和条件,指出了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存在的瓶颈制约,并提出了加快推进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基本路径。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潇湘 郑海荣
通过运用因子分析法测评农户金融素养,运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普惠金融信贷服务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8成以上的农户对普惠金融信贷服务比较满意;经营非农业为主农户的金融素养高于经营农业为主农户;全额获贷、续贷、信用贷款与普惠金融信贷服务满意度呈正相关关系;金融素养、贷款利率、经营非农业为主农户的家庭年收入与普惠金融信贷服务满意度呈负相关关系。基于此,建议应通过多元化的金融服务举措,精准有效对接不同类型农户的融资需求,提升农村普惠金融服务水平。
关键词:
普惠金融 信贷服务 金融素养 农户满意度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穆争社 穆博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导致深化农村普惠金融供给侧改革面临高成本和高风险的难点问题。单纯依靠价格机制解决此问题将导致超越弱势群体可负担成本能力而自动退出,以及借款者逆向选择行为,造成普惠金融发展萎缩,这都有悖于普惠金融的发展目标。为实现商业化可持续发展,金融机构在合理确定普惠金融产品价格的基础上,通过信贷配给方式提供普惠金融服务,服务数量取决于其搜寻借款者人格化信用信息,将信贷资源配给给低风险借款者的能力。对此应建立可置信威胁机制,以自组织方式提高搜寻借款者人格化信用信息能力,并构建自我激励与惩罚机制,以有效化解上述难点问题。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穆争社 穆博
深化农村普惠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大力发展小微型金融机构、农村互联网金融、农村合作金融,建立完善金融风险缓释机制,积极开展"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等重点政策措施,以有效化解深化农村普惠金融供给侧改革面临的高成本和高风险难题。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宗义
土地流转改革导致土地资源规模化经营的同时也使得土地成为优良的抵押品,这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我国农村地区普惠金融的发展。文章通过建立农户与金融机构两群体非对称博弈模型,采用演化博弈方法分析证明了相关结论,并给出了土地流转改革促进普惠金融发展的四个先决条件:土地规模化经营得以更加便利的实现;农户间的深化合作;金融机构单笔信贷操作的户均成本大幅降低以及防止金融机构诱导农户过度借贷。最后文章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土地流转改革 普惠金融 演化博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