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689)
2023(16880)
2022(13214)
2021(12351)
2020(9764)
2019(22530)
2018(22180)
2017(42077)
2016(22296)
2015(24910)
2014(24704)
2013(23883)
2012(21494)
2011(19149)
2010(19497)
2009(17957)
2008(16508)
2007(14602)
2006(12816)
2005(11267)
作者
(59762)
(50046)
(49316)
(47228)
(31304)
(23949)
(22681)
(19470)
(19066)
(17723)
(16930)
(16828)
(15487)
(15403)
(15401)
(15008)
(14651)
(14466)
(14330)
(14256)
(12221)
(11956)
(11867)
(11743)
(11344)
(11309)
(11089)
(10752)
(10025)
(9848)
学科
(92233)
经济(92135)
(69024)
管理(59485)
(51441)
(47303)
企业(47303)
方法(38676)
数学(34716)
农业(34516)
数学方法(34035)
中国(29078)
业经(28872)
(27163)
金融(27161)
(25750)
银行(25742)
(24814)
(23971)
地方(20648)
(20585)
理论(15975)
(15832)
贸易(15816)
(15486)
(15161)
财务(15099)
财务管理(15060)
企业财务(14301)
技术(13925)
机构
学院(304261)
大学(295899)
(123124)
经济(120435)
管理(119413)
理学(103232)
理学院(102249)
管理学(100179)
管理学院(99621)
研究(92169)
中国(78798)
(60239)
(59600)
(56731)
科学(53874)
中心(47993)
业大(46581)
(46267)
农业(45483)
财经(44937)
(43328)
(41053)
(39562)
师范(39200)
研究所(38874)
(37657)
经济学(37553)
北京(36552)
经济学院(34076)
经济管理(33538)
基金
项目(206439)
科学(163408)
研究(158462)
基金(148467)
(126954)
国家(125758)
科学基金(110135)
社会(100891)
社会科(95430)
社会科学(95408)
(83252)
基金项目(77844)
教育(73406)
自然(68074)
编号(67758)
(67334)
自然科(66505)
自然科学(66495)
自然科学基金(65269)
资助(59741)
成果(53550)
重点(45891)
课题(45467)
(45445)
(45086)
(44073)
国家社会(42049)
创新(40979)
(40057)
项目编号(39796)
期刊
(137088)
经济(137088)
研究(84308)
(63694)
中国(63230)
(44230)
农业(42853)
(42517)
金融(42517)
学报(41773)
管理(40777)
科学(39478)
教育(36292)
大学(34226)
学学(32036)
技术(30527)
业经(29628)
财经(21204)
(20380)
经济研究(19558)
问题(18539)
(18171)
图书(16244)
(16168)
农村(16041)
(16041)
农业经济(15130)
统计(14759)
技术经济(14736)
理论(14442)
共检索到4534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董玉峰  
数字技术的创新发展及其在金融领域的融合应用,为解决普惠金融难题提供了新路径。北川羌族自治县发挥金融科技优势,利用数字技术驱动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支付普惠、融资普惠、渠道普惠和信用普惠等数字普惠金融模式,但在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仍然存在一些影响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制约因素。可从树立负责任的金融理念、提升数字普惠金融能力、完善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加强利益相关者合作等方面加以化解。
[期刊] 征信  [作者] 曾康霖  黄萌  
调研表明,普惠金融在我国蓬勃发展,方兴未艾。它与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金融系统岗位设置相结合,特别是在科技金融产品的推动下,给社会公众带来了实惠,彰显了人们的获得感。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钭利珍  梅继承  袁云峰  徐东涛  
一直以来,丽水通过实施"信贷支农"工程、"支付便农"工程、"创新利农"工程,探索开发式扶贫新模式,初步形成金融支农惠农的"丽水模式",成为开发式扶贫的样板,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前列。但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滞后,农村金融竞争仍然不够充分,农村发展整体环境不够理想等因素制约了农村金融普惠扶贫工作的进一步有效发展。要探索和形成一条可持续、可复制、城乡金融服务均等化的金融普惠扶贫发展之路,需要通过加快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强化政银合作,进一步增强金融扶贫开发"造血"功能;继续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不断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安丛梅  
数字普惠金融被视为解决弱势群体融资问题的重要途径,但其在农村发展的理论机制与实践模式尚缺乏深入探讨。文章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立足于中国农村语境下的金融实践,从金融机构视角出发,探究并总结了传统农商银行与互联网银行在农村开展数字普惠金融的模式,并分析了模式背后的底层逻辑、运行机制和特点。文章认为传统农商银行开展的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是基于“社会网”的社会逻辑,并形成了“特色数据+精细化”特点的发展模式;而互联网银行在农村开展的数字普惠金融是基于“互联网”的技术逻辑,并形成了“大数据+规模化”特点的发展模式,基于此,两类银行在农村金融中的数字化应用及对普惠金融的侧重是不同的。文章最后从金融机构及政府的角度提出在中国农村推广与应用数字普惠金融的政策建议。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史洁琼  
"十四五"时期我国已进入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发展阶段。当前,我国三农工作重心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了战略部署,并重点提出农业农村现代化要开好局、起好步。而金融是一切经济活动的血脉,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迫切需要金融支持。利用互联网搭建农村信息高速公路,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以农村数字普惠金融为切入点,使金融活水赋能乡村振兴,是解决中国农业农村发展问题的重要出路。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黄文海  
