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199)
2023(21190)
2022(17601)
2021(15925)
2020(13323)
2019(29942)
2018(29395)
2017(55772)
2016(29980)
2015(33175)
2014(32604)
2013(32317)
2012(29574)
2011(26740)
2010(27128)
2009(25228)
2008(24502)
2007(22028)
2006(19828)
2005(17496)
作者
(89238)
(75000)
(74431)
(70580)
(47236)
(35970)
(33651)
(29282)
(28424)
(26536)
(25512)
(24886)
(23910)
(23671)
(23273)
(22962)
(22033)
(21809)
(21511)
(21499)
(18634)
(18374)
(18294)
(17259)
(16916)
(16644)
(16529)
(16311)
(15145)
(14775)
学科
(145922)
经济(145772)
(106729)
管理(93807)
(87737)
企业(87737)
方法(60385)
(52229)
数学(50991)
数学方法(50273)
业经(39404)
(36070)
农业(34716)
中国(33410)
地方(28208)
(26168)
(25266)
贸易(25252)
(24602)
(24582)
(23793)
财务(23736)
财务管理(23696)
企业财务(22449)
技术(22047)
理论(21446)
(20677)
(20238)
环境(19977)
(19601)
机构
学院(439681)
大学(432505)
(189623)
经济(186172)
管理(171222)
理学(148446)
理学院(146894)
研究(146452)
管理学(144122)
管理学院(143349)
中国(113059)
科学(90691)
(89632)
(89044)
(82977)
(74081)
业大(71376)
农业(69226)
中心(67689)
研究所(67443)
(66594)
财经(66583)
(60652)
经济学(58482)
北京(55149)
经济学院(52641)
(52429)
(52289)
(51760)
师范(51588)
基金
项目(298118)
科学(235951)
基金(219341)
研究(210495)
(193619)
国家(191957)
科学基金(165635)
社会(137829)
社会科(130710)
社会科学(130671)
(117845)
基金项目(115523)
自然(108765)
自然科(106425)
自然科学(106398)
自然科学基金(104547)
(97877)
教育(95535)
资助(89848)
编号(82476)
重点(67017)
(64935)
(64763)
成果(64046)
(63652)
创新(59131)
国家社会(58124)
科研(57341)
课题(56409)
(55968)
期刊
(214862)
经济(214862)
研究(122244)
(86750)
中国(82601)
学报(72789)
科学(67281)
管理(66337)
(65395)
农业(58856)
大学(55840)
学学(53680)
技术(40026)
(39691)
金融(39691)
业经(38661)
教育(34757)
经济研究(34129)
财经(33483)
(31316)
(28996)
问题(28197)
技术经济(24700)
统计(23366)
(22469)
世界(21850)
(21624)
(21289)
商业(20241)
科技(20086)
共检索到6497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孙红雨   钟青  
推动农业绿色转型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路径,而数字经济的发展为农业绿色转型提供了新的动能。论文采用2012—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了农村数字经济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农村数字经济的发展能够显著的促进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且本地区的农村数字经济会对周边地区的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产生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2)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会增强农村数字经济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3)农村数字经济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显著非线性影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孙红雨   钟青  
推动农业绿色转型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路径,而数字经济的发展为农业绿色转型提供了新的动能。论文采用2012—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了农村数字经济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农村数字经济的发展能够显著的促进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且本地区的农村数字经济会对周边地区的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产生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2)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会增强农村数字经济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3)农村数字经济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显著非线性影响。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银西阳  贾小娟  李冬梅  
[目的]农业产业集聚是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剖析农业产业集聚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有助于实现农业绿色化和现代化发展。[方法]基于1998—2018年中国省域农业发展数据,引入空间因素,通过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分析农业产业集聚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在样本考察期内,中国农业产业集聚与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均存在明显的空间相关性;农业产业集聚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且该影响具有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周边区域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财政支农、工业化和自然灾害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城市化、对外开放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结论]应把握省域农业空间关联规律,推进区域农业绿色、协调发展,优化资源配置,科学布局农业产业,并从财政支持、城镇化、工业化、自然灾害和农业开放水平等方面推进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翱祥  邓荣荣  
数字普惠金融正在逐渐改善我国农村地区面临的融资困境,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新方向。本文在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机理的基础上,基于2011—2018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测算了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并基于空间杜宾模型研究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不断提高,且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其增长主要由技术进步推动,东部地区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最快,西部地区次之,中部地区出现负增长;数字普惠金融通过提升技术效率和促进技术进步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产生了正向影响,但对周边地区产生了负向的溢出效应;对数字普惠金融的分维度回归结果表明,数字金融覆盖广度和数字化程度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提升作用。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伟   林丽波   布仁门德  
