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39)
- 2023(7166)
- 2022(5779)
- 2021(5668)
- 2020(4732)
- 2019(11136)
- 2018(11159)
- 2017(22304)
- 2016(12090)
- 2015(13808)
- 2014(13644)
- 2013(13475)
- 2012(12004)
- 2011(10876)
- 2010(11241)
- 2009(10375)
- 2008(10091)
- 2007(9118)
- 2006(8149)
- 2005(7100)
- 学科
- 济(57325)
- 经济(57282)
- 农(46244)
- 业(45532)
- 农业(30881)
- 管理(29520)
- 方法(26529)
- 数学(24622)
- 企(24345)
- 企业(24345)
- 数学方法(24113)
- 业经(16961)
- 中国(12114)
- 制(10855)
- 农业经济(10745)
- 财(10548)
- 地方(10331)
- 发(9655)
- 策(9410)
- 村(9094)
- 农村(9083)
- 贸(8345)
- 贸易(8341)
- 易(8171)
- 体(8139)
- 学(8030)
- 发展(7972)
- 展(7968)
- 技术(7755)
- 土地(7682)
- 机构
- 学院(174791)
- 大学(168244)
- 济(74650)
- 经济(73266)
- 管理(72963)
- 理学(64086)
- 理学院(63580)
- 管理学(62294)
- 管理学院(62020)
- 研究(53571)
- 农(48949)
- 中国(43443)
- 农业(37144)
- 京(34262)
- 业大(33466)
- 科学(32367)
- 财(29327)
- 中心(26650)
- 所(26301)
- 江(25953)
- 研究所(23849)
- 财经(23692)
- 经济管理(23125)
- 农业大学(23021)
- 经(21594)
- 经济学(21089)
- 北京(20780)
- 范(20716)
- 师范(20564)
- 州(20326)
- 基金
- 项目(118070)
- 科学(93766)
- 研究(88628)
- 基金(85829)
- 家(73907)
- 国家(73240)
- 科学基金(63841)
- 社会(56736)
- 社会科(53482)
- 社会科学(53464)
- 省(48157)
- 基金项目(45295)
- 自然(40747)
- 教育(39933)
- 自然科(39838)
- 自然科学(39834)
- 自然科学基金(39103)
- 划(38538)
- 编号(38205)
- 资助(35579)
- 农(29129)
- 成果(29075)
- 部(26530)
- 发(26353)
- 重点(25707)
- 创(24892)
- 课题(24491)
- 创新(23152)
- 国家社会(23123)
- 人文(22694)
共检索到2512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毛志雄 苟正礼 何荣波
一、模式的基本情况 “郫县种子公司+农户”是在成都市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新的生产经营模式。这一模式由负责种子经营的县种子公司和进行种子生产的农户构成,其基本运作方式是:公司根据市场需要,与一定数量的农户签订合同,建立专业化的生产基地,并提供配套服务;农户按合同在公司指导下生产,并全额交售产品由公司统一销往市场;公司和农户对生产经营利润进行合理分割。 这生产经营模式从萌芽、形成到完善,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从1979年到1983年为该模式的萌芽阶段。在这一时期,公司和农户联合生产经营方式开始形成,建立了较为稳定的买卖关系,并有一定的生产经营规模。从1984年到1993...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毛志雄 苟正礼 何荣波
郫县“种子公司+农户”模式毛志雄,苟正礼,何荣波四川郫县"种子公司十农户"是成都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新的生产经营模式。这一模式由负责种子经营的县种子公司和进行种子生产的农户构成,其基本运作方式是:公司根据市场需要,与一定数量的农户签订...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斌
农业企业通常采取"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在农村设立种植基地,实施规模化生产,以此获取超额经济效益。但是,农业企业面临的生产经营困难与加工制造型企业相比存在显著差异,如土地规模庞大、种植季节性、非全职农户、开放式生产等因素都会阻碍规模化种植的发展进程。因此,农业企业需要根据当地农村情境进行适应性的生产经营模式创新,才能摆脱"公司+农户"的运行困境。通过案例研究发现,农业企业对已流转土地实施"再承包"的模式创新可以充分调动农户的种植积极性,有效防止其"搭便车"行为,提高要素间的配置效率,增强"公司+农户"经营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宾 马九杰
