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62)
2023(13431)
2022(11405)
2021(10771)
2020(8471)
2019(19472)
2018(19107)
2017(36407)
2016(19989)
2015(22336)
2014(22444)
2013(22243)
2012(21300)
2011(19651)
2010(20237)
2009(18775)
2008(18630)
2007(17138)
2006(15961)
2005(14591)
作者
(59215)
(49990)
(49449)
(46804)
(31596)
(24105)
(22282)
(19160)
(19082)
(18116)
(17112)
(16802)
(16412)
(15873)
(15557)
(15084)
(14721)
(14681)
(14431)
(14234)
(12793)
(12509)
(12171)
(11764)
(11314)
(11289)
(11268)
(11028)
(10227)
(10073)
学科
(88381)
经济(88283)
(57249)
(51658)
管理(48124)
农业(34547)
(33010)
企业(33010)
地方(28683)
中国(27810)
方法(24911)
业经(23635)
数学(20506)
数学方法(20111)
(18301)
(17831)
(17802)
(16671)
(16441)
贸易(16423)
(15814)
(15424)
银行(15405)
(14977)
(14824)
金融(14821)
(14692)
环境(14002)
地方经济(13825)
发展(12996)
机构
学院(290867)
大学(284032)
(118719)
经济(115887)
研究(109579)
管理(105233)
理学(88206)
理学院(87004)
中国(86067)
管理学(85429)
管理学院(84861)
科学(67260)
(66609)
(62729)
(56918)
(55045)
研究所(50939)
中心(50643)
农业(50499)
(48758)
业大(46652)
(44435)
师范(44087)
财经(41161)
北京(40370)
(39086)
(38858)
(37279)
(37000)
师范大学(35109)
基金
项目(183294)
科学(143550)
研究(139478)
基金(129074)
(112494)
国家(111390)
科学基金(93609)
社会(87176)
社会科(82018)
社会科学(81998)
(74218)
基金项目(68332)
(61736)
教育(61581)
编号(59088)
自然(57895)
自然科(56351)
自然科学(56332)
自然科学基金(55269)
资助(52029)
成果(49216)
(46584)
课题(42008)
重点(41557)
(39639)
发展(37799)
(37239)
(37159)
(35838)
(35572)
期刊
(153451)
经济(153451)
研究(92080)
(69718)
中国(68267)
农业(47013)
学报(44241)
科学(44034)
(39379)
管理(36010)
教育(35801)
(35587)
金融(35587)
大学(34160)
学学(32001)
业经(30532)
技术(24450)
(22575)
问题(21479)
经济研究(20915)
财经(19194)
资源(16744)
(16619)
农村(16333)
(16333)
(16275)
世界(15960)
农业经济(15955)
(14803)
经济问题(14599)
共检索到4736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岚  张树夫  
统计资料表明:2001年我国国内旅游者以度假旅游为主要目的的占旅游者总量的17.7%,预测到2010年我国的度假旅游收入达到7200亿元人民币,占当年旅游总收入的51%。由此可见,度假旅游正在成为发展速度最快的旅游产品之一,大众化的休闲度假旅游将成为我国旅游市场的主体。本文以苏南地区的旅游度假区(村)的开发现状为例,从旅游发展与解决当地"三农"问题结合为视角,剖析度假区(村)开发过程的问题及原因,并找出发展对策的基本构想。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俊梁  
苏南地区以其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条件,在新农村建设中走在全国前列,其农村劳动力基本实现充分就业,但只是低水平和低层次的充分就业。在苏南产业结构升级的形势下,农村人力资源边际生产率递减的趋势将趋强,这是苏南新农村建设的隐忧。依托苏南区位优势,培育联系城乡的农村人力资源市场,注重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将是苏南新农村建设取得长期成效的必然要求。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红  张红  李永臣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旅游度假型新农村住区生态化发展为中国经济上升到新的台阶和高度作出了重要贡献,它不仅成为农村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趋势。从目前的发展来看,旅游度假型新农村住区建设高度强调绿色化和生态化,是新时代背景下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融合的产物。但由于度假型新农村住区生态化发展的实际发展周期较短,度假型新农村生态建设仍面临着较大问题。本文将从旅游度假型新农村住区生态化发展的概况着手,寻求度假型新农村住区生态化发展的优势功能和不足之处,并在理论结合实际的前提下,作出系统的旅游度假型新农村生态化发展的创新对策研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郑旗  钟家雨  郑焱  
在产业链理论的基础上,对温泉旅游产业链进行了界定,分析了其类型和构成,探讨了其形成动因。在此基础上,以中国三大知名高温温泉旅游度假地之一的灰汤国际温泉度假区为实例,提出了创新体制机制;合理进行产业空间布局;提升内部产业链,增强核心吸引力;延伸外部产业链,增强综合经济效益;完善配套服务设施,提升服务水平等措施来构建和延伸温泉旅游产业链,以提高灰汤温泉旅游开发的综合效益。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耿选珍  
