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56)
2023(10380)
2022(7602)
2021(6795)
2020(5273)
2019(11306)
2018(10657)
2017(20735)
2016(10806)
2015(11588)
2014(11254)
2013(11102)
2012(10255)
2011(9299)
2010(9687)
2009(9637)
2008(8723)
2007(8104)
2006(7421)
2005(6889)
作者
(29353)
(24981)
(24134)
(23172)
(15101)
(11834)
(11130)
(9647)
(9567)
(8632)
(8385)
(8159)
(7593)
(7574)
(7562)
(7337)
(7067)
(7007)
(6982)
(6875)
(6047)
(5922)
(5860)
(5842)
(5800)
(5659)
(5364)
(5231)
(4999)
(4868)
学科
(49131)
经济(49088)
(48567)
(45643)
农业(32616)
(26344)
金融(26344)
管理(25713)
(24927)
银行(24926)
(24144)
业经(22373)
(22186)
企业(22186)
中国(21571)
(16508)
方法(13949)
(13690)
数学(12763)
数学方法(12696)
农业经济(12453)
地方(12284)
中国金融(11194)
(10977)
(10941)
保险(10886)
(9761)
产业(9498)
(9373)
农村(9355)
机构
学院(153263)
大学(146401)
(68785)
经济(67426)
管理(60251)
理学(51194)
中国(50943)
理学院(50808)
管理学(50182)
管理学院(49910)
研究(48646)
(44255)
(33783)
农业(33018)
(28577)
中心(27159)
业大(26425)
财经(26109)
科学(25514)
(23884)
(23323)
(22645)
(22531)
银行(21643)
(21192)
经济学(21179)
金融(20807)
(20432)
研究所(20078)
农业大学(19686)
基金
项目(99472)
研究(79231)
科学(79110)
基金(72705)
(61391)
国家(60684)
社会(53727)
科学基金(53056)
社会科(50581)
社会科学(50568)
(39853)
基金项目(37938)
编号(34146)
教育(32527)
(31025)
自然(29676)
自然科(28967)
自然科学(28964)
自然科学基金(28460)
资助(27822)
(27589)
成果(26969)
国家社会(23126)
(23038)
(22061)
(22003)
课题(21713)
重点(21482)
(21399)
(21162)
期刊
(81261)
经济(81261)
(52496)
研究(47067)
(39892)
金融(39892)
农业(34924)
中国(34050)
(24324)
学报(20649)
业经(20146)
科学(19930)
大学(17680)
学学(17173)
管理(15999)
(14881)
农村(14800)
(14800)
农业经济(14340)
财经(12399)
问题(11402)
技术(10695)
(10365)
经济研究(10038)
(9820)
世界(9573)
教育(9160)
农村经济(9098)
经济问题(9000)
社会(8945)
共检索到2431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正平  陈杨  
2021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明确提出"发展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显然,作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推动力量,农村数字普惠金融被寄予厚望。因此,研究我国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中的风险及其治理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面临的主要风险虽然我国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由于管理体制、经营理念、人员素养、基础设施等方面的不足,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仍面临着较大的风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姣  姚爽  王文荣  
数字普惠金融在运行过程中存在三大风险缺陷,即数字鸿沟缺陷、因商业可持续而使社会效益目标失效的风险缺陷、数字普惠金融机构因"去风险化"产生风险缺陷。这些风险缺陷导致新型金融排斥的产生,尤其对农村地区表现更为明显,数字鸿沟引发金融机构对农村技术性金融排斥、因追求商业可持续引发对农村市场性金融排斥,因数字普惠金融机构"去风险化"引发对农村风险性金融排斥。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晓红  
文章从相对贫困治理的三个方面构建了农村相对贫困治理评价指标体系,以2010—2020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为研究基础,利用半参数模型从全国、区域层面实证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与农户信贷可得性对农村相对贫困治理各维度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从全国层面看,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与农户信贷可得性均对农村权利贫困治理水平提升产生正向影响。从区域层面看,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与农户信贷可得性对农村相对贫困治理的作用效果存在区域异质性。从时间维度看,样本期内数字普惠金融与农户信贷可得性对农村相对贫困治理的影响表现出波动式变化趋势。据此,提出应加强政府在宏观层面指引、实施差别化政策、发挥金融机构作用,从而不断提升农村相对贫困治理水平。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晓红  
文章从相对贫困治理的三个方面构建了农村相对贫困治理评价指标体系,以2010—2020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为研究基础,利用半参数模型从全国、区域层面实证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与农户信贷可得性对农村相对贫困治理各维度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从全国层面看,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与农户信贷可得性均对农村权利贫困治理水平提升产生正向影响。从区域层面看,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与农户信贷可得性对农村相对贫困治理的作用效果存在区域异质性。从时间维度看,样本期内数字普惠金融与农户信贷可得性对农村相对贫困治理的影响表现出波动式变化趋势。据此,提出应加强政府在宏观层面指引、实施差别化政策、发挥金融机构作用,从而不断提升农村相对贫困治理水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庞凌霄  
文章在采用熵值法测算乡村振兴发展水平的基础上,使用2011—2019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经济距离和地理距离两种空间权重,分别采用空间杜宾模型(SDM)和空间自相关模型(SAC)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的影响。研究发现:无论是使用经济距离还是地理距离作为空间权重,我国乡村振兴均表现出空间关联性;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具有促进作用且表现出空间溢出效应,距离越近,溢出效应越大,这一结论在考虑内生性问题等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进一步进行中介效应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是推动农村减贫、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青  况志华  王焰辉  
