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47)
- 2023(12722)
- 2022(10571)
- 2021(9735)
- 2020(7917)
- 2019(17372)
- 2018(16957)
- 2017(31946)
- 2016(17335)
- 2015(18624)
- 2014(17766)
- 2013(17284)
- 2012(15949)
- 2011(14298)
- 2010(14365)
- 2009(13242)
- 2008(13022)
- 2007(11973)
- 2006(10378)
- 2005(8777)
- 学科
- 济(66035)
- 经济(65955)
- 业(57330)
- 农(49513)
- 管理(44036)
- 企(36647)
- 企业(36647)
- 农业(33015)
- 方法(24181)
- 业经(23303)
- 数学(20235)
- 数学方法(20029)
- 中国(18496)
- 技术(18034)
- 财(14731)
- 地方(14035)
- 制(13827)
- 学(13421)
- 贸(12497)
- 贸易(12491)
- 农业经济(12443)
- 易(12194)
- 技术管理(12167)
- 发(12026)
- 策(11025)
- 银(10814)
- 银行(10758)
- 行(10340)
- 体(9992)
- 发展(9966)
- 机构
- 学院(240740)
- 大学(235084)
- 济(97541)
- 经济(95722)
- 管理(91560)
- 研究(82659)
- 理学(80254)
- 理学院(79365)
- 管理学(78067)
- 管理学院(77617)
- 农(67720)
- 中国(62422)
- 科学(53124)
- 农业(52297)
- 京(47849)
- 业大(47386)
- 所(42468)
- 财(40203)
- 研究所(39017)
- 中心(38678)
- 江(36737)
- 农业大学(33242)
- 财经(32149)
- 范(31529)
- 师范(31120)
- 经(29470)
- 北京(29015)
- 州(28811)
- 院(28674)
- 经济学(28595)
- 基金
- 项目(169607)
- 科学(133235)
- 研究(122093)
- 基金(121884)
- 家(109113)
- 国家(107998)
- 科学基金(91272)
- 社会(79713)
- 社会科(75155)
- 社会科学(75135)
- 省(69841)
- 基金项目(65453)
- 自然(58109)
- 划(57244)
- 自然科(56835)
- 自然科学(56817)
- 自然科学基金(55880)
- 教育(53932)
- 编号(48712)
- 资助(46263)
- 创(41219)
- 发(38260)
- 成果(38103)
- 重点(37931)
- 创新(37604)
- 农(37293)
- 部(36376)
- 业(35101)
- 课题(33482)
- 国家社会(33350)
- 期刊
- 济(111673)
- 经济(111673)
- 农(72259)
- 研究(64312)
- 中国(51977)
- 农业(48957)
- 学报(46122)
- 科学(41168)
- 大学(35268)
- 学学(33855)
- 管理(30649)
- 财(27874)
- 业经(26214)
- 教育(25386)
- 业(23953)
- 融(23330)
- 金融(23330)
- 技术(18266)
- 版(15757)
- 经济研究(15724)
- 问题(15672)
- 科技(15183)
- 财经(14845)
- 农业经济(14685)
- 业大(14676)
- 农村(14419)
- 村(14419)
- 农业大学(12972)
- 经(12809)
- 世界(12754)
共检索到3523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戴艳清 田璐怡
探究农村居民参与“种文化”的影响因素,以促进农村内生文化的发展及农村文化的迭代创新,进一步提升农村居民文化获得感,推动农村文化建设,从而助力乡村振兴。结合实地调研,采用半结构化访谈法收集湖南省株洲市攸县农村的28位受访者的资料,运用扎根理论,对农村居民参与“种文化”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与归纳,并构建其扎根理论框架模型。农村居民参与“种文化”的影响因素包括“种文化”归因范畴、参与者归因范畴、组织者归因范畴和外界归因范畴四个类别;“种文化”归因包括运作成本和文化吸引;参与者归因包括个体兴趣、情感因素、收益认知;组织者归因包括个体因素和组织引领;外界归因包括环境因素和文化供给。在此基础上得出农村文化迭代创新的启示。
关键词:
农村居民 种文化 文化参与 扎根理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波 邵羿凌
公益性文化设施免费开放为丰富农村文化生活、保障农村居民基本文化权利做出了重要贡献,农村居民通过参与形式多样的公益性文化活动增进其文化福利。另一方面,调查显示,农村居民文化参与率不高,文化获得感不强。本文认为农村居民的文化参与存在效用与精力的双重机会损失,这种机会损失的存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农村居民参与公益性文化活动的热情,并以机会损失为切入点,分析农村居民文化参与偏好差异所体现的内在经济因素,为优化农村公共文化供给提供建议。
关键词:
农村居民 机会损失 文化参与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其芳 罗荷花
