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12)
2023(12893)
2022(10831)
2021(10000)
2020(8197)
2019(18772)
2018(18191)
2017(36064)
2016(18656)
2015(20924)
2014(20745)
2013(20876)
2012(19387)
2011(17703)
2010(18066)
2009(17414)
2008(15978)
2007(14545)
2006(13683)
2005(12627)
作者
(52704)
(44860)
(44423)
(42303)
(28018)
(21409)
(20113)
(17279)
(17258)
(15861)
(15471)
(14987)
(14212)
(14075)
(13898)
(13566)
(12905)
(12820)
(12638)
(12529)
(11243)
(10949)
(10710)
(10488)
(10301)
(10210)
(9713)
(9654)
(9081)
(8751)
学科
(102201)
经济(102108)
(56368)
(50523)
管理(46615)
(34544)
企业(34544)
农业(33765)
(33699)
银行(33554)
方法(32323)
(31969)
(30099)
金融(30098)
地方(29769)
中国(29167)
数学(28783)
数学方法(28649)
(25870)
业经(24756)
(19025)
(16449)
(15488)
(15272)
(14723)
贸易(14706)
地方经济(14385)
(14375)
制度(14365)
(14149)
机构
学院(268039)
大学(261925)
(126161)
经济(123668)
管理(102654)
研究(93509)
理学(87487)
理学院(86553)
管理学(85327)
管理学院(84862)
中国(84463)
(60066)
(55702)
(53767)
科学(52607)
中心(46406)
(46352)
农业(45461)
财经(43774)
(42621)
研究所(41548)
业大(41474)
(39756)
经济学(39663)
经济学院(35528)
(34983)
(34384)
银行(33610)
(33385)
北京(33325)
基金
项目(172092)
科学(136394)
研究(128775)
基金(125841)
(107276)
国家(106234)
科学基金(92448)
社会(86272)
社会科(81420)
社会科学(81399)
(69469)
基金项目(67634)
自然(56644)
教育(55571)
自然科(55318)
自然科学(55306)
(54948)
自然科学基金(54327)
编号(52196)
资助(50488)
成果(40822)
(39929)
(38038)
重点(37742)
国家社会(35688)
(35480)
课题(35328)
(33435)
发展(33368)
人文(33223)
期刊
(155589)
经济(155589)
研究(85830)
(64153)
中国(57725)
(53445)
金融(53445)
农业(41991)
(40997)
科学(37249)
学报(36888)
管理(35088)
大学(29677)
业经(29159)
学学(28793)
经济研究(23220)
财经(22420)
技术(21384)
问题(20987)
(19249)
(19075)
农村(17459)
(17459)
教育(16859)
世界(16067)
农业经济(15494)
技术经济(14598)
经济问题(14382)
资源(13524)
(13328)
共检索到4316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征信  [作者] 王树娟  
以山东省寿光市张农商村镇银行为例,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法来诠释分析单个农村新型金融组织的建立发展与当地农村经济的关系。实证分析表明,农村新型金融的发展规模对乡镇企业增加值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影响较大,但对农林牧副渔总值影响较小;农村新型金融的发展效率对农林牧副渔总值和乡镇企业增加值影响较大,对农民收入影响较小。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方建武  刘惠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经过四年的发展,是否达到设立初期银监会、人民银行所要实现的目标吸引各界广泛关注。从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服务三农"的视角出发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本文运用邹氏检验,发现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对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不仅完善了我国金融体系,也更好地支持了"三农"服务,所以还应加大业务建设、明确市场定位和增强政策支持。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冉光和  张金鑫  
本文基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中的帕加诺模型,对1981—2005年山东省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山东省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是高度正相关的,说明如果农村金融发展状况良好,可以有效促进农村经济的更快发展;反之,则会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在此基础上,本文针对山东省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简要的政策建议。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张立新  孙立扬  
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新农村改造避不开农民主体的评判。基于山东省寿光市城郊288份农民个案数据,使用区间估计和列联分析法研究发现:当前,城郊农民对新农村改造的满意度较低,且在年龄段、婚姻状况和年收入三个基本特征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使用logistic回归进一步分析发现,城郊农民对新农村改造的满意度受改造前后多方面因素变化的影响,这些因素按影响能力大小依次为:教育培训机会的变化、收入的变化、消费支出能力的变化、村民关系的变化、医疗保障条件的变化、村民维权能力的变化。这一结论蕴含的政策含义是:应在主体需要的调研基础上加强新农村改造工程的系统规划和设计,保护和拓展农民的就业和收入渠道,提高农村基...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王凤霞  欧真真  
本文以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相关理论为基础,运用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对1986—2007年江苏省农村非正规金融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二者存在长期稳定的正向关系,在促进农村经济增长方面,非正规金融略低于正规金融。因此,非正规金融并不是一种效率低下的制度安排。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规范农村金融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龙荣  彭珊  张佳丽  
