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983)
2023(16824)
2022(14343)
2021(13669)
2020(11190)
2019(25404)
2018(25463)
2017(48147)
2016(26381)
2015(30025)
2014(29890)
2013(29176)
2012(26818)
2011(24238)
2010(24416)
2009(22397)
2008(21945)
2007(19937)
2006(17599)
2005(15306)
作者
(76136)
(63686)
(62878)
(59643)
(40183)
(30490)
(28458)
(24872)
(24060)
(22591)
(21665)
(21307)
(20095)
(20085)
(19515)
(19243)
(18831)
(18549)
(18164)
(18040)
(15765)
(15734)
(15373)
(14747)
(14304)
(14252)
(14121)
(13978)
(12915)
(12776)
学科
(102193)
经济(102074)
(80032)
管理(75153)
(59176)
企业(59176)
(51403)
方法(42012)
数学(35008)
数学方法(34609)
农业(34059)
业经(28904)
中国(28876)
(23537)
(22804)
地方(22049)
(21838)
技术(21531)
理论(19884)
(17015)
银行(16965)
(16929)
(16847)
贸易(16831)
(16321)
(16286)
(16062)
金融(16054)
(16014)
教育(15744)
机构
学院(371717)
大学(368056)
管理(147865)
(144285)
经济(140954)
理学(127322)
理学院(125914)
研究(124771)
管理学(123831)
管理学院(123123)
中国(95562)
(79059)
科学(77829)
(76386)
(64927)
(62784)
业大(60527)
农业(58675)
中心(57819)
研究所(57006)
(56849)
财经(51295)
(50723)
师范(50259)
北京(49560)
(46659)
(45951)
(44650)
经济学(40937)
技术(40887)
基金
项目(252789)
科学(198277)
研究(189364)
基金(180215)
(156846)
国家(155345)
科学基金(133248)
社会(117347)
社会科(110698)
社会科学(110666)
(101660)
基金项目(96089)
教育(86536)
自然(85487)
(83943)
自然科(83403)
自然科学(83382)
自然科学基金(81920)
编号(80112)
资助(72277)
成果(65086)
重点(56121)
(55431)
(55179)
课题(54830)
(54770)
创新(51081)
国家社会(47371)
项目编号(47273)
科研(47188)
期刊
(167004)
经济(167004)
研究(108030)
中国(81716)
(76731)
学报(61046)
科学(55756)
管理(52925)
农业(51877)
教育(49034)
(48104)
大学(46352)
学学(43377)
(35792)
金融(35792)
技术(33716)
业经(32588)
(25754)
财经(24585)
经济研究(23235)
问题(22168)
图书(21815)
(20998)
科技(19882)
(19626)
技术经济(18100)
理论(17869)
资源(17102)
现代(16791)
业大(16640)
共检索到5593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方坤  杨美勤  
专业市场体系是文化资源产业化的核心与基础,是连结城市与乡村、消费者与生产者的重要中介和纽带,也是农村相关产业实现文化资源传承创新的起点与归宿。农村文化资源传承创新必须与文化资源产业化结合,构建专业市场体系。在阐明专业市场体系内涵基础上,探讨了乡村旅游业、手工艺创意产业、田园生态综合农业以及民俗展演产业、新兴品牌农业等五种专业市场模式。专业市场体系奠定了农村文化资源产业化传承创新的产业物质基础、文化特色基础、多元动力基础,在紧扣文化资源传承创新、激发多元主体和途径、优化文化资源的结构和层次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在明确农村文化资源传承创新的专业市场方略相关原则基础上,提出要从转换意识、寻找产业突破口、构建产业价值链、实现产业细化升级、强化产业融合、打造产业品牌等方面推进专业市场体系建设。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周桂良  毛丽娜  朱艳茹  赵钢  
江苏农村商贸流通业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取得了相对较大的发展。但在经济相对落后的苏北,其商贸流通业的发展相对滞后,现代化商贸流通市场体系也相对不完善,这直接抑制了农村的消费,延缓了苏北农村的市场化、现代化进程,成为苏北农村发展面临的新瓶颈。为此本文构建了苏北农村消费品销售体系、苏北农村农业生产资料供应体系、苏北农村农产品购销体系、苏北农村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苏北农村日常生活服务体系和苏北农村商务信息服务体系六大体系,完善了苏北农村现代化商贸流通市场体系,以期促进苏北农村现代化商贸流通市场的快速发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兴旺  张利庠  
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引领带动下,我国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已经进入对接提升的关键阶段。但伴随经济发展的深入,农村市场体系建设面临着新的发展难题,亟待加强顶层设计,深化市场改革。经过长期调研,文章深入分析了我国农村市场体系发展面临的新难题并尝试提出新的解决思路。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余俊渠  秦红增  
乡村振兴与农村文化资源传承创新之间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统一于村落社区整体发展的实践过程中。在乡村振兴中实现农村文化资源传承创新,就是要以村落社区为基本载体,通过村落社区的整体发展来实现农村文化资源的整体性传承。基于南宁市的案例分析发现,村落社区农村传统文化资源传承创新与乡村振兴有效融合的机理表现为三种基本类型:村落自治组织引导下的草根文化团体、政社互动下的公共文化事业、资本和市场引导下的文化产业。要实现村落社区农村传统文化资源传承创新与乡村振兴有效融合,需要进一步从村落社区规划、村落产业开发、村落组织建设、村落主体培育以及多元主体参与等方面进行优化提升。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志雁  朱泉臻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在享受着互联网技术带来的各种便利之外,我们更要警惕外来文化的冲击。一些国家借助影视资源向外输出本国的文化价值观念,这要求我们必须要重视我国文化资源的传承与创新。在农村中,很多民间文化都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冲击与影响,其中民间美术的发展越来越没落。为进一步挽救民间美术,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需要强化民间美术传承与创新的观念,充分挖掘民间美术资源的独特性,丰富新时代民间美术的内涵,改革发展模式,与时俱进,最终实现新农村文化建设背景下民间美术的传承与创新发展。曾华晖所著的《中国民间美术的传承与新发展》 (水利水电出版社)一书从宏观的角度论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岂之  