采用湖北省和重庆市485个样本农户的调查数据,构建多项Logistic模型,研究多重资本约束下劳动力转移对农户生产经营模式选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劳动力转移对农户选择农业专业型生产经营模式具有积极影响,而对农户选择其他生产经营模式具有消极影响。因此,劳动力转移有利于瓦解农户兼业模式,促使农户重新选择专业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包括采用传统方式进行的简单农业生产和采用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实施的规模化生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多重资本约束 劳动力转移 生产经营模式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唐丽桂
家庭承包经营模式是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的基本模式,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相对单一的家庭承包经营模式已不能满足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以龙头企业带动的"订单农业"经营模式、以专业合作社为组织的合作生产经营模式、种养大户生产经营模式以及家庭农场经营模式等新型经营模式逐渐发展起来。目前,在西南山区,由于特殊的农业生产条件,"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实现了企业与农户的双赢,但其存在的先天缺陷使其发展速度减缓,乃至衍生出工业化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绩效显著,但成功的不多;大户经营模式受制于规模偏小而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钱贵霞 李宁辉
本文根据2002年我国粮食主产区10个省30个县的3000个农户数据,对不同经营规模的农地的效益进行了分析,为确定合理的土地经营规模提供依据。
关键词:
粮食主产区 农户 经营规模 收入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钱贵霞,李宁辉
The paper constructs optimized operating farm scale model, calculates optimized operating scale using farm survey data of 10 main cereal producing provinces and brings forward some relevant policy suggestions.
关键词:
粮食主产区 农民 收入 最优生产经营规模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赵家琪 林森
我国农村土地权利历经了农民土地私有权及人民公社集体土地所有权"一权";集体农地所有权与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分离的"两权";集体农村土地所有权、土地承包权与土地经营权分置的"三权"。与农村土地权利相适应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历经了农民家庭分散经营、人民公社统一经营、农户家庭承包经营。在多种农村土地权利和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中,最为科学的是将农村土地按用途分类,实行农用地"三权分置";与"三权分置"相适应的是现在各地农村正在逐渐转向的"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经营模式。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艳 杨慧莲 杨舒然
基于2017年全国776个家庭农场、1166个专业大户和803个普通农户实地问卷调查的大样本数据,从"谁经营"和"如何经营"两个维度构建了经营主体特征和生产经营状况的对比分析框架,进一步分析"规模农户"和普通农户之间的差异。在主体特征方面,"规模农户"在人力资本、自然资本、物质资本、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方面更具优势,但其规模经营所需的土地、劳动力等资源仍依赖普通农户的支持;在生产经营状况方面,"规模农户"与普通农户现代化水平都有待提升,但"规模农户"专业化、集约化、规范化和市场化经营水平更高,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也相对更大。"规模农户"和普通农户均是家庭农业经营形式的重要构成,要形成"规模农户"与普通农户良性互动的互补关系,在发展适度规模社会化服务的基础上,依靠农业科技进步,走集约化生产经营之路。
关键词:
规模农户 普通农户 农业生产经营主体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谢蓉 吴永兴 顾霖霞
随着本地农户向非农产业的溢出,外来农户正成为上海郊区重要的农业生产经营者。本文以上海郊区1000多户农户的调查数据为基础,对比分析了本地农户和外地农户在作物选择、经营规模、成本投入、劳动力投入、销售渠道、品牌建设等生产经营行为方面存在的差异,认为导致这些差异的原因是外来农户的年龄结构、经营专注度和生产目标等有别于本地农户,并由此提出了合理利用外来农户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外来农户 本地农户 农业生产 经营行为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臣 刘文佳 刘阳 万志芳
