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17)
- 2023(12046)
- 2022(9270)
- 2021(8355)
- 2020(6629)
- 2019(14734)
- 2018(14296)
- 2017(27223)
- 2016(14540)
- 2015(16313)
- 2014(16230)
- 2013(15728)
- 2012(14549)
- 2011(13084)
- 2010(13605)
- 2009(13090)
- 2008(12267)
- 2007(11130)
- 2006(10311)
- 2005(9408)
- 学科
- 济(65480)
- 经济(65414)
- 农(49414)
- 业(45467)
- 农业(33206)
- 管理(31505)
- 中国(28249)
- 融(25954)
- 金融(25952)
- 企(24673)
- 企业(24673)
- 银(23829)
- 银行(23809)
- 行(23143)
- 业经(22838)
- 地方(19686)
- 方法(19283)
- 制(16111)
- 数学(15956)
- 数学方法(15750)
- 发(13952)
- 财(13563)
- 农业经济(12623)
- 发展(11508)
- 展(11488)
- 体(11474)
- 学(11392)
- 中国金融(11087)
- 理论(10356)
- 产业(9845)
- 机构
- 学院(211733)
- 大学(206147)
- 济(87783)
- 经济(85712)
- 研究(75674)
- 管理(75387)
- 理学(64623)
- 中国(63973)
- 理学院(63843)
- 管理学(62565)
- 管理学院(62202)
- 农(56162)
- 科学(45922)
- 京(43708)
- 农业(42642)
- 财(38438)
- 所(38003)
- 中心(37146)
- 业大(36998)
- 研究所(34522)
- 江(33283)
- 财经(30355)
- 范(30159)
- 师范(29893)
- 经(27658)
- 州(27172)
- 经济学(27139)
- 北京(26787)
- 院(26199)
- 农业大学(26117)
- 基金
- 项目(141073)
- 科学(111492)
- 研究(106069)
- 基金(101798)
- 家(88689)
- 国家(87796)
- 科学基金(74940)
- 社会(69746)
- 社会科(65727)
- 社会科学(65707)
- 省(56955)
- 基金项目(54269)
- 划(46467)
- 教育(45692)
- 自然(45334)
- 自然科(44277)
- 自然科学(44267)
- 编号(43953)
- 自然科学基金(43444)
- 资助(39029)
- 成果(35509)
- 发(33674)
- 农(32416)
- 重点(31920)
- 课题(30361)
- 部(30271)
- 国家社会(29384)
- 创(29134)
- 发展(27672)
- 展(27256)
- 期刊
- 济(106130)
- 经济(106130)
- 研究(63280)
- 农(62146)
- 中国(46210)
- 农业(41644)
- 融(36977)
- 金融(36977)
- 学报(34346)
- 科学(32886)
- 大学(27400)
- 财(26829)
- 学学(26256)
- 业经(23511)
- 管理(23128)
- 教育(20586)
- 业(19043)
- 问题(16833)
- 技术(16038)
- 农村(15188)
- 村(15188)
- 农业经济(14806)
- 财经(14647)
- 经济研究(13829)
- 版(13573)
- 经(12618)
- 世界(12185)
- 经济问题(10951)
- 资源(10855)
- 现代(10752)
共检索到3275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涂平荣 袁小武
文化是民族存在的根基,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作为新农村建设的软动力,文化具有其他社会要素无法取代的作用。受历史原因和现实条件影响,当前赣西老区农村文化建设过程中喜忧并存。本文通过实证调查,较全面地了解江西铜鼓县排埠镇永庆村文化建设的已有成绩与存在问题,从五个层面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和相应解决措施。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刘晓峰 陈钊 陆铭
本文构建了一个城市化和城市发展的内生政策变迁理论模型,社会融合和经济增长的关系是模型的重点。我们证明,在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早期,对于移民的歧视可能有利于城市居民,但是当城市化进程达到一定阶段、城市内移民规模达到一定水平时,对于移民的公共服务歧视也会加剧城市内部不同户籍身份的劳动力之间的福利差距和社会冲突,而这又将造成社会资源的非生产性消耗,阻碍城市化进程,并有损于城市户籍人口的利益。这时,均等化公共服务的社会融合政策就可能内生地产生,并相应地减少不同身份居民间的福利差距和社会冲突,促进城市部门的资本积累、城市化进程和经济增长。
关键词:
社会冲突 城乡分割 城市化 内生政策变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贾晓敏
农村城市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能够有效地解决我国的三农问题。但是在我国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被城市化"的异化现象,其背后的原因是地方政府由于经济发展、追求经济利益和追求政绩的需要。农村"被城市化"现象的治理需要国家从法律上保障农民的权益,建立农民参与机制;坚持因地制宜的城市化原则;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建设;理顺农业发展与城市化的关系。
关键词:
农村城市化 被城市化 治理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厉以贤
农村城市化的过程,同时也是农民市民化的过程。由农民转变为市民并不是简单的身份和户籍的改变,素质、能力、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等都要跟着转换和提升。这就必须通过教育来实现。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双传学 刘林元
“农村城市化”作为一个似是而非的口号 ,不符合当代中国的国情 ,容易引起人们片面理解农村发展规律 ,轻视农村工作 ,加重人才外流趋势 ,带来新的农村和城市问题。对农村发展道路的探讨 ,我们要以史为鉴 ,立足现实 ,面向未来。
关键词:
农村 城市化 发展道路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汪立东