[目的] 在乡村振兴和双碳战略背景下,探讨农村基础设施发展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综合影响及理论机制。[方法] 文章基于我国省域面板数据,构建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分析农村基础设施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 (1)我国省域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明显的空间自相关。(2)农村基础设施不仅能够促进当地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还能通过空间溢出效应增加周边地区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水平;(3)从区域异质性角度进行分析,发现农村基础设施对中西部地区的作用显著,而对东部地区的作用不显著;(4)城市化、城乡收入差距和政府干预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显著的正向作用,农业结构调整和受灾水平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显著的负向作用。[结论] 应加大农业领域补短板力度,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布局,不断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促进收入分配公平,优化政府的服务型职能,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战伟  
基于2006—2017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基于SBM方向性距离函数的GML指数法和熵值法测算30个省份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和新型城镇化水平;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探讨新型城镇化发展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和门槛特征。结果表明:新型城镇化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显著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以经济发展水平为门槛,新型城镇化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单一门槛效应,跨过门槛值时新型城镇化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负向效应逐渐减弱;各省份经济发展水平呈现非均衡性,使得各地区新型城镇化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差异性明显,属于低门槛值的省份逐渐减少,而属于高门槛值的省份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根据研究结论,建议各级地方政府在制定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农业生产政策时因地制宜,推动城镇向集约化、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并注重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从而促进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白子明   张筱晨   李翠霞  
探讨农机跨区作业发展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有助于为实现农业生产绿色转型的总目标提供重要的参考借鉴。基于2010—2020年30省数据,运用SBM—GML模型测算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农机跨区作业发展对其影响。结果表明:1)农机跨区作业面积和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现波动变化态势,且二者均存在空间自相关关系。2)农机跨区作业发展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的提升作用,且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农机跨区作业发展每提升1%,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0.993%,其中本地上升0.175%,临近地区上升0.819%。3)在东部、中部、粮食主产区和粮食主销区,直接效应不显著,空间溢出效应显著;在西部地区和粮食产销平衡区的各效应均显著。因此,应当鼓励引导发展农机跨区作业服务,实现区域内“农机共享”;因地制宜选择农机跨区服务发展模式,提升区域资源配置优化;提升农机跨区作业管理效率,维护农机跨区作业秩序。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白子明   张筱晨   李翠霞  
探讨农机跨区作业发展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有助于为实现农业生产绿色转型的总目标提供重要的参考借鉴。基于2010—2020年30省数据,运用SBM—GML模型测算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农机跨区作业发展对其影响。结果表明:1)农机跨区作业面积和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现波动变化态势,且二者均存在空间自相关关系。2)农机跨区作业发展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的提升作用,且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农机跨区作业发展每提升1%,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0.993%,其中本地上升0.175%,临近地区上升0.819%。3)在东部、中部、粮食主产区和粮食主销区,直接效应不显著,空间溢出效应显著;在西部地区和粮食产销平衡区的各效应均显著。因此,应当鼓励引导发展农机跨区作业服务,实现区域内“农机共享”;因地制宜选择农机跨区服务发展模式,提升区域资源配置优化;提升农机跨区作业管理效率,维护农机跨区作业秩序。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白子明   李翠霞  
[目的]从宏观视角廓清农业生产性服务与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进而探析其作用路径和空间溢出效应,可为提升农业绿色水平、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借鉴。[方法]基于2005—2020年的省份面板数据,利用SBM-GML模型、面板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以及空间杜宾模型等方法,针对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进行深入探讨。[结果]农业生产性服务能显著提升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且在不同地区呈现异质性,在西部地区的促进地区强于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在粮食主产区和粮食产销平衡区有正向作用,而在粮食主销区有负向作用。影响机制方面,农业生产性服务能够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促进技术进步、加深专业分工程度进而发挥绿色效应。此外,农业生产性服务对绿色发展的影响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结论]因此,应贯彻农业绿色发展目标,引导农业生产性服务发展,深化农业生产性服务区域联动。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秀玉  仝锦涛  