本文从宏观金融视角,构建了江西省农村金融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农村金融支持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农村金融效率可分为储蓄动员效率、储蓄投资转化效率和投资投向效率。近年来,受投资投向效率不稳定影响,江西省农村金融效率出现小幅波动。江西省农村金融效率对农村经济增长有正向影响。其中,投资投向效率对农村经济增长影响最为显著;储蓄动员效率和储蓄投资转化率是农村金融资源配置中的薄弱环节。若想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在关注金融资源投向的同时,更要提升储蓄动员效率和储蓄投资转化率。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龙荣  彭珊  张佳丽  
本文从宏观金融视角,构建了江西省农村金融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农村金融支持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农村金融效率可分为储蓄动员效率、储蓄投资转化效率和投资投向效率。近年来,受投资投向效率不稳定影响,江西省农村金融效率出现小幅波动。江西省农村金融效率对农村经济增长有正向影响。其中,投资投向效率对农村经济增长影响最为显著;储蓄动员效率和储蓄投资转化率是农村金融资源配置中的薄弱环节。若想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在关注金融资源投向的同时,更要提升储蓄动员效率和储蓄投资转化率。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文锋  
在中央破解"三农"问题、创新农村金融服务的政策背景下,为改善农村融资难的困境,不少地区在探索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方式方面取得了一些宝贵经验。本文在对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实践考察的基础上,选择山东寿光市"资产主导"与宁夏同心县"关系主导"两类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模式进行对比分析,试图为中国农村土地金融制度的构建提供理论依据及经验借鉴。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苏喜军  
非正规金融是内生于民间金融需求的处于正规金融之外的一种制度安排,是民间金融创新的产物,它的出现打破了长期以来农村金融市场的垄断格局,提高了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度,对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有着重要意义。文章在回顾农村非正规金融研究发展的基础上,从实证的角度分析了非正规金融对河南省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阐明了农村非正规金融的比较优势,提出发展河南省农村非正规金融应赋予非正规金融合法发展的法律基础,构建非正规金融健康发展的制度体系,建立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之间合作互补的联结机制。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邓宏图  
居民收入水平持续提高导致消费结构变化,为改造传统农业提供了直接刺激。消费结构变化触发了农民的技术和产业选择,而产业选择导致农产品供给结构发生变化,这个变化诱发了价格竞争并引起组织和制度选择(竞赛),结果,由于资本与地权结构及其性质上的差异,同一地区出现多种形态的农业经济组织。由需求结构的持续变化而引致的技术竞争、产业竞争、组织和制度竞争将使新型农业代替传统农业,从而实现农业与农村社会的整体转型。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璐璐  
农村经济发展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发展战略,为此国家制定了许多可以促进农村金融发展的相关政策。基于此,针对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进行深入了解,可以全面掌握金融对农村经济所形成的作用效果,有利于制定理高质量的金融发展策略,有效促进农村经济的高速增长。因此,针对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及优化问题进行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楠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金融机构结构变化和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说明,农村金融机构亟待改革,分散化和多元化的农村金融发展方向并未达到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目标。中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应该是以农村金融体系的集中型体制为基本模式,包含产前、产中和产后各阶段服务分体系的综合模式。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章敏  李延敏  
农村金融联结作为一种解决金融抑制问题的有效途径,已经得到理论证实和实践推广,但对其风险的认识尚处于空白。鉴于农村金融联结涉及多个经济主体的特征及相互利益关系,本文以联结的风险来源为基础,构建了农村金融联结风险的评价体系,对山东省大村镇食用菌合作社联结的风险进行了评价。研究认为,大村镇食用菌合作社农村金融联结风险较低,能够实现农村金融联结的目的。其中有利的自然、政策和产业等外部环境以及龙头企业与合作社形成的稳定联结关系有助于降低联结风险,而参与者间的利益冲突及自身能力约束增加了联结的风险。
[期刊] 征信  [作者] 佘传奇  王强  
实证研究表明,安徽省农村金融密度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与地理型金融密度呈正相关,与人口型和经济型金融密度呈反相关。结论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不仅要增加金融网点数量,更要提高金融网点的产出效率,增强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国佐  许干  张彦  张峰  
村镇银行能否增加农村居民收入,以及如何布局村镇银行,关系着乡村振兴战略能否顺利实现。运用2007—2018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村镇银行网点数据,考察村镇银行设立所带来的农村居民收入变动情况,并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TSLS模型检验村镇银行的设立对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影响,探讨不同区域人口金融密度作用的差异。研究发现,不同区域的村镇银行人口金融密度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不尽相同;从方位来看,东部和西部地区的农村居民收入并未受到村镇银行人口金融密度的显著影响,而中部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影响显著。最后,进一步给出关于村镇银行合理布局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