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85)
2023(9097)
2022(7447)
2021(6790)
2020(5408)
2019(11924)
2018(11624)
2017(22454)
2016(11824)
2015(12913)
2014(13016)
2013(13238)
2012(12510)
2011(11798)
2010(12187)
2009(11563)
2008(11027)
2007(10081)
2006(9624)
2005(8566)
作者
(35988)
(31338)
(30634)
(28939)
(19200)
(14872)
(13421)
(12033)
(11628)
(10738)
(10735)
(10205)
(10030)
(9694)
(9406)
(9239)
(9073)
(8769)
(8694)
(8574)
(7853)
(7670)
(7396)
(7185)
(7181)
(7046)
(6732)
(6458)
(6380)
(6117)
学科
(81593)
经济(81535)
(49082)
(36302)
农业(32836)
管理(26352)
地方(21688)
方法(21226)
业经(20071)
数学(18024)
数学方法(17868)
中国(15631)
(15017)
企业(15017)
(14237)
(13318)
农业经济(12510)
地方经济(12165)
土地(11596)
(11331)
经济学(10197)
发展(10190)
(10183)
(9644)
农村(9623)
(9509)
环境(9504)
(9358)
(9149)
及其(9089)
机构
学院(186566)
大学(178904)
(88766)
经济(87153)
管理(70056)
研究(67926)
理学(60046)
理学院(59360)
管理学(58443)
管理学院(58117)
中国(53773)
(52424)
科学(40646)
农业(39570)
(36970)
(35086)
(34525)
业大(33730)
中心(31417)
研究所(31060)
(29390)
财经(27472)
经济学(26699)
(25085)
师范(24905)
农业大学(24806)
(24769)
(23670)
经济学院(23642)
科学院(23236)
基金
项目(119498)
科学(94561)
研究(87984)
基金(87551)
(76050)
国家(75315)
科学基金(64417)
社会(60251)
社会科(56706)
社会科学(56686)
(48466)
基金项目(46987)
自然(39029)
(38092)
自然科(37997)
自然科学(37992)
自然科学基金(37298)
教育(36543)
编号(35528)
资助(34843)
(30264)
(29470)
成果(26885)
(26070)
重点(26053)
国家社会(25512)
发展(24506)
(24189)
课题(23808)
(23723)
期刊
(117125)
经济(117125)
(58507)
研究(53906)
中国(40774)
农业(39706)
科学(29363)
学报(28191)
业经(24284)
(23652)
大学(22526)
学学(22118)
管理(21760)
(18994)
金融(18994)
(17477)
经济研究(16339)
问题(16259)
农业经济(14933)
技术(14868)
农村(14478)
(14478)
财经(13685)
世界(12794)
经济问题(12082)
(11936)
资源(11697)
(11261)
技术经济(11049)
社会(9683)
共检索到2913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世艳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逐步发展,人们提高利用土地资源的广度和深度,土地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土地资源供应的稀缺性和有限性,要求人们提高利用土地的效率并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农村经济是现阶段我国农村工作的重点,开发农村旅游是完成这个目标的有效方式,它们间具有互相促进的关系。农村旅游的快速发展有利于推动农村土地的利用率,并提高其经济效益。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蔡灵洁  
农村土地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是乡村旅游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环节,同时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必然离不开农村土地的合理规划与编制。因此,乡村旅游与农村土地利用两者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动关系。实践证明,农村土地利用中的土地开发、土地流转以及土地整改与乡村旅游经济效益具有紧密关联性。本文以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对农村土地利用的影响机制为着落点,对乡村旅游与农村土地利用中的开发、流转与整治三种方式的经济效益耦合机理及其联动路径进行深入分析,以期对推进乡村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及利用提供科学可行的理论支撑及实践指导。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涌涛  
[目的]通过研究乡村旅游对提高农村土地利用效率的拉动作用,为提高乡村旅游经济效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文章采用实地调查法和问卷调查法,以常熟市蒋巷村为例对其乡村旅游用地效率及经济效益开展实证研究。[结果]蒋巷村在发展乡村旅游之后,超过70%的农户将自家耕地出租给他人或以入股的形式加入集体或公司从事旅游开发,以租赁费和分红的形式获得报酬。在本村内先后建成了新村别墅、农业生态旅游观光园、蒋巷工业园、生态种养园、村民新家园、农民蔬菜园、无公害优质粮油基地的分布格局,使绝大多数农民由原本单一的种植业转型为种植业、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涌涛  
[目的]通过研究乡村旅游对提高农村土地利用效率的拉动作用,为提高乡村旅游经济效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文章采用实地调查法和问卷调查法,以常熟市蒋巷村为例对其乡村旅游用地效率及经济效益开展实证研究。[结果]蒋巷村在发展乡村旅游之后,超过70%的农户将自家耕地出租给他人或以入股的形式加入集体或公司从事旅游开发,以租赁费和分红的形式获得报酬。在本村内先后建成了新村别墅、农业生态旅游观光园、蒋巷工业园、生态种养园、村民新家园、农民蔬菜园、无公害优质粮油基地的分布格局,使绝大多数农民由原本单一的种植业转型为种植业、养殖业和林果业三者相结合的模式,这也使绝大多数农民的家庭收入和土地收入成倍增加。全村70%以上的家庭中旅游业收入占到家庭总收入的40%~60%。乡村旅游业为村民带来的经济利益和生态效益进一步扩大,村民的幸福感和土地收益满意度大幅度提升。该村超过90%的农户加入了"社区+公司+农户"的旅游发展模式,通过联合各家农户进行公司的创立,并配套完善的生活与旅游为一体的社区服务体系,以此形成了健全的旅游市场运行机制。[结论]发展乡村旅游后,农村土地的经营方式得到彻底改善,旅游带动和加速了农村土地流转,调整了农村产业结构,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和经济收益,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农村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雅芹  王震  