农村网商作为农村电子商务经营主体,是推动乡村振兴和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大变局下,我国出现了数字化加速、国民自信心增强、去过度化等变化趋势,推动了供给侧变迁和需求侧变迁,给农村网商带来了高质量发展的机遇。因此,可以将大变局下的供给侧变迁和需求侧变迁有机融合,构建出农村网商高质量发展的集聚化路径、差异化路径、品牌化路径、定制化路径和实惠化路径,并从农村网商视角提出路径实现构想,从地方政府视角提出路径实现对策。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红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文带旅、以旅承文,推进旅游与文化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国家相关部门根据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和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的相关要求,联合印发了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相关文件,为积极助推城市化进程提供了后勤保障。在如今城市化发展进程下,文旅产业的融合是符合城市发展需求、符合民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具体举措,因此有必要建设文旅融合示范区,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李明宇
我国农村城市化建设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但同时在理论和实践上也一定程度地走进了误区,陷入一定的"城市化危机"之中。在这方面,日本较为成功的农村城市化经验,会给我们一定的启示。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农村城市化,积极应对出现的问题,才能确保顺利完成农村城市化进程,并最终解决影响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的"三农"问题。
关键词:
农村城市化 城市化危机 “三农”问题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海峰
本文在全面梳理国际农村金融业务发展脉络的基础上,总结出驱动农村金融业务发展的三种模式,即社会企业模式、企业社会责任模式和金字塔底端模式,深入分析了这三种模式演进背后的经济社会原因,并评价了多种模式并存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
[期刊] 改革
[作者]
郝团虎 姚慧琴
我国城市化已经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并在城市化进程中呈现出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独有规律,如城市化滞后、农村工业化、农民工现象、城中村现象、强关系主导的就业模式等。现有的城市化理论并不能完全解释这些特点,诱致性制度变迁能够消除强制性制度障碍对城市化进程的限制,形成中国特色的城市化进程,但容易造成路径依赖和路径锁定,不利于城市化质量的提高和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城市化过程中的诱致性制度创新包括"隐性补贴"、"购物交换"、"城市村"等。
关键词:
城市化 制度变迁 人口迁徙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方爱明 魏晓洁 王德海
集体经济产权制度安排已经成为当前城市化快速进展中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为了推进这一问题的解决,本文对朝阳区5种不同的集体经济产权变迁模式进行深入研究,比较其异同,剖析其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几条对策建议,以资借鉴。
关键词:
城市化 集体经济 产权制度变迁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韦雪霁 罗小龙 刘宝国 于涛
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在城市建成区边缘和资源禀赋条件较好的农村地区产生了大量半城市化地区。在城市化、工业化等多重影响下,半城市化地区经历着从单一农村社会向城乡多元社会的转变。以姜堰市城郊结合部为例,分析半城市化对农村地区社会和空间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半城市化地区就业结构和居民家庭收入来源的非农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业在就业结构和家庭收入来源中的重要性逐渐下降;空间结构和功能呈现出更多的城市特征,居住空间正在由传统的自然村落向城市社区过渡。同时,半城市化地区存在着土地利用混杂低效、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服务匮乏、原住居民就业和社保形势严峻等亟待破解的问题。最后,针对姜堰市城郊结合部现状提出建议,推进城市化...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郑新奇
山东农村城市化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郑新奇山东省是我国的一个人口、经济大省,1992年人口达8579万,工业产值居全国前列,尤其是乡镇工业产值已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近40%。在国务院社会经济实力百强县的考评中,山东占23%,仅以1县之差位居全国第二位。19...
[期刊] 改革
[作者]
白永秀 吴丰华
农村人文关怀是城镇化进程中应注意的重要问题。理论和现实均表明,城镇化进程中应继承农村人文关怀,具体设想包括:一是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人们之间和睦相处、相互关爱、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关系,改变冷漠隔阂的氛围,增加人们生活的乐趣;二是在城镇化进程中要留住家庭成员之间朝夕相处、骨肉相连的亲情关系,增加亲朋好友的接触机会;三是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农村田园式的休闲生活情趣,缓解现代城市生活的压力;四是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农村原生态的生活方式,缓解人类生活对环境造成的压力。
关键词:
城市化进程 农村人文关怀 继承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江曼琦 张景帆
人力资本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城乡融合加快了城乡间要素流动,也引起了农村人力资本结构的变化。虽然劳动力绝对数量在减少,但劳动力的教育水平、健康素质、获取信息能力及专业技能等在提升,农村人力资本从数量型向素质型、效率型、能力提升型转变。这种变化对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产生了双重影响。实证结果发现:农业劳动力数量与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的反向变化;教育通过直接和间接效应对农业劳动生产率增长产生正向作用;互联网、医疗保健支出、交通通信支出对农业劳动生产率增长存在正向推动作用,且有中介效应。内生性检验、稳健性检验进一步强化了实证结果。深化城乡融合可进一步优化农村人力资本结构,持续提升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从而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