要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论述,就需要重新审视和研究高等教育的使命,在理论上弄清文化传承创新与高等教育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理清大学文化传承创新怎样构建等问题。作为世界上没有中断过的伟大民族文化,中国的历史就是一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史。从西周的"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到辛亥革命的推翻帝制走向共和,到新民主主义革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朝才  
我国改革开放是由农村扩展到城市的,但目前城市改革已经走在农村的前头。尤其是在市场体系的构建方面,通过政府机构改革、财税体制改革、预算外资金管理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等,城市政府与市场关系正逐步理顺。农村乡(镇)政府、村民委员会的改革滞后,乡镇政府及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闵耀良  
农村市场体系是我国农业市场化改革与发展的结晶。培育、建设富有生机和活力的农村市场体系 ,是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 ,也是适应农业新阶段、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重要保障。本文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 ,描述和剖析我国农村市场体系发育、成长的轨迹及其现状 ,对建设和完善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市场体系的目标选择、配套政策和操作路数进行探讨。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郭书田  
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发源于农村,农业和农村的改革推动了工业和城市改革,这也可以说是又一次“农村包围城市”,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效。农村改革的最大成就有三:一是家庭承包。家庭承包使亿万农民在保持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获得了生产经营自主权,从而极大地调动了生产积极性,解放了生产力;二是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使整个农村的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为破除历史上形成的城乡分割和工农分割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闯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袁广达  潘懿菲  
环境保护迫切需要强大的社会资金支持,金融市场作为资金融通的平台,对筹集环保资金与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起着关键作用。以构建环境金融市场体系为立足点,通过对我国目前金融市场现状与问题的分析,从环境金融市场的融资平台搭建、企业利用资金渠道、政府适当干预及中介机构信息评估四个维度,构建创新我国环境金融市场体系框架,目的是促使我国金融市场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袁广达  潘懿菲  
环境保护迫切需要强大的社会资金支持,金融市场作为资金融通的平台,对筹集环保资金与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起着关键作用。以构建环境金融市场体系为立足点,通过对我国目前金融市场现状与问题的分析,从环境金融市场的融资平台搭建、企业利用资金渠道、政府适当干预及中介机构信息评估四个维度,构建创新我国环境金融市场体系框架,目的是促使我国金融市场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费鹏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落实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的政策。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创新。如何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规范有序的流转,笔者认为,只有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动市场体系建设工作,才能确保土地流转信息畅通,交易公平,保障双方权益,达到既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目标,又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期刊] 征信  [作者] 林钧跃  
为保证信用交易规模的扩大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中国采用独创的社会信用体系方式建立市场上的失信惩戒机制,并建立起大征信系统和政府信用监管系统。中国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实践是在理论指导下展开的,理论先行于实践,有效地指导了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工作。介绍社会信用体系理论的主要研究成果,阐明社会信用体系框架设计和其运行理论形成的过程,包括核心理念、指导思想、设计考虑、影响因素等,以及该理论的逐步完善过程,认为在技术层面上,社会信用体系理论的形成基于三项基础理论,即信息经济学、企业信用管理理论和广义的征信技术。同时,阐述企业信用管理理论、信用评级技术、企业征信技术和个人征信技术的渊源以及它们在中国的发展和创新...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梁婉颖  杨军  
农村文化资源传承创新是乡村战略的重要资源和动力源泉;乡村振兴是农村文化资源传承创新的目标。当前,农村文化资源传承创新中面临过度开发、侵权、知识产权权属不明等方面的纠纷,需要从法治上予以保障。做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文化资源传承创新法治保障,一是乡土法治文化资源与国家规范成文法互补共融是动力源泉,国家规范成文法需要乡土法治文化资源的补充,优秀的乡土法治文化资源对农村文化资源传承创新有重要作用;二是严格国家规范成文法实施是重要保障,法律实施阶段最需要规范、完善的实施细则,加强法律之间协调性以防止机械司法;三是用法治守护传承人权利是重要内容,明确传承人知识产权权利人主体地位,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制度,让对传承人权利意识更加深入人心;四是开发过程中重视传承创新农村文化资源的历史担当是重要前提,制定明确统一的开发规划,加强知识产权建设,优化农村文化资源开发的准入与审批制度,完善农村文化资源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五是法治教育和宣传工作是重要环节,加强农村法治教育,加大知识产权宣传力度,引导民众正确处理权利与资源开发之间的矛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