当前我国的土地流转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并在不断完善和深化。与此同时,日益规范、有序的农村土地流转将使农村土地利用更加科学、高效,但土地流转中一些不完善的方面也给农村土地利用带来一些不可避免的负面影响。文章简要评价了当前农村土地流转和农村土地利用的现状,着重分析了农村土地流转对提高农村土地利用效率的正面效应和制约农村土地高效利用的负面效应。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汪峰  吴次芳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钟效光  
一、问题1.土地经营规模小,农户生产效益低。我国从八十年代初,开始在农村普遍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真正获得了对土地的经营自主权,调动了千家万户的生产积极性。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尤其是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这种以农户为基本单位的小规模、分散经营方式...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良  张云  
耕地是土地资源的精华 ,是人类获取基本农产品的基础条件之一 ,是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然而 ,近些年来 ,我国农村人地矛盾日益突出 :一方面 ,是耕地面积越来越少 ,质量越来越差 ;另一方面 ,耕地浪费严重 ,土地资源污染问题突出 ,农村土地产权界限模糊不清 ,农村非农建设用地问题不少。针对这些情况 ,作者认为 :应建立耕地保护法和自然资源保护法 ;依靠科技进步 ,努力提高土地产出率 ;加强农村土地整理 ;积极稳妥地推进土地股份合作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保平  卜金超  
随着新型城镇化推进和新农村建设发展,我国新民居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出现了一些严重问题,较为引人注目的是新民居建设选点(址)随意,类型与选点(址)不科学,不符合、不适应农村生产生活发展水平,导致土地粗放利用和浪费,这是失败范例形成的最根本原因。因此,必须加深对新民居建设的规律性认识,科学认识新民居建设的点(址)选择及建设类型的选择与土地集约利用及综合效益提升的关系,加强农村生产发展水平和农村生产要素聚集,以此为基础进行新民居建设点和建设类型的培育和遴选,提升土地集约利用综合效益。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慧   王瑞燕  
盘活农村资源尤其是土地要素并非经济利益至上的量化指标提升,提升农民获得感与幸福感更是重中之重,耕地保护基本前提原则不容动摇,即农村土地利用既要讲经济效益,也要兼顾粮食安全生产。农业产业政策可通过作用于农村土地流转、农村土地承包、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城乡土地融合发展实现土地要素的优化配置、创新。并通过导向性重点投入实现农户有效增收,以经济环境持续改良加速农村人居生活条件改善,以乡村资源产业优势培育助力农产品价值增值,以及通过农村土地利用优化加速共同富裕目标实现。为更好发挥产业政策对土地利用的优化效应,政府应有效推动可流动土地资源优先进入政府重点支持行业和区域特色行业,并在事关农村地区产业模式构筑与特色优势打造方面,充当产业政策的制定者、参与者与监督者,同时持续完善“互联网+政务服务”的管理模式。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云正明  
本文根据多年以来调查,研究积累,总结提出了对农村庭院开发利用(庭院经济)类型划分的意见。包括:类型划分的原则,从三个不同角度(生物生态方面、产业类型方面和经营方式方面)的分类方法,並对各种分类的主要内涵做了简要阐述。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慧青  尹少华  
DEA模型实证分析表明,湖南省部分地市农村土地流转效益由于区位、流转后的土地经营使用、市场条件及经济发展程度不同而呈明显差异,且土地流转效益并非随土地流转规模扩大而提高,这缘于土地流转中的各种风险。鉴于此,未来湖南省农村土地流转应该统筹规划、完善农村流通市场、规范相关法律法规及尊重民意稳步推进等。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国瑞  
进入6月上旬,中原大地麦浪滚滚。一年一度的全国"土地日"又如期来临,今年土地日的主题是:"土地与转变发展方式——促节约守红线惠民生。"恰逢此时农村土地整治万里行大型采访活动正在全国乡村展开。农村土地整治利民利乡利城。例如,在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发祥地湖北省监利县,土地整治规模大,标准高,不仅做成亮点工程,更充分尊重民意,满足民生,着力解决群众最迫切的问题;以土地整治促进效益农业发展,改善生产条件,改造生活环境,改造生态空间。中原大地产粮第一大省非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曹智   黄奕嘉  
土地是城乡发展的空间基础和物质载体,实现乡村土地利用优化成为破解乡村土地问题、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突破口。在城镇化中后期,城乡治理进入“深水区”,乡村土地利用优化需要以系统性研究为支撑。论文从系统科学视角构建乡村地域系统“要素—结构—功能”理论认知及机理分析框架,全面梳理乡村土地利用问题,并结合问题类型提出乡村土地利用优化路径。研究发现:(1)乡村地域系统由水、土、气、生、岩石、矿物等内核性要素和资金、技术、信息、数据等外缘性要素,以及人、基础设施等双重属性要素构成,不同数量和品质的要素形成乡村地域系统结构,其本体结构与主体结构相互影响、相互塑造,并承担调节乡村要素、优化乡村结构、提升乡村功能的双向传导作用。(2)当前土地利用问题包括资源与环境结构制约发展用地需求的本体结构约束问题、社会结构中政策和组织体系与更高水平的经济结构发展需求不匹配制约土地利用效率和质量的主体结构失衡问题、本体结构客观支撑条件与社会经济组织利用不协调影响土地持续利用的综合性问题。(3)土地利用优化策略包括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策略、空间优化管理提升策略和土地生态价值转化策略。研究可为破解乡村土地问题、提升乡村土地利用效益,推进乡村转型振兴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