农村地区的普惠金融,对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和作用。文章以浙江省平阳农商银行为例,梳理2013年以来农村信贷、信用体系建设和支付结算等方面的工作实践,为今后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征信  [作者] 邓晓峰  
立足普惠金融视角,基于江西省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实践,分析了当前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现状和问题,探讨了普惠金融视角下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路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政府部门应高度重视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加大投入力度;金融机构应履职尽责,积极创新金融服务方式;监管部门应完善监管政策和考核评估体系,推动银行持续扩大普惠金融份额。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宇  王光华  林咸刚  
农村金融服务的供给不足、供需矛盾突出,成为困扰"三农"和城乡金融一体化发展的一个主要问题。如何让农村金融服务像医疗、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务一样普惠百姓,实现基础金融服务均等化?临海农商银行坚持"普惠金融、责任银行"的理念,以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为基础,积极推进农村金融服务和产品创新,在着力解决实体经济和"三农"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同时,自身风险得到有效防控,业务快速发展,走出了一条"金融普惠、服务三农、业务发展"的农村金融创新发展之路。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刘纳新  周佳乐  汤武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湖南省炎陵县是国家罗霄山脉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人口较少,农产品资源丰富。近年来,炎陵农商银行创新服务模式,与政府、企业紧密协作,推动金融扶贫服务站、助农取款服务点和农村电商服务站的融合共建工作,走出了发展普惠金融振兴乡村的新道路。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周盛东  周成平  
地方性农村金融机构如何有效地、全方位地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提供金融服务,特别是要满足弱势群体的金融服务需求。农村金融机构服务"三农"、改善社会福利的普惠金融服务目标和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商业目标如何取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型城镇化发展和农村普惠金融服务如何有效融合,共同发展。农村商业银行如何突破传统商业银行思维、依托地方经济特色、创新服务模式,充分发挥地方金融主力军和主渠道作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芦国荣  拜剑梅  
要从根本上发挥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要从加快脱贫攻坚、提升消费者金融素养以及加强数字金融监管等方面多方发力近年来,甘肃省大力开展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实施"网络强国"和"宽带甘肃"建设,推动了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网络提速降费有效释放了百姓消费需求。新技术融合发展有效带动了数字经济的迅速发展,为甘肃省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带来了跨越式的发展机遇,形成了传统金融机构与第三方机构互补并存的供给格局。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高鸣  李祯然  雷泽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构成和主要表现形式,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路径,人才是推动其发展的重要支撑。本文从现实背景和政策要求出发,探究人才支撑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不同模式,阐明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人才支撑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优化路径。研究表明,当前部分地区对人才支撑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进行了一定的实践探索,从人才吸引、人才选派、人才培养和人才激励等方面强化人才队伍建设,使得农村集体经济焕发新活力。但总体来看,我国农村集体经济人才队伍仍面临质量落后、发展与培养机制不完善、相关保障不充分等现实困境。因此,提出完善本土人才引入机制、抓好急需紧缺人才引入工作、健全人才培训体系、实施分类培养制度、强化物质与精神激励等优化人才支撑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路径,并从规划、资金、师资和科技等方面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孔祖根  
2012年3月30日,中国人民银行与浙江省政府联合发文,决定在丽水市开展农村金融改革试点。这意味着唯一一个中国人民银行与地方政府通过"行省共建"模式开展的改革试点落地浙江省丽水市,一场着力于解决"三农需求大、融资难,城乡差距大、普惠难""两大两难"问题的农村金融改革正式启动。丽水农村金融改革实践中所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郑美华  
农村数字普惠金融运用数字科技手段,开发创新专门的金融产品、信贷技术和服务手段,量身定制与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特点相匹配的金融服务,有助于解决传统农村金融"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高、抵押约束"的三大困境,是农村普惠金融未来的创新方向。本文在梳理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脉络基础上,根据不同的金融服务供给主体,将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划分为三种模式,并深度剖析每种模式对应的典型案例,总结其运行机制和风险防控措施,并根据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为数字普惠金融有效对接农村市场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惠献波  
在中央破解"三农"问题、创新农村金融服务的政策背景下,为了改善农村贷款难的困境,不少地区在探索农地抵押融资模式创新方面取得了一些宝贵经验。本文在对各地农地抵押融资实践考察的基础上,挑选贵州湄潭县、山东省寿光市、宁夏同心县、辽宁省法库县等四类典型的农地抵押融资模式进行对比分析,试图为我国其他农村地区农地金融制度的构建提供理论依据及经验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