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简称新农保)一般化为跨期交付的消费品,以至今还未参与新农保的农村居民为研究对象,利用二元Logit模型实证分析影响农村居民参与新农保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村居民的性别、受教育程度、自评健康状况、家庭年收入、地理位置、"邻居亲朋等是否已经参与新农保"等6个因素是影响农村居民参与新农保意愿的主要因素,在新农保市场中存在"逆向选择"现象和"邻里效应",最后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强 刘玉奇 刘婷娜
"80后""90后"新生代农村居民群体观念领先、模仿性强、接受新型业态快。把握中国新生代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因素是激发农村消费潜力、深化商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前提。以中国22个省份的792份问卷为基础,利用托宾模型,与非新生代农村居民进行对比,可以探索中国新生代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一是女性在中国新生代农村居民消费中起主导作用;二是在便利品和特殊品消费中存在城镇对农村的示范效应。同时,在中国新生代农村居民消费中普遍存在"吞世代"消费新特点,表现为"啃老"和"花全家的钱,圆自己的梦";文化程度对中国新生代农村居民和非新生代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机制不同,对新生代农村居民的影响通过便利品、选购品等个人消费品的选择体现,对非新生代农村居民的影响则通过支持子女对特殊品的消费选择体现。中国新生代农村居民消费潜力巨大,应提高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开展以城市生活方式为主题的营销推广,发挥新生代农村居民在引导消费需求和消费观念升级方面的积极作用。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寇垠 刘杰磊
满意度是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价的重要指标。为科学评估东部农村居民公共文化服务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对东部9省市92村进行调查。研究发现东部农村居民的公共文化服务综合满意度水平有待结构性优化,四类子项满意度水平从高到低依次是数量满意度、便利性满意度、宣传满意度和质量满意度,其中数量满意度对综合满意度影响权重最大,质量满意度影响权重最小。不同类型满意度受不同因素影响,职业、文化程度、个人幸福感对所有类满意度都有显著影响,而年龄、收入、重要性评价因不同类型满意度而存在显著性差异。未来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考虑居民个体差异,加强宣传推广,将提高服务在居民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作为方向,呼应民生、民心、民愿,让农村居民能通过参与服务提升科学文化素质,助力美好生活愿望的达成。
关键词:
东部地区 农村居民 公共文化服务 满意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陆立新
文章以我国各省(市、自治区)作为样本,利用1993~2006年的统计数据,建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对中国农村居民文化消费影响因素的区域差异及动态效应进行研究。为促进农村居民文化消费水平的提高,应不断增加农村居民收入;培养农村居民良好的文化消费习惯;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时必须正视区域差异,在政策上区别对待。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边芳 张林秀 罗仁福 赵启然
参保率是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能否增进农民养老保障水平的关键。基于激励机制设计和计量经济学相关理论,利用江苏、四川、陕西、河北和吉林5省的农户调研数据,使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研究农民参保行为变迁及其影响因素,探讨提高农民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的有效办法。结果表明:近年来农民新农保参保率从74.6%下降到了72.1%,且存在一定区域差异,而参加其他社会养老保险和不参加任何社会养老保险的农民比例则有所上升。农民新农保参保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新满足新农保参保条件的农民参保率远低于年满59岁即将不再满足新农保参保条件农民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大磊 赵细康 石宝雅 林盛华
垃圾污染是当前我国农村环境治理需要解决的重点难题。论文对农村居民参与垃圾治理环境行为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环境态度是环境认知与环境行为的非完全中介变量,其中介过程受到调节;(2)环境认知经过环境态度对环境行为的中介效应受到内控观的调节,内控观不仅调节直接效应,同时调节中介效应的后半路径;(3)当内控观在均值水平时,环境认知经过环境态度以及直接对环境行为的调节效应占总效应的29.95%。因此,环境认知、态度和内控观在影响农村居民参与垃圾治理环境行为上是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效应,不仅环境认知、态度对环境行为有正向影响,环境内控观也对环境行为产生了重要影响。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曾鸣