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产业的升级,黄岛区现行的蓝莓生产经营模式已不能高效地为生产服务,因此在深入研究黄岛区蓝莓现行经营模式的运行机理后,提出避免寻租和机会主义行为,有助于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民、拓宽融资渠道、降低经营风险,降低信息获取成本的蓝莓生产经营模式完善与优化原则,并以此为依据构建起多元化生产经营模式与生态观光生产经营模式。
关键词:
蓝莓 公司+农户 庄园式 经营模式创新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黄培锋 卢素兰 黄和亮
基于福建省10个县(市)500个农户的调查数据,通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分析林地产权安全对农户林地生产经营投入的影响。结果表明:产权安全性是影响农户林地生产经营投入的重要因素。产权安全性越高,农户对林地投入的水平越高。拥有林权证的农户在林地上会投入更多的劳动力和资本,但这种影响并不显著,而签订林地承包合同对农户劳动力和资本投入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为此,应进一步强调明晰产权,稳定林地经营承包关系,修改相关法律,明确后承包权和经营权的内涵及法律关系,充分了解农户对集体林产权的安全感知,有效地保护林农的合法权益,从
关键词:
产权安全性 劳动力 资本 林地投入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汪威毅 李在永
我国当前的基本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即实行家庭联产经营承包责任制的内部低效率与外部不经济性 ,论证了在农业组织形式上创新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重要途径。在我国建立以家庭农场为基本农业经营组织形式十分必要。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许玉韫 檀艺佳 刘晓星
提高农户生产经营投资水平对促进农村产业兴旺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5年、2017年和2019年三期面板数据,使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考察同群效应如何影响农户生产经营投资行为。研究发现:农户生产经营投资行为存在同群效应,同村居民之间的信息传递和风险分担是同群效应发挥作用的重要机制。进一步分析发现,将农户生产经营投资划分为农业投资和工商业投资,同群效应主要影响农业投资,且地区金融发展水平是同群效应发挥作用的重要条件。不同子群中的分析结果显示,村庄内年轻人的生产经营投资决策具有示范效应,而受教育程度的影响仅表现为组内同群效应。因此,构建高质量的社会网络,完善市场信息传递机制,拓宽农户投融资渠道,以及有针对性地对特定群体普及投融资知识,是提高农户投资意愿和投资水平的有效手段。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许玉韫 檀艺佳 刘晓星
提高农户生产经营投资水平对促进农村产业兴旺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5年、2017年和2019年三期面板数据,使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考察同群效应如何影响农户生产经营投资行为。研究发现:农户生产经营投资行为存在同群效应,同村居民之间的信息传递和风险分担是同群效应发挥作用的重要机制。进一步分析发现,将农户生产经营投资划分为农业投资和工商业投资,同群效应主要影响农业投资,且地区金融发展水平是同群效应发挥作用的重要条件。不同子群中的分析结果显示,村庄内年轻人的生产经营投资决策具有示范效应,而受教育程度的影响仅表现为组内同群效应。因此,构建高质量的社会网络,完善市场信息传递机制,拓宽农户投融资渠道,以及有针对性地对特定群体普及投融资知识,是提高农户投资意愿和投资水平的有效手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国家级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四川省郫县种子公司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不同补偿模式的收入分配效应——基于江苏、安徽两省30县1500个农户的实证分析
中国农村金融对农户生产经营的支持——基于时间序列的经验证据
基于农户意愿分析的东北粮食主产区农村生态环境管理的模式研究
农户生产经营风险来源与认知差异实证分析——以陕西省453户果农为例
发达地区农户兼业及专业化经营分析——无锡县农村的调查与思考
农户林改配套政策主观价值判断对生产经营决策行为的影响——基于湖南省50个村500户农户的实证研究
江西种粮农户的粮食补贴政策认知特征与生产经营行为的调研分析
“公司+农户”经营模式风险及其防范
不同经营规模农户的生产技术效率分析——基于陕西省猕猴桃生产基地县210户农户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