[目的]发展绿色农业,是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与绿色转型的一个新发展模式,探究农产品贸易和农业产业集聚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为我国农业绿色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基于新地理经济学,建立空间面板模型,利用2004—2020年中国31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农产品贸易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以及农业产业集聚对上述影响的调节作用。[结果]全国及4大地区的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农业技术进步和农业技术效率都呈上升发展趋势;全国层面看,农产品贸易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和农业技术进步有显著的倒“U”型影响,对农业技术效率有显著的“U”型影响;而邻近地区的农产品贸易水平只会对本地的农业技术进步有“U”型影响,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和农业技术效率没有显著影响;农产品贸易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农业技术进步和农业技术效率在4大地区、不同农产品贸易水平和不同农产品贸易结构地区存在异质性影响;农业产业集聚的调节作用在不同区域也存在异质性。[结论]要推动农产品贸易由“数量增加”向“质量提升”转变,围绕提升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实施农产品贸易非均衡发展策略,同时倡导适度规模经营,更好地发挥农业产业集聚的绿色发展功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蔡承智   张林  
把握数字经济新机遇是提升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的重要战略途径,对于推动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和农业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论文基于2011—2020年省级层面数据探究数字经济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和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1)数字经济和农业绿色发展均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特征,且有空间相关性,即空间因素不能忽略。(2)数字经济对农业绿色发展的正“U”型影响和空间溢出效应显著,且相较于东部和西部地区,中部地区更有利于数字经济对农业绿色发展促进效应的充分释放;数字化治理和数据价值化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显著,数字经济更有利于资源利用和环境治理能力的提升。(3)数字经济对农业绿色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以短期为主,长期空间溢出效应尚未显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蔡承智   张林  
把握数字经济新机遇是提升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的重要战略途径,对于推动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和农业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论文基于2011—2020年省级层面数据探究数字经济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和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1)数字经济和农业绿色发展均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特征,且有空间相关性,即空间因素不能忽略。(2)数字经济对农业绿色发展的正“U”型影响和空间溢出效应显著,且相较于东部和西部地区,中部地区更有利于数字经济对农业绿色发展促进效应的充分释放;数字化治理和数据价值化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显著,数字经济更有利于资源利用和环境治理能力的提升。(3)数字经济对农业绿色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以短期为主,长期空间溢出效应尚未显现。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鄢曹政  殷旅江  何波  
基于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16—2020年面板数据,探析物流业集聚对我国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利用区位熵法和DEA-Malmquist模型对物流业集聚水平和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根据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对二者进行空间相关性检验,揭示其空间演化特征;通过空间杜宾模型分析物流业集聚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在样本考察期内,我国物流业集聚水平不高,地区间存在显著空间正相关性;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平稳增长,全局空间相关性较弱,地区之间存在显著局部空间相关性且呈现出随时间变化加强的趋势;从区域层面来看,我国物流业集聚水平与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幅并不完全符合;物流业集聚对当地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对邻近地区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城镇化率、财政支农水平、农业机械化程度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正向影响,而工业化水平、开放程度、自然灾害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抑制作用。为此,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应从构建物流集聚高地、促进物流省际交流等方面发挥物流业集聚及空间溢出效应,提升农业技术效率,促进两业协同、绿色、健康发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颛孙丰勤  张敏  
流通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其流通效率的提升是充分发挥消费纽带作用的前提,其绿色流通的转型是落实高质量发展目标的保障。基于数字经济与流通业绿色发展的内在关联机制,将碳排放作为非期望产出纳入考量,利用DEA-Malmquist指数分析我国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演化规律;进而,立足空间溢出视角,构建动态空间杜宾模型(DSDM)实证考察数字经济对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空间异质特征。研究表明:我国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现长期稳步向好的趋势,空间异质特征显著,呈现“东高西低”的态势;数字经济发展对于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促增效应,但这一促增效应在东、中、西部地区差异化特征显著。据此,应强化数字经济与流通经济的融合发展,通过数字化服务平台搭建和智能化流通管理,有效推动流通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郝爱民   谭家银   任禛  
本文基于2003—2019年中国28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采用动态空间杜宾模型考察了经济集聚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绿色TFP在时间维度上具有经典的“滚雪球效应”,在时空维度上具有明显的“警示效应”;经济集聚与绿色TFP存在“U型”关系,并且经济集聚通过规模经济效应、技术溢出效应和劳动力池效应等路径来影响绿色TFP。进一步研究发现,放松经济活动向区域中心城市集聚的限制有利于绿色TFP的提升;Ⅰ型及以上大城市经济集聚对自身和周边城市绿色发展转型产生了明显推动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