基于CGSS2010和CGSS2015年数据,实证分析中国公共文化支出对农村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显示:公共文化支出显著提高了农村居民幸福感。首先,公共文化支出每提高一个单位,农村居民幸福感概率提高2.87%;异质性分析表明,公共文化支出对农村低收入、老年人幸福感的影响效应最大。其次,再分配水平、互联网使用和社会信任感是公共文化支出影响农村居民幸福感的重要作用机制。最后,精神状态、认知能力、社会阶层认同、道德素养和文化活动参与五种不同文化元素符号对农村居民幸福感的影响效应逐渐递减。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曾鸣
文章利用CGSS2015年数据,构建西部农村居民文化贫困多维指标,采用有序Pr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互联网使用对文化多维贫困的影响,并采用PSM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发现:使用互联网显著降低了西部农村居民文化贫困发生的概率,并且互联网使用对不同文化贫困类型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作用机制显示,互联网使用通过提高西部农村居民受教育水平和认知能力,科学合理安排上网时间的路径来降低文化贫困的发生率。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冲 刘已筠
基于2001年~2014年中国农村面板数据,分析了农村居民文化消费影响因素及其地区差异。研究结果显示,全国与东中西部各区域农村居民的文化消费皆受到以下五个变量的显著影响:上一年度的农村人均文化消费、农村人均收入、人均文教娱乐固定资产投资、农村人均文教娱乐财政支出、农村恩格尔系数。但是不同区域之间这些因素对文化消费的影响程度差异较大:文化消费的惯性作用在东部表现最强烈;中西部主要受到收入的影响;恩格尔系数对文化消费的影响在中部最明显。基于不同地区的影响差异,在增加农民收入和加大文化设施建设的同时,还要发展区域特色文化,满足居民各类文化需求。
关键词:
农村居民 文化消费 影响因素 地区差异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沈小波
本文利用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2005-2010年的省级年度数据,基于系统GMM估计法,对我国农村居民电力消费的双对数动态模型进行了估计。估计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居民电力需求主要受人均收入、燃料价格、电价、家庭人口规模、家电价格、城镇化水平及年平均气温等因素的影响。要增加农村居民电力消费量,重要的途径是要增加其收入水平,并降低其电用成本。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君 李小建
居住是反映居民基本生存状态的重要指标之一。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种因素的变化导致了人们对其居住需求的改变和居住区位的再选择,进一步影响着各种居住空间结构的变迁。文章基于1 234份农户调查数据,运用二元选择Logit模型对影响农户迁居选择的影响因素和迁居意愿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总人口、现住宅改造时间、出路交通、房屋面积及结构、地形是影响农村居民迁居意愿的主要因素。农村居民迁居意愿的产生是农户考虑主要影响因素后,家庭进行综合决策的结果。随着农村大家庭的逐渐消解,家庭结构的日趋小型化,人口较多的大户家庭还面临着进一步迁居的可能;山地农村居民更愿意迁居;出路交通和现有住宅结构还是居住环境中引起居民居住不满的主要因素。今后的农村居民点建设应适度从农户角度出发,合理引导居民迁居,不断完善居民点规划。
关键词:
农村 居民 迁居意愿 影响因素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宫志诚
一、农村居民消费影响因素分析影响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因素可以归结为三类:第一类是农民的收入水平;第二类是宏观经济发展和农业的发展、消费品的价格水平、消费环境等;第三类是农村居民勤俭节约的消费伦理及消费习惯,其中收入是最直接并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刘丽娜 徐凌中 王兴州 周成超
目的:了解威海市农村居民就诊机构的选择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利用入户调查资料,采用多项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到村卫生室就诊的患者占52.6%,县医院占17.3%,乡镇卫生院占15.1%,三者合计为85.0%;选择就诊机构主要原因是距离近(64.5%)和价格低(68.7%);居民选择不同就诊机构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消费结构和健康状况。结论:加强农村基层医疗机构的建设;切实解决贫困人口的医疗保障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