基于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指数和中国家庭追踪动态调查(CFPS)数据从个体微观层面就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农村青年非农就业抉择的影响机制展开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及其覆盖广度、使用深度显著促进农村青年非农就业,农村青年互联网的使用和社会信任强化了两者的正相关关系。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于农村青年非农就业的促进作用存在地区异质性,即在东部省份较为显著,中西部省份则不明显,同时数字普惠金融对于男性农村青年的促进效应大于女性。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黄益平  
普惠金融作为一种金融服务业态,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能在较大范围上提升金融对实体经济的造血功能。刚刚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建设普惠金融体系,加强对小微企业、"三农"和偏远地区的金融服务,推进金融精准扶贫,鼓励发展绿色金融。本文对普惠金融的商业可持续性、市场化和政策结合情况,以及数字普惠金融的监管等作了研究,对正在或准备开展普惠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黄益平  
普惠金融作为一种金融服务业态,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能在较大范围上提升金融对实体经济的造血功能。刚刚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建设普惠金融体系,加强对小微企业、"三农"和偏远地区的金融服务,推进金融精准扶贫,鼓励发展绿色金融。本文对普惠金融的商业可持续性、市场化和政策结合情况,以及数字普惠金融的监管等作了研究,对正在或准备开展普惠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卫晓锋  
数字技术以其成本低、覆盖广等优势推动我国普惠金融迅速发展。数字普惠金融有效缓解了传统普惠金融存在的信用采集难、成本高等困难,降低了普惠金融推广中的部分风险。与此同时,数字技术也为普惠金融带来了新的风险,给普惠金融监管带来困难。目前国内外文献主要集中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对策研究,针对数字技术下产生的风险和监管研究有待加强,实践中数字普惠金融监管框架仍需进一步完善。从数字普惠金融的基本内涵出发,系统梳理了其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目前监管状况,并从数字技术和普惠金融结合的角度详细分析了存在的各种风险。针对这些风险,基于数字普惠金融的历史发展,论证了监管的必要性,探索构建了相应的监管框架,提出了具体的监管措施。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姜振水  
随着科技与金融的不断融合,数字普惠金融是未来发展方向。论文分析了当前依托信息技术推进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具备的基础和条件,指出了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存在的瓶颈制约,并提出了加快推进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基本路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芦国荣  拜剑梅  
要从根本上发挥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要从加快脱贫攻坚、提升消费者金融素养以及加强数字金融监管等方面多方发力近年来,甘肃省大力开展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实施"网络强国"和"宽带甘肃"建设,推动了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网络提速降费有效释放了百姓消费需求。新技术融合发展有效带动了数字经济的迅速发展,为甘肃省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带来了跨越式的发展机遇,形成了传统金融机构与第三方机构互补并存的供给格局。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会锋  
以云服务为理念,搭建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共用共享的云支付平台,使农村支付服务更加智能化、移动化和数字化2022年1月12日,国务院发布《“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将加快金融领域数字化转型列入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提升工程,使之成为金融机构新业务布局的战略重点。对于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而言,数字化转型不仅是技术问题,更重要的是管理模式和运营方式的调整变化,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承担着支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职责,在转型过程中势必兼顾县域经济增长和普惠金融目标。如何将金融数字化与数字乡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宋伟  杨海芬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在宏观层面上通过经济增长效应、技术创新效应及机会平等效应有效改善农村家庭创业的外部环境;微观层面上通过信息传递效应、社会网络效应及信贷资源获取效应有效提升农村家庭创业能力。未来我国应加强数字普惠金融基础设施建设,面向创业农村家庭提供精准化数字金融产品,让数字普惠金融成为促进农村家庭创业财富提升的有效渠道。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斌   王志峰   杜明灯  
<正>近年来,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农村数字普惠金融蓬勃发展,为农村地区带来了更加便捷、安全和具有包容性的金融服务。然而,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仍面临一系列挑战,需要政府部门、金融机构、科技公司等多方协同发力,为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本文以腾讯安全在河北省巨鹿县的数字金融项目为案例,探讨了金融科技如何助力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
关键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姣  周颖  
数字普惠金融在农村的发展能够推动社会共享价值的提升,目前数字普惠金融在农村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优势和基础,但仍存在阻碍,要提升数字普惠金融在农村的发展已提升共享价值,需要完善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共享信用数据平台、利用数字技术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注重数字金融安全以保护农村金融消费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