在新的历史背景和经济条件下,发展休闲度假旅游已成为旅游产业转型过程中的必然选择和主要旋律。攀西地区应抓住这一机遇,充分发挥其旅游资源优势,把休闲度假旅游培育成本地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使之成为推动攀西地区经济发展的又一动力。本文概括地分析了攀西地区开发休闲度假旅游的条件、机遇和面临的困难,据此提出了建立规范有序的旅游投资机制和信用平台、运用多种手段营造攀西休闲度假旅游开发氛围、尽快解决制约旅游的瓶颈交通等对策措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贾竟祎  
乡村旅游已经成为乡村振兴的一个有效途径,而在乡村旅游开发与转型升级过程中最主要的制约因素还是资金。农村金融机构是乡村旅游开发的重要资金支持力量,应促进金融业与旅游业的资源融合共享,发挥好农村金融机构的助力作用,进一步扩大乡村旅游的覆盖面和参与度。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唐晓云  吴忠军  
社区生态旅游是生态旅游的重要形式,是农村社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文章主要从社区居民视角,通过社区居民对旅游开发满意度的研究来探索影响发展的原因,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龙脊平安寨社区居民的满意度进行评价,并分析了社区居民满意度对旅游发展的影响;结合利益相关者理论得出结论:社区(含居民)是社区旅游发展中最关键的群体,是社区旅游发展能否实现持续发展的决定因素,社区居民对旅游开发的满意程度将直接影响其发展前景。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梁励韵  刘晖  
结合中山市翠亨村旅游发展规划,分析了早期开发旅游区在开发与保护、项目与形式、竞争与合作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此类旅游区实现科学更新,重获发展动力的再开发原则和若干具体对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思  王长征  
发展乡村旅游业是改善我国农村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方法。首先剖析了当前制约我国乡村旅游业开发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接着阐述并论证了有利于乡村旅游业快速健康发展的四大历史机遇,进而从宏观政策、产业结构、微观经营等三个层面分别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建议,对加快我国乡村旅游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方旭  
在我国,温泉旅游开发已形成一定规模。打造特色温泉旅游产品,进行温泉旅游深度开发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结合咸宁温泉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通过分析温泉旅游业开发现状,提出深度挖掘温泉旅游文化内涵策略:以文化为主题,加大温泉旅游关联度;以文化为线索,加大温泉旅游广度;以文化为内涵,加强温泉旅游深度,从而构筑温泉旅游业发展新优势,实现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王大悟  
本文认为,旅游度假区供需方结合的3个关键点是:兼顾观光与休闲,重视非假期(日)的经营效益,研究休闲的具体活动内容。本文剖析了旅游度假区自然与文化的两大独立板块,阐明了旅游度假区规划中文化元素的选择与组合,并提出了开发的一般策略。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文彤  
都市旅游度假区是城市发展与居民需求共同催生的新兴旅游产品。作为其中的典型代表,佛山市南国桃园旅游度假区的发展进程说明,都市旅游度假区遵循着以本地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开发途径,相对城市生活环境而言的生态优势构成其核心竞争力,与城市高速交通体系的衔接,对于面向本地市场的都市旅游度假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从其长远的发展目标来看,应当积极探讨通过土地增值的带动效应来解决都市旅游度假区内外发展失衡问题的有效途径。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林梅英  
开发利用旅游资源是促进河南经济增长的关键之一。根据河南省度假旅游市场的需求与现状 ,在度假旅游资源的开发中 ,应在目标市场选择、产品设计、宣传促销、发展规划、度假区建设与管理等方面采取针对性的对策。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陈玉福  刘彦随  龙花楼  王介勇  
苏南模式是以乡镇企业兴起为主要特征的我国农村区域发展的成功典型,代表了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发展的巨大成就。深入分析苏南模式演进中农村发展历程和特征,对于认识农村区域发展规律,探讨新农村建设的途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苏南模式的典型代表苏州市为例,深入分析了苏州农村发展进程及其动力机制。结果表明:1978-2006年,苏州市GDP呈指数增长,年均递增14.4%,第一产业比重由28.1%降为1.9%,第三产业比重由16.2%升为32.7%,农村农业劳动力比重由75.5%降为16.8%,城乡收入比由1.27扩大到2.0(但远小于全国平均值);农村非农产业发展和非农就业人口增加,极大地推动了苏州农村城镇化进程。1989-2006年的17年间,苏州市城镇用地增加了4.7倍;工业化、城镇化、产业结构升级和制度创新,构成苏州市农村发展的四大主导驱动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付岩岩  
农村旅游是目前旅游业中非常活跃的一个部分,也是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农村人民生活水平的一个重要方式。农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是明显的,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开发与保护的失调、农村旅游产品种类不丰富等问题都制约这农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将以河南省为例,针对此问题进行探讨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